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利用青海省42个站1973~2000年28a的逐日降雪资料,对青海省产生大~暴雪的天气气候特征和全省50个大~暴雪天气过程个例进行分析,总结出产生青海省大~暴雪天气过程的500hPa环流分型及主要影响系统,并利用T213和欧洲中心的相关数值预报产品对青海省大~暴雪天气的短期预报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利用MICPAS高空、地面资料,对2021年11月7日发生在朝阳地区的特大暴雪天气过程的成因进行了分析,为今后相关地区的天气预报和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利用基础气象资料、天气雷达回波等对2013年2月18日夜间至19日凌晨长江下游一次大范围的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研究。分析表明,此次暴雪天气过程是中高层短波槽东移,配合低层低涡东移以及东路冷空气扩散南下导致的显著降雪天气,短波槽前西南气流的强盛对强降雪的出现有重大的影响。同时,结合民航气象工作实际,对此次过程的气象保障工作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总结。  相似文献   

4.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500hPa环流场、FY-2C卫星云图和相关产品等资料,对2013年2月15日至17日西藏南部特大暴雪过程的云图特征和天气尺度环境场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南支槽前西南低空急流加强,红外云图上西藏西南部方位不断有对流云团从阿拉伯海不上补充加强,为特大暴雪提供源源不断的水汽。TBB低值带与降水有着良好的对应关系,降水落区随着低值带的移动而摆动;射出长波辐射OLR低值区的走向与降水的移动方向基本是一致的。高低空急流的配置有利于暴雪的产生,且暴雪带随高低空急流的位置变化摆动。垂直速度、散度和相对湿度等物理量在中低层具有强降水特征,其空间配置极有利于大到暴雪的形成于维持,另外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迎风坡地形,对此次强降雪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  相似文献   

5.
利用常规资料对2012年11月9日到10日内蒙古地区的暴雪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雪天气属于弱冷空气类切变型,是在稳定的行星尺度天气系统制约作用下,受低空切变线配合河套倒槽影响造成的。同时,低空急流的建立为暴雪提供了很好水汽辐合条件。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1998年—2021年间发生在朝阳地区的大、暴雪天气过程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朝阳地区发生大、暴雪天气共计40次,出现在10月—12月、2月—4月,其中11月出现频次最多。根据地面影响天气系统分为蒙古气旋(东北气旋)型、华北气旋型、江淮气旋型、地面倒槽型4种类型。蒙古气旋(东北气旋)型降雪出现频次最多,降水强度较小、范围较小,动力条件、水汽条件最弱,降温幅度最强。地面倒槽型降雪出现频次次之,降水范围不定,强度也是有大有小,高层辐合最强,水汽条件相对较弱。华北气旋型降雪范围多为大范围或局部降雪,水汽条件相对较好,上升运动较强,850 hPa平均风力最小,主导风向最为分散。江淮气旋型降雪范围广、强度大,水汽条件更为充沛,低层急流均为偏南风急流,低层辐散最强。  相似文献   

7.
应用加密自动站及常规观测资料等,从形势场变化、水汽、热力、动力条件等方面,探讨和分析了2012年11月3日~5日锡林郭勒盟暴雪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此次暴雪天气是强冷空气类蒙古低槽(涡)型,乌拉尔山长脊、西伯利亚冷涡是产生此次暴雪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条件,冷涡外围分裂出的中尺度短波槽、低空急流、850hPa暖切变以及地面气旋是暴雪天气的直接影响系统。暴雪天气发生在高湿区和水汽通量辐合区内。暴雪天气发生时,在锡林郭勒盟上空形成强烈的高层辐散低层辐合上升运动,为冷暖气流共同作用提供了持续不断的动力条件。正涡度和暖平流的输送,使得锡林郭勒盟上空的低值系统和地面气旋得以维持和加强,偏南、偏东低空急流将南海、渤海高温高湿的不稳定大气源源不断地向北输,低空急流的建立提供了强降雪所必需的能量和水汽条件。  相似文献   

8.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对2017年2月20日~21日内蒙古河套地区的暴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暴雪的环流形势是500hPa高空槽、低空急流及切边线配合地面倒槽共同作用的天气系统;(2)暴雪区位于200hPa高空急流入口区的右后方、700hPa西南急流的左前方、850hPa偏东急流的左前方;(3)高低空急流耦合,为降雪天气的发生提供动力条件,低空急流是在高空急流的耦合下形成和发展的;(4)高、低空急流耦合所形成的次级环流,增加了上升运动并触发不稳定能量的释放,增加了暴雪强度和持续时间;(5)850hPa偏东急流在暴雪区的边界层形成了干冷空气垫,有利于偏南暖湿气流的爬升,加强了动力抬升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气象信息综合处理系统(MICAPS)提供的500百帕天气图、物理量图、风云2号卫星云图等资料针对2009年11月16日至18日我地区嘉黎县境内出现的一次暴雪天气过程的大气环流特征和单站气象要素进行了天气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咸海低涡和南支槽是导致此次日我地区中东部出现降雪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由于嘉黎县处在念青唐古拉山以南,地形对天气系统的抬升作用,造成了嘉黎县此次暴雪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00~2013年影响西藏暴雨雪天气的北印度洋孟湾热带风暴资料及西藏地面降水资料等。采用统计分析等方法,综合分析了2000年以来造成西藏暴雨雪天气的孟加拉湾风暴生成时间、源地、移动路径、中心强度及影响范围。结果表明:影响西藏暴雨雪天气的孟湾风暴年变化呈现双峰型分布特征,峰值在5月和10月,影响区域主要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一线和藏东地区;风暴最大风速10级以上;主要生成于10~150N,85~950E;移动路径偏北或西北;150N以北、80~950E是影响西藏暴雨雪天气的关键区。孟湾风暴特征与西藏暴雨雪天气的范围和强度有关,当风暴中心位于900E及以东时,主要带来藏东的暴雨,中心位于900E以西时,造成喜马拉雅山脉一线的特大暴雪;其次风暴强度越强降水越大;风暴移动越偏北降水也越大。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近30年10月份的暴雪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以2011年10月21日至22日那曲出现了一次全地区性的降雪天气,其中那曲县的降雪量达到了17.5mm,积雪深度达到了19cm的天气过程为例;利用环流背景、FY2-2C卫星、物理场、地面气象要素等资料对导致这次暴雪天气行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暴雪具有局地性,因此出现暴雪不光要具备气候学上的环流特征,而且要具有局地气象要素的支配。  相似文献   

12.
2013年1~2月,西藏西南部连续四次遭受暴风雪袭击,强度大,时间间隔短,并伴有7~11级大范围的大风和持续性的强降温过程,对西藏西南部交通运输、牧业生产、设施农业和人民群众生活造成持续严重影响。针对这次罕见的连续暴风雪天气过程,西藏自治区气象台发布暴雪黄色、暴雪橙色和强降温黄色预警信号及各类决策服务材料,决策服务成效显著,西藏自治区副主席格桑次仁专程到区气象局听取雪灾天气情况汇报,现场指挥气象服务工作,组织多部门应急处置有关事宜,自治区各级领导多次做出批示,对气象部门预报准确、服务及时主动给予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3.
侯文菊 《青海科技》2009,16(4):27-28
2008年10月26日下午~28日上午果洛州全州发生大~暴雪天气过程。本文从该次天气过程的天气系统的演变、水汽条件和动力条件、T213数值预报释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为以后的短期降雪天气预报提供了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14.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卫星云图资料,对2018年12月17-19日西藏中东部出现的大范围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西藏中东部大范围降雪过程中中高纬是两槽一脊型,南支槽、孟加拉湾热带风暴"佩太"、西藏高原上的短波槽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此次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降雪过程中底层为强辐合区,高层为强辐散区,高低空环流配合较好,有明显的上升运动。18日08时西藏中东部比湿值达到了2k/kg,等露点温度差TTd小于等于5℃,南部日喀则帕里、山南错那至林芝察隅一带比湿超过2k/kg,等露点温度差小于2℃,水汽条件几乎达到了饱和的状态。同时,地形的抬升作用对降雪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日益明显,气象灾害频繁发生且危害越来越大,天气气候越来越来受到人们的关注,气象因素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14年泌阳县天气气候条件异常,干旱、暴雪、暴雨、连阴雨都有发生,这些天气条件都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为全面深入了解今年我县气候变化特点,现结合全年气候情况进行分析和评述。  相似文献   

16.
利用锡林浩特新一代天气雷达同步资料,结合天气形势和实况,对2020年11月17日-18日锡林郭勒盟暴雪天气从雷达产品角度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用雷达回波产品分析的此次天气过程与用天气图及地面图分析的结果非常一致,尤其是径向速度图在降雪预报中作用明显,降雪回波区长时间的维持会带来强降雪天气。  相似文献   

17.
利用NCEP/NCAR再分析高度、温度、风场资料及Micaps实况降水、积雪资料,对2010年2月13~14日浙北地区出现的暴雪过程及其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500 hPa上西南气流的加强及北部冷空气的渗透导致的冷暖空气交汇是产生暴雪天气的主要环流形势,低层发展东移的低涡与地面倒槽的北上是产生暴雪的主要天气系统,对流层中低层逆温层的出现,为暴雪天气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云顶亮温和雷达回波的分布则反映了降雪区的移动。等熵位涡分析表明,降水区域集中在高低位涡区域的交界处。随着位涡高低中心的东移,降水区相应东移,当高位涡区一旦加强南压,降水将趋于减弱直至结束。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19,(11)
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2017年2月20-21日发生在内蒙古河套地区的一次暴雪天气的水汽输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槽一脊、低层切边线、高空槽、地面倒槽、低空急流等是引发本次暴雪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低层700hpa位置处,南海水汽被低空急流持续输送至河套上空,为本次暴雪天气过程创造了有利的水汽条件;河套地区存在着显著的西南水汽输送通道其最大值为6×10~(-5)g/(cm·hpa·s)~(-1),为本次暴雪天气创造了有利的水汽条件。河套地区位于700hpa偏南风急流的左前方及高空急流入口区的右侧,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环流形势,既为暴雪过程的发生创造了有利的水汽条件,也具有一定的能量、热力条件。  相似文献   

19.
《大众科技》2011,(2):6-6
中央气象台近期同时发布暴雪和冰冻预警。预计南方将自西向东再次遭遇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云贵至江南一带将有中到大雪,此次冰冻的范围和强度将进一步加剧。由哈尔滨工业大学传出的消息为除冰带来喜讯。他们研发的“高压线除冰巡检机器人”,不仅可以清除高压线上的积冰,有效维护电力供应,还可避免人工高危作业,提高救灾抢险效率。目前,研发者正在搜集南方雨雪冰冻的最新相关数据,对机器人进行适应性改进。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实况观测资料、数值产品及物理量场,对2013年2月28日及3月9日两次大到暴雪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8日暴雪是由高空槽前暖锋产生的暴雪天气,降雪前700百帕为上升运动区,并有较强的西南低空急流,3月8日降雪过程强度次于前次过程,但范围广,影响区域大,主要是受高空槽和发展的蒙古低压共同影响。两次降雪过程均有较好的垂直上升运动和低空急流,铺垫了本地较好的水汽输送条件,高低空抽吸作用配置较好:牡丹江地区低层辐合高层辐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