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欣 《天津教育》2008,(11):9-9
“100天,我们不让父母失望;100天,我们要为母校争光;100天,我们要创造自己的辉煌。” 不知为何,学生们在中考百日誓师班会上的誓言久久在我耳边回荡,是因为他们的斗志感染了我?还是因为我对他们的依恋与不舍?  相似文献   

2.
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上课时听得懂,下课后不会做练习;考试时因为“晃”而发生错误,甚至于做过两三次的题,考试时还是做错。在高考物理复习时,这个问题特别突出。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主要是学生学习时,推理不够严密,分析不够全面。下面就习题课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能力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3.
我是小学五年级男生,很喜欢唱歌。可是每当开口唱时,大家就取笑我“五音不全”。到底什么是“五音不全”呢?我喜欢音乐,也喜欢唱歌。因为被大家说成“五音不全”,就不愿在众人面前唱歌了。这样下去的话,我可能会不再喜欢音乐了。请问有没有纠正“五音不全”的方法?这个问题有点头痛,因为我自己也不见得唱得好。像你这样的烦恼,很多人都有。所谓“五音不全”就是指“唱歌跑调”,是因为听得少而造成的。所以,只有通过多听、多练,耳朵听熟了,才不会跑调。有条件的话,不妨做一些模仿练习。看样子你对在人前唱歌失去了自信。要是这…  相似文献   

4.
一次音乐课,我在给学生做一些节奏练习。不知道真的是因为学生的水平欠佳还是这样的练习的确过于枯燥乏味,学生们一直都不肯积极配合,甚至连最基本的节奏型都念不准确。正当我一筹莫展的时候,突然有个迟到的学生敲响了教室门:“砰砰砰,砰砰砰。”  相似文献   

5.
令人尴尬的北京工业布局●杨金声/北京铁路二中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最后的《问题与练习》中有一道训练学生评价能力的题:“你的家乡主要吹什么方向的风?当地主要工业区是建在上风向、下风向,还是垂直于风向”?每当同学回答这个问题时,都会出现令人尴尬的...  相似文献   

6.
经常听到数学教师这样感叹:“复习课难上”、“除了练习还是练习”、“学生无生气,像木头人,教师提一下,动一下”。确实如此,复习课在教学中并不讨人喜欢,因为复习的内容旧,是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回炉”,学生缺少了首次学习知识的新鲜感;因为复习的时间紧,是面面俱到的“流水线”操作且紧张,学生真正需要复习的薄弱内容,教师难以预计也难以充分展开;因为复习的方式死,僵化、呆板,一般都是“整理+练习”的板块结构,教师组织复习时,大多是一厢情愿机械地对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重复、堆积、罗列,学生缺乏主动性……。因此,与新授课相比,师生都不喜欢复习课,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累。那么在课改的大背景下,如何以新的教育理念指导复习课教学,让复习课教学也能光彩奕奕呢?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学好数学必须通过一定的练习,那么是不是大量地做练习就能学好数学呢?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更好地使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提高练习的成效呢?心理学家指出:如果想通过练习使学习得到改善,这种练习必须是有指导的。可见练习不能盲目,有一定的“章法”可循。本文仅仅从十个方面来论述一下教师对学生练习的指导和帮助,不足之处敬请同行指正。一、端正学习态度,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增强练习动机。有无明确的练习目的是影响练习效率最重要的因素。有些练习在平时做过而学生仍然出错,这就是因为缺乏明确的练习目…  相似文献   

8.
几种容易混淆的“?”用法湖北/张建华给学生设计练习时曾遇到这样一种问号用法:“卫先生到底是称赞我的什么呢?①是有几处画得好?②还是勇气可嘉,什么都敢画?③或者根本就不是称赞,只是一种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④这个句群一连用了4个问号,正确与否,...  相似文献   

9.
常有人问:“教育是艺术还是技术?”我感到这个问题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因为如此发问,把本来不是对立的教育艺术和教育技术人为地对立起来了。如果顺着如此发问的逻辑,我还可以问:“教育的首要条件是爱心还是智慧?”“学生应该获取知识还是能力?”“吃饭重要还是穿衣重要?”“父亲重要还是母亲重要?”等等。  相似文献   

10.
一、迁移练习课堂教学中怎样实现由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迁移,关键是在二者之间架设一座桥梁———迁移练习。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设计一些迁移练习,通过训练,学生就会对新知识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矩形、菱形的基础上讲正方形时,可设计如下迁移练习:1.什么叫矩形?当矩形的一组邻边相等时它变为什么图形?2.什么叫菱形?当菱形的一组邻边互相垂直时,它又变为什么图形?3.上述图形有何特点?这个练习中,第一、二两个问题揭示了矩形和菱形的共同点,第三个问题对正方形的特点进行进一步总结…  相似文献   

11.
教师时常有这样的困惑:学生在复习中练习了相当多的习题,为什么在考试中却还是经常举步维艰呢?笔者认为这与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受“应试本位教学观”影响而产生的浮躁作风——“急功近利”及其相应的一些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12.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教师要求学生进行练习时,总有一些学生要么“躲躲闪闪”,逃避练习,要么寻找各种借口推脱,甚至有的干脆说自己不行,无法完成任务。对于这种现象,如果用“命令式”强制学生练习或任其“袖手旁观”,既不利于学生个人的发展,势必也影响了整个教学秩序和教学效果。那么,作为体育教师对这样的问题,该如何去加以分析和解决?笔者试图通过韦纳归纳理论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供同仁们参考。  相似文献   

13.
帮X找朋友     
在教“列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应用题”时,我向学生说明列等式时“X”不能单独放在一边。在练习中出现了这样一题:白兔和黑兔一共有42只,其中白兔有29只,黑兔有多少只?(列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答)。对于这题,学生习惯用算术方法解:42-29=13,但根据题目要求用X解,于是出现了“42-29=X”这样的错误。由于知识的负迁移,学生还是明知故犯“把X单独放在一边”了。单独纠正了好几个学生后,我反思:怎样杜绝这种情况再发生呢?动了一番脑筋,忽然灵机一动:“同学们,你们说说看,X表示什么呢?你是怎么理解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有个教学现象一直在困扰着我。学生为什么最初上音乐课时的眼神是那样澄澈,充满着欣喜与期待?为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眼里缺少了那种发自心底的快乐?以前那种亮晶晶的、令人欣喜的色彩渐渐淡去?是因为他们在慢慢长大,好奇心在减退?还是他们早已经熟悉了老师的“看家本事”?这些问题使我陷入沉思。  相似文献   

15.
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大哲学家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回答:“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所有学生中.只有他一个在听课时.老是流露着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一次有人问维特根斯坦:“罗素为什么落伍了?”他回答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相似文献   

16.
<正>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在教学因数与倍数的含义,以及2、5、3的倍数的特征之后,安排了练习五。练习五的第14题是一个具有较强探索性的数学问题:“3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3的倍数吗?3个连续奇数或偶数的和呢?自己找一找、算一算,与同学交流。”在实际教学中,面对上面这个问题时,一部分学生往往根据感觉直接作出“是”或“否”的判断,还有一部分学生则在作出“是”或“否”的判断之后,给出几个具体的例子用来佐证自己的判断。即如,  相似文献   

17.
《宁夏教育》2012,(11):79-79
1.找准问题源头,学会以退为进。过分纠葛于错误行为,忽视对学生的深入了解,这是教师教育失当的一个重要原因。当一个错误发生时,教师首先要明白,学生为什么会这么做?是偶犯还是经常性的?是身体还是心情的问题?是因为同学关系,还是家庭的问题?只有找到问题的源头,才能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18.
平时在课堂上,教师苦口婆心地给学生讲解,每讲完一个问题后,就问学生“懂了吗”,学生答得很流利“懂了”。“会了吗?”“会了。”可是在做题时,还是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除少数优等生外,差生、中等生出现的问题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9.
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学生反映上课听老师讲课,听得很“明白”,但到自己解题时,总感到困难重重,无从下手.有时,在课堂上待老师把物理问题分析完时,常常看到学生拍脑袋:“唉,我怎么会想不到这样做呢?”事实上,有不少问题的解答,学生会存在困难,并不是因为这些问题的解答太难使学生无法解决,  相似文献   

20.
如何设计好的练习,使练习在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达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这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思考的问题。“变式训练”不失为练习设计的一种好方式。何为变式?变式是通过变更对象的非本质特征而形成的表现形式。何为数学变式练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