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十分强调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教育过程是人的价值的积淀过程,教育者应始  相似文献   

6.
李艳玲 《成才之路》2012,(10):84-84
正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实际上就是数学教育中的德育问题。数学新课标中,德育占有十  相似文献   

8.
张胜荣 《成才之路》2009,(33):10-11
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有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基于这样的理念,数学课程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树立其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9.
一、树立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基于这样的理念,数学课程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树立其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进而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然而,由于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以前,我们的数学  相似文献   

12.
许文专 《学周刊C版》2011,(5):113-114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扶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数学建模中,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能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有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基于这样的理念,数学课程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树立其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资源是指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所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数学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工具和场所.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应该因地制宜,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关爱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要以人为本,着重培养四种意识:探究意识,合作意识,主体意识,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建模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作为数学教育工  相似文献   

19.
王树贵 《成才之路》2012,(1):13-I0008
正《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从而使学生在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也得到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