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八六年在烟台召开的全国成人教育工作会议期间,国务院代总理李鹏同志视察烟台广播电视大学,当听到栖霞县委书记兼电大校长亲自抓电大工作时,很满意地说:“这是很有远见的!”在新华社一位记者的采访本上,有这样一句话:“在对待电大教育的问题上,栖霞县委书记是很有战略眼光的。”中央电大有位负责同志在考察包括栖霞在内的一百多个县级电大后认为,象栖霞县委书记这样重视电大,在全国是不多见的。  相似文献   

2.
又是秋天。2000年的秋天,由《扬子晚报》10月29日刊发的《南京发现“栖霞飞天”》的一则不足千字的消息引发了一系列相关报道、游客的参观高潮与各方面专家学者的关注与实地考察,并由南京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中心与南京市园林局联合召开了国际性的“南京栖霞山石窟艺术与敦煌学研讨会”(2001年3月24日——3月26日)。2002年的秋天,《南京栖霞山石窟艺术与敦煌学》一书的出版是这次国际研讨会的直接成果,终于也可以将“栖霞飞天”的话题沉淀成平实的文字,作为一个秋天的回忆与收获。 “目前的这本书,是我手头编著较晚而又一直很想快点出版的一本书。这主要是由于栖霞山石窟确实应该有其历史地位,而其  相似文献   

3.
朱煜 《历史教学问题》2009,(2):57-60,21
民国乡村教育家黄质夫在主持南京栖霞乡村师范期间,为改变乡村的落后面貌,改善村民的生活,曾以栖霞乡师为中心,发起建设“栖霞新村”的乡村改造运动。在扫盲、生计、健康、村政、家事、休闲等诸多方面,为附近村民提供各种切实服务,使栖霞地区的乡村风气为之一新,而成为远近闻名的“模范村”。  相似文献   

4.
胡国富 《生活教育》2014,(17):28-28
正栖霞山在旁边,扬子江在面前。首都首善,我们的责任先。耐得千锤百炼,才能任重致远。做不完,学不厌,教不倦。救百万村庄的穷,化万万农民的愚,争整个民族的脸。好青年,着先鞭,新中华,就实现。栖霞山在旁边,扬子江在面前。首都首善,我们的责任先。这是创作于1928年的《栖霞乡师校歌》,凝聚了黄质夫先生教育救国的伟大情怀。它大气磅礴,气壮山河,又通俗质朴,亲切自然。我们想象一下,在那风雨如晦、万马齐喑的旧中国,有  相似文献   

5.
旧社会受尽屈辱、悲愤难言,新社会当家作主、吐气扬眉,人民的地位和祖国的命运祸福相依、息息相关。这是小学语文第九册新增独立阅读课文《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主旨。为了表达这一思想,课文以对比手法,描述了一位引水员解放前后截然不同的经历,反映了解放后我们国家和人民地位发生的巨大变化。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由衷热爱和站起来了的中国人民的自豪情感,读来真切动人。  相似文献   

6.
“春牛首,秋栖霞”是南京人岁时民俗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根据相关文献史料,对南京民俗“春牛首,秋栖霞”产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揭示了这一民俗形成的原因,指出这一民俗产生于明朝中后期,定型于民国。  相似文献   

7.
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是我国的佛教四大名山,可谓游人尽知,但对佛教十大小名山却知之不多。我国佛教十大小名山分别是: 天台山天台山的最大寺院国清寺为佛教四大丛林之一,天台宗祖庭。栖霞山南京栖霞山栖霞寺为  相似文献   

8.
飞来佛     
易知 《高中生》2015,(12):61
南京栖霞山的栖霞寺,以石刻的千尊佛像闻名天下,尤其是在峰顶,有一尊站立着的佛像,庄严生动。在峰下经过的人,无不举目仰视。有一信徒参观栖霞山时,见到峰顶上的佛像,就问卓成禅师:“老禅师,那尊佛叫什么名字?”卓成禅师回答:“那尊佛叫飞来佛。”信徒听后,很好奇地又问:“既然是飞来的,为什么又不飞去呢?”卓成禅师道:“一动不如一静。”信徒再问:“为什么要‘静’在这里呢?”禅师回答:“既来之,则安之。”  相似文献   

9.
《江苏教育研究》2013,(1):82-F0004
南京市栖霞中心小学始建于1915年12月25日,地处著名的栖霞山风景区,与“江南三论宗初祖”——栖霞古寺悠然相依。近百年佛光映照,香火熏陶。栖小人不断顿悟、扬弃,从佛教中汲取精髓,探根寻源,见之于微,确立“求真、养善”四字校训。  相似文献   

10.
感慨教师     
站在21世纪的早春里,作为教师有什么感慨呢?回眸过去的百年,教师作为中国社会知识分子的一群,承受了太多的灾难和不幸。前半个世纪,教师和中国其他知识分子面对国破家亡的现实,始终站在历史的风头浪尖,为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而斗争,后半个世纪,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了,教师和全体中国人民一道享受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20年代中国兴起了一项社会运动,旨在从教育农民着手,从而改进乡村生活和推进乡村建设。在南京神策门外老山脚下,陶行知先生创办了试验乡村师范,即后来的晓庄师范;在南京栖霞山脚下,黄质夫先生则创办了栖霞乡村师范,即今南京栖霞中学前身。  相似文献   

12.
1927年至1937年,黄质夫先生在南京栖霞山下,本着"乡村教育是救国的惟一政策"的宗旨,以其独特的教育理念,独到的教育实践,经过艰苦创业,从校舍建设、延揽良师、开拓创新等方面入手,把栖霞乡村师范从一所破败不堪的学校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学校,走出了一条有声有色的乡村教育之路。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五四爱国运动,是由巴黎和会上列强肆意侵夺中国山东问题而引发的。五四运动期间,有切肤之痛的山东人民始终站在斗争第一线,掀起了规模空前、影响深远的反帝爱国运动。  相似文献   

14.
文章贵在精思上,精思的奥妙何在?站在历史的高度,站在人民的高度,才能有文化思考的深度。  相似文献   

15.
姚栖霞在极为艰难的环境下进行诗歌创作,且成就斐然、迥异庸流,是清初闺秀一特例。姚栖霞作诗重创新,能言前人未经言;诗意、诗境凄清顽艳、情真意切,如猿啼鹤唳,令人不堪卒读,从诗的字里行间可见出女诗人生存状态之艰难和创作状态之呕心沥血。  相似文献   

16.
毛主席在《做一个完全的革命派》这篇光辉著作中指出:“什么人站在革命人民方面,他就是革命派,什么人站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方面,他就是反革命派。什么人只是口头上站在革命人民方面而在行动上则另是一样,他就是一个口头革命派,如果不但在口头上而且在行动上也站在革命人民方面,他就是一个完全的革命派。”毛主席用阶级分  相似文献   

17.
感慨教师     
站在21世纪的早春里,作为教师有什么感慨呢?   回眸过去的百年,教师作为中国社会知识分子的一群,承受了太多的灾难和不幸.前半个世纪,教师和中国其他知识分子面对国破家亡的现实,始终站在历史的风头浪尖,为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而斗争;后半个世纪,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了,教师和全体中国人民一道享受到了当家作主的喜悦,也为建设新中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可见要培养造就人是很不容易的。当然这里说的是有益与社会,有与人民的人,他们不论在何时何地,都能坚定不移地站在劳动人民一边为人类的进步事业勇于献出自己的一切。  相似文献   

19.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在中国革命与建设过程中,站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马克思主义一般理论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了“人民是目的”、“人民是主体”、“人民利益是最根本的价值标准”等一系列人民本位的重要思想。这些思想一脉相承,与时俱进,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人民本位思想发展的不同阶段,达到了一种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把马克思主义人民本位观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20.
编者的话     
1949年的金色秋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长期浴血奋战,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结束了国家四分五裂、民族蒙受屈辱、人民灾难深重的局面。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