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室内居住环境是人接触最频繁的空间环境,人在室内的一切活动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综合造成的室内空间形象会给人留下多种特殊的印象,从而影响到人的生理感受和心理状态。在思考设计居住空间环境的过程中,室内绿色环境是人们最喜爱和接受的,绿色背景墙的应用,绿色植物的摆放,绿色装饰品的选择…绿色空间作为共享空间,被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所追捧,绿色空间的设计使室内居住环境设计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2.
作为园林雏形的苑囿和别业都是生态良好的居住环境,但皇家园林却将其当作财富和国力的象征,士族园林将其当作表达情感的符号,公共园林将其当作公众休闲游乐的场所。实现园林的居住价值,也就是实现居住环境的园林化,这是在后工业社会回归绿色居住方式的必由之途。  相似文献   

3.
随着当今人类社会越来越重视建筑的健康和环保特性,对建筑材料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对绿色节能建筑材料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指出发展绿色节能建材的意义及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谈绿色建材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我国建筑材料生产的现状,绿色建材的涵义,绿色建材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从可持续发展与人们对健康环保的需求,认为我国建筑材料的发展方向是发展绿色产业和绿色建材。  相似文献   

5.
关注居住环境 ,崇尚“绿色装修”。但装修质量仍然成为新的投诉热点 ,尤其是由于居室装修造成的环境二次污染及安全隐患的投诉 ,再次引起消费者广泛的关注。装修市场现状如何 ?影响装修质量的各种因素有哪些 ?怎样防范装修中的“陷阱” ?所有这些都是百姓迫切需要了解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高峰 《留学生》2013,(6):42-43
曾有杂志评选全球十大最适宜居住的绿色环保国家及城市,北欧的多个国家位列最适合居住的绿色环保国家前列,芬兰占榜首;2005年,世界经济论坛把芬兰评为最环保的国家。芬兰的国土仅有33.8万平方公里,人口540多万,却有1300多家环保类企业,这些企业不仅美化了环境,更是将垃圾变废为宝,创造了不菲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美国科学家的一份调查研究显示,绿色的生活环境,在儿童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有着深远而积极的影响。他们认为,当周围环境是绿色的时候,儿童的身体最健康,而且肥胖的可能性也极大地降低了。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医学研究所以及  相似文献   

8.
你居住在哪个城市?你所居住的城市有没有诸如“花园城市”、“魅力城市”、“绿色城市”、“宜居城市”之类的标签?你知道“低碳城市”吗?自2008年初,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携手住建部等相关机构宣布在上海和保定两市打造“低碳城市”试点以后,“低碳城市”的概念旋即在全国范围迅速升温,成为各个城市探索与追求的大热目标。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电脑》2006,(12):37-37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生命周期(选址、规划设计、施工、使用管理及拆除过程)中,以最节约能源、最有效利用资源的方式,建造最低环境负荷情况下最安全、健康、高效及舒适的居住空间,达到人及建筑与环境共生共荣、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运用实证主义方法,以社会调查为基础手段,结合韦伯学派的住房阶级分析的理论,对上海市外来流动人口这一社会群体的居住区位、居住环境、居住格局、居住质量等展开全方位、多维度、翔实的透视与分析,提出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空间剥夺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构。  相似文献   

11.
大都市居住空间分异及其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大都市的社会空间正经历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居住空间分异现象已经在多种地域尺度上存在.中国居住空间分异的原因与国外不同,收入差距带来的社会分层以及政府"经营城市"的理念是加速分异的主要原因,其直接后果是在社会空间上造成不同阶层的隔离和集聚,并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上影响弱势群体.混合居住是改变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应对策略,但在自由和商品化的城市住宅市场中,不同阶层人群的分区居住是必然的现象,因而混合居住模式能否成功运作,有赖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政策基础,尤其是政府的主动介入和积极引导.  相似文献   

12.
冯雅静 《大学时代》2006,(10):165-165
纵览中国别墅的发展历程,除了产品概念、建筑形势上的一次次演变,拥有别墅生活的一部分阶层也在积累体验的经历。如今,别墅产品的多元化更加证明了市场的细分趋势,一个全新的别墅时代已经来临。  相似文献   

13.
从居住科学角度探讨居住环境设计 ,强调住文化对环境设计的影响 ,提倡“人本原则”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奖励》2006,(5):60-60
绿色生态建筑奖:申报者为房地产开发企业。申报项目应在节约能源与资源、创造健康舒适居住环境、减少环境影响等方面效果显著,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在项目建设中依据国内外生态技术标准(如《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美国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LEED2.0》、英国的《BREEAM评估体系》等),使项目的生态技术含量达到60%以上。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住房制度的改革,淮安市的居住空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介绍了淮安市居住空间的变迁过程及其现状,试图分析淮安市居民居住分异的特征和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绿色,是当今社会无污染无公害的代名词之一,诸如绿色资源、绿色食品、绿色学校、绿色反应……各种绿色化名词应有尽有。绿色的内涵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变得更深,绿色的外延随着人们的需要而变得更广。绿色是零污染的象征,绿色是最优化的组合,绿色是最优秀的元素。推而广之,绿色教育越来越成为一个广泛传播、引领教育发展方向的概念。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绿色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表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依据和精神之源。绿色文化因生态文明而生长,生态文明又因绿色文化而进步。从绿色文化的基本要素出发,厘清绿色文化内在逻辑关系,阐释绿色文化的张力结构,并从绿色资源丰富、绿色人文厚重等八个方面分析江西绿色文化的典型特征。立足生态文明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的生动书写,通过夯实绿色文化发展根基、深化绿色文化理论研究、加快绿色文化事业发展、壮大绿色文化产业规模、打造绿色文化江西品牌、健全绿色文化等实践进路,加快构建具有赣鄱特色的绿色文化体系,推动江西绿色文化繁荣兴盛。  相似文献   

18.
现在,各行各业都在追求“绿色化”,如“绿色发展”、“绿色能源”、“绿色心态”、“绿色生活”、“绿色出行”、绿色GDP”、“绿色文化”、“绿色环保”等,教育行业也产生了“绿色教育”、“绿色学校”、“绿色课堂”、“绿色教学”、“绿色批评”、“绿色家访”等概念。  相似文献   

19.
《小学时代》2009,(9):40-43
住在木星的木偶 原来,那个星球叫木星,在木星上居住着木王、木将、木人和木偶。他们居住在那些山上的洞穴里,木王在最高处,木将再往下,木人再往下,最下面住的是木偶。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绿色MBA项目的背景与内涵,指出绿色MBA旨在培养具有社会责任和商业伦理、绿色思维,践行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工商管理人才。阐述了绿色MBA培养体系的构建及其国际化,认为完善的绿色MBA培养体系包括绿色师资团队建设、绿色课程设计、绿色教材编著、绿色案例选择与开发、绿色实践经验交流和实战演练。以北京林业大学MBA项目为例,分析并总结了绿色MBA培养体系构建的经验,以期完善和提升当前国内绿色MBA项目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