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材分析】本组教材围绕“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一专题.编排了中外作家的四篇文学作品,两篇精读课文——《白鹅》和《猫》,两篇略读课文——《白公鹅》和《母鸡》,一则语文园地。前两篇《白鹅》《白公鹅》,是不同作家写同一种动物;后两篇《猫》和《母鸡》,  相似文献   

2.
王静静 《山东教育》2011,(25):28-29
[教材分析]本组教材围绕"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一专题,编排了中外作家的四篇文学作品,两篇精读课文——《白鹅》和《猫》,两篇略读课文——《白公鹅》和《母鸡》,一则语文园地。前两篇《白鹅》《白公鹅》,是不同作家写同一种动物;后两篇《猫》和《母鸡》,是同一作家写不同的动物。在他们的笔下,高傲的白  相似文献   

3.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的主题是“作家笔下的动物”,前两篇课文《白鹅》《白公鹅》,是不同作家写同一种动物;后两篇课文《猫》《母鸡》,是同一作家写不同的动物。这几篇课文同样写动物,但作者的观察角度不同,心理体验不同,因此,运用的表达方法也有所不同,语言也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4.
清晨,《卡罗纳》在《巨人的花园》里看见《白鹅》在《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旁边观察《爬山虎的脚》,引来了正在吃《一个苹果》的《白公鹅》。《白公鹅》说:“这是《去年的树》,是在《雅鲁藏布大峡谷》发现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一、比较概括,明晰重点师:同学们,我们刚刚学完的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文都跟动物有关。其实在四年级上册时,我们也学过一组与动物有关的课文,谁来说说?生:有《白鹅》《白公鹅》《猫》《母鸡》。师:这四篇课文中,哪一篇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生:我对丰子恺笔下的白鹅印象最深,那只白鹅架子十足,像个老爷。  相似文献   

6.
同学们,写喜欢的动物,是小学语文人教版课标本第七册第四组的习作内容。学习本组三篇课文《白鹅》《白公鹅》《母鸡》时,老师会要求大家讨论:作者是怎样围绕小动物的特点写具体,写生动的?三篇文章的写法有何异同?运用反语对作者思想感情的表达起到什么作用……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第二学段(3、4年级)的学生习作要求: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由《白鹅》《白公鹅》《猫》《母鸡》共4篇课文组成,  相似文献   

8.
“群文阅读”的课堂,究竟以什么方式合作?教师通过什么手段来进行有效调控,保证合作学习发挥应有的作用呢?我第一次承担群文阅读教研课-“作家笔下的动物”.从选题,备课,提前上本单元的课文,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考虑到班上的孩子从未上过公开课,所以课前三天,我就下发《群文阅读记录表》并向学生提出要求:熟读《同步阅读》上与本单元相关的课文,尤其是《白公鹅》《柱子上的母鸡》《青鸟情》《北极母熊》这四篇文章,分别从内容掌握和写作方法的层面做好相应的记录,最好与同学合作。  相似文献   

9.
王璐 《山东教育》2004,(28):26-27
人教社大修订版第七册语文教材的第八单元,由两篇精读课文《钓鱼的启示》《小珊迪》、两篇略读课文《打赌》《同一个名字》和“积累·运用八”组成。本组内容是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课文讲述的都是生活中发生的一些故事,蕴涵着比较深刻的做人道理,因此在教学时要让学生运用已有的阅读能力,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同时体会文中蕴涵的深刻道理,以期在阅读实践中进一步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一、整合教材,全面落实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同时…  相似文献   

10.
穆健 《甘肃教育》2013,(22):93-93
《祖父的园子》一文以清新、活泼、优美的语言,通过对童年趣事、景物的追忆和描写,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眷恋。课文选自萧红的小说《呼兰河传》,茅盾如此评价这篇课文:“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祖父的园韵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的教学。要引导学生运用精读课文中习得的阅读方法,到略读课文中实践,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本课的教学需要准确地把握略读教学的特点,让学生徜徉在多彩的风土画卷中。  相似文献   

11.
话题·交流     
余映潮老师运用“阅读交流”的教学方式教学《鹤群翔空》,充分展示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艺术手法,创造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 全课的教学,表现出了“话题·交流”这独特鲜明的个性特点。 首先,教师巧妙设计了“阅读交流”的话题。一堂课的交流一定要有话题,有了话题就有了学生学习与活动的“抓手”。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余老师把这篇课文的教学视点艺术地浓缩在“速读课文,扩写一个句子;寻读课文,续写一个句  相似文献   

12.
金贤芬 《考试周刊》2015,(14):37-39
<正>教学目标:1.学习描写白鹅"步态"和"吃相"的段落,联系上下文理解并积累"局促不安、从容不迫、三眼一板……"四字词语,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2.对比《白公鹅》学习相关段落,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对比描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3.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反语的妙用并尝试运用,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4.指导学生用不同语气朗读课文,抄写、背诵自己喜欢的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要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制订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升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由此可见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意义。统编教科书中的许多课文选编自名家经典著作,为了更好地延伸阅读,文章以《祖父的园子》单篇阅读到《呼兰河传》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为例,探讨由“篇”带“本”,激发阅读兴趣;运用策略,把握全书主旨;指导细读,进行充分交流;读写结合,提升文学素养的教学策略。旨在以多样化的方式引导学生读书,勾连起课内与课外阅读,从而实现从“一篇课文”到“整本书”的阅读。  相似文献   

14.
略读课是精读课文的有机延伸.如何在教学中准确把握略读课的性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阅读的自主性与独立性,提升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基于教材的特点以及略读教学的定位,笔者对“质疑探究”教学模式在略读课文《青山不老》中的运用展开有效的尝试和探索.从引发学生提出问题到整理聚焦学习问题再到研读探究解决问题,本文对略读课《青山不老》的教学流程安排展开具体介绍.  相似文献   

15.
丁卫 《小学语文》2024,(2):41-44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是预测策略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预测方法的运用、巩固和预测能力的再提升。学生一边阅读一边猜想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是教学的核心任务。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阅读—猜想—验证—修正—再阅读”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主动地运用预测策略,提升阅读素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16.
金贤芬 《考试周刊》2015,(16):39-40
<正>读到《白鹅》这篇文章时,我被大师亦庄亦谐、幽默风趣的语言与插图吸引了,于是毫不犹豫地选择这篇课文作为教学设计的文本。《白鹅》是小学语文人教课标版第七册中的一篇课文,是著名漫画大师兼文学作家丰子恺先生描写动物的一篇佳作,运用白描手法表现了白鹅的性格特点——高傲。作者善于运用对比方法突出鹅的特点,运用反语表达自己对白鹅的喜爱之情。长期以来,语文课堂上教师非常注重对文本内  相似文献   

17.
由湖北教育报刊社主编的义务教育湖北省地方课程教材《综合阅读》,是一部给孩子们人生“垫底”的好“读本”。经过近两年的试用,我们有以下体会。一、整合文本资源,创设阅读兴趣 1.抓语文教学链接,激发阅读兴趣。在《综合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教材的特点,以与《综合阅读》有关的课文为“经”,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以《综合阅读》为“纬”,引导学生运用读书方法,从而构建“经纬”交错的阅读教学网络,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使语文课教学与《综合阅读》教学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然而现实中的语文教学现状却是,课文阅读与讲解和写作训练分离,学生学了那么多文质兼美的课文,读过了那么多好词佳句,写起作文来却无话可说。因此,整合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使学生从阅读中吸取写作的营养,探索小学语文教学的新路子已势在必行。正因为这样,教师需找准激趣点,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的同时,通过改写、续写、补写、写读后感等形式个性化地处理教材,把课文“请”到我们的作文课上,使课堂教学既能强化学生对课文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又能使学生的习作训练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让他们健康地阅读,快乐地写作。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先生曾经十分精辟地阐述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则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精读和略读都是阅读最基本的方法,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两者一样重要。而且略读课文具有较明显的独立阅读的性质,是学生运用所学的阅读知识进行独立阅读、理解的良好范例,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下面以第二单元《藏戏》为例,谈谈对略读课文教学“一简三重”策略的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20.
李白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学生说“:作文难,难于上青天。”那么,如何改变目前作文教学的“难”呢?一、探索作文与阅读的最佳结合点探索作文与阅读的最佳结合点,我们的具体方法是:树立阅读促进写作的思想,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贯穿作文教学,在阅读教学过程合理有效地切入作文教学。如学习课文《鸟的天堂》时,让学生体会描写事物动态、静态方法及其作用,让学生练习作文《公园里的花》等;学习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让学生学习体会文中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练习写人、记事时运用表现内心活动的方法。同时,注重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开展读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