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午亭文编》五十卷,清陈廷敬撰。陈廷敬,字子端,号说岩,山西泽州人。因《水经注》载“沁水经午壁亭”,而名其家曰“午亭山村”,世亦雅称之为“午壁”。顺治十五年进士,仕途亨通,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康熙五十一年卒,卒谥文贞。著有《尊闻堂集》八十卷,后来又重编为《午亭文编》五十卷,交付门人侯官林佶手写刻印。成为清代著名的“林氏四写”之一、《午亭文编》问世以来,见之于国内各家书目著录的,主要有两个版本,其一为康熙47年刻本,其二为乾隆刻本(如《郘亭知见传本书目》、《四库简明目录标注》、《清人文集  相似文献   

2.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三八类书类存目二:“《事物考》八卷,浙江朱彝尊家曝书亭藏本,明傅岩撰。岩字野清,义乌人。”按:此书《浙江省第五次曝书亭呈送书目》云“明傅岩著,四本”,《浙江采集遗书总录》云“刊本,明御史义乌傅岩撰”,即《四库总目》所据之本。《安徽省呈送书目》亦著录,唯不记撰人。知当时浙江之外另有安徽呈本。检诸家目录,题傅岩撰之《事物考》八卷未见著录,访之南北各馆,亦未见有藏。唯明代王三聘《事物考》八卷颇见流传,计有:明嘉靖四十二年何起鸣刻本、明隆庆三年王嘉宾刻本、明隆庆四年金陵书林周氏刻本、明万历间钱塘胡文焕刻《格致丛书》本(作  相似文献   

3.
李寒光 《图书馆杂志》2012,(9):95-96,112,113
傅增湘《藏园订补郘亭知见传本书目》中存在着版本鉴定之误,版式、行款、牌记及藏书印鉴等著录之误,以及书名、著者、堂号等著录之误,笔者通过具体实例加以辩证、考订。  相似文献   

4.
三、元刻本元代刻书之风盛行全国,但传世的(《柳宗元集》刻本不多。经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有《增广注释音辩唐柳先生集》三种五部,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集部著录了五种,莫友芝《郘亭知见传本书目》集部亦著录了数部。(一)增广注释音辩唐柳先生集《增广注释音辩唐柳先生集》四十卷,《别集》二卷,《外集》二卷,唐柳宗元撰,宋童宗说注释,张敦颐音辩,潘纬音义,《年谱》一卷,宋文安礼撰,《附录》一卷,元刻本。十二行二十一字,小字双行同,细黑口,四周双边,北京、吉林市图书馆各藏一部。又一部,十二行二十一字,黑口,左右双边,北京、上海(不全)图书馆藏。  相似文献   

5.
《郘亭知见书目》即《郘亭知见传本书目》,一般都标为清人莫友芝著。1934年《北平图书馆书目·目录类》则标为"清莫友芝撰,子莫绳孙编",这是正确的。莫友芝(1811—1871),字子偲,贵州独山人。"郘亭"据说为古瞥邑亭名,其故址在今贵州遵义城西。友芝曾修《遵义府志》,因取为号。莫氏是著名的藏书家、学者和诗人。他精于版本、目录、校雠之学,曾为曾国藩校刻《船山遗书》,又与张文虎等人校雠经史于江南书局。友芝嗜好古书,人称其"生平所见宋元旧本书,不可胜数"。他的《宋元旧本书经眼录》就是记载他于1865  相似文献   

6.
国家图书馆藏宋刻本《切韵指掌图》,八行字不等,白口,四周双边,版心镌刻工姓名。此书题司马光撰,《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均未见著录,《四库全书总目》云司马光家集中“惟不载此书,故传本久绝。”此本是《切韵指掌图》现存最早的版本,《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均著录为宋绍定三年(1230)越州读书堂刻本。傅增湘认为系翻刻北宋本,经考定,此本的底本是南宋初绍兴间刻本,读书堂刻本属于二次翻雕本。  相似文献   

7.
张元济是我国著名出版家、文献学家,在四库学领域也取得了很大成就,有重要贡献。他考察并详细论述了库本得失、改造《四库全书》、清理四库底本、订正《总目》讹误、批注《郘亭知见传本书目》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莫友芝(1811—1871)是晚清贵州著名的学者、宋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与郑珍皆被人目为西南巨儒,在文学史、艺术史、学术史上都很有贡献。他生平著述繁富,除已刊刻行世的《郘亭诗钞》、《郘亭遗诗》、《影山词》、《郘亭遗文》、《宋元旧本书经眼录》、《郘亭知见传本书目》、《遵义府志》(与郑珍合著)、《黔诗纪略》、《唐写本说文木部笺异》、《樗茧注》(郑珍著,莫友芝注)、《韵学源流》、《古今集联》、《持静斋藏书记要》等十数种外,散佚人间的重要未刊手稿还有很多,如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善本室的《甲辰家规》(甲辰即道光二十四年,1844),收在莫友芝手稿《郘亭文集》中。其封面有庸斋题记:  相似文献   

9.
叶氏广勤堂是元明间建阳著名书肆,刻书甚多。见于著录和现存的刻本中,最早有刻书家姓名的刻本是元天历庚午(1330)叶日增广勤堂《新刊王氏脉经》十卷,序后有行书写刻“天历庚午仲夏建安叶日增蒜于广勤堂“牌记。国家图书馆存原刊本,《四部丛刊》本即据此刻本影印,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年3月也曾据此本影印出版。刻书家叶日增之名,仅此一见。  相似文献   

10.
董益(养性)的杜诗选注本屡为各书目著录,国内却一直未发现原本。日本内阁文库《图书第二部汉籍目录》亦著录此书,且实有是籍。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所现藏有此本复印件,是由曾师从萧涤非先生的美国留学生车疏善从日本复印而得,殊为珍贵。是书七卷本,高儒《百川书志》、黄虞稷《千顷堂书目》皆作四卷,方树梅《明清汉人著作书目》书名作《李杜诗选》,未著卷数,晁瑮《宝文堂书目》则仅录为:“杜诗,董养性注”,亦未标卷数,皆与此本异。只有《天一阁书目》著录较详,且与此本同,七卷本,临川董益辑,所引序亦完全相同。周采泉《杜集书录》卷六“杜诗选七卷”(元董养性选注)条下编者按云:“疑元明刻本,不止一种。”“至方树梅作《李杜诗选》,或为另一书,或者‘李’氏为衍文”,推测皆可信。然同卷又  相似文献   

11.
元稹是我国中唐时期诗坛上的一颗明星,有《元氏长庆集》传世,但唐宋间记载的百卷本(见《元稹墓志铭》《新唐书·艺文志》)、四十八卷本(见《宋史·艺文志》)、六十卷外集一卷本(见《郡斋读书志》)早已亡失,清人钱曾著录据北宋本校过的七十五卷十本(见《述古堂藏书目》)也不可见,其收存情况自然更无法知悉了。现流传的宋刻本有两种:一是浙刻本残存八卷,分藏在日本静  相似文献   

12.
《宋元嘉八年秘阁四部目录》,别称《四部目录》,又称《四部书目录》,《隋志》和《两唐志》均未著录。古典文献中最早著录本目的,只有《七录序·古今书最》。《古今书最》是一份著录编撰者南朝梁阮孝绪(385~433年)以前所能收集到的见存书目的定献资料,由于时代接近和编撰者的认真,在  相似文献   

13.
善本书影     
宋嘉定六年刻本《孙子算经》宋刻本《春秋经传集解》汪克宽著《春秋胡氏传纂疏》元至正八年建安刘叔简日新堂刊本l鳗网W啪正豪车汪克宽著《春秋胡氏传纂疏》元至正八年建安刘叔简日新堂刊本且一;圣A;点j‘§。习耐1叫引善本书影  相似文献   

14.
张伯行注解、续编的<近思录>读本为世人所重,大兴闽学的正谊书局重刊之;江永<近思录集注>在清代后期颇具影响,金陵、浙江、江苏、湖北、江西、淳文、广雅等官书局刊梓传播,裨益于世道人心;云南书局重刻<五子近思录发明>.同光年间形成了官书局传刻<近思录>整理本的良好局面,促进了此书的推广普及,形成了<近思录>传播的小高潮,也为国势衰微中的清末文化平添了几分亮色.  相似文献   

15.
新发现的周作人藏书题识三则,分别为:明万历刻本《尺牍双鱼》题识、明万历刻本《瑶笺》题识、日本庆安三年刻本《五老集》题识,以上手书题识未见录于《知堂书话》《知堂序跋》等周作人文集,亦未见录于现代学者辑补,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16.
柳和城 《图书馆杂志》2004,23(5):76-77,75
笔者偶阅《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史部》下册,见有《清绮斋藏书目》两种:一、清绮斋藏书目四卷清张宗松藏清道光二十三年管庭芬抄本清管庭芬跋姜殿扬跋(北京图书馆藏)二、清绮斋藏书目四卷清抄本佚名录清管庭芬跋(上海图书馆藏)我对这两部书目曾作过考释,上述著录略有误。北图本第二篇跋文非姜殿扬所撰,上图本则渊源可考,“佚名”说似不确。另两处关于《清绮斋藏书目》  相似文献   

17.
《楹书隅录》是由清末四大藏书楼之一的海源阁第二世主人杨绍和撰写的善本解题目录。是《录》从撰写到刊成,历时三十一年。光绪二十年杨保彝刻本为初刻本。经校勘,是本要优于宣统三年董康补刻本。《续修四库》所用底本实为宣统补刻本。《清人书目题跋丛刊》和《订补海源阁书目五种》亦然。  相似文献   

18.
<正> 一我国目录学源远流长,有许多传统。依书成目和不囿存书,即为我国目录学史上流传至今的两种不同的做法,两种不同的途径。简而言之,前者要求“目睹”,如清朱记荣《行素草堂目睹书录》;所收之书,“均经目睹并及借钞成帙之书”。后者则为“知见”,如清莫友芝《鄙亭知见传本书目》;所收除其所见存书外,“又采录邵位西年丈懿辰所见经籍笔记益之”。汉代目录事业发端,刘向父子手自校书,以成《七略》。王重民先生指出,此种依书成目的编目方法一直影响着历代封建王朝官修目录的发展。班固本《七略》修《汉志》,删除者,则注“出”;增入者,则注“入”。实未妄加,且亲以原书核对。《夹氏传》一书下,班氏自注“有录无书”四字,当是班固手检兰台藏书的结果。自《汉志》以降,“我国历  相似文献   

19.
《宝刻类编》作者不明,成书于南宋末,是一本以人系碑的石刻目录书籍。其书虽有明代抄本存世,却久不见著录,几近于亡佚。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中将其辑出后,其书经过私人录副与民间传抄,直至刘喜海将其付梓。本文著录经眼的《宝刻类编》诸抄本与刻本,并就其版本间关系进行初步梳理。其抄本綦多,关系模糊,以知不足斋批抄本与重抄李文藻本最为重要。其刻本则一脉相承,自刘喜海刻本始,经《粤雅堂丛书》而至《丛书集成新编》本。在著录并梳理版本的基础上,本文对《宝刻类编》整理工作的底本、参校本选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七卷本《张籍诗集》,《崇文总目》、《新唐书.艺文志四》及钱曾《也是园书目》等均有著录。钱曾之后,此本无传,后人不得睹其面貌。通过对张籍诗集版本源流的梳理可知,南宋汤中据以编辑八卷本《张司业诗集》的“家藏元丰八年写本”,实为七卷本张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