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9年有关鲁迅思想的研究呈现出异彩纷呈、创意不断的局面。笔者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基础上,特意从中概括、梳理出九个专题:鲁迅与当代中国、鲁迅与启蒙、鲁迅与五四、鲁迅是谁、鲁迅精神的灵魂和核心价值、鲁迅与存在主义、鲁迅与自由主义、鲁迅与地域文化、鲁迅与张爱玲比较等。述中有评,评述结合,既为读者提供了按图索骥的方便,也在评述中显示出了笔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2006年有关鲁迅思想的研究呈现出异彩纷呈、创意不断的局面。文章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从中概括、梳理出六个焦点问题:鲁迅研究现状的反思与批判和鲁迅精神遗产的当代价值与意义、鲁迅与专制主义、鲁迅与左翼文学、鲁迅与死亡、论辩"胡适还是鲁迅"、鲁迅与存在主义。试图为读者提供按图索骥的方便,在评述中也显示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鲁迅已经成为雅文化的一部分,然而在当今社会上还存在着一种有关鲁迅作品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因此,有必要致力于鲁迅研究和中学语文教育界的互融互通。2009年有关鲁迅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点:关于"当代中学生和鲁迅"的状况调查;关于中学语文教材减少鲁迅作品篇目的讨论;关于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思考;关于大学鲁迅作品教学的思考。本文注重述中有评,评述结合,既为读者提供了按图索骥的方便,也在评述中显示出了笔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2008年鲁迅作品研究共分两大部分,即鲁迅作品各分集及文类研究和鲁迅作品整体研究,并从总体上呈现出异彩纷呈、创意不断的局面。本文第一部分意在对鲁迅作品的各个分集和诸种文类进行汇总整理,包括《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野草》、《朝花夕拾》、早期文言论文、《两地书》研究等。第二部分意在从各种视角和层面透视鲁迅作品的整体研究,包括文学文化学、文体学、后现代主义视角。全文注重述中有评,评述结合,既为读者提供了按图索骥的方便,也在评述中显示出了笔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作为鲁迅研究中的重要一环,鲁迅资料研究仍然大有可为.2009年度的鲁迅资料研究主要包括:朱正眼中的曹聚仁及其<鲁迅评传>;叶德浴的周扬生平研究;阎焕东对于"成仿吾晚年谈鲁迅"的回忆;纪维周关于是谁首先制造鲁迅"抄袭""流言"的分析;张学义关于鲁迅周作人"兄弟失和"的情理诠释;刘运峰对于<鲁迅译文全集>的评述.本文注重述中有评,评述结合,既为读者提供了按图索骥的方便,也在评述中显示了笔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立足于鲁迅对先秦诸子思想及论著的评述与运用,分析鲁迅对诸子思想及文学风格的承继。在思想方面,同样的动荡年代,诸子活跃的思想不仅让鲁迅看到了中国现代复兴的希望,而且在对诸子的评述中也进一步建构了鲁迅的现代人格;在文学创作方面,鲁迅受包括庄子风格在内的诸子艺术成就的熏染,奠定了自己的文学地位。  相似文献   

7.
鲁迅常常通过对人物眼睛的描写,来刻画作品人物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的内在关系。鲁迅高超的文学手法之一“画眼法”,深刻地惟妙惟肖地活画出人物的心理活动与性格特征。对鲁迅的“画眼法”的探究与评述,可以看到鲁迅作品人物描写的功力。  相似文献   

8.
作为鲁迅研究中的重要一环,鲁迅资料研究仍然大有可为.本年度的鲁迅资料研究主要分为两大部分:鲁迅作品资料研究和鲁迅外围资料研究.鲁迅作品资料研究包括:<中国小说史略>材料平议、<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的知识性错误、<文化偏至论>材源考.鲁迅外围资料研究包括:考证例话、三味书屋"新说"质疑、"左联"解散及"国防文学"口号再议、"抄袭"公案资料补遗.本文注重述中有评,评述结合,既想为读者提供了按图索骥的方便,也在评迷中显示了笔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评述了段国超著《鲁迅家世》的意义、特色和成就。认为,《鲁迅家世》打开了鲁迅世界的大门,从这里可以便捷地走进鲁迅世界;《鲁迅家世》具有资料翔实、思想线索清晰、感情色彩浓烈的特点;《鲁迅家世》的问世标志着鲁迅家世研究进入系统的综合研究阶段。  相似文献   

10.
鲁迅是我国20世纪初影响最为巨大的学者.他的学术成就<中国小说史略>是我国第一部小说史专著,开创了我国小说史研究的体系.在此书中,鲁迅运用中西互补的研究方法论述了中国小说的发展和变迁,评述历代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评析各类小说的思想特征和艺术特色.文章从鲁迅准备工作的进行和研究方法的选择两个方面.全面分析了鲁迅小说史研究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王吉鹏在鲁迅比较研究领域开垦出一片沃土,在鲁迅与外国文学、文化比较方面,有同李春林合作的学术著作《鲁迅世界性的探寻——鲁迅与外国文化比较研究史》、《鲁迅与外国文学关系研究》;在鲁迅与中国文学、文化比较方面有学术著作《鲁迅民族性的定位——鲁迅与中国文化比较研究史》、《鲁迅与中国文学比较研究》、《鲁迅与中国作家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12.
鲁迅开拓了明代神魔小说的现代研究路径。他不仅提出“神魔小说”的概念,而且针对其产生的社会背景、文本特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梳理,特别是对《西游记》的评述考证,奠定了《西游记》的现代研究范式。同时,鲁迅将神魔小说内蕴着的独特美学价值加以评价、总结,并在自己的创作中承继了神魔小说的某些审美特质。  相似文献   

13.
白羽原名宫竹心,1920年代初他与鲁迅的交往,对其日后武侠小说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在目前的研究中对此存在着误区:一方面,鲁迅对落拓文学青年的热情被强调,却忽视了他的冷热变化;另一方面,鲁迅及新文学观的影响被凸显,却屏蔽了白羽武侠转向的内在原因。这跟二人文化身份的不对等及新旧雅俗文学的等级划分不无关系。如今,新文学所象征的高雅品格已黯然退色,但在白羽的评述中仍不乏文学精英意识招降纳叛的企图。  相似文献   

14.
作为鲁迅研究“务实派”的代表,李何林的鲁迅研究体现出重实证、重文本的特点。专著《鲁迅〈野草〉注解》对鲁迅最具“玄学”意味的作品集《野草》进行了“朴学”式的探究,并在对注释和解读的反复修改中不断强化这一研究策略。李何林的《野草》研究确立了鲁迅文本研究的一种范式,即通过详细的注释和逐词逐句的解读,追求文本阐释的准度而非深度。这一保持学术底线而不奢求上限的研究立场,使李何林在教学与研究、普及与提高、局部与整体、微观与宏观、朴学与玄学之间做出了取舍,其成败得失均体现出重要的学术史、思想史和精神史(知识分子心灵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钱理群先生作为一个深具忧患意识的学者,时时关注社会的疾苦,为身处低层却坚毅地为了理想而奋斗的人所感动。手中正读的这本《示众》,钱先生反省了自己过去的行为,把自己作为案例,分析人与社会的关系,尽情展示他的坚守与传承。这本《示众》,是钱理群先生的杂文、演讲自选精华,内容涉及鲁迅研究、文学现象评述、大学精神探讨、地方文化研究、乡村建设以及自我评述。书中剖析真正的鲁迅与五四,诊治时代的自恋与自怜。最具现场感的先生演讲,最具忧患意识的现实关注。钱先生赞同鲁迅先生的观点,真的知识阶级永远不满足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20世纪早期、20世纪中后期和20世纪末的3个时段评述了东南亚国家对鲁迅文学遗产的接受状况,结合东南亚各国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和文学形势等因素,分析鲁迅思想和作品在这些国家传播和产生影响的诸种形态,呈现了现代中国思想文化与现代东南亚思想文化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鲁迅与干宝     
全文解读了鲁迅对干宝的评述,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而言,鲁迅所作的《铸剑》也承继了干宝《三王冢》的复仇主义精神,同时在对生命的观照上,鲁迅和干宝都体现出对人的个体生命的重视.而从审美的角度而言,鲁迅和干宝的作品都有着怪诞的色彩和以鬼事论人世的审美趋向,这也成为了他们精神传承的所在.  相似文献   

18.
在成人高等教育这条战线上,我从事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多年中常常涉及到文化革命的伟人鲁迅先生;在向学生介绍鲁迅先生的时侯,又常常提到孙伏园,向学生介绍伏老的崇高人格,因而早想写点文字来奠念伏老。然而,由于教务缠身一直未能提笔。近年来研究鲁迅或现代文学史的学者,写了不少论述伏老在现代文学史上的作为与贡献的文章,如《不可忘却的孙伏园》、《副刊大王孙伏园》、《鲁迅与绍兴历代名贤》等,作了客观评述。正值伏老诞辰一百周年之际,偶尔见到有些论著,或者贬低伏老一生对中国现代文化思想发展史的贡献,或者歪曲伏老对鲁迅先…  相似文献   

19.
吴颖是潮汕本土第一位面向全国从事文学批评与研究,与国内高层次学者对话的潮汕学人。该文首先简略介绍吴颖的生平,接着从文艺思想研究、鲁迅《故事新编》体裁性质争鸣、古典文学研究的李煜词评价争鸣中吴颖的主要学术观点及当时争鸣的情况作系统的梳理评述;以此综论20世纪50年代中期吴颖文学研究的成就和影响。  相似文献   

20.
鲁迅,这位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在长期的斗争生涯中,象园丁一样辛勤培育着文学园地上新长出的嫩草与小花,做为文学青年的良师益友,在文学史上留下了许多佳话。在众多受到鲁迅先生提携、支持与影响的青年作家中,萧红是引人注目的一个,一九三四年十一月三十日,两个来自东北沦陷区的无名文学青年——萧红与萧军,同鲁迅在上海相见了。从这时起,直到鲁迅逝世,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鲁迅与萧红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而鲁迅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