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哈哈镜     
一天死几回 母亲对儿子抱怨说:“每天早上你一起床就说‘困死了’,吃饭时让你先洗手你说‘饿死了’,叫你做点家务你说‘累死了’,乘公交车你说‘挤死了’,乘出租车你又说‘贵死了’……你一天晚到底要死几回啊?”儿子手一挥。说:“烦死了!”  相似文献   

2.
一位曾经采访过爱斯基摩人的作家,向人们讲述了他在那里的见闻:“永远不要问爱斯基摩人的年龄多大。如果问的话,他会对你说:‘我不知道,也不在乎。’再追问,他们就会说‘不到一天大!’爱斯基摩人相信,晚上入睡时,他们就死了;第二天清晨醒来时,他们就又复活了,获得了新生。因此,没有一个爱斯基摩人能活过‘一天’!”  相似文献   

3.
邝金山 《师道》2009,(5):15-15
安徽一高三学生在《我被中国教育逼疯了》一文中说,早在中考前,他父亲对他说了这样一句话:“考不上‘江中’(当地最好的中学),你就去死,家里有药有绳……”现在快要高考了,他父亲又对他说:“考不上‘一本’你就去死,早点死,你死了老子不会掉一滴泪……”  相似文献   

4.
一天,我到朋友家玩,他的孩子问我:‘阿姨,你有几个罗?’我开始没听懂,便问:‘什么几个罗?’他解释说:‘手上都是圆圈的手指有几个?’我好奇地说:‘我不知道呀!’‘我帮你看看。’这孩子说着就认真、仔细地扳着我的手指看一个数一个。看后,他说:‘阿姨,你有五个罗,五罗骑白马,命还好的。我有八个罗,八罗磨刀枪,命不太好。’接着他还念了什么‘一罗穷、两罗富’等  相似文献   

5.
借东风     
一天,儿子从幼儿园回家,一进门就乐得躺在地上直打滚,不停地说“妈妈,可笑死我啦!”“为什么?”儿子说:“太有意思了,我的‘白龙马’飞跃‘黄河’了!”“什么白龙马、黑龙马的,你爸爸呢?”话音刚落,只见丈夫脸色苍白、气喘吁吁地进来了,吹胡子瞪眼地要打儿子。我急忙拦着问怎么回事,丈夫说:“可气死我了。没等我  相似文献   

6.
刘心悦 《新作文》2008,(11):26-26
我对爸爸说:"爸爸,我给你讲个故事吧!"爸爸说:"行!"我开始讲了:"从前,有个傻(shǎ)小孩,别人问他什么,他都说‘没有’。一天,有个人问他:‘你叫什么名字?’他说∶‘没有。’‘你家住在哪儿?’他说:‘没有。’‘你穿衣服了吗?’他说:‘没有。’‘你吃饭了吗?’他说:‘没有。’"  相似文献   

7.
游戏活动时,高明明的家长请假说孩子的奶奶去世了,要有几天不能上幼儿园.小朋友听到了,纷纷问:"‘去世’是什么意思?"我告诉他们:"‘去世’就是人死了,因为是家里的亲人,说死了不好听,所以用‘去世’这个词."又有孩子问:"高明明的奶奶是怎么去世的?"这一下,小朋友议论开了,说个不停.  相似文献   

8.
一、设疑悬念法这种方法就是利用新授课开讲的头几分钟最佳时机,通过设疑,留下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下把学生导入问题情境中去。如有一位教师在开讲《死海不死》一文时,先板书并带点课题:死海不死,然后向学生提出疑问:“‘死海’在什么地方?地理课学到过吗?这个‘海’为什么叫‘死海’呢?既然是‘死海’,可为什么又说‘不死’呢?‘不死’是指什么?课文最后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什么意思呢?这是一篇说明文,仔细阅读,看作者是怎么说明‘死海’的死——不死——死,这样一些奇特情况  相似文献   

9.
一缕飘香 《家长》2013,(7):17-20
一天,同事小王提到:"孩子昨天语文考了99分,是第一名呢!我跟他说‘,只要你知识学会了学懂了,考多少分得第几名都没有关系,妈妈都高兴。’他说,‘但是我得了第一名啊。’我感觉孩子有点得意。"针对这个细节,我问小王":‘只要你知识学会了学懂了,考多少分得第几名都没有关系,妈妈都高兴’,这句话想表达什么意思呢?"  相似文献   

10.
借东风     
一天.儿子从幼儿园回家,一进门就乐得躺在地上直打滚,不停地说:“妈妈,可笑死我啦…!”“为什么?”儿子说:“太有意思了.我的‘白龙马’飞跃‘黄河’了!”“什么白龙马、黑龙马的,你爸爸呢?”话音刚落,只见苦丈夫脸色苍白、气瑞吁吁地进来了,吹胡子瞪眼地要打儿子。我急忙栏着问怎么回事,丈夫说:“可气死我了。没等我停下车子,他就跳下去乱跑,差点掉进河里。”  相似文献   

11.
我教老师     
今天是儿子第一天去上学。放学回来,妈妈问:孩子,今天老师都教你什么了?儿子说:她什么也没有教给我,反倒问我‘1加2等于几’,我就教她说‘是3’。  相似文献   

12.
童真     
一天,隔壁的孙威正在家门口玩,我见了,就逗他说:“小弟弟,你叫什么名字?”“孙威。”“哪个‘孙’,哪个‘威’?你知道吗?”“当然知道啦,我才没你那么笨。”他得意地说,“不就是‘孙威’的‘孙’,‘孙威’的‘威’吗?连这个都不知道,姐姐你真是笨笨笨……”“威威,今天你上哪去了?”我问  相似文献   

13.
开心果     
我教老师头一天去上学的儿子放学回来,妈妈问:“孩子,今天老师都教你些什么?”儿子说:“他什么也没有教我,反倒问我‘一加二是几?’我就教给他说‘是三’。”  相似文献   

14.
“快看,‘搞笑星’过来了!”你听了或许会问: “谁是‘搞笑星’?”告诉你吧,他就是班上“笑”名远扬的郑汉彬。他这个人啊,一副不倒翁形状的脸上长了一张爱说爱笑爱编歌的嘴。就说这嘴巴吧,一天不说几个笑话或编几首搞笑歌曲,就决不罢休。这天,我在上学的路上遇到他。我向他打了个  相似文献   

15.
日前,在办公室与教初四数学的李老师闲谈,他讲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事:“一天,刚下了课,一位女生跑到我身边气喘吁吁地说:‘老师,你对我有看法。’我当时一愣,接着问她:‘我对你有什么看法,怎么会。’这个学生接着说:‘老师,你上课不看我。’‘上课不看你?不可能。’‘真的,我都数着,这两周14天上了16节数学课,你一眼也没看我。’这个学生说这番话时一脸的委屈。我顿了顿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没关系,只要您以后上课多看我一眼就行了。’过后仔细想了想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女生学习很差,两周前上数学课…  相似文献   

16.
《论语》“子畏于匡”的匡,地在何处,说法不一,一主宋地说,一主卫地说,长期以来,聚讼纷芸,上下持续两千年之久,本文试就这一问题,略陈己见,敬希学人诸同志指正。有关“子畏于匡”的记载,《论语》中凡两见: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第九》“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告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相似文献   

17.
<正>王子君:"爸老了,头上已经有白发了,身上也没什么力气了。以前一个朋友来家里,叫我‘老王’。你爷爷听到后,身子震了一下。朋友走后你爷爷说,以前都是听别人叫他‘小王’,后来变成‘老王’,再后来别人叫自己儿子‘小王’,如今自己儿子已经被叫‘老王’了。"爸跟你说这个是想告诉你:爷爷、爸、你,将来都会老,都会死。都会慢慢喝不了酒,  相似文献   

18.
熟能生威     
一天,我叫几个学生背《养花》。一个学生背到“我得感谢它们”时,我说:“‘我可得感谢它们’,你丢了一个‘可’字,就把作者感谢花草的感情说浅了。”旁边的一位学生打开书一看,确实如此。后来,我又给背书者指出两处  相似文献   

19.
箪食瓢饮     
颜回,春秋末鲁国人,字子渊,也叫颜渊。他天资聪颖。学习勤奋,对待同学的态度又非常诚擎。在孔门的七十二介得意弟子中,最得先生喜爱的是颜回。孔了曾说;‘自吾有回,门人益亲。’意思是说:自从我有了颜回这个学生,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关系就更加亲密起来了。由于家贫,颜回早衰。二十九岁时头发全白了,三十二岁就离开了人间。颜回死时,六十多岁的孔夫子哭得十分伤心,他大声喊叫:‘天丧予!天丧予,’悲愤地说:‘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怒不过分),不贰过(过不重犯)。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无!’颜回的家境很贫困,平时的生活极其俭朴,但是他一点也不感觉苦,从来没有怨言。孔子认为他是个难得  相似文献   

20.
一天,某青年教师一边拿着作文本,一边惋惜地说:“秦老师,你看,学生的作文写得多好呀,可惜就是分不清‘的’、‘地’、‘得’,唉!我不知讲过多少遍了,可就是没有什么效果!你说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