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一) 演示教学是教师在教学时,把实物或直观教具陈示给学生看,或者作示范性的实验,通过实际观察获得感性知识以说明和印证所传授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演示教学的作用。能使学生获得生动而直观的感性知识,加深对学习对象的印象,把书本上理论知识和实际事物联系起来,形成正确而深刻的概念;能提供一些形象的感性材料,  相似文献   

2.
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感知--表象--概念"是儿童在认知中的一项规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学具跟这一规律相符合,学具能使学生由被动地听课变为在课堂中主动地学习,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所有的感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引导学生去感知大量在直观上存在的事物,能使学生获得对知识产生感性的认识,形成所要学的知识的表象,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投入到探索事物的学习过程中,最终能概括出所探索事物的本质,形成对知识的科学概念.  相似文献   

3.
张新华 《生物学教学》2000,25(10):15-16
概念是对于同类事物共同具有的本质特性的反映。一个正确概念的获得 ,是人们在积累了一定的感性材料后 ,运用抽象思维方式 ,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知识的“基本单位” ,学生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直接影响到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而大部分高中学生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 ,所以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是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难点。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提供适当的直观性材料 ,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 ,就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下面是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常采用的几种直观教学法 :1 教具演示法直观…  相似文献   

4.
陈仰来 《考试周刊》2011,(70):204-205
中学化学演示实验有着独特的教育与教学功能,文章利用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全面、系统、细致、深入的观察,从"观"获得的感性材料"察"出事物变化的本质,启迪学生思维,使学生在知识上和能力上得到同步提高,从而培养观察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5.
一、培养学生的物理概念的建立和理解能力 物理概念是物理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好物理、应用物理知识的基础。初中物理教学中教材共涉及90多个物理概念,学生对物理概念的建立和理解是物理教学的重点之一。培养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能力也是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基础。 1.培养学生建立物理概念的能力 物理教学中对概念的引入和提出,要通过实验演示、现象透视、知识归纳等过程,是对客观事实的表达,从物理现象和事实中抽取出来的一般概括。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实物、事例、现象或演示。分析事物、透视现象、抓住本质,从…  相似文献   

6.
要学好物理必须重视实验,但演示实验学生只能观察,学生实验又较少,所以课外实验就尤为重要。笔者认为,课外小实验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又能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动手和创造能力,还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  相似文献   

7.
如何正确掌握化学概念黑龙江任秀芬概念是指人们对在实践中积累的丰富感性材料用大脑进行加工,而抽象出的贯穿其中的本质的东西。可以说概念是思维的必然结果.化学基本概念则是人脑对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特性的反映.所谓本质特性是指该事物和其它事物不同的、内在的本质...  相似文献   

8.
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是物理现象的本质和物理过程的变化发展规律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 ,是物理知识的基础和核心。只有抓住这个核心内容 ,才能揭示各物理现象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加强物理概念教学 ,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一、从实际出发引入概念学生对物理概念的学习是一个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 ,要讲清概念就要从物理基本事实出发 ,在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现象 ,或者进行演示实验的基础上 ,对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 ,从而抓住本质 ,形成概念。例如 :“浮力”一节 ,首先提出 :木块放在…  相似文献   

9.
化学演示实验是学生获得化学感性知识的重要源泉,要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实验技能,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就必须在课堂演示实验上下一番工夫. 一、明确观察化学实验的目的性 化学演示实验的任务,在于提供正确而有说服力的感性知识.教师借助演示实验中生动、直接、鲜明的形象,不仅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心理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去引导学生正确地感知实验现象,捕捉反应本质的属性及变化特点.所以,教师对演示实验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向学生讲清实验目的、观察的内容,使学生产生对演示实验的期待心境,然后再进行实验.  相似文献   

10.
张正翔 《贵州教育》2005,(22):47-48
物理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认识物理现象,掌握物理概念和物理现象,掌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并应用这些概念和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行新课程改革,更新教学理念的今天,如何进行好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是物理教学研究的主要课题。我在教学中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做好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形成概念的感性认识 演示实验可使教学直观化、形象化,为掌握概念奠定感性基础。然而,学生观察得到的关于事物的感性认识,往往是表面的、片面的,要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还有一个分析、推理的过程。因此,演示实验不只是单纯为了讲清概念、传授知识,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演示过程中要不断提出带有  相似文献   

11.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是以形象思维为主 ,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直观显明的操作演示 ,可以揭示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特征 ,帮助学生较快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1 通过操作演示 ,促进概念的形成 ,加深概念的理解数学概念是组成数学知识的细胞。学生有了明确的数学概念 ,才能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 ,形成数学能力 ,而操作演示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事物的本质属性 ,促进概念的形成。如教学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教材“长方体的体积”时 ,学生要从原有的平面几何知识上升到立体几何知识 ,要首…  相似文献   

12.
1.目的要明确.   在一定的课堂教学中,考虑要不要演示实验,选择什么样的演示实验,以及如何设计包括演示实验在内的教学过程都必须从教学日的出发.如在引入课题时运用演示实验,目的侧重在引导学生对所研究问题的兴趣,或唤起学生的思考,提出问题等,要求新奇、生动、有趣.如在形成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法过程中运用演示实验,目的在于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思维活动的发展,要求突出本质的联系,使学生建立正确清晰的生物图像,例如在"观察一滴水中的生命"日的是要让学生能区分生物与非生物,由于在实验中要用到光显微镜,大部分学生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不了解,所以容易将显微镜的正确使用变成本实验的重点内容来完成,因而不能达到本实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正>数学概念是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及其本质属性在思维中的反映。方法是表,概念是本。我们要认识、把握某个事物,必须首先弄清它的本质属性,否则就无法正确地认识事物。学生对数学概念理解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更进一步影响着各种数学技能的形成与提高。为了使学生正确理解和准确掌握完整的数学概念,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特别注意做到以下几点:一、呈现丰富素材,突出概念内涵数学概念具有抽象性和高度概括性的特点,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两方面的原因,它们对直观的、具体的感性知识比较容易接受,而对抽  相似文献   

14.
地理演示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展示各种地理教具,让学生观察,使学生获得有关地理事物或现象及其变化过程等感性知识的方法。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运用演示往往会收到较好的效果,而直观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增加地理感性知识。又可从中获得新知识。 在中学地理“地图”一章的教学中,主要是集中训练学生的读图知识和技能。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具,地图是一种特殊的地理“教科书”,是地理  相似文献   

15.
演示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时 ,把实物或直观教具展示给学生看或者作示范性的实验 ,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知识以说明和印证所传授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作用在于能把许多复杂的事物简单化 ,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 ,把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使学生易于理解 ,易于接受。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他们的观察力。一、明确目的 ,精心选择演示是一种教学活动 ,其目的是给学生看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演示前必须深入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 ,明确每个演示要达到的目的和提出的要求。弄清楚为什么要安排这个演示 ,要达到什么目的 ,它说明什么问题 ,要解决什么…  相似文献   

16.
演示实验是用来揭示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引导学生获得感性知识,进行观察、思考,从而建立科学概念,导出科学规律的一种重要手段。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加强演示实验,将有利于提高物理教学效果,这一问题已广为人知。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物理演示实验的进行及其效果的  相似文献   

17.
潘进 《教育教学论坛》2012,(27):108-109
演示实验是由教师操作演示的实验,是学生对所研究的物理问题获得感性认识的基本途径,是一种非常直观教学手段之一,在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重要的作用。通过物理实验演示可以指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物理现象,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从而更好地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定律、概念。  相似文献   

18.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课堂演示实验是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的需要 ,用演示的方法进行的实验教学 ,是一种直观教学手段。通过演示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生物学概念 ,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 ;演示实验还是学生进行观察和获得感性知识的重要源泉 ,是教师讲解生物学概念、规律的基础 ,也是培养学生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力的重要途径。1 课堂演示实验的特点1 1 灵活性 一般演示实验所要求的设备比较简单 ,操作比较方便 ,可塑性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边演示边讲述 ,或是边演示边…  相似文献   

19.
黄祎 《辅导员》2013,(15):63
化学演示实验是学生获得化学感性知识的重要源泉,要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实验技能,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就必须在课堂演示实验上下一番工夫。一、明确观察化学实验的目的性化学演示实验的任务,在于提供正确而有说服力的感性知识。教师借助演示实验中生动、直接、鲜明的形象,不仅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心理的需要,更  相似文献   

20.
对比是一种为了突出事物或现象的本质特征 ,将相近、相关的事物或现象放在一起 ,对照着进行观察 ,通过辨异求同或同中求异的比较 ,使事物的性质、状态或特征更鲜明突出 ,便于学生理解和巩固。“对比实验”就是将“对比”和“实验”这两种认识事物的方法有机结合在一起 ,通过实验进行对比 ,或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实验 ,对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和巩固化学知识无疑可起到特殊的作用。一个理想的对比实验 ,要做到科学性、新颖性、简捷性的统一 ,不仅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学好化学知识、培养实验能力 ,还可以帮助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