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用高效液相色谱仪(DAD检测器)对乙二胺四乙酸二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采用XDB-C18色谱柱(5μm,150 mm×4.6 mm),流动相为80%A+20%B,其中A为0.03 mol/L乙酸钠缓冲液(用磷酸调节至pH=4),含有0.02 mol/L四丁基溴化铵,B为甲醇,流速为1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66 nm。结果表明,进样量在3~500μg/mL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在实际样品检测中的加标回收率在91.3~99.4%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8.1%,最低检测限达1μg/g。  相似文献   

2.
本文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饮料中塑化剂组分之一--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的分析方法.饮料样品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前处理后即可进样.实验的色谱条件:柱温30℃,流动相为甲醇,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80 nm.建立的方法在0.1935~2.9031 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方法的检出限(LOD)为1.15 μg/L;应用该方法测定饮料中的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在97.43~103.85%范围;相对标准偏差(RSD%)低于0.28%.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用于饮料中塑化剂组分中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的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水中苯酚、邻苯二酚、间苯二酚、对苯二酚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分析方法。样品过0.45μm滤膜后直接进样,以甲醇-水(体积比30:70)为流动相经反相色谱柱分离后.采用荧光检测器检测。通过时间分组改变检测器的激发和发射波长,从而实现同时检测苯酚、邻苯二酚、间苯二酚、对苯二酚。外标法定量。空白样品及其添加实验结果表明.特征激发和发射波长基线稳定,无基质干扰,结合保留时间可实现准确的定性定量。苯酚、邻苯二酚、间苯二酚的方法检出限为5μg/L(S/N=3),对苯二酚的方法检出限为10μg/L(S/N=3)。空白样本添加水平在10-50μg/L时,平均回收率为83.5%-93.6%,相对偏差(n=6)为4.3%~7.3%。  相似文献   

4.
液相色谱技术在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结构组成,从样品预处理方法和仪器使用技术(流动相、色谱柱、检测器)方面阐述了液相色谱技术在定量分析中的应用,为广大液相色谱工作者今后更好的从事液相色谱分析工作,提供了一些有用的色谱知识和仪器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示差折光检测器(HP-RID)的工作原理、检测特点进行分析,确定了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在对油类烃族组成分析时可采用平均校正因子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6.
采用富集微囊藻毒素的黑色大头鲢鱼为样品,对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RR-,-LR)的提取、纯化和HPLC检测方法进行研究.实验建立了固相萃取(SPE)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水产品中痕量微囊藻毒素的方法,利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238nm进行检测.其中,微囊藻毒素的提取溶剂分别为5%乙酸、75%甲醇和正丁醇-甲醇-水溶液(1∶4∶15),80%甲醇为洗脱溶剂.HPLC检测中的流动相为含微量三氟乙酸的55%甲醇溶液.研究结果表明,MC-RR的回收率为84.1%,MC-LR的回收率为89.9%.该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方法稳定的特点,适用于快速分析环境产品中的两种常见微囊藻毒素MC-LR和MC-RR.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清开灵片中栀子苷的含量。方法:采用LC-10A型高效液相色谱仪,Gracesmart C18色谱柱,检测波长238nm,以乙腈-水(20∶80)为流动相,流速为1.5ml/min。结果:精密度及回收率结果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59%(n=10),RSD=1.52%。结论: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清开灵片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8.
可乐饮料中咖啡因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检测可乐饮料中咖啡因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通过配制不同浓度的咖啡因标准溶液,进行紫外光谱扫描,测定咖啡因的最适波长为276.4.将不同浓度的咖啡因标准品在276.4nm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值,绘制标准曲线,得出线性回归方程为y=0.0486x-0.0076,相关系数R2 =0.9971.再对可乐饮料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相对偏差在0.1%-0.2%之间,实验操作简单,快速.  相似文献   

9.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天然化合物定性定量的重要方法之一,高效液相色谱仪也是一类贵重仪器.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分离原理、特点及其定性定量的方法,样品前处理方法;同时在实验教学中,建立HPLC内标法测定茶叶中咖啡因的含量.通过本实验学生不仅能掌握样品前处理方法、还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HPLC的分离原理、操作方法、定性、定量方法及其在天然化合物分析研究中的重要性;通过实验教学中每人一份样品,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其动手能力;此外该实验还特别培养了学生对贵重仪器的维护与保养意识.  相似文献   

10.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猪尿液中的硫酸特布拉林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法的前处理简便、快速。测定结果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89,样品检测的回收率能达到92%-95%。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黄芪口服液工艺的稳定性。方法采用HPLC—ELSD法测定其中黄芪甲苷的含量。色谱柱:Agilent XDB C18(4.6mm×150mm,5μm);流动相:乙腈一水(32:68);ELSD检测。采用经典恒温试验法和留样观察法考察性状、相对密度、酸度及含量的变化。结果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的线性范围为47.04~470.40μg·ml^-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17%,RSD为1.1%。取水提工艺的3批样品分别进行加速试验及长期试验.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黄芪口服液的稳定性良好。HPLC—ELSD法简便、准确、可靠,能够应用于黄芪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文献[1]中例3讨论了样本均值偏离总体均值的概率的精确估计.利用极限的性质将样本均值X(1n)偏离总体均值μ的概率的精确估计推广至样本均值X(δ)δ,∈(0,∞)偏离总体均值μ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复方氨酚烷胺片中咖啡因的方法。在流动相为甲醇-水(体积比为70:30)、检测波长为270 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μL的色谱条件下对药品中的咖啡因含量进行测定。实验测得咖啡因浓度在12~240μg/m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加标回收率为100.61%,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用该方法测定复方氨酚烷胺片中的咖啡因,操作简单、快速、准确,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唐宋诗词中,"饶"、"未饶"两词经常出现,表示"逊,不如"与"不逊,不亚于"的意思。考察"饶"的词义发展历程,这一用法并非由自身词义引申发展得来,而是通过"相因生义"获得了"羡"的"羡慕"义,在具体语境下解释为"逊,不如","未饶"也就可释为"不逊,不亚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复方岩白菜素缓释片的稳定性。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原料与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对供试品进行影响因素试验和加速试验及长期试验,并考察外观、含量、释放度、降解产物的变化。结果:在考察期内,复方岩白菜素缓释片外观无变化,含量、释放度基本不变,无降解产物。结论:本品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变换分析法,通过对述结式在把字句与其他相关句式之间变换合理性的分析和各自独特的表达功能的描写,揭示了必须结合结构义和句式义来把握组配成分对于句子生成的限制,从而概括总结述结式进入句式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在单谓语句中,自然地以说话时间为事件发生的时间语境,“着”有表“已然”的绝对时功能;在复句非谓语位置上,“V着”中的“着”有表“同时”的相对时功能,在谓语位置上,“着”呈“绝对时”功能。“着”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不用,而和“着”相对应的英语时制标记“过去时”、“进行时”及非限定性小句“V+ing”则不能省略。英语用不同的动词形式表示绝对时制和相对时制,汉语的“着”既可以表示绝对时制,也可以表示相对时制。  相似文献   

18.
用蒸馏水将烘干、研碎后的铁观音茶叶样品制成均匀悬浊液,用SrCl2来消除相关干扰,然后直接进样,通过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锰的含量.优化条件下,悬浊液进样-火焰原子吸收法在实验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的检出限为0.079 mg/L,加标回收率为95.8%~99.8%,相对标准偏差为1.7%.该法简便、快速、准确,用于实际样品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食品中人工合成甜菊糖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测定人工合成甜味剂甜菊糖甙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以C18柱为分离柱,流动相为20 mmol/L硫酸铵缓冲溶液(pH4.4)-乙腈(体积比为60∶40),流速为1.0 mL/min,柱温30℃,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检测,整个分离过程在15 min内完成.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5%~96%,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