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北魏文明太后冯氏与胡灵太后对北魏社会的兴起、衰亡有很大的影响。从她们的出身、入宫及干政的经过等诸多细节的对比阐述来说明冯氏、胡氏干政情况之异同,对于北魏社会的影响不仅与她们个人因素有很大关系,也与二人所处的历史社会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2.
北魏建立之初,系由部落联盟走向中央集权,封建化程度较低,母系残余较多。为强化皇权道武帝离散诸部并实行"子贵母死"制度;作为北魏制度转型过程中的权宜之策,它扫清了北魏社会从母系遗风向父权集中化过渡的障碍,使后族势力衰落、保证和提升了皇权,虽有悖人伦却延续达一个世纪"子贵母死"制度;此制度并为从根本上消除妇人干政,衍生出北魏的乳母和保姆干政现象,并成为打击政敌及后宫争权夺利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太后临朝或太后干政的母后政治 ,是中国古代政治生活的一大特色。由于“汉家旧典 ,尊崇母氏”,因此汉代涉政母后较多 ,仅临朝称制者就有 9位。而且作为当时女性的精英 ,这些母后们尽管也有执政的失误 ,但她们大都年龄适宜 ,具有良好的个人素质 ,因此能够在“主幼时艰”“皇统屡绝”的情况下 ,临危受命 ,举贤任能 ,为汉代社会的发展作出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太后临朝或太后干政的母后政治,是中国古代政治生活的一大特色。由于“汉家旧典,尊崇母氏”,因此汉代涉政母后较多,仅临朝称制就有9位。而且作为当时女性的精英,这些母后们尽管也有执政的失误,但她们大都年龄适宜,具有良好的个人素质,因此能够在“主幼时艰”“皇统屡绝”的情况下,临危受命,举贤任能,为汉代社会的发展作出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北魏前期的新民,是指在北魏统一北方的过程中,被北魏征服后迁往京师平城及其附近地区的人民.前期的新民是指新迁之民,到后来,新民的含义扩大为新附之民.绝大部分的新民从事农业生产.北魏在新民中实行计口授田制度,加速了北魏国家封建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洛阳伽蓝记》生动地描绘了北魏各阶层的女性,上至太后、公主,下至婢女、伎女,各有记述。杨衙之具有极强的儒家思想.批判了贵族妇女的贪婪、淫乱。他赞扬贞搡女子,并没有轻贱女性的意识,颇嘉许妇女之多才多艺。所记奇闻秩事,用意颇深,展现了北魏社会对女性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从游牧迁徙到北魏建国,再到北魏灭亡,畜牧业一直是鲜卑拓跋族的传统经济门类,其在一百多年中,经历了早期游牧阶段、中期固定牧场阶段和晚期衰落阶段。畜牧业经济的发展为北魏军事战争提供了战马等军用物资,在为其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的同时,也影响了鲜卑族的饮食、服饰和居住习惯,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畜牧文化。  相似文献   

8.
元代中期,富民群体通过“入粟补官”、封君保举等方式积极入仕。瑞州路富民陈以忠以保证银课数量、减轻百姓负担为诺,被太后授予从五品蒙山银场提举之职。到任后,他组织重修正德书院,结交地方儒士群体,通过吴澄等人的书院营建记对其求官经历进行粉饰;在炼银办课的过程中,他却横征暴敛,残害百姓。随着英宗对太后等贵族特权进行制约,陈以忠开始受到监察官员的弹劾,最终获罪罢官。陈以忠平步青云的背后是以答己太后为代表的蒙古位下(投下)贵族势力的膨胀,他颇具传奇色彩的仕宦经历为观察元代中期皇帝与太后、汉法派与蒙古保守势力之间的权力斗争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北魏前期,即北魏既建至太武帝拓践焘统一北方以前,由于鲜卑拓跋国家刚从游牧部落发展而来,游牧狩猎之风盛隆;由于它在征服北部和西北边境游牧民族的战争中,掠夺了大量牛羊马等牲畜,并列置了规模巨大的牧场,游牧经济势力空间强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拓跋素统一北方后,情况发生了变化。一、农牧并重的中期由于北方的统一.北魏统治者不得不注意力更多地向外扩张掠夺转向内部的巩固,因此对边境少数民族的战争次数明显减少,史书所记载战争多为镇压叛乱或起义.不象过去专为掠夺牲畜珍宝而发动战争,战争所获也绝非同日…  相似文献   

10.
北魏史官高允对北魏前期史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在国史修撰方面,他的地位并不亚于邓渊与崔浩,这点以往学界并未给予足够重视。高允坚守了史家直书的品质,使得北魏史学在因"国史案"停滞后能够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北魏前期道武、明元、太武、文成四位皇帝为加强皇权,都对地位较为强大的宗王进行了打击,如道武帝对卫王拓跋仪的打击,太武帝对乐平王拓跋丕和乐安王拓跋范的打击,文成帝对临淮王拓跋谭、永昌王拓跋仁等人的打击。通过打击宗王,北魏皇帝维护了自己的皇权,使北魏的中央集权不断走向强大。  相似文献   

12.
洛阳地区魏晋墓中的随葬品,曹魏至西晋早期,其种类、风格多继承东汉末期的特点,如保留了大量的动物俑;西晋中期以后,种类增多,开始出现武士俑,风格上吸收了周边文化的影响;西晋晚期,随葬品制作粗糙,种类减少。而透过随葬品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全面了解当时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状况。  相似文献   

13.
高欢在晋阳缔造霸府,控制东魏的军国大权,掌握实际的权力,东魏皇帝成为傀儡,东魏朝廷形同虚设。经过高澄、高洋发展,霸府统治日益成熟。高欢父子霸府机构庞大,僚佐众多,保障了霸府的顺利运转。高欢父子霸府统治运转的方式有:京台机务,情寄深远;晋阳霸府机构和职能的扩充两个方面。东魏、北齐的更替,在高欢父子的霸府统治基础上得以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4.
魏燕战争前后北魏与高句丽的交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魏太武帝太延元年(435年),高句丽王琏首次向北魏派遣了名叫安东的使臣,随后北魏也向高句丽派出了第一位使臣李敖。但是,北魏与北燕战争的爆发,影响了北魏与高句丽的交往。北魏灭北燕以后,高句丽接纳了流亡的北燕国主冯弘,北魏与高句丽的关系一度处于僵持状态。两年以后冯弘被杀,北魏与高句丽之间的紧张局势终结。此后双方的关系向着友好的方向发展,一直维持到北魏末年。  相似文献   

15.
本以魏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为背景,深入剖析了这一时期法律制度的特点,充分肯定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制度在中国法制史上的重要地位,明确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法律制度由秦汉早期初创阶段向隋唐成熟完备阶段过渡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6.
郊祀歌是天子郊祀天地神灵所用的乐歌。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收录北朝郊祀歌辞六十五首,其中北齐三十七首,北周二十八首,无北魏郊祀歌。据现有文献记载,北朝郊祀歌辞远不止这些。文章在梳理北魏、北齐、北周郊祀活动概况的基础上,详细考证北朝郊祀歌辞的留存状况。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分两个大的历史时期即唐至北宋初年、北宋中期至南宋来论述西部自然环境变迁,以及由其带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的变迁,认为唐至宋这个历史时期的气候由暖转寒起到很关键的作用.这一重大变化,对西部当时以及现在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北魏对西域的经营过程就是和柔然的斗争史,并且没有在西域取得优势地位,且在后期基本退出西域,但是北魏却和西域保持了非常密切的贡使往来。  相似文献   

19.
魏晋南北朝时,氐族杨定建立的后仇池国位于今甘肃省东南部,处于北魏和刘宋两大势力的夹缝中。为了生存发展,后仇池国分别对这两大势力奉表称臣,过着朝秦暮楚的生活,其目的就是想东食西宿、左右逢源,趁机壮大自己的势力。北魏和刘宋为了相互钳制对方,也尽力拉拢后仇池国,对其实行羁縻政策,双方甚至为争夺仇池而大动干戈,进行了你死我活的斗争。为灾荒所逼,后仇池国两次对刘宋发动战争,结果招来灭顶之灾。  相似文献   

20.
论崔浩之死     
崔浩,北魏名臣,一生仕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三朝。在北魏统一以及一系列对外战争中多次出谋划策,功不可没,太武帝时官至司徒。北魏帝王对其深为倚重。而在国史修成立石路边一事上,因为"暴国丑"惨遭杀身之祸,并祸及姻亲。这是崔浩致祸的导火索,真实原因乃北魏鲜卑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中胡汉民族之间的民族分歧导致的。崔浩作为将鲜卑少数民族汉化的先驱者,是这种矛盾分歧下的政治牺牲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