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育》2006,(12):F0002-F0002
西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是重庆市教委直属的七所重点中学之一,是“国家级绿色学校”,“全国科学教育基地”,“中国瑞典‘环境小硕士’项目实验学校”,“全国科技教育先进学校”以及“重庆市科技教育先进单位”。学校以“学校教育必须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办学宗旨,实施“创新让一个民族强大,创新使个体超越自己”的科技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2.
科学教育是以学校全体学生为主体的、通过学科科学知识教学、科技创新活动等为教育形式的,旨在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科学素质得到全面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科学训练的成才教育。“科学教育是真善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昆明市金康园实验小学是一所以科技教育为特色的实验小学,为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学校围绕“科技创新教育”这一主题,通过改革课堂教学,开展社会实践和动手操作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1.改革课程设置,充实科技创新教学内容。我们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培养学生科技意识和创造能力为目的,编拟了以科学家的故事、科学小常识、科学实验、计算机操作、无线电、科技制作、生物养殖为主要内容的《科技探索》校本教材。每周星期五下午开设“科技教育”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单周开设全校性综合特色活动,如:气象观测、科技制作、生…  相似文献   

4.
为在新世纪里使我国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江泽民总书记审时度势地指出:“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不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他又强调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到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认识。”基于这一点,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有清醒地认识。作为培养跨世纪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主要基地和摇篮的学校,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地实施创新教育,使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把学科教学纳入创新教育的轨道。可遵循以下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2008年4月,我们根据开展“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工作的需要,受北京市教委委托,前往美国进行了专项考察。  相似文献   

6.
实现拔尖科技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已成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就是要在全面审视学校育人实践的基础上,以更为系统的思维去改进和优化科学教育实施体系,进而赋能学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深化学校科学教育创新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探索更适合中国小学生科学教育的策略,可从“课程育人结构化”“课堂学习探究化”“实践活动项目化”“学科融入差异化”“学习资源多元化”“教师队伍专业化”六方面做顶层设计,以此在校园开拓持续不断的“崇尚科学、热爱科学、创造性应用科学”的新动能。  相似文献   

7.
我校自1981年创办以来,一直重视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活动(发明创造、科学论文、创新方案设计、科学幻想绘画),它不仅成为学校教育、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而且成为学校“科技兴农”的强力后盾。近几年来,学生在省以上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15次,学生季小琴研究的“箱外幽王育王技术”荣获全国第十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和英特尔英才奖;2001年5月份,她又作为江苏青少年唯一代表入选国家代表团参加在美国举行的第52届国际科学与工程大赛,并获四等奖和特别奖。学校先后获“省蜂业十佳标兵”、“省青少年电子技师…  相似文献   

8.
研究生暑期学校是教育部创新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提高我国基础学科整体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促进研究生教育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兰州大学承办的“第二届全国环境科学研究生暑期学校”为例,分析了该届研究生暑期学校的办学方案和经验,同时也对办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做了相关阐述。  相似文献   

9.
科学教育是学校落实教育强国战略的重要途径。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强化“一流格局”,全力构建“三个一流”人才培养模式;强化“顶层设计”,构建“五级科技教育综合课程体系”;强化“大中融合”,认真开展科学教育的示范实践,全力推进“超级特色教师养成计划”。学校长期坚持“科技”办学定位和特色属性,科学教育工作扎实,成果显著;长期坚持充分依托厦门大学科教资源,确保软硬件全面支撑;长期坚持海洋特色教育,海洋科创蔚然成风,成为学校科学教育的标杆。学校深入探索科学教育培养模式,推进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教育》2006,(23)
西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是重庆市教委直属的七所重点中学之一,是“国家级绿色学校”、“全国科学教育基地”、“中国瑞典‘环境小硕士’项目实验学校”、“全国科技教育先进学校”以及“重庆市科技教育先进单位”。学校以“学校教育必须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办学宗旨,实施“创新让一个民族强大,创新使个体超越自己”的科技教育理念。学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时,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把科技教育纳入学校整体教育计划之中,创设校园科学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开展多种科学普及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  相似文献   

11.
讲解是重要的科学教育活动,是连接公众与科技馆的桥梁。科技馆要依托场馆资源做好科普讲解,创新科普教育实践,让观众在参观学习中感受科技的神奇与魅力。  相似文献   

12.
国务院2006年2月6日发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提高科学教育质量”。新课程提出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可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已经成为学校科技教育及实施新课程的重要教育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陈胜 《四川教育》2007,(9):12-13
一所县城小学,曾经因主要招收菜农子女而被当地人绰以“菜农小学”而号之,可在短短几年内,不仅在当地迅速崛起,而且连破几个南充市“第一”——第一个拥有学生作品专利的学校,第一所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学校,第一个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学生作品一等奖”的学校,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科学》课校本教材的学校,  相似文献   

14.
《科学课》2014,(5):F0003-F0003
连云港市赣榆区柘汪镇第二中心小学是一所地处江苏最北部的农村小学。近年来,学校大力开展科技教育,逐步形成了“乡土科技”教育办学特色,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技教育“十佳单位”、全国中小学生创造力培养示范学校、江苏省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连云港市科学教育课程基地。  相似文献   

15.
蔡元培先生说过:“教育不专在学校.学校之外还有许多教育机构。第一是图书馆。”的确,对青少年学生来说,图书馆是其放眼世界、打开知识视野的窗口,能帮助他们逐步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理念。培养他们创新、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技意识和科学素质。即推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进而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相似文献   

16.
李君 《河北教育》2000,(4):14-15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的今天 ,开发人的创造力 ,培养人的创新素质 ,已成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我校把科技教育做为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途径。一、创设科技教育环境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营造科技教育环境氛围是现代教育向学校提出的一个新要求 ,是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科技氛围的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形成对周围环境的正确的、科学的认识 ,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热爱科学、追求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和情感 ,有利于激发他们敢于想象、敢于创造 ,从而投身科学的热…  相似文献   

17.
单道华 《江苏教育》2022,(74):25-27
落实科学课程、推进学校科学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和教师的事,还是教育部门的分内之事。南京的经验表明,市级、县域组织不能缺位,并且大有可为。市级组织要善于借力借智全面改进学校科学教育,以系统思维优化科学学科教师招聘和培养,积极推进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县域组织作为“第一责任人”,应逐步配齐专职教师队伍、严格课程管理、坚持开展区域教学质量监测,不断提高教研成效,加强科技活动考核反馈。  相似文献   

18.
正本刊讯6月17日,第二届科技场馆科学教育项目展评于6月17日在中国科学技术馆开始,并于6月19日落下帷幕。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和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等四家主办单位希望通过展评活动的窗口,向社会、中小学校和科技场馆推介这些教育项目,提高人们对于科技场馆非正规教育价值的认知,特别是对于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传播创  相似文献   

19.
孙超 《辽宁教育》2023,(22):13-16
科技教育是科技创新的基础,能为科技创新的真正发生积蓄力量。大连市甘井子区周水子小学教育集团整合现有资源、拓展课程形式,确立并实施“乐创”科技教育,探索小学科技教育的适宜之路,以期为国家层面的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夯实教育基础。  相似文献   

20.
“敢立潮头唱大风。”成都市张家巷小学遵循“科研强师。特色立校”的指导思想,依托自身实际和优势,以科技教育为突破日,努力创新,争创一流,办出了特色,提升了学生素质和学校档次,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认同。他们的做法,给了我们诸多启迪。 作为成都市“科技教育基点示范校”,张家巷小学有着开展科技教育的优良传统。如何利用这一优势,强化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并以此为突破日,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张家巷小学一班人进行了长时间的思考。“要强化科技教育,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首先必须提高全体教师的科技教育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