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鸡咏     
李琳 《天津教育》2005,(2):55-55
鸡,“头戴冠,文也。守夜不失时,信也。”故鸡有“德禽”之美誉。于是,鸡活跃在诗人的神韵里,画家的线条里,音乐家的旋律里,儿童的追逐嬉戏中。“雄鸡一唱天下白”。鸡是曙光,朝霞的引导者,给人们带来温暖和希望。鸡是号角,以不绝的强音鼓舞开拓进取的人们。一声引颈长鸣,惊破茫茫夜色。闻鸡起舞、极力奋进的岂止是古人!“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立志时”,已成为当今无数有志者的座右铭。已逝的著名作家路遥,居陕北农舍,鸡鸣则起,勤奋写作,留下辉煌的《平凡的世界》;华西村富裕起来的农民,闻鸡而奋起,在黄土地上致力改革,创造了闻名中外的亿…  相似文献   

2.
鸡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自《诗经·鸡鸣》等篇以来,鸡频繁地出现在诗人笔下,成为一个意蕴丰富的形象。具体来说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一、反映安宁生活。《老子》描写理想的社会生活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陶渊明《归园田居》:“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  相似文献   

3.
巧做对联题     
对联又叫“对子”,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由诗词形式演变而来的。如《笠翁对韵》中有“茅店村前浩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再如“祖国与天地同寿,江山如日月永辉”,都是对仗特别工整的好联。  相似文献   

4.
王子欣 《语文知识》2002,(11):42-42
《孔雀东南飞》一文中有“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的句子。其中“鸡鸣”一词,很多老师在讲解时,均释作“鸡叫”或“公鸡-叫”,这就与诗的原意大相径庭了! “鸡鸣”是古代表示时间单位的名称。古人把一昼夜分为12时辰,除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表示外,还有一套表示时间的名  相似文献   

5.
鸡鸣的困扰     
《小学生》2006,(6):37-37
有一天,素有森林之王之称的狮子,来到了天神面前:“我很感谢你赐给我如此雄壮威武的体格、如此强大无比的力气,让我有足够的能力统治这整座森林。”天神听了,微笑地问:”但是这不是你今天来找我的目的吧!看起来你似乎为了某事而困扰呢!”狮子轻轻吼了一声,说:“天神真是了解我啊!我今天来的确是有事相求。虽然有足够的能力统治森林,但是每天鸡鸣的时候,我总是会被鸡鸣声吓醒。神啊!祈求您,再赐给我一个力量,让我不再被鸡鸣声给吓醒吧!”  相似文献   

6.
鸡人与唐宋司时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宋时期.伴随司时制度的发展,鸡人报时也达到了成熟阶段。一是鸡人报时依据从鸡鸣为凭过渡到漏刻计时,井逐步细化和准确;二是报时方式从模仿鸡鸣过渡到唱鸡鸣歌.并发挥出政治教化的功能;三是报时频率从鸡鸣三度发展到夜分五更,井普及到十二个时辰的整时报时;四是鸡人供职范围从朝廷重大典礼活动扩大到一般朝会乃至日常生活报时。在唐宋司时制度中,鸡人引唱与漏刻计时、堪合牌契、击鼓鸣钟等密切配合、相辅相成,构成有机整体.井成为其中不可忽视和颇具特色的一个部分。  相似文献   

7.
有一天,素有“森林之王”美称的狮子来到天神面前,说:“我很感谢你赐给我雄壮威武的体格、强大无比的力气,让我有足够的能力来统治整片森林。”天神听了,微笑着问:“但是这不是你今天来找我的目的吧?看起来你似乎正为了某件事而深感困扰呢!”狮子轻吼了一声,说:“天神真是了解我啊!我今天来的确是有事相求。虽然我能力很好,但是每天清晨鸡鸣之时,我总会被鸡鸣声给吵醒。神啊!求你再赐给我力量,让我不再被鸡鸣声给吵醒吧!”天神笑道:“你去找大象吧,大象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狮子急匆匆地跑到湖边去找大象,还没见到大象,就听到大象所发出…  相似文献   

8.
一个障碍,就是一个新的已知条件,只要愿意,任何一个障碍,都会成为一个超越自我的契机。有一天,素有森林之王美称的狮子,来到了天神面前:“我很感谢你赐给我如此雄壮威武的体格、如此强大无比的力气,让我有足够的能力统治这整座森林。”天神听了,微笑地问:“但是这不是你今天来找我的目的吧!看起来你似乎为了某事而困扰呢!”狮子轻轻吼了一声,说:“天神真是了解我啊!我今天来的确是有事相求。因为尽管我的能力再好,但是每天鸡鸣的时候,我总是会被鸡鸣声给吓醒。神啊!祈求您,再赐给我一个力量,让我不再被鸡鸣声给吓醒吧!”天神笑道:“你去找大…  相似文献   

9.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最早的五言叙事长诗,女主人公刘兰芝是—位勤劳善良的女性。诗中两处提到“鸡鸣”即“鸡鸣入机织,夜放不得息”和“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提起“鸡鸣”现在的人们往往会想起“鸡叫”,但这里的两处“鸡鸣”都不是主谓短语“鸡叫”,而都是时间名词,指的是“夜间一点到三点”这一具体时段。  相似文献   

10.
六、养了一条河的鱼鸡先生和鸡太太家的门前,有一条小小的河,他们常站在河边聊天。“咱们的这条河多好呀!”鸡先生这样开了头。“是好呀,坐在它身边真凉快。”鸡太太接着说。“你瞧,这河里有水,有鱼,多好!”“真好呀,只是我们不吃鱼,不然会更好!”小河里的鱼,从哪儿游来,游到哪里去,鸡先生从来没有仔细想过,可现在,他有了一个好主意,他用翅膀拍拍鸡太太:“咱们养鱼吧,养整整一条河的鱼。”  相似文献   

11.
水的趣用     
1.点点滴滴——时钟水在古代,人们白天用日晷测时,就是在阳光中立杆,观察它在水平面上的影子位置的变化来测时.但是到了晚上或阴天怎么办呢?我们的祖先研制出铜壶滴漏计时器,即水钟,又叫滴漏或刻漏.相传在黄帝时期就有了滴漏,《初学记》中记载:“漏刻之作,肇于黄帝之日,宣乎夏商之代.”在汉朝,汉官仪上也记载:“宫中夜漏未明,三刻鸡鸣,卫士候于朱雀门外,著绛绩专传鸡唱.”唐代诗人李益在《宫怨》一诗中写道: “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  相似文献   

12.
一个傻子决定开养鸡场,于是买了100只小鸡。一个月后他来到卖小鸡的地方又买了100只,因为之前的那些鸡都死了。过了一个月他又买了100,卖鸡人问他:“你之前买的那些小鸡怎么啦?”“它们都死了,但是我知道我错在哪儿了,”傻子说,“我把它们种得太深了!”  相似文献   

13.
古聋同学交的作文《天涯·龟兔·跑》那一天农历上写道:初四日,惊蛰,宜赛跑,不宜鸡皱了下眉:“呀你这人怎么说话忒脏呢!兴许人家乌龟是报名儿参加了兔子他们公司办的好梦一日游吧?”“说谁呢说谁呢?”乌龟冷不丁冒了出来,肩上还搭一汗巾,他摸摸光头,跟鸡说:“你以为赛跑光不要命就行了?那还得会劈叉!身体要柔软!就你这样的连蜗牛都跑不过!”鸡说:“切,那跟劈叉有什么关系啊?”乌龟:“我要不劈叉兔子能绊我脚上摔晕过去吗?”猪和鸡不禁乐了,抬起前爪前翅:“高!实在是高!”这时候兔子也闷声不响地进来了。乌龟一看:“哟!您可回…  相似文献   

14.
浮光掠影     
《新作文》2002,(14)
停了一会,闹声稍定,只听那台下正座上,有一个少年人,不到三十岁光景,是湖南口音,说道:“当年读书,见古人形容歌声的好处,有那‘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话,我总不懂。空中设想,余音怎样会得绕梁呢?又怎会三日不绝呢?及至听了小玉先生说书,才知古人措辞之妙。每次听他说书之后,总有好几天耳朵里无非都是他的书,无论做什么事,总不入神,反觉得‘三日不绝’这‘三日’二字下得太少,还是孔子‘三月不知肉味’,‘三月’二字形容得透彻些!”旁边人都说道:“梦湘先生论得透辟极了!‘于我心有戚戚焉’!”——选自《纸上听说书》…  相似文献   

15.
趣话咏鸡诗     
2005年是农历鸡年。鸡向来有德禽之称,文武兼备,仁勇具存,信守专一。《韩诗外传》说:“鸡有五德:头带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者,信也。”鸡,文、武、勇、仁、信俱全,可敬可爱,为人们所赞颂,因此,历代都有诗人引“鸡”入诗。鸡是农家宝。诗人常引“鸡”入诗,以描绘农家田园风光,反映农村民风民俗。“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王建《雨过山村》),诗人抒写了自己在下雨过山村时听到的声音,看到的景物,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山村的特有风光。诗人引“鸡”入诗,对鸡有褒也有贬,只要细加品味,即能…  相似文献   

16.
遇险记     
夏天的早晨,空气清新,鸡兄弟俩你追我赶,忙着在草地上捉虫子。“咯咯咯、咯咯咯”大树后传来了鸡妈妈急促的呼唤声,兄弟俩赶快向那跑去。“哥哥,咱俩出来时,妈妈正在家里洗衣服,现在为什么会在小树林里呢?”鸡弟弟眨着小眼睛疑惑地问。鸡哥哥连忙停住脚步,认真思考着弟弟的问题。“妈妈告诉过我们,森林里有些是大坏蛋,可能会来骗我们,咱们还是看仔细了,再过去也不迟呀!”鸡哥哥终于想出了对策。“看!看!”鸡哥哥指着不远处的树林低声叫,“那棵大树后面怎么会有一根毛茸茸的尾巴呀?”“是呀!是呀!尾巴的下面是一对锋利的脚掌!”弟弟的声音抖…  相似文献   

17.
“哇,好香好香!”小cool龙来了个深呼吸。“好像是红烧肉!”“不对,是椒麻鸡。”这香哧或力不小,大家跟随美味前行,居然发现编辑部的姐姐们和精灵豆、尼可,正在编辑部的一张小方桌前,有碳有笑地享受一桌美餐。“怎么没有我的位置呀?”  相似文献   

18.
二O O五年农历是乙酉(鸡年)。与“鸡”有关的古诗、楹联,不乏佳作,现将笔者搜集到的一些古诗妙联推荐如下,以餐读者。我国第一本诗集《诗经》中就有“鸡鸣喈喈、鸡栖于树”的诗句。唐代诗人李贺《致酒行》诗云:“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雄鸡一唱,光明顿开。写得何等有气势。《东老陈传》载:唐“玄宗在潘邸时,乐民间清明斗鸡戏。治鸡坊于两宫间,索长安雄鸡、金毫、铁距、高冠、昂尾千数、养于鸡坊。”罗隐“鸡窗夜静开房院,书槛春深展钓丝”的诗句,至今仍脍灸人口。“头上红冠不用栽,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  相似文献   

19.
学习完课文《与朱元思书》后,我开始对学生进行背诵检查。当一名学生背到“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时,“无绝”一词脱口而成“不绝”。这时,其他学生在一旁说“无绝”、“无绝”,而我正好阅读到《教师教学用书》中关于《与朱元思书》赏析文章的相关语句为“不绝”.便按此纠正说:“不绝!”可此时我又感觉有些不对:此句的前一句尾词是“不穷”,对应的此句尾词会是“不绝”吗?  相似文献   

20.
最近一段时间,早上我总是被鸡鸣声唤醒。住在钢筋水泥浇铸的五楼上,我是不可能养一只司晨打鸣的鸡的。那是我新购置的一部手机,妻子总喜欢把叫醒的方式定为鸡鸣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