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策划人语:2004年,河南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成立,至今已整整十年。十年风雨兼程,河南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在各级领导和各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下,在学生资助工作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在曲折中探索出独具特色的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逐渐建立了完善的资助政策体系和工作体系。十年春华秋实,随着政府财政投入的不断加大和资助政策的不断完善,河南省资助水平快速  相似文献   

2.
思源 《河南教育》2014,(11):1-1
<正>"不让一名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是党和政府的庄严承诺,也是全社会的梦想。今年是河南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成立和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建立的第十个年头。十年来,河南学生资助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特别是2007年以来,累计发放各级各类学生资助资金334亿元,资助学生4386.7万人次,基本实现了"不让一名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工作目标。成绩的背后是国家对学生资助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完善,是河南学生资助工作的不断创新,是所有学生资助工作者的  相似文献   

3.
《河南教育》2014,(11):84-91
国家助学贷款是资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重要渠道。2004年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实施后,在教育部、省政府和国家开发银行总行的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国家银监会批准,河南进行了国家开发银行承办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试点。河南省教育厅与国家开发银行河南省分行密切合作,探索建立了"强化高校管理,激励约束并重,各方共担风险"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模式,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被国内一些主要媒体称作"河南模式"。值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新机制实施十周年之际,本刊特摘编了2005年以来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河南日报》、新华网、人民网等国内主要媒体的重要报道,以见证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探索发展的历程,对以后的河南省学生资助工作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任锋 《河南教育》2014,(11):16-19
<正>2004年,是河南学生资助工作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河南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正式成立,国家开发银行按新机制,承办国家助学贷款试点工作在河南启动,到2014年已走过整整10个年头。从单纯贷款到混合多元,从问题突出到率先突破,从举步维艰到全国领先,河南学生资助工作走出了一条筚路蓝缕、勇立潮头的创新发展之路,实现了由自我突围到引领发展的华美蝶变。十年来,河南的学生资助工作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教育、财政、金融等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下,我们克服了底子薄、基础差、难度  相似文献   

5.
张宝强 《河南教育》2014,(11):50-51
<正>河南工业大学是"河南模式"的首批参与高校,自2005年第一批助学贷款开办以来,共有13354名学生受惠于国家助学贷款项目。学校为实现河南省"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庄严承诺,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国家和河南省有关文件精神,建立"奖、贷、助、补、勤、减免"的学生资助体系,并将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作为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手段,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上下足功夫,抓住贷款宣传教育、贷后管理和资助育人这三个关口,使贷款放得出、收得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7月,财政部、教育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印发《关于调整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相关政策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调整国家助学贷款(包括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下同)资助标准,进一步细化资助比例。为使各地区、各高校和广大学生更好地了解有关情况,进一步做好国家助学贷款申请、办理、发放等工作,财政部教科文司教育处处长林皎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解读。《教育与职业》:目前我国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包括哪些内容?林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资  相似文献   

7.
叶伟杰 《河南教育》2014,(11):63-63
<正>河南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成立已经十年,以特有的"河南模式",通过国家助学贷款资助了数以千万人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他们圆大学梦铺就了一条金光大道。作为创立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的亲历者,十年来,每当回忆起当年的情景,都会感慨万千。本世纪初的前几年,正是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高校扩招为千千万万的青年学子上大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难机会。但是,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却像一座大山,横亘在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大学生助学贷款政策经过十余年的改革和实践,已基本形成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多种资助方式并存的资助体系。以浙江大学的调查和实践为基础,分析了经济资助工作中存在的若干现象和问题,提出以国家助学贷款作为资助主渠道,并对其他资助途径进行了实践的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7月初,新郑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宣传工作。中心工作人员冒着酷暑,走进社区、广场、菜市场张贴海报和发放宣传页,深入群众讲解政策、宣传流程,确保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宣传到每一个角落,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国家的惠民政策。新郑市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推进上做了以下六个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一是实现了部门统筹。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的开展是促进教育公  相似文献   

10.
马孝民 《河南教育》2014,(11):28-31
<正>在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河南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与时俱进、坚持创新,逐渐建立覆盖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资助政策体系、健全学生资助工作体系、构建资助工作绩效评价体系,并不断创新完善资助工作机制、建立完善了学生资助宣传工作长效机制、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十年历程,十年辉煌。在过去的十年中,河南省学生资助工作为实现"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个过程是河南省  相似文献   

11.
高等学校在推行国家助学贷款的过程中,遇到了银行惜贷、学生惧贷以及由于国家助学贷款某些特点所带来的与高校原有资助体系不配套等具体问题,章探析了高等学校的具体管理部门在现有的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下,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可行性做法,并对建构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要资助途径的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进行一些理论和模式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赵全英 《河南教育》2014,(11):69-69
<正>2013年3月,兰考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成立,由我担任中心主任。这对于我来说,既是一个熟悉的工作,也是一个新的岗位。在学生资助工作中,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种种原因,兰考县仍有一部分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虽然苦读多年,考上大学,却无力支付学费。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项目的出台解决了这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在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中,我们每天都怀着对党和国家惠民政策的感激  相似文献   

13.
赵绍春 《河南教育》2014,(11):64-64
<正>当前正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最紧张的时刻,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奖助学金评定等重头戏都在开展中。记者走进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办公室里几位工作人员正在热情接待咨询学生。在工作间隙,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生处学生资助中心主任李欣接受了我们的采访。说起学生资助工作,她很快就打开了话匣子。谈工作:河南省的学生资助工作是超前的在李欣看来,学生资助工作具有普惠性质,能在现有条件下最大范围、  相似文献   

14.
国家助学贷款是我国学生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得资助资金的主要渠道。辽宁省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政府应加大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国家个人信用体系;继续开办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加快国家助学贷款立法工作,确保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15.
国家助学贷款是我国学生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得资助资金的主要渠道。辽宁省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政府应加大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国家个人信用体系;继续开办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加快国家助学贷款立法工作,确保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16.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贯穿大学生学习全过程,涉,及大学生生活各个方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举措。首都师范大学早在1998年就成立了国家助学贷款办公室和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公室,2008年学校还专门成立了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全面负责经济困难学生的各种资助工作。经过多年发展,学校逐步建立起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要手段,以奖、助学金为激励方式,以勤工助学、学费减免和困难补助为辅助措施的多元化的资助工作体系,提出了“构建机制,规范管理,资助为先,育人为本”的资助工作理念,实现了资助与育人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7.
朱进 《河南教育》2014,(11):48-49
<正>河南师范大学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立自强教育,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强成人成才,更好地发挥助学体系的育人功能。国家助学贷款是利用金融手段对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采取的一项重大资助政策。2004~2014年十年间,河南师范大学高度重视助学贷款资助工作,并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在完善贷款机制、拓宽宣传渠道、推动本息回收、健全考评方法、加强人文关怀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机构建设。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工作关系到高校乃至社会稳定的大局,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通知要求,2006年秋季开学前,各高校必须成立专门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该中心为常设机构,由校级领导直接负责,统一归口管理全校的国家助学贷款、奖学金、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工作。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要配备相应的专职工作人员,原则上按学校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研究生在校生规模1:2500的比例,在现有编制内调剂落实,为进一步做好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工作提供组织保证。教育部还重申,各高校每年要从学费收入中按10%的比例提取经费,由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专项用于学生资助工作。  相似文献   

19.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国家助学贷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国家开发银行发放,各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具体管理。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对于建立健全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提高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的实施效率,更好地推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立足于实际工作,从贷款额度、期限、共同借款人、审核程序等角度探析了江苏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的特点,分析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存在的风险以及对策。  相似文献   

20.
《教育与职业》2012,(7):116-117
近日,教育部召开新闻通气会。会上,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张光明表示,2011年我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成效显著,基本实现了应助尽助的工作目标。据初步统计,2011年,普通高校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中职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