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掠影 《集邮博览》2008,(10):23-24
邮资即邮政资费,是邮政劳务的商品价值。而邮资的变化则是邮政沿革的缩影。通常我们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中国邮政通信资费简称为新中国邮资。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决定政务院(后改称国务院)下设邮电部。同年11月1日,邮电部正式成立。1950年1月1日,邮政总局成立,在邮电部领导下,管理全国邮政工作。  相似文献   

2.
据笔者所知,邮政总局曾规定从1989年1月1日起,邮政快件纳费一律由贴邮资签条改为贴邮票。但同年2月16日,福建福州3支局却使用邮政收寄机盖邮资戳(见图)。  相似文献   

3.
香港邮政将于2002年4月1日调整邮资,而且在调资前6个月,已将调整后的邮件资费详情表印好供市民免费索阅。回想起内地于1999年3月1日调整邮资,事前只听到传闻,国家邮政局并未预先公布。调资前夕的2月28日,到邮政局询问是否明天调资,得到的回复仍是“不清楚”,3月1日当天才见邮政局张贴新的邮政资费表。由此可见两地的邮政管理制度有所不同。香港邮政这次调资,主要因为本地及外地平邮出现亏损,因此须加邮费以弥补不足。香港现时的本地明信  相似文献   

4.
周杰 《集邮博览》2003,(4):20-21
2001年1月7日和7月1日,美国先后进行了两次邮资调整。这种一年内两次调整邮资的状况在美国邮政史上是非常少见的。不过,这样的邮资调整却也给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美国邮资调整体系的一个难得机会。  相似文献   

5.
国家邮政局自2004年1月1日起,对国际函件资费及国内邮件挂号费进行调整。为及时、更好地向邮政用户宣传此次国内邮件挂号邮资的调整,济南市邮政局特于2003年12月底,刻制使用了一枚以此次挂号邮资调整为内容的邮政宣传戳。  相似文献   

6.
1988年5月10日,北京市邮票公司率先发行邮资标签封。1990年9月22日,北京市邮票公司发行《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邮资标签封,全套2种,邮资机盖邮戳带有纪念性内容,可以称为邮资机盖纪念邮戳。 1993年,我国邮政部门共启用3套4种邮资机盖纪念邮戳(见表)。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邮政自动化的需要,为加强邮政资费的管理、解决“邮资已付”邮戳取消之后的大宗邮件处理问题,经国家邮政局批准,北京地区于1998年11月起在东四邮局和建国门邮局开始试用“大宗邮件称重制签收寄系统”(简称“制签机”)。自1999年7月1日起,北京地区各邮政支局陆续使用第一代邮资凭证标签;2000年3月13日起陆续改用第二代邮资凭证标签;2001年1月则开始使用第三代邮资凭证标签。  相似文献   

8.
2006年7月,上海市邮政局首次配置国产数字喷墨式邮资机,12日起在上海邮政大楼的四川路桥邮政支局营业窗口对外试用。此前,上海市邮政局主要大量引进购置美国Pitney Bowes(必能宝)公司生产的DM300型数字喷墨式邮资机。  相似文献   

9.
1920年马德里第七届万国邮联大会议定,自1922年1月1日起全面提高国际邮资,涨幅甚巨:信函邮资提高一倍,明信片邮资提高二倍。1922年8月7日,民国政府邮政总局呈请交通部,要求全面提高国际和国内邮资,以解决邮政面临的经济困难。呈文内并述及上海员工因要求增薪而罢工事件,谓当时虽酌予加薪仍不合生  相似文献   

10.
常珉 《上海集邮》2011,(6):37-37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2010年纪念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发行80周年集邮学术研讨会一等奖论文 作者根据文件、资料和实寄封分析研究,探知整个旅大解放区邮政时期(1946.4.1—1950.6.30)的邮资调整过程。《中国邮票史》第6卷中的邮资表认定旅大区邮资于1946年4月8日核定,1949年2月15日和同年11月1日作调整,共有3个时期。现知4月1日核定,4月8日第一次调整,前后共有6次调整、7个邮资施行时期,由此作出总表(单位:元):  相似文献   

11.
1956年3月31日旧币停用后,由邮政部门对所剩余的木刻图邮简加盖“邮资作废”后作为无资邮简出售。背面有关广告中的邮资表也予涂没并注“邮资表作废”字样,但包裹、报刊、集邮三种广告则不涂没。而在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邮局曾一度暂停收寄国际航空邮件。笔者在1949年12月12日的《南方日报》上查到邮电部通令,从12月11日起"暂停收寄国际航空邮件"。1950年2月1日,国家邮政总局通令"恢复收寄国际航空函件",经广州中转香港衔接飞机。为了尽快恢复各项邮政业务,邮政部门不断编印各种邮政业务文件和邮资表。  相似文献   

13.
1896年3月20日(光绪二十二年二月初七),清朝皇帝光绪批准建立国家邮政。从这一天起海关试办邮政在名义上改为大清国家邮政。自1897年起,随着清代货币改革,邮费计算也从银两制改以银元计。当时规定:中国境内第一邮资(即"各局就地投送界内)起重为1分;第二邮资(即"各局互寄")起重为2 分。到1903年,邮资改为第一邮资为1/2分,第二邮资为1分。  相似文献   

14.
2000年1月28日,澳门邮政局发行BPL007“龙年”极限明信片1枚,以此拉开了澳门邮政局发行生肖系列邮政极限片的序幕。此后陆续于2001年1月18日发行编号为BPL018“蛇年”极限明信片1枚;2002年1月28日发行编号为BPL031“马年”极限明信片1枚;2003年1月2日发行编号为BPL046“羊年”极限明信  相似文献   

15.
中国邮政于2008年1月1日发行了2008年首枚普通邮资明信片《携手慈善共创和谐》。山西省太原市邮政局与太原市慈善总会于2008年1月10日,在太原火车站邮政支局举行了该片的首发式活动。为加大对该片的宣传力度,太原市慈善总会特向有关企事业单位、部门及团体和个人寄送了部分《携手慈善共创和谐》募捐宣传片。宣传片与邮资明信片有很大不同:1.宣传片未印"中国邮政明信片"中英文铭记、明信片名称和年号,邮资图未印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中叶,邮品之父罗兰·希尔针对当时英国邮政存在的弊端,倡导邮政改革,经过多次激烈的辩论,英国国会批准了他的改革方案。1840年1月10日,一便士邮资法开始实行,5月6日,黑便士邮票正式使用。均一邮资制的实行和第一枚邮票的问世在世界邮政史上树起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 为了纪念均一邮资制实行暨黑便士邮票问世50周年,1890年7月2日英国政府在伦敦南肯辛顿博物馆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召开纪念会,举办展览会,各  相似文献   

17.
1995年11月1日,我国有关部门发行1种“技术咨询卡”邮资明信片;1997年1月15日,又发行2种“寻医问药咨询卡”邮资明信片,都是以良渚玉琮图邮资片为载体的加印片。1997年12月5日,邮政部门才正式发行良渚玉琮图普通邮资明信片。随后以良渚玉琮片为载体的加印片纷纷出笼,成为一大系列。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有河南邮电管理局印制的一套8种  相似文献   

18.
2009年10月9日上市的2010年中国邮政贺卡(图1)是新《邮政法》实施后发行的第一套新版邮资明信片,也是根据国邮发【2009】161号通知要求,从2009年10月1日起,邮政企业发行的邮资信封、邮资明信片、邮资邮简、邮资信卡等邮资凭证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中叶,邮品之父罗兰·希尔针对当时英国邮政存在的弊端,倡导邮政改革,经过多次激烈的辩论,英国国会批准了他的改革方案,1840年1月10日,一便士邮资法开始实行,5月6日,黑便士邮票正式使用?均一邮资制的实行和第一枚邮票的问世在世界邮政史上树起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20.
妙语     
《集邮博览》2010,(3):12-12
1为什么就不能将会员特供邮品"裸体"出售给会员?(摘自《集邮报》2010年1月9日第2期总第1739期)——张建伟此言的意思是:过度的打扮未必是美。2《澳门回归祖国》小型张与《香港回归祖国》小型张相比,邮资图邓小平半身像的位置略有不同。前者位于小型张左上方,脸朝右看;后者位于小型张右上方,脸朝左看。情系港澳,左右兼顾,一国两制,构想伟大。(摘自《邮政文汇》2010年第1期总第111期)——曾在原邮电部邮政司任职的龚达才欣赏邮票的视角颇为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