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皇帝在我国有两千多年历史。所谓皇帝的特殊人格,乃指为维护皇帝的绝对权威和地位而赋予皇帝的特殊封建政治文化内涵。特殊称谓“皇帝”为正式官称,在各种不同场合有不同称谓,其名称之多不下十余个。“天子”,《太平御览·皇王部》引《易纬》记:“天子者,继天治物,改正一统,各得其宜,父天母地,  相似文献   

2.
时下的流行语,不怕流氓,就怕流氓有文化。套过来,不怕皇帝,就怕皇帝爱写诗。皇帝写诗,得有人给他修改润色,做这个活计,用德国大诗人歌德的话来说,就是给皇上洗脏衬衣。皇帝的脏衬衣不好洗不是皇帝的衬衣特别脏,而是衬衣的主人是皇帝。喜欢会作几首歪诗的皇帝,大有人在。算起来,最喜欢作诗的皇帝有两个,一个是隋炀帝,爱诗爱到臣子有佳句者,嫉妒得要取他的性命另一个是清朝的乾隆皇帝。  相似文献   

3.
论明代皇帝两极化性格特征的成因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皇帝的性格或过于强悍暴躁,或过于软弱怯懦,呈现出鲜明的两极化特征,这种性格与其继位前的生存经历和社会教化有密切关系.险恶的生存环境使他们不得不克制、压抑自我欲望与自由意志,委曲求全,人格被极度扭曲;而教育环节中讲官的教育失败、宦官的引诱误导,助长了皇帝的叛逆心理与狂者人格.一旦他们皇权在握,容易产生报复或补偿心理,无心政务,放纵情欲,有失君道,逐渐沦为"问题皇帝".  相似文献   

4.
皇帝这一称号是赢政的创造,它的产生是中国历史由分裂到大一统的标志,适应了当时大一统的需要。皇帝借神和上帝的称号成为神权的象征,这是中国历史发展的独特产物,不仅与古代西方神化自己的君主不同,亦与仿自中国的日本天皇称号也不同,因为二者的环境和观念完全不同。赢政自称皇帝的主要理论依据是五德终始论,而这一理论是一把双刃剑,它虽然可以说明秦取代周是天意,却也可以使其他有意角逐皇帝者藉此论证其取代秦亦是天意。  相似文献   

5.
<正>在中国古代,"陛"字最早是指宫殿的台阶。因为古代只有王或者诸侯有资格建造台榭作为自己的居所,久而久之,"陛"就特指帝王宫殿的台阶。汉代蔡邕在《独断》中,曾对为何将帝王称为"陛下",做过详细说明:"谓之陛下者,群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也就是说,之所以称皇帝为"陛下",缘于臣子有事启奏皇帝时,为了体现尊敬之意,不敢直呼帝王,只是说"在台阶下的人进行禀告"。对皇帝上书,也用这一称呼。  相似文献   

6.
赵悦意 《高中生》2011,(1):61-61
传说在公元193年,当时的罗马皇帝柏提那克斯被他的近卫军杀害.而想大捞一把的近卫军士兵对皇位进行拍卖,一个叫狄第乌斯的富翁拍得皇位并给了每名近卫军士兵一笔钱。然而皇帝的位子还没坐多久,这位赢家便被从远方赶回的罗马军队赶下了台,并得到了“赢者诅咒”——被砍头。  相似文献   

7.
王英 《现代语文》2008,(5):85-85
“表”是封建社会臣下向皇帝上的奏章,或陈述隐衷,或曲传心事,或建言献计,或品评大臣。总之,“表”是臣下向皇帝传达心意的一种方式,借此使下情上达,让皇帝明白自己的心事或采纳自己的见解。《出师表》是千古表文之冠冕,一腔真情自然流露,读之让人凄然泪下,难怪宋代学者赵与时要说:“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认真研读此文,会发现有不少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30年代末在延安与美国记者谈话时,毛泽东同志曾回忆,童年时在韶山冲,他的小伙伴们老爱玩“做皇帝”的游戏,他站出来反对。其实,这种游戏,岂但韶山冲的儿童玩过,我们少年时也曾玩过。吾乡有歇后语说“细伢儿做皇帝,一人轮一回”,说的正是这种游戏。在这种轮流做皇帝的游戏里,当“皇帝”的可以使唤其他所有小伙伴,叫你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给“皇帝”当马骑。小伙伴们有什么吃的、玩的,都先得交给“皇帝”(“皇帝”又常常转手赏给大家),否则犯法。皇帝会随时指挥几个听话的奴才围打“犯法”者的屁股。  相似文献   

9.
失宠的大臣 从前有一个大臣很受皇帝的器重,但是有一次,由于他极力反对皇帝的一个提案而惹怒了皇帝,于是,皇帝下令将他流放到边陲放羊。  相似文献   

10.
皇帝有名,还有尊号、年号、谥号和庙号,读古书时需要掌握有关的基本知识。“尊号”即尊崇皇帝的称号。尊号始于秦代。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后,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所以以“皇帝”为尊号,自称“始皇帝”。从此,“皇帝”成为中国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后来,封建统治者出于宣扬皇权神圣的需要,又在“皇帝”前面加上修饰词,如唐中宗李显尊号为“应天皇帝”,清太祖努尔哈赤称为“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