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孔子思想看中国的生态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仁如何贯通天人仁本是孔子学说的核心内容,但又是当前争论较多的问题。首先的问题是,仁是内心情感还是人格塑造?是心德还是人伦?是心理学的还是社会学的?自孟子以后直到宋儒,都主张前者(主流意识),即认为仁是心理情感、心之全德。但也有从外部的社会“角色”论仁的。这里还有情与性、理的关系问题,不能细论,但其主流传统是主张情理统一的,即认为仁既有情感内容,又有理性形式,是情感与理性的统一。今人对仁的解释,似有不同见解。冯友兰先生认为,仁的基础就是人的“真情实感”(《中国哲学史新编》第四章,《三松堂全集》P130),即心理情感,他…  相似文献   

2.
冯友兰与五四思潮——略论冯友兰文化观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友兰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一位重要的哲学家兼哲学史家,也是“五四”时期成长起来的历史人物。本世纪30年代初,他因出版了两卷本《中国哲学史》而名闻于世。40年代又连续出版了《新理学》、《新原人》等“接着宋明理学讲的”六部哲学著作,更使他名重当时。应该说,冯友兰与他同时代的许多著名历史人物一样,正因为受到了“五四”思潮的影响,才有后来的许多学术成就。因此,他的思想发展、学术成就与“五四”思潮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但长期以来,人们对冯友兰与“五四”思潮的关系并不太注意,特别是作为一位哲学史家,冯友兰在其《中国哲学史新编…  相似文献   

3.
"生生之谓易"--试论《易传》"天人合一"论生态整体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现代西方生态哲学的兴起及其向古老的东方文明寻求支持精神的建构取向,引发了海内外学界重估传统的思潮,传统的“天人合一”由此受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杜维明先生曾提到,新儒家学者钱穆、唐君毅、冯友兰都认为“儒家传统为全人类作出的最有意义的贡献是‘天人合一’的观念”,在他看来,这标志着新儒家人文主义的“生态转向”。①蒙培元先生进而指出,“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究天人之际’的问题,而中国哲学的基本理念是‘天人合一论’”。②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哲学是深层生态学”③。这些思考对挖掘中国传统思想的生态哲学资源、发扬其…  相似文献   

4.
2014年10月18日,著名美裔中国籍翻译家、作家,99岁的沙博理(Sidney?Shapiro)先生,在北京家中安详辞世。此前,沙博理先生作客凤凰卫视“鲁豫有约”节目,把在中国的故事讲给世界听,现场观众给予了热烈的掌声。沙博理是一位中国籍的美国人。67年前,出于对中国这个古老神秘国度的向往,他只身来到了上海,从此跟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成就了这位老人的传奇人生。这位纽约出生、美国名校毕业的美国人,被中国文化吸引来到中国,迎娶了中国女演员凤子为妻,成为了著名翻译家和研究中国文学、法律问题的专家。2008年12月,沙博理撰写的《我的中国》一书在中国出版。2011年4月2日,沙博理荣膺2010~2011年度“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对于获得这个奖项,他很开心,他说:“我热爱中国,这儿就是我的家,我的根在中国。”他还说:“这个奖对我是一个很大的荣誉,它也表明全世界的人民多么佩服中国和佩服中国的人民。”  相似文献   

5.
试谈「横渠四句」张岱年已故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所写的著作中多次引述宋代哲学家张载的四句话,称之为“横渠四句”。例如《新原人》的《自序》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哲学家所应自期许者也。在他的晚年著作《中国哲学史新编》的...  相似文献   

6.
你觉得你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我是一个复杂的人;生,我是一个没有白活的人;死,我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鬼”——剧、熊源伟导演、四川省川剧团演出的《巴山秀才》,一举夺得文华编剧、导演、表演等奖项,“巴蜀鬼才”魏明伦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对象之一。【引子】这次遇到魏明伦是在台湾云门舞集《水月》的演出现场,站在杭州剧院场内过道中,匆匆和他约定作一次聊天。魏先生热情答应,并毫不含糊地说 :“我住在大华饭店2117号房,就是西湖边的那个饭店。”话音刚落,场灯渐暗,我们回到各自座位上,成为《水月》的观众。朗朗乾坤,堂堂中华。高龄五千岁,繁…  相似文献   

7.
张艺谋,以其在国内外屡获大奖的“神话”式经历,已成为90年代正宗的“中国”形象的权威“供应商”。他在《黄土地》、《红高梁》、《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和《秋菊打官司》中描绘的原始情调,无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都唤起了原始中国的真实感。人们把张艺谋描绘的原始中国,就看成确实如此的原始中国。那么,张艺谋的原始中国究竟是一种真实还是一种虚构?它是“我性”的还是“他性”的?这正是我们需要讨论的问题。 一 原始情调与灵韵重构 张艺谋影片总是把人们抽离现实而引领到遥远的过去、甚至仿佛原始时期,与神秘的、野蛮的、朴素的、愚昧的东西相遇,而且,还使我们领略这种原始生活中弑父英雄与传统父亲规范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8.
冯友兰在建构其“新理学”的哲学体系时,发挥了《庄子》中“浑(混)沌”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将之与其自身哲学的阐释联系起来,并以此说明道家哲学的特点,并在随后的《中国哲学简史》以及《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强调了新理学体系的相关观点。冯先生认为,要想达到“混沌”的境界,是不能通过“去知”实现的,“知”是通向“大全”的必由之路。冯先生晚年讲的“后得的混沌”正是从“哲学史”的视角对其早期观点的发挥。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 ,学术界不断讨论中国传统科技问题。主要论题有 :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 ?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儒家文化对科学有什么样的影响 ?是阻碍还是促进 ?关于这些问题 ,在讨论“李约瑟难题”时 ,则有较多的涉及。李约瑟在深入研究中国的科学技术史中发现中国古代科技相当发达 ,特别是在十五世纪以前 ,中国科技遥遥领先 ,是西方所望尘莫及的。但是在十五世纪以后 ,世界近代科学没有产生于中国 ,却产生于西方 ,觉得不好理解 ,成为他的难题。因此称为“李约瑟难题”。这个难题成为诸多科学史界以及文化界人士关注的问…  相似文献   

10.
冯友兰与中国哲学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15年,冯友兰入北京大学中国哲学系学习,直到1990年辞世,他在中国哲学舞台上整整活动了四分之三个世纪。冯友兰的哲学道路可以说是二十世纪中国哲学的一个缩影。 冯先生的思想具有“多变”的特点,褒者誉之为“与时偕行,为道屡迁”,贬者讥之为没有学术持守,未脱功利境界。冯先生自己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则是:“若惊道术多迁变,请向兴亡事里寻。”只要对中国现代政治变迁和知识分子的处境有一定的了解,就不会对这位已故老人的艰难历程作过分的道德谴责,而能予以较多宽容的理解,并对他“阐旧邦以辅新命”,为中国哲学现代化所作的努力给予客观的正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简论冯友兰新理学对中国哲学精神的阐释杨翰卿一新理学对中国哲学精神的概括和提升有方家认为,冯友兰先生一生的哲学历程,是由论入史,由史而论,又由论到史。三、四十年代,冯先生的“贞元之际所著书”所建立的新理学哲学体系,作为这一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显示着其...  相似文献   

12.
<正>编者按:从汤用彤到汤一介,两代学者的人生足迹,恰好反映出中国现代哲学的发展轨迹。从1981年汤一介先生发表《论中国传统哲学范畴体系诸问题》,到2002年汤先生提出编纂《儒藏》的构想,10年后,2013年,汤一介主编的《中国儒学史》获北京市第12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特等奖,汤一介先生无愧于当代中国儒学代表人物的历史定评。在编纂《儒藏》、主编《中国儒学史》的同时,在临近世纪之交的1998年,汤一介先生又提出能否创建中  相似文献   

13.
有文化差异的地方最美丽——美籍学者赵启光访谈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的夏天,《对外大传播》全体出席,与刚刚从世界汉语大会上归来的赵启光先生开了个十分热烈的座谈会。也许因为启光先生对科学和哲学有浓厚兴趣,因而无论多么浪漫的表达,都让人感到他的思考具有敏锐的穿透力。他说:“中华民族在南北交错对立融合中,产生了无限的生命力。”他说:“没有精神文明为基础的物质文明是建在流沙上的高塔,会在社会和自然突变前荡然无存。”他说:“有人担心,文化全球化会对中国‘弱势文化’不利,其实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何弱之有?” 1982年,赵启光赴美国留学,1987年在马萨诸塞州大学获比较文学博士学位。随后,受聘于美国卡尔敦大学,创建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并任美国卡尔顿大学亚洲语言文学系主任。当赵启光在世界汉语大会上朗读着自己创作的《中华文化铭》时,整个会场鸦雀无声,所有在场的汉语教学专家和与会代表都陶醉了。赵启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放弃中国语言,中国文化的根就断了。赵启光先生的文章在互联网上也一直炙手可热地被转载着。自从赵启光先生与《对外大传播》座谈之后,我们就等待着读者与他见面的时刻,今天,终于有机会将本文与“对外汉语教学”特辑一同推出。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春季,我在《参考消息》上看到一篇中国人写的报道,文中介绍了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挑选吉祥物的方案,文中排列着4张热门候选图片,它们分别是孙悟空、大熊猫、大老虎和兔儿爷。我瞧着怪有趣,就拿去给启功老爷子看。走进启功先生的书房,他刚吃完早饭,正端坐在圆椅中品茶,听我这么一说,他就拿起放大镜看了起来。不想刚看了一会儿,竟乐得哈哈大笑起来,只见银白色的长寿眉在他的眼眶上来回舞动,耳朵也被嘴角牵掣着跃跃欲跳,只见他手持放大镜指着兔大爷说:“你瞧你!想上奥运会啦?”说起兔儿爷,启功先生打开了话匣子:“如果现在要我投票,我就投…  相似文献   

15.
艺术人生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这是《庄子·秋水))篇里的一段经典故事.千百年来曾一直被人们作为诡辩的代表作广为引用。而朱光潜先生则把它当作哲理性的命题来诠释,他认为庄子反应的是一种移情作用,即把自已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庄子看到鲦鱼“出游从容”便觉得它乐,因为他自己对于“出游从容”的滋味是有经验的,仿  相似文献   

16.
在我们讨论“文化之间需要有墙吗”问题的时候,使我想到《庄子·山木篇》中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大意是说:一棵长得奇形怪状的树,由于它不能成材,因此樵夫没有把它砍掉,它保存了下来。也就是说,如果它成材,就会被砍掉,而不能保存。另有一只不会叫的鹅,因为它不会叫,而被杀了请庆子师徒吃,这只鹅没有能保存下来。也就是说,它如果会叫,就会不被杀来吃,而能保存下来。于是庆子的弟子问庄子:那棵树因为没有用,而保存下来;这只鹅因为不会叫(按:也指没有用),而被杀了吃,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办呢?庄子回答说:我们最好处于才与不才之间,这样好保存自己。这个故事说明事物只有相对的意义,没有绝对的意义。在讨论文化问题上,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应有“墙”,还是应“无墙”。这个问题,如果我们用中国哲学的规点看,“有墙”与“无墙”好象是矛盾的,但在中国哲学中“有墙”和“无墙”往往是相辅相成的。因此,从中国文化发展的总体上看,在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相遇时,它往往呈现出一种“在有墙与无墙之间”的状态。  相似文献   

17.
寇丹 《文化交流》2004,(4):29-31
王世襄先生在年届90时(2003年),荣获该年度全国杰出文化人物奖。这一年,他赠我的一幅书法中有“我身仍半属湖州”一句(见图),这就使我与他攀上老乡关系了:他,确是长住北京的半个湖州人,而我,却是长住湖州的半个北京人。他在中国高层圈和海外汉学专家中,为世人瞩目,他的人品道德,在我心目中真愿意称他是“平民国宝”。元代戴表元有首写浙江湖州的诗:“山从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而王老步戴诗韵的首句,就是“儿时依母南浔住”,你道他儿时怎么会在湖州南浔镇度过?原来他的外祖父金焘是南浔人,清同治十…  相似文献   

18.
《对外大传播》2005,(7):28-28
季羡林先生的人生肯定是非凡的,但每个人又何尝不想有一个不平凡的人生呢?如何才能做到呢?我看还是先来读一读《非凡人生——季羡林先生》这本书吧。作为季先生的弟子和朋友,作者王树英先生以平实朴素的语言、生动具体的细节、丰富珍贵的图片和认真细密的思考.向广大读者展示了季先生那颇具传奇色彩的方方面面,从而揭示了先生的异于常人之  相似文献   

19.
中国哲学素以儒、道互补而著称。儒家的经典是“五经”,按汉代以后的排列,它们分别是《易》、《书》、《诗》、《礼》、《春秋》;道家的经典是“三玄”,按魏晋以后的说法,它们分别是《易》、《老》、《庄》。在这里,我们会发现一个饶有兴趣的现象:历史上泾渭分明的儒、道两系,竟均以《易经》为自己的哲学坟典。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是后世的学者争相以前人的经典作门面,还是儒、道两家本出于一源?从这一意义上讲,探明《易经》与儒、道之间的联系,便成为中国哲学史研究所应解决的首要课题。然而遗憾的是,也许是由于年代的久远、资料的匮乏、文献与传说的真假难辩,检阅诸多版本的中国哲学史,这一问题却始终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而是有意无意地被忽略掉了。于是,谈儒者始于孔、孟,说道者肇自老、庄,而在此以前的中国哲学,则只留下混沌不清的一个疑团。为了解开这一疑团,笔者曾在《中国文化研究》1994年第1期上撰有《〈易经〉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一文,集中阐述了《易经》中所包含的以“阴阳”为载体的两性文化的世界观和《易经》中所运用的以“周易”为形式的素朴辩证的方法论。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进一步讨论《易经》的上述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怎样影响和制约着儒、道两系在以后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佛教是一种宗教,同时也是一种哲学;中国佛教如华严宗、禅宗是一种宗教,同时也是一种极高的哲学。中国佛教的华严宗讨论了许多哲学问题,我认为这些哲学问题不仅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重要意义,如大家经常讲到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对宋明理学的影响;而且它所讨论的某些哲学问题,如果我们顺着它的思路深入地发挖下去,仍然会丰富和发展我们今日的哲学研究。在这里,我们不可能全面解剖华严宗所包含的全部哲学问题的意义,但可以讨论若干有典型意义的华严思想。我认为,华严的“十玄门”最有哲学意义,当然这并不排斥其他思想如华严的“判教”理论,“四法界”和“六相圆融”等等的哲学意义 (一) 为了说明“十玄门”的特殊意义,我想先来简单地讨论华严“判教”理论。虽然“判教”理论不始于华严,早于华严的天台已有“判教”理论;而且也不始于中国,印度佛教已有大小乘之分,《解深密经》立“三时义”,以小乘、般若、唯识为佛教之三阶段等等,但我们如果从一个系统论的观点看,华严的“判教”或更为严整,它表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所谓“判教”,是佛教各宗派为调和佛教内部不同的说法,树立本派的正统地位和权威,对先后所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