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历任统治者都企图制裁不服朝命的藩镇,重新恢复唐中央的威权.然而只有元和时期对藩镇的用兵取得了成功,唐宪宗也就名副其实地成为一代中兴之主.遗憾的是这次胜利没能维持多久,元和十五年(820年)正月,宪宗为宦官所杀,即位的穆宗采纳了宰相萧俛、段文昌的建议,实行“销兵”.次年(长庆元年),卢龙朱克融、成德王庭凑相继叛乱,唐廷再失河朔.旧史(新  相似文献   

2.
唐穆宗长庆元年,河北藩镇朱克融囚幽州节度使张弘靖,王廷凑杀镇州节度使田弘正,联兵叛唐。李唐王朝调集十七、八万军队,征讨半年,大败罢兵而还。关于这次罢兵的责任,史书把它记到了元镇头上,《旧唐书·裴度传》云: 及元稹为相,请上罢兵,洗雪廷凑、克融,解深州之围,盖欲罢度兵柄故也。《资治通鉴·长庆二年》云: 元稹怨装度,欲解其兵柄,故劝上雪廷凑而罢兵。  相似文献   

3.
唐穆宗长庆四年十二月二日,伟大的文学家韩愈逝世,享年57岁。韩愈为什么未享高寿呢?作者通过对韩愈所著诗文及有关资料的研究分析,在排除妄加于其身的“服硫磺”说后,认为遗传基因、未老先衰、肥胖、不善养生、过度劳累是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卢龙、魏博、成德、淄青四镇联兵反唐。十一月,四镇节度使朱滔、田悦、王武俊和李纳分别称冀王、魏王、赵王和齐王。十二月,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又自称天下都元帅、太尉、建兴王,与四王遥相呼应。唐廷以朔方、太  相似文献   

5.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首诗是韩愈的写景佳作,又是从赠友切入的,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诗作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诗人的朋友张籍当时任水部员外郎,他在兄弟当中排行十八,唐人交往习惯以行第相称,故诗题言"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这时已五十六岁,已经成为吏部侍郎的高级官员。  相似文献   

6.
韩愈是我国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其诗文在我国历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他的散文(古文)被誉为“文起八代之衰”。对我国一千多年来的散文创作,起着历久不衰的巨大作用。韩愈字退之,河阳人。即今河南孟县西北二十华里的尹村人(现改名苏庄)。尹村是他的祖茔,而韩文公本人则葬在城西十五华里左右的韩家庄后面。因他生前曾当过吏部侍郎,所以人们也叫他韩吏部。死后谥号“文”故又称他为韩文公。他生于公元七六八年<唐代宗李豫大历三年),死于公元八二四年(唐穆宗李恒长庆四年),一生经历了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等五个帝王。由于韩愈生前常自称昌黎人,所以他死以后,对于他究为何地人,则是众说纷云,莫衷  相似文献   

7.
文章参考韩诗分期的说法,认为韩愈散文的分期应当以“生平的变化”作判断标准,分三期较为恰当。第一期是韩愈出生至德宗贞元十九年(803)被贬阳山之前;第二期是德宗贞元二十年至宪宗元和八年(813)春作《进学解》之前;第三期是宪宗元和八年三月,至穆宗长庆四年(824)。以此分界,既合乎韩愈生活的变化情形,也能印证韩愈散文风格的转变现象。 建立分期之后,可看出韩愈散文早期的特色有三:一是求仕上书相关作品甚多;二是多数作品具有平正古朴的语言风格;三是建立起“文以明道”的文学观,并终身不改。中期的特色有三:一是书牍、赠序、墓志铭大量增加;二是不再多作阐扬文艺理论的工作,代之而起的是大胆的实践与创新,明显追求诗文的雄奇变怪;三是韩愈与佛老之徒有所接触,受到佛学教义的影响,开始提出强烈的反佛老主张。晚期的特色也有三:一是延续前期有许多墓志铭之外,奏议、哀祭类作品大量增多;二是笔调更趋成熟,在文体、主题上都能因事制宜,大放异彩;三是随着境遇心情的转变,诗文风格又渐趋平缓,立言趋于谨慎,语气平和许多。  相似文献   

8.
王庭珪是北宋末、南宋初著名的文学家。王庭珪与佛教的关系密切,可以从两个方面来阐释:一、王庭珪对佛教的接受;二、佛教对王庭珪的深远影响。两者的关系是宋代文人与僧人互相学习和影响的典型。  相似文献   

9.
韩愈生在唐代宗大历三年,即公元768年,历经代宗李豫、德宗李适、顺宗李诵、宪宗李纯、穆宗李恒、敬宗李湛六朝,卒于穆宗长庆四年,即公元824年,距离我们已经将近1200年了.他在世的57年中,颠沛流离,历经磨难,当代及后代对他的一生毁誉不断,而他留下的大量诗文,却光耀千秋,历久弥香.至宋代苏轼已经评价他为"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他是中国儒家文化传承中承前启后的人物.由汉武帝刘彻与董仲舒弘扬的儒学统系,经过韩愈才能传绪至朱熹,而成为支撑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支柱.现代人公认他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他的许多思想与言辞,仍然活在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之中,他的许多语录成为格言世代传颂.从这个意义上说,韩愈就在我们身边.如果以对当代的影响说,除了审美体验外,主要应该是在教育、品德、人才、人生事理等几个方面影响最为深刻.  相似文献   

10.
李翱在穆宗朝初为考功员外郎兼史馆修撰,之后常年外放为地方官,历任郎州刺史、舒州刺史,后入朝为礼部郎中,终穆宗朝名宦不显。《旧唐书》把李翱于穆宗朝贬朗州之事提前了一年,误系于元和十五年,而《新唐书》之《李翱传》所载抗旱治郡之功当为李翱穆宗朝治舒时所为。  相似文献   

11.
“黄家贼”是唐朝统治者对当时西原蛮黄家起义军的蔑称。自肃宗至德以后至文宗太和八年,西原蛮叛乱不止。其原因是:安史之乱后,唐朝政府加深了对岭南僚民赋税、徭役的剥削;唐政府任用的岭南地方官大多刻剥残暴;僚民乘唐将叛乱之机或受其利诱而起事。长庆元年,韩愈向穆宗呈上了《黄家贼事宜状》,认为黄家僚民起事的原因,不在于僚民本身,而在于朝廷用人不当。文中充分流露了韩愈的爱民思想。  相似文献   

12.
吴廷燮《唐方镇年表》卷八中列,唐至德二载(公元757年)五月以后的河西节度使是杜鸿渐。《旧唐书·杜鸿渐传》记载,至德二载五月,杜鸿渐“兼御史大夫,为河西节度使、凉州都督。两京平,迁荆州大都督府长史,荆南节度使。”吴表在注释中引用了这一记载,但将杜鸿渐的任期一直列至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事实上,这里的“两京平”是指至德二载九、十月间收复长安、洛阳事,可知杜鸿渐任河西节度使首尾只数月而已,吴表所列显然有误。然目前所见国内外涉及此问题的研究论述,如戴密徽《叶蕃僧诤记》(耿昇译,甘肃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五年版第420—421页)、邓小南《为肃州刺史刘臣壁答南蕃书校释》(见北大编《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中华书局一九八二  相似文献   

13.
历史地图     
唐代自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始设节度使,至玄宗时,在沿边各地设置了十节度使,通称"藩镇".安史之乱后,唐朝廷承认河北地区名义上降唐的安史旧将为节度使,这些人依恃强大的兵力、财力与唐王朝分庭抗札,甚而起兵反叛.其中,河北三镇即驻幽州(今北京西南)的卢龙镇、驻恒州(今河北正定)的成德镇和驻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北)的魏博镇,是最强大的割据势力.三镇节度使往往父  相似文献   

14.
唐宪宗元和九年八月,吴元济据淮西反,诸将讨伐,历久无功。元和十二年八月,以宰相裴度前往督师,唐、随、邓节度使李愬以精骑乘虚入蔡,擒吴元济,淮西平。群臣清刻石纪功,韩愈奉诏撰《平淮西碑》(以下简称韩碑)。《韩碑》甫立,即遭诬陷,宪宗乃诏令磨去,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以下简称段碑)。此一磨碑事件,历来文士争论不休,大都置当时政治斗争要害于不顾,以为韩愈秉笔不公,乃挟个人恩怨抑扬失当之所致。  相似文献   

15.
白居易《钱唐湖石记》以纪实性的文字记录了他在穆宗长庆四年杭州刺史任上(穆宗长庆二年至长庆四年)对于西湖的治理,这在工程史料极度缺乏的唐代显得弥足珍贵。本文通过《记》文与唐代令式的比较,对唐代用水原则、管理体系等有所揭示,进而延伸至宋以降,以期揭示水资源管控中的制度延续与变化。  相似文献   

16.
在中唐声势浩大的古文运动中,有一位颇有影响的领军人物,不仅在散文创作领域与韩愈齐名,而且在哲学思想领域也有相当高的建树,被誉为宋明理学的先驱。他就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李翱。李翱(772—841),字习之,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幼时"勤于儒学,博雅好古,为文尚气质",曾师从著名学者梁肃学习古文,后与韩愈相识,并结为终生好友,是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与鼓动者。唐德宗贞元十四年(798年)进士及第,曾任校书郎、国子博士、史馆修撰、中书舍人、谏议大夫、刑部侍郎、山南东道节度使等职,武宗会昌元年(841)病逝于襄州任所,享年70岁,世称李文公。少年时代的李翱也像其他读书人一样志在仕途,很早便致力于科举考试,但由于他性格耿直,议  相似文献   

17.
南宋绍兴年间,文人王庭珪为刚正被贬的胡铨做诗送行,忤怒权臣秦桧,流放湘西辰州数年。对王庭珪寓湘西的时间,现下方志、辞典或有"十年"之说,或语焉不详。经对作者本人诗文及相关序跋、史料和书信考辨,知其寓居湘西时间为七年。  相似文献   

18.
法藏敦煌文献P.3016V中一件抄写的《某乙致令公状》应是五代后唐同光三年(925)敦煌归义军节度使曹议金写给朔方节度使韩洙的书状草稿的抄写件,状中的灵武路上的少数民族部族劫杀甘州回鹘使者的事件发生在同光二年。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法藏敦煌文献P.3016V中一件抄写的《某乙致令公状》进行了考辨,认为它是五代后唐同光三年(925)沙州归义军节度使曹议金写给灵州节度使韩洙的书状草稿的抄写件。书状中的灵武路上少数民族部族劫杀甘州回鹘使者的事件发生在同光二年(924),这件书牍文献反映了因劫掠事件引起了甘州回鹘、灵州节度使与沙州归义军之间一度紧张的政治关系。  相似文献   

20.
王庭珪是南宋著名诗人,他生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逝于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享年93岁。王庭珪自号泸溪老人,人称卢溪先生。他的儿子是以布衣终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