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每个人都只能自己"活",不能由别人代"活";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历程都得自己走,不能由别人代走.这是一个明白到不能再明白的事实,是每一个活着的人都能体会到的朴素真理.  相似文献   

2.
“每个人都只能自己‘活’,不能由别人代‘活’;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历程都得自己走,不能由别人代走。这是一个明白到不能再明白的事实,是每一个活着的人都能体会到的朴素真理。”——叶澜“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叶澜  相似文献   

3.
火花     
易中天 《学习之友》2012,(12):17-17
人类为什么要有底线?为了生存。人,是社会的存在物。任何人,都不能一个人活在这世界上。所以,只有让别人生存,自己才能生存;让别人活得好,自己才活得好。希望所有的人都活得好,甚至为了剐人的生存放弃自己的利益,这是“境界”。至少不妨碍别人的生存,不侵犯别人的利益.不破坏社会的环境,这是“底线”。境界不一定人人都有或要有,  相似文献   

4.
许多许多的事情发生得令人措手不及! 妈妈说我变得清癯而瘦弱。我在这个花香四溢的岁月里,竟跌人了一场说不清道不明的纠葛之中,我做不到以前那个“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的自己了,我害怕绯闻,我终于体会到什么叫“人言可畏”。走在校园里,总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我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为什么那些差生写情书,谈恋爱在人们眼中很平常。而我呢?我在拒绝别人却显得很“隆重”。我问自己:“你累不累?”  相似文献   

5.
学完课文《谁的本领大》后,学生们基本上都明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本领,要正确地认识自己,正确地评价别人”。为了让孩子体会得更深刻一点,我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谈谈自己的优点,也谈谈自己所发现的同学的优点,写在日记本上。今天批改这项作业,写得如何暂且不论,同学的  相似文献   

6.
班主任工作细致、繁琐,每个班主任都有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体会。在教育行业有这样一个判断标准: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好人,而爱别人不爱的孩子就是大爱无疆!  相似文献   

7.
两个人在一起、除了互相照应、分享时光,更重要的是,一起向前走. 两个人走比一个人走有意思,你在相处中发现自己,从付出中学习成长.一个人的角度里只看到自己,两个人的世界,你的视野扩大了.两个人意味着互相照顾.照顾就是“照”亮别人的生命,“顾”(看到)及别人的需要,从自爱流向博爱,生命不再一样. 两个人一起走,得到的一定比失去的多,因为在照顾别人的过程中,你的生命提升了,有机会体验更大的爱.你不再只是重视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从关注别人的生命更了解生命的奥妙.你看到自私,你感受宽容,明白相处就是互相协调.  相似文献   

8.
[诊断报告] 这篇文章中要表现的是“多棒的人也需要努力”,可是,文章却没有写出爸爸有多棒。毛病就在于作者自己心里明白,可是别人并非明白,你不能把所有读者都看成是你自己!  相似文献   

9.
<正> 人活着,应该指两方面的意思:肉体的存在和精神的存活。这看上去是人人都明白的道理,然而更多的时候,人们却只知道一个方面,即在肉体存在的过程中是否会生病。俗话说“人食五谷杂粮哪能不生病”,这很自然。但却容易忽略另一个问题,即精神也会生病的,甚至会死去,正如臧克家先生在诗歌《有的人》中写道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每一个在生活的链条之中有着精神的苦恼的人,大概都能明白臧克家先生的“活”字的意思。他意思的本意是指一个人应让自己的美德活在别人心中。而当我们今天将视角转换一下,审视自己的内在精神的时候,就会发现臧克家先生所说的意思并不遥远。当然人——象传统美德中所指的那种能活在别人心里的毕竟是少数,人类繁衍至今,我们能记住的名子到底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美国心理学家海德(F·Heider)在1958年,从他的朴素心理学角度提出了归因理论。他认为,每个人在其日常的社会生活中都要了解自己或别人的行为的因和果。即人们都要对自己或别人的所作所为提出“为什么”的问题。所谓归因是对自己或别人所做过的事情的结果或外部行为的原因所进行的推论。海德认为,人们把因果关系归为两类,一类是外部原因,另一是内部原因。  相似文献   

11.
父母们无不希望孩子人生路上成为“强者”。这里的“强者”,当然不指他赢过别人或击败过别人,而是“无论从个人、或是从社会一份子的观点看,都是一个确实可靠、值得信任、敏锐而且实在的人”。反之,“弱者”则是“一个无法确实对情境作出反应的人”。每个孩子都具有被培养为“强者”的条件和可能性,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人类生来拥有的是崭新的生命,与生即具有赢取胜利的条件。人人各有其独特的潜力——才能与先天限制,他们皆可因自己的天赋条件成为一个杰出的、有思考力的、有觉察力的和有创造力的人——一个强者。”不过,条件和可能性并不能确保每个孩子成为“强者”。下面有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例子:1964  相似文献   

12.
学会守规则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喜欢有秩序的生活,我一直希望,一个社会里大家能够各司其职,做好自己的本分,这样生活可以变得轻松简单。比如出门坐公共汽车,车子总是能够准时抵达,不会动不动发生意外:人多的时候,人家能够明白先到先得的道理,能安静地排队。我自认是一个不会占别人便宜的人,但是同时我也不愿意被别人占便宜。我明白任何一个社会,公共资源都是有限的,所以需要大家遵守一种规则,比如排队上车,这是每个人为使用公共资源所付出的时间成本。  相似文献   

13.
每个人在世上都只有活一次的机会,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他重新活一次。如果这惟一的一次人生虚度了,也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安慰他。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么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在某种意义上,人世间各种其他的责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惟有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依靠不了别人。一个不知对自己的人生负有什么责任的人,他甚  相似文献   

14.
郑艳 《大学时代》2004,(1):22-23
“人生就像巧克力,没准你会尝到哪种滋味。”回忆自己在互联网界打拼的经历,丁磊总愿以自己钟情的电影《阿甘正传》 做开场白。每次说到这里,身着休闲服的丁磊脸上总是绽开他那特有的孩子般的笑容。“第一次看真的不明白,一片羽毛飘呀飘的,就记住了那句动听的话。”不停奔跑的阿甘给丁磊带来很多启示:按照自己朴素的愿望行事,不要计较别人对你的评价,任何成就都不能成为前进的阻碍。  相似文献   

15.
今夜,我独坐窗前,让心灵的孤灯静静映照沉沉的夜河,面对沉默的世界和墨黑的夜,接受思想的洗礼。检阅自己生命的册页,我明白了一个极朴素的真理,每个人手里都是一张单程票,走得越远就会越发清醒:命运是无法抗拒的,但心路历程比生命的历程要漫长得多,丰富得多。人不但可以现实地生活,也可以诗意地牛活.只要能守住自己.守住心灵。  相似文献   

16.
巴金的话     
让我们重温巴金关于生命和爱的箴言。他说:“我的上帝只有一个,就是人类。”他说:“因为受到了爱,认识了爱,才知道把爱分给别人,才想对自己以外的人做一些事情。把我和这个社会联起来的也正是这个爱字,这是我的全性格的根底。”他说:“生命在于付出。我的心里怀有一个愿望,这是没有人知道的:我愿每个人都有住房,每张口都有饱饭,每个心都得到温暖。我想擦干每个人的眼泪,不再让任何人拉掉别人的一根头发。”他说:“我一刻也不停止我的笔,它点燃火烧我自己,到了我成为灰烬的时候,我的爱我的感情也不会在人间消失。”巴金晚年写道,“我的脚不能…  相似文献   

17.
个性与理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能自己思考、自己行动的人父母把孩子要跨越的路上的障碍物先全部清除掉——“过于保护”、孩子每走一步都要指示一下——“过于干涉”的结果是:孩子到任何时候也不会一个人走路。父母这样做也剥夺了孩子接受挑战、从失败中学习以及获得各种体验的机会。父母们容易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的  相似文献   

18.
朋友四型     
一个人命里不见得有太太或丈夫,但绝对不可能没有朋友。即使是荒岛上的鲁滨逊,也不免需要一个“礼拜五”。一个人不能选择父母,但是除了鲁滨逊之外,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朋友。照说选来的东西,应该符合自己的理想才对,但是事实又不尽然。你选别人,别人也选你。被选。是一种荣誉,但不一定是一件乐事。来按你门铃的人很多,岂能人人都令你“喜出望外”呢?大致说来,  相似文献   

19.
每个人都睁着眼睛,但不等于每个人都在看世界。许多人几乎不用自己的眼睛看,他们只听别人说,他们看到的世界永远是别人说的样子。人们在人云亦云中视而不见,世界就成了一个雷同的模式。一个人真正用自己的眼睛看,就会看见那些不能用模式概括的东西,看见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  相似文献   

20.
黄燕燕 《幼儿教育》2000,(11):24-24
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有其自己的思维方式,有其自身的兴趣爱好,有其独特的对事物的认识和生活经验,更有其与他人不同的个性闪光点。在以“龙”为主题的方案教学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每个幼儿都有其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都有其无限的发展潜能。作为一名教师,应为幼儿搭建一个自由和宽松的舞台,让幼儿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到城隍庙看龙灯时,从孩子们的话语中我发现35双小眼睛看到的龙是全然不同的:“龙的鳞片是很多个金元宝做成的。”“我看到老爷爷用纸剪的龙。”“我们吃饭用的碗、盘上也有龙。”……回到幼儿园,每个孩子都迫不及待地想自己制作龙了。朱天怡和袁放向我要了许多金色的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