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他获国家专利授权41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作为项目负责人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其中陕西省科学技术奖或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4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西安市科学技术奖3项(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2项)……  相似文献   

2.
40多年来.石玉瑚潜心致力于新疆干旱荒漠特殊环境微生物的研究,先后主持完成国家”863”及国家攻关和自治区重大科研项目18项,取得了具有国际领先和先进水平的成果。现已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四等奖1项,联合国“Tips(科技发明创新之星)”奖1项.申报国内外发明专利12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共发表论文102篇.其中被SCI收录16篇.出版专著4部。培养正副研究员18名.培养硕士研究生15名.博士12名.获得了中华农业科教贡献奖。  相似文献   

3.
廖桂生教授现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IEEE会员、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兼职教授。 1996年曾获光华科技基金三等奖 ,1998年获第二届陕西省青年科技奖 ,入选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第二层 ,被评为校十佳优秀青年教师。廖桂生教授为研究生和本科生开设了阵列信号处理、多维数字信号处理和新技术讲座等课程。 1996年以来 ,在国内外刊物上共发表学术论文 5 0篇 ,有 6项成果通过鉴定 ,均达到国内和国际领先水平。有 4项成果获省部级奖 ,其中一等奖 1项、二等奖 2项、三等奖 1项。廖桂生教授主要…  相似文献   

4.
《技术与创新管理》2007,28(5):F0002-F0002
陕西省钻机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现有研究人员共17位,其中高级职称占全体人员的52.9%,中级职称占41.2%。实验室人员平均年龄37.5岁,硕士以上学位14人占82.3%,博士1人,在读博士6人。实验室先后承担和完成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5项,企业合作项目19项。获省部级奖励2项,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4篇,被SCI、EI和ISTP检索18篇,出版著作9部,申请专利8项,  相似文献   

5.
在元月份进行的国家教委“211工程”部门预审中,专家们逐个考察西安交大10个国家实验室,给予了高度评价.的确,活跃在交大校园的这支“国家队”,专职人员不过23余名,产出却如此不凡:出版专著70多部,发表论文近3000篇,授权专利35个,获国家级科技奖32项、省部级奖175项(均占全校同期56%),获得博士、硕士学位者725人.就科研集体而言,其奉献可谓无与伦比.它们不愧为学校的窗口,交大人的骄傲.  相似文献   

6.
学科建设是院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学科的水平往往标志着院校的水平。因此,重点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中的一项长期的、根本性的战略任务。自1988年我校对183个专业技术科室进行了考核评估,产生了12个校级重点学科(含3个国家级学科)。近七年来经过各学科的不懈努力,全校共获国家基金项目116项,经费571.7万元;军队基金178项,经费594.5万元;获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的奖励104项,其中重点学科获得数量分别占全校的40.52%、511.42%、45.51%、45.19%,而重点学科数仅占全校学科数的6.6%。全校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  相似文献   

7.
《技术与创新管理》2014,(4):F0002-F0002
<正>来兴平(1971.2.4-),男,宁夏平罗人,博士(后),教授,博导。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日本九州大学访问学者,煤炭工业采矿安全领域技术专家,教育部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西安科技大学安全技术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与矿业工程一级学科"围岩灾变预测与控制"方向带头人;获陕西省青年科技奖、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科技奖、霍英东青年教师奖、共青团陕西省省委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和三秦人才津  相似文献   

8.
我校“八·五”期间完成并鉴定科研成果187项,获奖科技成果106项,获奖率为56.7%,其中省部级以上奖47项,占44.3%,厅局级奖59项,占55.7%,省部级以上奖所占比例还是比较高的.“八·五”期间科研成果获奖数是呈上升趋势,特别是省级奖上升比较明显,国家发明奖2项,省部一等奖项目暂无,说明我校“八·五”期间高水平的研究项目还少.(见表一)从表二中可看出,在106项获奖成果中,各类计划、基金项目37项,占34.9%;自选项目69项,占65.1%.在47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成果中,计划和基金项目18项,占38.3%.自选课题29项,占61.7%.  相似文献   

9.
专家介绍黄润秋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1992年破格晋升教授, 1993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兼任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四川省副主委,中国地质学会理事、工程地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承担国家、省部及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科研课题60余项,199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出版专(合)著7部,发表论文150余篇。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50余名。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9项;获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国际工程地质协会“Wolters”荣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霍英东奖、青年地质科技“金锤奖”等;被授予“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突出贡献博士”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0.
王运华1935年出生,江西波阳人,研究生,教授。长期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植物营养与施肥研究,发现棉花缺硼,冬小麦缺钼等症状,制订相应的施肥技术。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4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1项为主持人),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项,其中一等奖2项(均为主持人),二等奖4项(1项为主持人),三等奖9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发表论文240多篇,其中SCI收录24篇;主编、副主编专著2部,参编教材2部。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农业部优秀教师称号,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常务理事,全国肥料与土壤调理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标准协会理事。《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编委、《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编委,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  相似文献   

11.
杨克明,博士,教授级高工,现任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副总经理,成都理工大学和西南石油大学博士生导师。中石化西南油气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专家组组长。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得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国家储量评审专家,中国石油学会理事,中国石油学会天然气专委会副主任,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委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委会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副理事长。四川省地质学会副理事长等。主持完成了2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大型科研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出版专著7部。培养博士研究生11名。  相似文献   

12.
《科协论坛》2014,(5):F0002-F0002
许凤,女,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林木生物质化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国际木材科学院(IAWS)Fellow。两种国际SCI期刊BioResources及Cellulose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编委。许凤博士主持了包括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等1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主要研究农林生物质资源细胞壁抗降解屏障、组分高效清洁分离及生物基材料转化利用机制,已发表第一作者/通讯作者SCI论文85篇,参编英文专著4部、主编中文专著1部。2013年获第十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相似文献   

13.
人物名片     
正叶志镇,1955年5月出生于浙江苍南,博士,浙江大学材料系主任、求是特聘教授、博导,浙江省特级专家。2019年11月22日,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多年来主持国家"97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及面上基金等20余项;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SCI论文300余篇,国际期刊JACS、AM、APL等收录论文近100篇,论文被引用6000多次;拥有国家授权发明专利60余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二、三等奖7项;国际大会报告、邀请报告30余次。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十一五"期间陕西省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科学基金)项目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提升陕西基础研究水平、合理规划陕西省科技和学科建设以及促进陕西省地方科技人才培养等提供借鉴和参考。1陕西省"十一五"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情况1.1资助项目数和经费总体情况分析表1的数据表明,"十一五"期间陕西省共承担科学基金项目3588项,资助金额超过11.5亿元。  相似文献   

15.
张艳 《科学中国人》2007,(11):66-67
王清湘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69年毕业于大连工学院(今大连理工大学)水利系水工专业,1997、1998年在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做高级访问学者。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博士点基金1项,交通部九五攻关子项目1项,结构检测、安全性评定、加固改造等数十项。发表论文近百篇,与他人合作编写专著或教材7部。已培养出硕士生35人、博士生4人,在读博士10人。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  相似文献   

16.
<正>许凤,女,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林木生物质化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国际木材科学院(IAWS)Fellow。两种国际SCI期刊BioResources及Cellulose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编委。许凤博士主持了包括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等1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主要研究农林生物质资源细胞壁抗降解屏障、组分高效清洁分离及生物基材料转化利用机制,已发表第一作者/通讯作者SCI论文85篇,参编英文专著4部、主编中文专著1部。2013年获第十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相似文献   

17.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自1985年首次获准的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资助以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已逾100项,其中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2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项,获资助经费1 082.4万元,受资助教师50人.历年获项目资助数如图1所示.这些项目的资助为我系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条件保证.  相似文献   

18.
《技术与创新管理》2007,28(5):F0004-F0004
陕西省光电传感测井重点实验室,共有专兼职研究人员36人,在职人员中教授9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7人,中初级职称20人。另有研究生38人。先后承担和完成国家级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13项,企业合作项目7项,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奖励5项,发表学术论文102篇,出版著作7部,申请专利9项,在国内逐步形成了整体优势与特色,研究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部分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9.
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授予中国科学院院士叶笃正、吴孟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际科技合作奖5人,奖励314项科技成果,其中自然科学奖38项(一等奖空缺,二等奖38项);技术发明奖40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9项);科技进步奖236项(一等奖18项,二等奖218项)。我院作为第一完成单位(或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奖授奖项目43项,其中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7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8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8项。我院推荐的蒲慕明获2005年度国际科技合作奖。下面将我院获奖项目简要介绍如下(不包括专用项目):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叶笃正1916年2月出生于天津。1940年获清…  相似文献   

20.
<正>丁自伟,男,1987年生,山东临沂人,副教授,项目博导,美国Missour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联合培养博十,陕西省"百人计划"入选者,现任西安科技大学采矿工程系主任、西安科技大学校团委副书记。主要从事矿山岩体力学与岩层控制、巷道快速掘进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面上/青年)、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陕西省教育厅专项基金1项、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项;主持校企合作项目13项;主持西安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项,研究生课程案例库建设项目1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