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敏 《科教文汇》2009,(33):246-248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作品尤以探索黑人女性的命运和精神世界为主要目的。本文通过对其小说《秀拉》中的女主人公秀拉——一位在种族和性别歧视的双重压迫下勇敢地追寻自我的女英雄的形象分析,并用对比的手法展现其与黑人社区传统价值观的正面冲突,从而揭示虽然黑人女性叛逆传统道德观的这条道路艰辛而曲折,但是黑人女性觉醒、自救的意识必将战胜传统。  相似文献   

2.
莫瑞森在其作品中所展现出来的独特的黑人女性主义思想将她与同时代的作家所区分开来。莫瑞森在刻画黑人女性对双重压迫的反抗的同时,也着墨于作为构成其作品的重要因素——黑人男性形象。她对其作品中的黑人男性形象的描写颠覆了对于黑人女性主义传统刻板的定义。  相似文献   

3.
陈建 《科教文汇》2010,(10):70-71
莫瑞森在其作品中所展现出来的独特的黑人女性主义思想将她与同时代的作家所区分开来。莫瑞森在刻画黑人女性对双重压迫的反抗的同时,也着墨于作为构成其作品的重要因素——黑人男性形象。她对其作品中的黑人男性形象的描写颠覆了对于黑人女性主义传统刻板的定义。  相似文献   

4.
孙贺 《中国科技信息》2011,(1):190-191,203
语言是人类进化的产物,作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主要工具,语言与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主要以美国黑人作家阿历克斯-哈利的历史记传性长篇小说《根》为依据,着重分析黑人英语与社会阶级之间的关系以及黑人英语的特点,由此看出,在黑人英语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中,社会阶级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奠瑞森在其作品中所展现出来的独特的黑人女性主义思想将她与同时代的作家所区分开来.奠瑞森在刻画黑人女性对双重压迫的反抗的同时,也着墨于作为构成其作品的重要因素--黑人男性形象.她对其作品中的黑人男性形象的描写颠覆了对于黑人女性主义传统刻板的定义.  相似文献   

6.
在托尼·莫里森的长篇小说《蓝眼睛》中,保罗作为小说中的一个黑人女性形象,小时候受到家庭冷落,婚后爱情幻灭,完美性生活成为泡影,并在白人的歧视下痛苦地生存。保罗在白人主导的社会生存,有诸多的创伤,诸多未被满足的被压抑的欲望。保罗以弗洛伊德理论中置换和扭曲的形式,梦的形式,治疗创伤,寻求着被压抑欲望的满足和发泄,最终以认同白人生活和价值观的方式使自己的欲望得到了满足,却也完全失去了自我,成为一个可悲的没有自我的黑人妇女形象,带着创伤在那个白人主导的社会求生存。  相似文献   

7.
徐洪靖 《科技风》2014,(8):189-190
艾丽斯·沃克是美国当代最著名的黑人女作家之一。小说《紫色》是其代表作,更是她通过描写几位黑人女性勇于反抗种族、宗教和性别的压迫,同时不懈追求自我身份认同,从而体现出沃克的精神世界:对美国基督教的批判和超越;对黑人文化的追寻和继承;对妇女主义的倡导和追求。本文以《紫色》为例分析阐述作者所赋予其笔下的黑人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8.
吴天骄 《科教文汇》2009,(3):240-240
本文拟对威尔逊的成名作《莱尼大妈的黑臀舞》中的黑人音乐家形象进行剖析,揭示黑人应植根于南方传统以寻求民族身分、地位和权利。  相似文献   

9.
本文拟对威尔逊的成名作《莱尼大妈的黑臀舞》中的黑人音乐家形象进行剖析,揭示黑人应植根于南方传统以寻求民族身分、地位和权利。  相似文献   

10.
胡静 《科教文汇》2009,(16):231-231,234
《所罗门之歌》通常认为是以黑人男性奶娃为主人公的作品,但彼拉特才是作品中真正意义的主角。她的自强不息,自信乐观。慷慨仁爱。她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对黑人文化的热爱给予在种族与性别双重压迫生存奋斗的黑人女性启示。她是莫里森眼中的完美女性。她是黑人女性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11.
张铌  阎立君 《科教文汇》2008,(35):251-251
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作为目前最成熟的第三世界女性主义批评,已经成为当代女性主义理念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试图通过大众文化中黑人女性的自我形象批评进一步分析其对黑人文学批评的发展的推动和延展,以及对第三世界女性文学批评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美国 ,提到黑人 ,公众首先想到是他们在体育运动方面的杰出才能 ,而很少会意识到家中用的一些器具是由黑人设计或发明的。在美国的黑人发明家中 ,发明最多、成就最大的首推查尔斯·哈里森。从 6 0年代起 ,哈里森就在芝加哥的希尔斯连锁百货公司担任产品设计师了。 30多年来 ,他设计了 1 8种头发吹风机、2 7种缝纫机、1 1种割草机和1 6种家用木工工具等。哈里森说 ,他知道像他这样的黑人发明家在全美各地还有不少 ,只是媒体很少宣传他们 ,因而知名度不高罢了。有的黑人发明家在初有成就后自开小规模设计行养家糊口。在芝加哥 ,他们为黑人聚…  相似文献   

13.
综观欧洲文学史,古希腊神话至20世纪的现代文学作品,都存在着"女神"和"女巫"两种女性类型。其中"女巫"类型产生在欧洲社会进入父权制时代之后,是男权文化的直接产物,也是欧洲文学史上极具影响的女性形象。在以男性话语为中心,男性审美判断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体系中,表现"恶"的女巫形象,是传统男权社会对女性价值否定性判断在文学中的折射。  相似文献   

14.
郭思辰 《科教文汇》2009,(12):224-225
综观欧洲文学史,古希腊神话至20世纪的现代文学作品,都存在着“女神”和“女巫”两种女性类型。其中“女巫”类型产生在欧洲社会进入父权制时代之后,是男权文化的直接产物,也是欧洲文学史上极具影响的女性形象。在以男性话语为中心,男性审美判断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体系中,表现“恶”的女巫形象,是传统男权社会对女性价值否定性判断在文学中的折射。  相似文献   

15.
刘艳芳 《今日科苑》2010,(2):143-143
美国黑人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定的群体。他们从祖先那里继承了双重身份,同时又置身于一个充斥白人文化和种族歧视的社会当中。在这些强大的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下,美国黑人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被异化。本文从异化理论的角度来解读小说《最蓝的眼睛》中不同黑人个体所显现的社会行为,同时探索黑人将如何生存的问题。无论是黑人还是白人都应向其类本质复归。  相似文献   

16.
美国黑人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定的群体。他们从祖先那里继承了双重身份,同时又置身于一个充斥白人文化和种族歧视的社会当中。在这些强大的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下,美国黑人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被异化。本文从异化理论的角度来解读小说《最蓝的眼睛》中不同黑人个体所显现的社会行为,同时探索黑人将如何生存的问题。无论是黑人还是白人都应向其类本质复归。  相似文献   

17.
蔡小波 《科教文汇》2008,(26):11-11
教师人格形象在教师素质和教学影响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是教师内在精神的凝聚和外在品质的升华。教师人格形象主要包括道德人格、学术人格和品质人格,塑造完美的教师人格形象是教师人格修养的最高标准和最高境界。教师人格形象的塑造要通过社会塑造和自我塑造两条主要途径,体现在高尚的道德修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对学生的慈爱、信任和宽容以及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上。  相似文献   

18.
教师人格形象在教师素质和教学影响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是教师内在精神的凝聚和外在品质的升华。教师人格形象主要包括道德人格、学术人格和品质人格,塑造完美的教师人格形象是教师人格修养的最高标准和最高境界。教师人格形象的塑造要通过社会塑造和自我塑造两条主要途径,体现在高尚的道德修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对学生的慈爱、信任和宽容以及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上。  相似文献   

19.
王娴 《科教文汇》2009,(9):227-227
清代出现多部以“不肖子”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世情小说作品,这是清代文学史上的新趋势。本文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出发,结合文本进行分析。试图找出“不肖子”形象之凸显与家教缺失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小说作家通过“不肖子”形象的塑造而传达出的社会焦虑。  相似文献   

20.
清代出现多部以"不肖子"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世情小说作品,这是清代文学史上的新趋势。本文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出发,结合文本进行分析,试图找出"不肖子"形象之凸显与家教缺失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小说作家通过"不肖子"形象的塑造而传达出的社会焦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