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古典文学”这一常见习用之语,其涵义按理说应是不言而喻的,指古代文学作品,然而近年却出现了一些混乱。如作家徐迟在《关于报告文学问题》(见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文艺和现代化》)中说“毛泽东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高峰”,将现代人的作品归入古典文学之列。又如湖北出版的《东坡赤壁诗词》1985年第2期114页称将出版的《中国当代诗词选》是“解放后第一部由当代诗人创作、由国家出版社正式出版的古典诗歌总集”,也给当代人的作品冠以“古典”二字。最为明确、最有代表性的要数著名学者周汝昌在《〈中国古代文学词典〉序言》中对“古代文学”与“古典文学”涵义之辨了。周汝  相似文献   

2.
以选本形式来标举流派、宣传自己的文学主张,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很常见的形式之一。由于选者的眼光不同,识见有别,所产生的影响也颇不一样。以律诗选本而论,元人方回(1227-1307,字万里,号虚各)选评的《瀛奎律髓》一书,由于其台诗选、诗话为一体的独特形式,加之在评论中系统地总结了“江西诗派”的理论主张,因而在众多诗文选本中别具一格,无论作为诗选或诗话看,都有相当高的文献价值,对后代影响至巨。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对此书及纪批略加讨论。  相似文献   

3.
韩明安同志的新著《黑龙江古代文学》已由光明日报出版社于1986年3月出版。该书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公元前11世纪到“五四”运动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黑龙江省各民族文学的风貌,是一本颇具开拓性的学术著作。众所周知,长期以来,关于中国文学史的研究状况,一直是详于中原,忽略周边;详于汉族,忽略少数民族。已经问世的中国文学史著作,可以说没有一部是名符其实的,不如说是中原文学史或汉族文学史倒更为确切些。  相似文献   

4.
近年出版的为全国卫星电视教育培训在职中学语文教师而编写的《中国古代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6月第一版)一书,是一部较有特色的教材。它的成功之处在于“内容上注意了科学性、思想性、启发性、实用性。”“不仅向学员全面讲授系统的中国文学史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同时注重培养中学教师阅读、分析和评价古代文学的能力。”既注意全面介绍中国古代文学现象,也加强了对重点作家各类代表作品的分析。每章前设“学习提示”,介绍该章的重点、难点,提供学习方法,提出学习  相似文献   

5.
在这众生喧嚣的世纪里,故乡仿佛离人们已越来越远。是明天出版社最新出版的一套质朴典雅的“百岁童谣丛书”让人又回到了记忆深处那个蝉声悠扬的乡土故园。那里有清新野逸的田园风景,有声声稚嫩的童谣和一幕幕数不清的温暖记忆。 这套“百岁童谣丛书”由民俗研究专家山曼先生  相似文献   

6.
笔者曾对编辑学研究过程中出现和存在着的流派现象——“框架流派”和“积累流派”有过初步的探讨。人们可能为这一现象的出现会产生理论的繁荣局面而鼓舞;或许,对“积累流派”的作为更寄以热切的期待。然而无论如何,人们更关注的问题可能不是流派的不同主张,而是哪种理论对编辑实践有更大的指导意  相似文献   

7.
(四)联邦德国联邦德国有两个主要研究传播学的机构,一个在原西柏林,简称“AUK”;另一个在汉堡,名为传播媒介宣传研究中心,简称“MPZ”,出版一份名叫《传播》的杂志。这两个机构对联邦德国传播学研究具有指导性的影响。它们并不是什么政党或流派主管下的权威学术团体,但联邦德国马克思主义学者或进步学者也较为重视它们的动向,并相互有所影响。  相似文献   

8.
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入,近现代文学日益被学术界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晚明至于当代文学发展的脉络越来越清晰。萧晓阳博士《湖湘诗派研究》(200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就是一部通过探索近代湖湘诗派源流并打破现有近代文学史论格局的重要学术著作。  相似文献   

9.
《江湖诗派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作者:张宏生32万字中华书局1994年7月出版定价:14.00元。 本书从形成原因、文化特质、主题取向、审美情趣、时空特色、成员组成等方面,对南宋中后期出现的江湖诗派进行了全面研究。其主要特点,一是将批评建立在考据的基础上,全面清理了诗派的各种事实,使得论证有力度;二是密切结合宋代的文化特色,不仅将江湖诗派视为一种文学现象,也视为一种文化现象,从而解决了宋代文化研究中的一些问题;三是在对宋代比较发达的商品经济论述的基础上,对书商在诗派形成和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作了特别肯定,并指出其对后世的影响;四是考察诗派的审美特点,指出其虽创作成就不高,但在审美上却有着群体和时代的特点;五是在政治内涵上,采取客观分析的方法,并与前后两个时期进行比较,以说明学者对自己研究的对象应有求实的态度。全书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文学和史哲相结合,材料丰富,论证严密,把传统方法与新的科学观念融为一体,不仅填补了中国文学史研究的空白,而且为研究中小诗人群体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0.
由广州美术学院岭南画派研究室编辑的(于风主编)、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岭南画派研究》第一辑和读者见面了。它是一份研究岭南画派画家、作品的美术理论专业性学术集刊。这一辑,共收美术论文(包括有关的诗及回忆文章)十七篇,并附有关作品、书法、照片十八幅。它的出版,不仅对岭南画派画家、作品的理论研究和学术探讨,而且对今天的美术创作都有着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岭南画派,是本世纪初随着民主革命的勃兴冲破传统束缚而崛起于中国现代画坛的、适应时代潮流的、进步的和有影响的绘画流派,其创始人是被尊为“岭南三杰”的  相似文献   

11.
张洁 《兰台世界》2012,(24):95-96
江西诗派是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对宋代文坛影响很大。那么,江西诗派是如何形成的?其基本诗文理论是什么?其发展和衰落又有着怎样的历程?本文就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可谓“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如何取得突破,走向深入,就成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可喜的是,随着一批中青年学者的涌现,有关的成果也呈现了新的气象。他们的研究不仅更加繁  相似文献   

13.
编辑理论研究是出版科研中的重大学科,如何深化这一学科的研究,讲几点粗浅意见,供参考。一、充分理解编辑理论研究的意义,增强自觉意识。早在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中就明确指出:“编辑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编辑人员的政治思想水平、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出版物的质量。”中央的这一决定,是从我党我国现阶段实践出发,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出版事业的根本方向、方针、政策,既是出版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又是出版研究的纲领性文件,对理论研究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编辑工作和编辑人员在整个出版工作中的这种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编辑理论研究在整个出版科研中处于首要位置。但是,编辑出版理论,  相似文献   

14.
岳洪治 《出版史料》2009,(4):105-109
上个世纪80年代初,人民文学出版社同时推出了四套丛书,即“中国现代文学流派创作选”丛书、“中国现代作家选集”丛书、“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原本选印”丛书,和《新文学史料》丛书。这四套丛书的出版,对于刚刚从“四人帮”造成的书荒年代里走出来的中国读者来说,真如久旱逢甘霖,小草遇春雨;求知若渴的人们,终于得到了一回补充文学知识的大好机会。  相似文献   

15.
杨小复 《编辑学报》1993,5(3):131-136
编辑学研究对象的确定是构建本学科的基础。作者通过对编辑活动的分析,提出了“出版化”编辑现象的概念,并认为编辑学研究的对象是“出版化”的编辑现象。同时认为把编辑学研究对象说成从“编辑工作”或“信息过程”,则前行失之狭窄,而后者又嫌宽泛。编辑学是一门研究“出版化”编辑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人常常有些感受是共同的,如意境是个比较玄妙的东西,论者纷纭,但今人对古代意境说的阐释似乎并没有完全说透,这其中总还有些奥妙;艺术风格是颇难把握的,形成风格的因素太复杂,很多论者又往往喜欢把它弄得玄乎一些,结果是感受到了,却无法概括出来;中国古代诗歌流派纷繁而不够明显,如何科学地认识它们诚非易事.可以说,这些都是古代文学研  相似文献   

17.
作为国家教委“七五”重点科研规划项目,吴开晋教授主编的《新时期诗潮论》已由济南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对粉碎“四人帮”以来的诗歌创作进行总体把握的学术著作,全书以30万字的篇幅对新时期十年中的各种诗歌流派及其有代表性的诗人进行了历  相似文献   

18.
“桐城派”是清代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被清代统治者推为正宗,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又被斥为“谬种”。建国以来,对“桐城派”的研究也取得不少成果,曾经举行过全国性的讨论会,发表过研究论文集和“桐城派”文选,还出版过数种初具规模的研究论著,但这些论著或论文,或限于时代,或囿  相似文献   

19.
唐宋散文大家及其他名家的散文,最受欢迎和最具文学审美价值的是山水游记。唐宋山水游记或为情趣、或为理趣,是中国古代山水游记史上的双子星座,也是中国古代文学最璀璨的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20.
刘庆 《新闻爱好者》2023,(2):119-120
<正>中国古代文学的性灵思想源于先秦的性灵观念。汉魏六朝和唐宋元时期,性灵思想不断发展,至明代,此思想更加丰富和繁盛,成为我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文学思想之一。研究性灵文学思想对了解我国古代文学风貌及其生态,了解性灵文学的历史真相等都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袁宏道与晚明性灵文学思潮研究》(戴红贤著,2012年11月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详细分析了袁宏道的性灵文学思想和其文学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