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隔代教育     
陈笑颜 《幼儿教育》2012,(26):13-15
在我国,祖辈往往承担了全部或部分教养孙辈的责任。孩子要不要交给祖辈带呢?祖辈带孩子会有哪些优点和不足之处呢?祖辈和父辈如何在教养孩子的问题上形成合力,达到最好的效果呢?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支持方观点1老人帮忙带孩子,做父母的可以安心工作2岁之前的孩子还不到入托年龄,而家长又往往上班,所以大部分年轻父母选择了把孩子交给老人抚养。3岁以后,大部分幼儿入园,隔代抚养的比例有所下降。可见在孩子3岁以前,老人参与教养孩子的程度非常高。老人带孩子能  相似文献   

2.
“别让宝宝输在起跑线上!”一这句广告词不仅使儿童用品市场分外繁荣,更反映了父母们的教子心态。宝宝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也是他们的希望所在,怎么能让他在起跑线上就输给别人呢?于是,从衣食住行到智力投资,宝宝的一切都被家长们精心地安排着。他们以为,为孩子创造最好的条件,孩子就不会在起跑线上落后。结果怎样呢?  相似文献   

3.
据有关调查,目前我国小学以下的每10个孩子中就有五六人由隔代老人教育,并且数量呈上升趋势。老人带孩子与年轻父母有没有区别呢?专家认为这种区别存在而且差距较大。首先,在对孩子的态度上,父母趋于理性,而隔代老人趋于感性。父母教孩子一种知识,给孩子买一样东西,满足孩子一个要求,往  相似文献   

4.
《父母必读》2010,(2):65-65
有的年轻父母自己因工作忙把带孩子的责任都交给老人或保姆,这样做弊端很多。根据我观察,我所在小区的孩子大概分3种类型妈妈亲自带的、两家老人带的和保姆带的。  相似文献   

5.
正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孩子就是父母的模样。如果家里的宝宝懂得关爱老人、孝顺老人,说明父母也是用同样的方式关心老人的,只有父母做出了正确的示范,宝宝才会有样学样。一提起自己的孩子,每位妈妈都有说不完的话。为了激励家长看见、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2019年,《父母必读》杂志在网络上发起了第二届"我家有个好宝宝"故事征集活动,家长们都积极参与,很多宝宝的故事被家长们记录了下来。宝宝们的善良、纯真、贴心让人  相似文献   

6.
很多爸爸跟我抱怨,LP不够信任他,不放心让他来带孩子;可也有妈妈义正词严地反驳:孩子交给爸爸,那铁定是“宝宝哭,爸爸叫,妈妈回来一看就疯掉”!其实版主相信也有不少带宝宝很有经验的爸爸。为了给爸爸们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本版主特发此帖,欢迎独自带过孩子的爸爸来这里畅所欲言,交流经验!  相似文献   

7.
家长的烦恼:经常听到一些父母埋怨自己的宝宝很懒惰,懒得整理玩具,懒得自己穿衣穿鞋,懒得自己解决问题,最好什么事情都有人打理……面对宝宝的懒惰,家长们费尽了心思,希望通过一些好的方法来帮助宝宝改掉坏毛病。究竟该采取怎样的方法帮助宝宝克服懒惰的毛病呢?听听家长们的妙招。  相似文献   

8.
柳艺璠 《学前教育》2023,(23):54-57
<正>“老师,我们上班太忙,孩子就交给您了,有事您联系阿姨!”“孩子一直是老人带,我也没想到他会这样,他也不听我的……”身为教师,在带班过程中听到越来越多这样的声音。家长们虽然心中深爱着孩子,但自己忙于打拼事业,不得不让孩子变成了一只只“小候鸟”,由老人或保姆照顾,只有在周末甚至假期时才能与自己短暂相聚。“小候鸟”往往有殷实的家境和相对富裕的物质生活,他们的父母也常常以为创造平稳富裕的家庭条件就是给孩子最好的照顾,  相似文献   

9.
宝宝多大应如厕?上卫生间或使用便盆是幼儿最基木的生活技能之一。它也是父母、孩子看护人和专职健康护理者谈论中,认为最难的问题之一。到底孩子多大就应学会上厕所呢?很多父母在宝宝2岁的时候就开始对他们进行排泄训练,但也有一些孩子3岁多了才接受训练。事实上控制膀胱和大肠功能是每个孩子的私事。有  相似文献   

10.
正专家说在共读图画书这件事上,一直存在着很多理念上的争议。比如,有的"派别"认为:不应该让阅读图画书有太多的功利性,就和孩子单纯地"在一起"最好;也有的"派别"就是专门指导父母如何用好图画书这个工具进行教育。再比如,有人说父母必须要亲自给孩子读图画书,也有人说,那么多讲得绘声绘色的音频故事,放给孩子听不就好了?那么,关于读图画书,孰是孰非呢?  相似文献   

11.
正同龄的宝宝已经可以很流畅地和大人对话了,可自家的宝宝还无法说出完整的句子,真有些急人!2岁的宝宝还不能说出完整的一句话,未免让父母有各种不好的联想。不妨先寻找一下宝宝不开口的原因吧!为何金口难开?语言环境太复杂很多家庭都是祖孙三代,老人帮忙带孩子,家里的语言环境也因此会变得很复杂,爸爸妈妈说普通话,爷爷奶奶说家乡话,这种复杂的语言环境会给处于语言敏感期的宝宝带来一些困惑,他需要更多点时间来积累和转化这些语言。  相似文献   

12.
不少年轻父母由于种种原因,把抚养、教育孩子的主要责任交给了老人。我们在对315户家庭调查发现,孩子由祖辈抚养的为173户,占总户数的59.7%。在隔代教养中,祖辈们教养态度、行为是怎样的呢?我们来看看他们对10个关于教养问题的回答吧。  相似文献   

13.
正入园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何尝不是一种对家长的考验?父母要和孩子一起经历很多,有挫折,有快乐,也有担当。另外还有一系列难题需要解决,比如说当幼儿园老师让宝宝受委屈时,父母该怎样和老师有效沟通呢?  相似文献   

14.
过六一儿童节,一想到自己能穿着新衣服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去玩,能吃好吃的东西……宝宝们在睡梦里都会笑出声来的。过六一儿童节,怎样带孩子玩?今天请来的几位妈妈,她们有的按照传统玩法带宝宝玩,也有的使用新潮玩法和宝宝一起过六一儿童节。让我们来听听她们的主张。  相似文献   

15.
有人认为生病吃药如下雨打伞一自然,然而宝宝生病时是不是一定要吃药呢?答案是否定的。有的疾病并不一定要中医西药地“讨个说法”,例如宝宝腹泻,只需调整饮食(如牛奶等),让肠胃多休息,就可以不药而愈了。那么,什么样的病才需吃药呢?这也很难一概而论,最好是由专科医师决定,父母不要自作主张,甚至要求医师一定要打针、开药。如果宝宝必须服药,父母除了要注意喂药的方式外,还需学点——  相似文献   

16.
有人认为生病吃药如下雨打伞一样自然,然而宝宝生病时是不是一定要吃药呢?答案是否定的。有的疾病并不一定要中医西药地“讨个说法”,例如宝宝腹泻,只需调整饮食(如牛奶等),让肠胃多休息,就可以不药而愈了。那么,什么样的病才需吃药呢?这也很难一概而论,最好是由专科医师决定,父母不要自作主张,甚至要求医师一定要打针、开药。如呆宝宝必须服药,父母除了要注意喂药的方式外,还需学点——  相似文献   

17.
青春     
在我国的家庭教育中,隔代教养现象非常普遍,调查显示,我国有55%-65%的家庭采取隔代教养的方式。所谓隔代教养,是指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等上一辈老人来照顾孩子、教育孩子的教养形式。隔代教养现象如此普遍,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有的夫妇离婚后,为不影响再婚,将孩子寄养在爷爷奶奶处的;有的夫妇工作繁忙,没有办法照顾孩子,而把孩子交给父母的;也有父母没有教养孩子的经验而将孩子交给老人的;更有老一辈出于疼爱子女,主动抚养、教育孩子,为年轻父母分忧的……  相似文献   

18.
母婴论坛:商场里那么多漂亮的小衣服,看到了总是忍不住想买给家里的可爱宝宝。但有些父母怕过多地给宝宝扮靓,会造成以后宝宝过分注重自己外在形象的后果,有这样想法的父母往往主张朴素就是好,而且还提醒身边人,不要老是夸宝宝衣服好看、漂亮等;还有些父母则认为,宝宝这么可爱,怎么忍得住不去给他打扮呢?而且外出时整洁合身的穿衣打扮也是礼貌的一种,是非常必要的。对于甲乙双方的不同观点,大家有什么想法呢?  相似文献   

19.
问:我有一个10岁的女儿,各方面表现都还可以,就是特别爱生气。比如和同学有点小矛盾,人家一会儿就忘了,她能记好长时间,这样和同学的关系不好不说,她自己也不愉快。我想这可能与她从小由老人带,被娇惯有关。我应该怎样让她改正呢?答:老人带的孩子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因为老人的生活圈子比较小,发生一点小事就会没完没了地谈论,这些对孩子心理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可能,最好让孩子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这样生活的范围也就扩大了。如果条件不允许,父母就要经常带孩子外出,见识更多的人和事。孩子的眼界开阔了,也就不容易总…  相似文献   

20.
我家宝贝     
玩具是孩子的第一本教科书。父母有目的地选择玩具,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会有积极作用。宝宝一诞生,父母就开始为宝宝准备玩具了,但究竟选择什么样的玩具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