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
林鹏 《山西档案》2012,(4):5-16
林鹏先生是一个率性之人,像魏晋时期的名士嵇康。率性是一个好词,但是如果忽略了它背后的苦难和纷乱,就显得有些轻薄。嵇康是大名士,有才学,有见识,文章写得好,人也长得帅气,似乎很有率性的  相似文献   

2.
王石:深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对应人物--洪七公江湖第一大帮派丐帮帮主,号称"北丐",为人洒脱,行事率性而为,在让出帮主之位后,他脱离俗务,逍遥人间. 而他是一个毫不低调的人,是一个爱唱反调的人,是一个大路不走走小路的人,是一个尽量和钱撇清关系的商人.他是王石.  相似文献   

3.
人有话就想说,说而不足就要写,写短文而不足达意就义想写一本书.这大约是做文人的规律.文人中又另有一类,名日记者,他之所说、所写的与别类文人不同.  相似文献   

4.
报纸具有“人类的”一面. 某次活动后有学生提出,他感觉我们提交讨论的文稿,似乎是在为张季鸾等“把国家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其他的个人权利、理想主张、道德伦理等放在次要地位”的行为进行“无罪辩护”.当时很诧异,没想到会有这样的解读、误会和错觉. 实际上,在张季鸾等的眼中,放在第一位的不光是国家与民族,还有社会与民众.只是对日抗战的特殊情势,使他们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宁愿选择保大家重于保小家、重群体甚于重个人.  相似文献   

5.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自爆柳条湖附近的铁路,发动侵略战争.企图达到"占领满洲,吞并支那"的目的.可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在外强侵略面前,不是同仇敌忾共御外敌,而是置国家民族利益不顾,提出屈辱的"不抵抗主义",将驱逐日寇的希望寄托于国际联盟.而国联行政院的常任理事国为英、法、德、意、日等国.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英、法和虽非成员国却经常参加国联活动的美国.  相似文献   

6.
何为中国文化元素 什么是中国文化元素?简单说,凡是被大多数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认同的、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并体现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的形象、符号或风俗习惯,均可视为中国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7.
"三农"报道不容易写,更不容易写好.对一个记者来说,报道"三农",必须经历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所谓"厚积",可谓包罗万象,农林牧副渔,政经文教卫,都是软知识硬本钱,而在此之上的对"三农"的领悟,对"三农"的感情更是一个重要的积累.  相似文献   

8.
《全国新书目》2008,(2):4-4
《和平发展合作——李鹏外事日记》本书以李鹏同志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总理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也即1983—2003年20年间有关外事活动的日记为内容主干,辅之少量相关讲话和新闻报道编辑而成。记述了他在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期间,为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捍卫主权和尊严,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吴万里 《今传媒》2007,(5):36-36
小时候上语文课,老师常常说不要硬做文章,写不出时不要硬写,此话绝对正确.以此照看目前某些养生版(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不少报纸均有养生版),常常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硬做文章.  相似文献   

10.
在新闻圈里,常可见两种人:一种人,手头似乎有写不完的素材,稿件频频见报;另一种人,老觉得没啥可写的,常找领导要"题目",甚至手抄改编现成东西.人们管这种人叫"穷"记者,而称前者为"富"记者.  相似文献   

11.
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曾经说过:再回首已然过去的往昔岁月,他也没有任何羞耻和悔恨之感;在与命运的搏斗中,他没有认输,而他的每一次进步都与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息息相关,他为此深感骄傲和自豪。  相似文献   

12.
卢作孚创办的近代民生公司,以振兴中华为出发点,把个人、公司与国家民族利益正确结合起来,多渠道培养职工主人翁意识、集体意识和爱国意识,着力构建“个人为事业,事业为社会,个人的工作是超报酬的,事业的任务是超利益的”企业文化.这是民生公司能在逆境中迅速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民生公司企业文化的丰富内涵及构建方式对当代中国企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三农"报道与农民的利益息息相关,作为党委机关报的农业记者,应当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三农""守望者"的角色,时刻想到农民利益,本着对农民负责的态度,多写农民关心的事情.而做好这些的关键,就是要对"三农"有深厚的感情,就是带着感情写"三农".  相似文献   

14.
近日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谈到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在国际传播中的作用.对于我国政府、媒体而言,"新媒体与国际传播"或许还是一个全新的话题,而在一些西方国家,新媒体已经成为其国家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何为新闻?这并非一个小儿科话题.原因很简单,新闻好写,但好新闻不好写.请问,做了多年,甚至做了一辈子记者的,有几个拿到了中国新闻奖?为数不多.在有的地方甚至可以说是寥若晨星;有的新闻单位,甚至是中国新闻奖的空白区.  相似文献   

16.
元代的法律编纂非常具有特点,在早期元代法律体现了元蒙的民族利益博弈,在后期则以皇帝为首对国家法律进行制定,制定了以皇帝圣旨为主要形式的法律体系,在内容上涵盖了民法、刑法、行政法等等方面领域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请看下面这段文字: "为了摘去头上那道可恨的'金箍'(按:指'右派'帽子),我也得像孙悟空那样,事事顺着唐僧;而我面前的'唐僧'就多了……我都得在他们面前低眉顺眼,显出一副恭顺的样子.在上世纪90年代的今天,我动手写这段文字的时候,为当时我人格和灵魂的扭曲,还真想大哭一场."  相似文献   

18.
一些写先进典型或人物的稿子,往往有个倾向,把话说得太绝,太满,好像不写成这么完美就不能体现先进性.殊不知,这样做却适得其反,因为"太绝"而显得"残忍",反而使人物不真实,不可信,至少不可学.  相似文献   

19.
周瑾 《青年记者》2008,(13):73-74
什么是中国文化元素?简单说,凡是被大多数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认同的、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并体现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的形象、符号或风俗习惯,均可视为中国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通讯式的消息?顺名思义,就是看起来像通讯的消息,也可以说是用写通讯的形式写的消息.通讯式的消息,我有时也叫它消息式的通讯,也就是用写消息的办法写通讯,这种通讯看起来很似消息.这就是我对这种新闻体裁的"土解释"、"土定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