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佳  刘萍 《文教资料》2011,(28):227-229
本文从地方院校办学条件制约、贫困生经济贫困、综合素质偏低、贫困生社会资源缺乏、传统思想束缚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地方院校分困毕业后就业难的原因;从地方院校调整教育机制、建立健全贫困大学生扶助体系、重视贫困大学生心理教育、多途径提高贫困生综合素质、对贫困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搭建公平竞争平台、完善就业信息管理和发挥就业指导中心职能、多渠道帮助贫困生就业等方面,提出目前解决我国地方院校贫困生就业难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普通高校就业弱势大学生的困境分析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当前人学生就业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普通高校就业弱势大学生的困境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指出劳动力市场供需结构失衡,人力资本结构不合理、就业服务机构功能不健全以及普通高校就业市场认可度不足等因素是造成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形成就业弱势大学牛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政府、高校以及毕业生的角度,分别提出了相关对策,如就业岗位增设、就业服务机构建设、院校就业品牌创立,毕业生可就业性塑造等方面来改善当前就业弱势大学生的就业困境.  相似文献   

3.
随着大学生就业难的出现,特别是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更难,培养高职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是解决就业难的一个重要途径.什么是创业文化;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文化研究的现状与趋势;创业文化研究有什么样的意义;以及研究创业文化应遵循的思路;是本文重点研究的方面.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所学专业、教学内容等密切相关.本文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形成原因,同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我国失业与就业矛盾的日益突出,随着我国劳动用工制度及毕业生分配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大学生就业问题(有人仍习惯用“大学生分配”问题),突出地摆在了学生、高校、用人单位、国家面前,如何更好地培养、使用、配置大学生这批特殊的高级劳动力商品,是一个不容回避的新的课题。 一、目前部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可以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来分析。 (一)从客观方面讲,出现目前部分大学生就业难有三个原因:首先是体制转换条件下劳动力供求失衡.存在着低层次劳动力绝对过剩.供给长期大于需  相似文献   

6.
试论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与就业教育体系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承担着为和谐社会培养优质人力资源的重要使命,但大学生"就业难"却说明当前我国人才培养和利用存在不和谐.通过原因分析,提出高校通过抓理念沟通与管理创新,抓人才培养与品牌特色,抓职业指导与岗前实践,促进毕业生充分幸福和谐就业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和敏感话题,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和复杂的.要在借鉴美、日等发达国家该方面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探索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说明了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接着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得出大学生就业难是高校、学生和企业多种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最后提出了问题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刘虹 《华章》2011,(3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变,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女大学生的就业比男大学生更难,尤其是师范类院校女大学生由于专业优势的不明显以及社会传统影响等原因,使她们在就业方面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本文通过对师范院校女大学生的调研,分析出了目前师范院校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并提出了解决此类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就业难作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大学生就业能力不强是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及构成要素入手,在客观分析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从"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教学改革、教育资源整合、教育渠道拓展"四条路径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对高校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