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对我国公共体育场地财政投入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公共体育场地财政投入仍然偏低,体育场地建设经费来源渠道单一,中央与地方财权与体育场地建设事权不统一。  相似文献   

2.
我国城市社区与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共享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中国城市社区与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共享模式的运行机制经验、缺陷.中国城市社区与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共享模式的构建与共享模式的运行机制存在着休戚相关的关系,要正确审视运行机制在我国城市社区与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共享模式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公共体育场地流失的法律规制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公共体育场地流失的法律规制寻找现实依据和治理对策。研究认为:我国公共体育场地流失堪忧,须通过加强法制宣传,提高公众对公共体育场地保护意识,完善法律法规,构建公共体育场地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明晰监管责权、发挥公共体育场地法律法规应有效力、以及健全管理机构和提升公共体育场地保护法律监管水平等措施,来实现对公共体育场地流失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农村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现,河南省农村自2006年开展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以来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拥有量、人均面积等有了较大的提高,供给结构也逐渐趋于合理;河南省农村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资金的来源方式主要以政府投入为主,体彩公益金、乡村自筹等其他形式为辅。  相似文献   

5.
我国体育场地建设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2006-2010年我国《体育事业统计年鉴》中有关体育场地的数据进行分析。依据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体育事业"十二五"规划的发展目标,以"人均体育场地占地面积"为指标考量全国31个省区市体育场地的建设状况,分析体育场地开放状况、场地数减少的原因以及场地投资结构状况。建议加大体育场地的开放率;多元化体育场地的投资结构;加大体彩公益金对公共体育设施的投入等。  相似文献   

6.
政府往往难以获得人们对公共产品的真实需求信息,促使大众对公共体育场地需求的真实性存在质疑。以此为逻辑起点,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使用率作为公共体育场地需求与否的衡量标准进行了论证后,在归纳公共体育场地需求群体差异性特征的基础上,剖析了使用率变化所隐藏的公共体育场地的供求关系。研究认为,项目类别、地理位置、交通状况、开放与维修、软件匹配、使用人群等是导致场地供求失衡的重要特征,未来公共体育场地的建设应该以此为依据,遵循发现问题、反馈问题、分析问题、避免问题的实施路径,进行合理地规划与布局。  相似文献   

7.
我国体育场地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全国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体育场地数量、规模有明显增加,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有较大提高,但体育场地区域发展不平衡,类型分布不均匀,室内外体育场地比例悬殊,公共体育场地匮乏,学校、企事业单位体育场馆开放程度与利用率低等问题,仍然制约着我国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根据我国体育场地建设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以提高我国体育场馆的市场运营能力,发挥各级政府在公共体育场地建设的主导作用,提高现有体育场地的开放率与利用率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城市居民小区体育场地与设施现状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陕西省城市居民住宅小区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配备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发现陕西省城市居民小区中的公共体育活动场所和体育设施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调查结果表明小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较少,分布不均匀,发展不平衡,对此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研究的方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研究结论:徐州市城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但仍存在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管理和使用方面不能完全满足群众的体育需求,制定的公共体育服务政策法规实践性不强,城市居民健身缺乏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国民体质监测流于形式等诸多问题,提出建设和完善体育场地设施,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体育活动项目,加强社会体育指导人员的培养,制定切实可行的公共体育服务的政策法规,加强公共体育服务信息平台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以昆明市"六普"数据为依据,通过实地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就目前昆明市体育场地的分布情况、场地类型设置与使用管理、城镇与农村地区人均占有量和场地面积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昆明市现有的体育场地分布不尽合理,维护管理不到位;场地存量结构与市场需求错位;健身设施匮乏,供给公共体育服务不足。建议兴建体育场地前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设施建设;运用PPP模式,创新场馆建设机制。  相似文献   

11.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以实地考察、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为方法,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阐述了"绿色"节约型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模式的概念、产生背景、现实条件及其发展的必要性与迫切性。认为构建"绿色"节约型公共体育场馆是未来公共体育场馆建设的根本模式与良性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2.
运用资料法、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高校体育资源纳入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现状进行分析。认为高校体育资源在纳入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存在运行经费短缺、安全综合防治机制缺失、相关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或执行不到位、保障激励机制不健全等困境。建议:高校体育场馆开放所需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完善体育教师服务全民健身的法律与政策体系纳入政府重点工作目标,统筹建立校园体育活动安全综合防治机制纳入政府工作计划,“校地共建”基层体育社会组织纳入政府绩效管理考核目标,建设高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纳入政府民生实事,推动高校体育资源市场化纳入政府体育产业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3.
公共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一方面可以提高其使用率,避免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也为所在地区居民提供了健身的场所,对全民健身工作起到促进作用。对于公共体育场馆的研究众多,其中多集中在场馆建设、赛后运营与维护、与全民健身相结合等角度,本文旨在对公共体育场馆的研究现状进行把握,以便对后续研究有所启迪,更好地促进对公共体育场馆对外开放与运营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s, expert interviews, and field investigations, this essay analyzes the contradictions encountered in running large Chinese sports venues and proposes systematic management of contradictions. It concludes that a range of contradictions are caused between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administrative and management rights, sports and non-sports services, and stability maintenance for safeguarding security and sports products, because owners and operators have different goals for running sports venues. The essay then proposes systematic management for resolving operational contradictions, which includes internal microscopic and external macroscopic management. Lastly, it indicates that large sports venues should be operated by integrating internal with external management by adopting appropriate strategies, such as clarifying the objectives of running large sports venues, establishing a coordinated and innovative management system, enhancing policy support and a market-oriented operation to reduce the costs for operating a venue, constructing a subsidy mechanism for government's purchase of public services, and establishing a mechanism for developing talents for running these venues, so as to improve their specialized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我国大型公共体育场馆的运营模式进行了梳理,明晰了国内外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状况和管理模式的变迁,运用实地考察法、专家访谈法,选取上海东亚体育文化中心为调查对象,剖析和归纳总结其运营模式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其他体育场馆的营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岳阳市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现状的分析与研究,为提高岳阳市公共体育场馆的经营效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岳阳市公共体育场馆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公共体育场馆法人治理是深化体育治理的核心内容,也是国家体育治理的空间逻辑。采用专家访谈法、实地调研法等研究方法就公共体育场馆法人治理类型、评价与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得出以下研究结果:公共体育场馆体制机制改革最根本的是治理改革,公共体育场馆的治理实质上是关于政府、主管部门、公共体育场馆管理者的职责、权利和义务的制度化安排,两权分离与委托代理是公共体育场馆法人治理研究问题的源起;我国公共体育场馆法人治理的实践,分为决策权上位型、决策权中位型、决策权下位型三种治理模式,三种模式在治理结构和机制方面有明显区别;从国家、社会与市场视角建立法人治理模式评价的九个维度,对我国三种治理模式进行评价;探讨中国公立体育场馆法人治理模式的选择及决策中位型模式下公共体育场馆内部治理结构构建路径,重点从法人治理结构构建、内部治理机制构建、外部治理机制构建三方面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挖掘温哥华、索契、平昌冬奥会场馆赛后利用情况与经验,以及对北京冬奥会场馆赛后利用的启示。冬奥会场馆赛后利用情况:温哥华冬奥会注重场馆与社区形成深度融合、索契冬奥会以赛事推动区域资源开发与城市发展、平昌冬奥会以场馆集聚促进"首都圈"创新发展。冬奥会场馆赛后利用经验:场地功能转换,支撑公共体育服务;利用集聚效应,带动区域产业升级;平衡利益相关者诉求,提升经济效益;专业团队参与,满足复合性需求。启示:促进体育服务综合体转型,加速场馆与城市有效对接;强化场馆集聚效应形成,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突出场馆赛后利益相关者责任,完善规范性管理制度;寻求冬奥场馆多元化运营,打造专业赛后场馆运营团队。  相似文献   

19.
目前常州市公共体育场馆的经营总收入仍相对处于较低水平,多数市民没有一味强调公共体育场馆提供公益性体育服务应该是完全免费的,公共体育场馆的管理运作模式共有差额预算管理、全额预算管理和自收自支管理三种模式。提出采用市场运行机制,按现代企业制度经营运作,提高大型体育场馆的“自身造血”功能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安全保障义务是"人的安全是至高无上的"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法律中的体现。通过将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安全保障义务与经营场所及公共设施的安全保障义务进行比较,探讨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安全保障义务的内涵、外延、责任主体、法理基础、来源、归责原则以及合理边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