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1.重庆上联:朝天门喜迎天下客。天津下联:塘沽港笑纳万国风。2.内蒙古上联: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黑龙江下联:苍松雪岭,沃野龙江豆谷香。3.西藏上联:雪域春秋“扎西德勒”。新疆下联:天山南北“乌鲁木齐”。4.广东上联:南海风情,讲述春天故事。广西下联:漓江水碧,飘来三姐新歌。5.山东上联:孔子仁,关公义,人文典范。山西下联:泰山日,壶口烟,天地奇观。6.河北上联:万里长城山海关,龙头为首。河南下联:独门绝技少林寺,天下无双。7.吉林上联: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辽宁下联: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8.浙江上联:饮龙井茶,品江南丝竹。江…  相似文献   

2.
1.根据课文内容,将对偶句补充完整。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_______欧阳修______。2.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⑴上联:忆往昔沧桑岁月下联:____________⑵上联:品千古美文下联:____________⑶上联:_____________下联:花静鸟谈天⑷上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⑸上联:郭沫若向往光明勾画天上街市下联:陶渊明___________________⑹上联:海安花鼓,誉满神州从下列提示中选出一个对象对出下联:品王佳酿、海林内衣、中洋河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⑺下面是教师节某学生献给辛勤园丁的一副对联,…  相似文献   

3.
【考查方式】一、按照要求,写出对联1.直接写出对联。例: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上联:①忆苦思甜《榆钱饭》下联:上联:②一片丹心育桃李下联:(2002年泉州市中考题)此题要求学生运用对偶的知识,即上下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的特点对出下联。参考答案:①悲老发愤《秋浦歌》②满腔热血写春秋。2.根据下联,补全上联。例:有人曾见过一副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姚运合写悼念鲁迅的挽联,但由于其记忆模糊,上联有两字缺漏。请根据下联补全上联内容。上联:译著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下联: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  相似文献   

4.
对联是中华民族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对联题可划分为如下几种类型。情境拟写式即提供一个情境,并根据情境提供上联(下联)。要求考生根据情境写出下联(上联)或者横批。例1 杨利伟首航太空。圆了中国人的千年飞天梦。某报举办了一个征联活动,上联是“英雄飞太空,国人兴奋”,请你对出下联。上联:英雄飞太空,国人兴奋下联:参考示例①佳音传神州, 世界震惊②梦想越环宇,神州沸腾  相似文献   

5.
仿写题简练     
1.请补写与上联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下联。(平仄不论)(1)上联:闻鸡起舞;下联:____________。(2)上联:读书千古事;下联:____________。2.请补写一句与上联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下联,表现领导干部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平仄不论)上联:站起来当伞,给群众遮风挡雨;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许多名句,把它们的原意变变角度,就会是另一种让人耳目一新的意境。这样变换角度看名句,会开阔我们的思路,有助于我们从多方面思考和处理问题。请依照示例,在下面的三个名句中任选两句,写出你自己对名句的不同看法,要求通顺、生动,有一定的说服力…  相似文献   

6.
物理对联具有深刻的含义,其内容耐人寻味,颇具欣赏价值。物理对联的格式与文艺对联相似,由上联、下联、横批三部分组成。下面给出几副物理对联,供同学们欣赏。1.上联:高阻低阻压异流不异下联:大流小流阻同压非同横批:欧姆定律2.上联:两球落斜塔双音一响下联:八马拉半球一声双分横批:学史探奇3.上联:惯性定律非惯性,描写运动状态下联:动量守恒有动量,研究系统问题横批:弄清实质4.上联:盘中冰水,水冻冰温未降下联:杯内水冰,冰化水位不升横批:说明原因5.上联:煤上楼,势能增,煤燃尽,势能去何处下联:冰破管,…  相似文献   

7.
笑话园     
上联下联(学生)上联:考试不作弊明年当学弟(老师)下联:宁愿不及格不能没人格(学生)横批:就是要过(老师)横批:下回再过  相似文献   

8.
怪异的对联     
一、独脚联。这种对联,只有上联,它的下联却在千万个续对者手里,构成上联“现而相同”,下联“隐而各异”的特点。广东省惠来县的神泉港,有一名叫“侮角甘泉”的古水井,相传为梁代开凿  相似文献   

9.
1931年,陈寅恪主持清华大学入学考试,国文卷中加试对联,以“孙行者”为上联,征求下联。此题上联看似简单,但要对得工整并非易事。按对对子的要求,上下联必须意义、词性和平仄相对。因此,下联不仅要以某个较有名的人名应对,  相似文献   

10.
奇联欣赏     
【上联】:袁世凯千古。【下联】:中国人民万岁。此联可曰“绝情对”。上联“袁世凯”三个字,下联“中国人民”四个字。在对联里这叫对不上。寓意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上联】:洞庭天下水。【下联】:岳阳天下楼。此联为反传统联。重叠用了两个“天下”,看似违反对联规则,实则是一大妙笔。它使楼与湖更为突出,是一种积极的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11.
智慧加油站     
改革开放后,某贫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记者到该村采访,找来四位老农座谈。记者问:“大伯,你们以前的生活怎样?” 一老农在纸上写了这样一副对联: 上联:二三四五 下联:六七八九 记者一看,上联下联都是数字,而从1到10这十个数字中,上联缺“一”,下联少“十”,  相似文献   

12.
(一)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这副对联是由清代乾隆皇帝出的上联,暗指一位老人的年龄,纪晓岚对的下联,联中也隐含这个数,即上述下联。上联的算式:2×60 3×7=141,下联的算式:2×70 1=141。  相似文献   

13.
【备考指导】 对联的基本 要求是:(1)上 下联字数相等, 词性相同;(2) 内容有关联而不 重复;(3)仄起 平落(即上联最 后一个字是仄声 ——第三或第四 声,下联最后一 个字是平声—— 第一或第二声)。 【经典例题】 下面是一副 对联的上联,请 对出下联。  相似文献   

14.
2002年8月,都匀国际摄影博览会期间,都匀进达房地产开发公司以“现代城城中城成家成功成大业”为上联,向全国征集下联。由于上联构思奇妙精巧、内涵贴切、艺术难度很大,吸引了全国6000多幅应征下联。本文结合我国传统文化、历代对联佳作,解析了对联的格律要求和技法,通过对上联和获奖下联的赏析与点评,阐发了汉语极联语言形式头和文学蕴涵美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5.
<语文学习>2005年第4期第16页上说:有一副对联--上联"玉龙吐宝庆吉日",下联"金凤含珠贺新年",挂倒了.该文认为,上联应挂在右边,下联应挂在左边.(这里的"左右",是指我们面对着门的"左右")认为这种张挂方式符合人们读写顺序的人还是很普遍的,比如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也是这样说明的:"对联通常用毛笔竖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相似文献   

16.
1.下面这副对联的下联结构已经被打乱,请调整其短语或短语内部的顺序,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下联: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绿树池边此间有舜日尧天调序: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下联:____________2.元宵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下面是元  相似文献   

17.
郑板桥在山东任知县时,看见一个破旧的大门上贴了一副对联,上联为二三四五,下联为六七八九,郑板桥立即派人送上衣食。众吏问何故,郑板桥日:“上联缺一即缺衣,下联缺十即缺食。”在这里,缺衣食之人巧妙地运用数字为联而得到了他所需要的。古代许多诗人运用神奇的数字而使诗具有了独特的韵味。  相似文献   

18.
1927年,梁漱溟先生曾经书写过一副对联,上联是“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下联是“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今天,人们理解下联不难,而谈及上联,就不能不觉得疑惑,因为此联不仅显得唐突,而且看起来有些绝对乃至荒谬。其实,这样一副看似简单的对联,却包含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广阔背景,与儒家的教化学说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千姿百态的对联世界中,有一部分上联因为构思奇特而让人难以对出下联,这些“落单”的上联,便被人们称为“绝对”。从前有一位书生去看望岳母,在岳母家小住一日后便欲离去,岳母苦留不住。这时,天上忽然雷声骤响,接着就下起了大雨,岳母灵机一动要跟女婿对句,她出上联,若女婿对上了下联就可以回去。  相似文献   

20.
对联题训练     
钱士宽 《考试》2004,(11):8-8,14
一、填空 1、有人曾见过一副斯诺与姚克合写的悼念鲁迅的挽联,上联有两字缺漏,请根据下联补全上联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