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提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校和学生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给我很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李世兵 《亚太教育》2019,(10):31-31
爱生学校(CFS)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20世纪90年代与东亚一些国家开展基础教育合作过程中所推行的试验项目。2010年10月,兰州市教育局试点开展“爱生学校”建设工作,通过不断试点、研究和推广,“爱生学校”建设工作逐步在全市学校展开。为了进一步推动“爱生学校”建设工作落到实处,根据《兰州市爱生学校标准》,学校着力打造“和敬”人文课堂,突出“以人为本和全纳教育”理念,切实将“有效的教与学”落到实处。本文就学校推进“有效的教与学”采取的课堂改革措施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张忠苍 《中国德育》2012,(17):56-57
高尔基曾说:“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2010年10月,兰州市第四十九中学被确定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西部地区爱生学校实验校,在践行“爱心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教育是从爱出发的,没有爱,教育的阳光就无法洒进学生的心田,爱是学校文化的本色,无爱即无教育。于是,我们以爱为起点,...  相似文献   

4.
外国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一句至理名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不错,我们的同行百分之百是爱学生的,可是绝大多数只爱“白天鹅”不爱“丑小鸭”,总喜欢把爱的目光投向“先进生”,而对那些“后进生”则漠不关心。本人多年来一直担任小学班主任,我认为面向全体学生,把爱的阳光撒向每一个学生,及其重要。  相似文献   

5.
《教育科学论坛》2013,(7):F0002-F0002,I0001-I0002,F0003,F0004
学校 成都七中初中学校是由成都七中领办.按照百年名校优秀办学传统精心打造,并与成都七中高中教育“无缝衔接”的公办学校。学校植根于高新区创业、创新土壤,服务于成都市向东向南发展战略,是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建设的现代化、有特色的高品质示范性初级中学。学校自开办以来,秉承“启迪有方、治学严谨、爱生育人”的优良传统,以“创造最适宜学生的教育”为己任,努力实践“着眼整体发展,立足个体成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育思想,朝着“学生成才、教师成功、学校领先”的办学目标奋力推进,取得了令教育同行和社会各界惊叹的办学业绩。  相似文献   

6.
"爱生学校"是一个舶来品,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爱生学校"的基本理念,那就是"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爱生学校"所倡导的"爱生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的革新,也是一种教学模式的改进,"爱生学校"注重改善教与学的关系,同时密切学校、家庭和社区的联系,为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探索了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学生尊敬老师不仅是中华民族崇尚的美德,而且是学校教育中促使学生必须养成的行为习惯。老师爱护学生既是教师职责的基本道德准则,更是老师要达到教育目的的有效途径。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是两大主体,尊师爱生是师生关系最理想的境界,无数事实证明,只有教师“爱生”,才会有学生“尊师”,古今中外但凡有成就的教师,尽管他们所处的年代、环境、地位不同,但都可以找到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爱生.蔡元培、叶圣陶、斯霞、  相似文献   

8.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教育的重要条件 ,教师是师生关系中的关键因素。尊师爱生是新型师生关系的核心。爱生是尊师的基础 ;正确的“学生观”是教师爱生的前提 ;会爱学生 ,是教师爱生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真理;有了爱不等于有了教育,这也是真理。也许很多教师都会有这样的困惑:“对问题学生,我付出了那么多爱,给了他那么多关怀,为什么他不领情?为什么他一点儿进步都没有?”假如我们不是问问题学生为什么“不领情”,为什么“一点儿进步都没有”,而是问自己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还要怎样改进和完善。就  相似文献   

10.
爱是教育的核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爱护学生、关心学生是一个合格教师必备的条件。孔子曰:“仁者爱人,智者知人。”孔子非常爱自己的学生,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品德、学业及生活与健康状况。他的学生有的家境贫寒,他常常接济,颜源、子路去世了,他非常悲痛,他和学生有着深厚的友谊。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教师热爱学生,师生之间就因此具有良好的情感基础,教育才可以使学生产生向上的推动力。作为教师,只有具备了深厚的爱生之情,才会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学生也才会向老师敞开自己的心扉,接受教师的爱。  相似文献   

11.
何伟 《贵州教育》2012,(18):26-27
一、倾情浇注学生心田,引领学生走进爱的春天 没有爱,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爱是一切教育手段的前提,只有以爱为基础的教育才是真教育。因此,班主任要爱学生,也要引导鼓励学生去爱他身边的人。每次接到一个新的班级,我上的第一堂课总习惯以“爱”为主题。  相似文献   

12.
爱里花开知多少?“人世间没有爱浇不开的花朵!”一位教育家这样说。 是呀,班主任若想弹好班级工作这首交响曲,将班主任工作做得有韵有情,和谐协调.甚至“未成曲调先有情”,唯有“爱”字.教师爱生,圣洁无暇,对任何学生一视同仁,既爱优等生也爱淘气包,即爱金凤凰,也爱丑小鸭。只有爱生,才会用心去与学生交流情感,才能动情晓理。产生千变万化的教育艺术,达到最优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3.
唐绍荣 《教育导刊》2003,(5):22-22,21
转化后进生是学校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班主任工作和年级管理工作成败的一个关键环节。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克服对后进生的偏见,重新认识后进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真正热爱后进生;研究教育对象和教育策略,切实帮助后进生。只有这样,转化后进生的工作才能真正凑效,学校教育质量才能全面提高。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没有对儿童的了解,就没有学校,就没有教育”。了解学生是热爱学生的前提。爱生之情,特别是爱后进生之情,发自一个教育者使命感、责任感。转化后进生,必须建立在全面了解这类学生的基础上。从小处讲,教师…  相似文献   

14.
黄娟 《广西教育》2013,(46):42-43
教育是一门艺术,爱的教育更是如此。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正所谓“尊其师,而信其道”,班主任如果在班级管理中能真诚地爱护和关心学生,尤其是潜力生,对学生施予爱的教育,就能让他们真正体会到生活的真善美,学会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潜力生”通常是指在学习或品行等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  相似文献   

15.
周明 《中国德育》2006,1(9):79-79
班主任是班级之魂,只有用心做,才能为学生营造和谐发展的空间。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爱心沐浴学生。在学校测评中,学生对一个班主任这样评价:“我们喜欢他,因为他心中有爱。”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心对班主任开展工作十分重要。爱心包括对工作的爱和对学生的爱。对自己的工作有爱才会产生动力,才能在工作中倾注满腔热情,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学生有爱,就意味着教师在学生面前始终是一泓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活水,能够滋润学生的心田;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走进学生的心灵。爱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个性,促进其自主发展;包容学生的过失,鼓励其改正错误;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做学生的朋友,与学生“零距离”。  相似文献   

16.
教育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丰富内心世界,启迪学生心灵和智慧的钥匙。用爱滋养学生的心灵,教师需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学生,良好的心态审视学生,积极的态度评价学生,以成功激励学生”。  相似文献   

17.
欧燕娟 《广西教育》2007,(7B):80-81
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管理者和教育者,自然应该爱学生。但许多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把握不准对学生“爱”与“严”的尺度,不是对学生爱得太过份,爱得太随便,失去师之尊严,就是束得太紧、管得太死,以致学生“谈师色变”。那么什么是严?什么是爱?怎样把握好对学生恰当的“爱”和适度的“严”,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渗爱,我想是我们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值得研究的问题。下面本文将对此展开论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这是陶行知的人生格言。教师对学生的爱尤其是问题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走在爱生的路上幸福耕耘前行。  相似文献   

19.
“爱学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别林斯基说:“爱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对孩子的信任是教育成功的保障。”又有人说“爱是启迪学生心灵的基础;爱能打开学生心灵之窗;爱能医治学生心灵的创伤;爱是迷惘的灯塔;爱是师生情感沟通的桥梁。”正如此说,老师爱护学生,学生才会敬爱老师.也只有爱学生的老师,才能教育学生,正所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呼唤真爱。但是,对于教师而言,仅有爱是远远不够的。爱,还要会爱,才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师爱如春风化雨,才能使学生把老师的爱转化为学习与生活的动力。我认为爱学生应该从“欣赏”学生的缺点开始。善待学生、“欣赏”学生、特别是欣赏有缺点的学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20.
刘申东 《考试周刊》2011,(60):232-232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成长并最终成才,是每一位教师的神圣职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技巧全部的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爱是教育中重要的因素,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一直用“爱”来诠释家长和社会对教育的期盼和关注,在具体的教育中,我将“爱”的教育归纳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