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合唱艺术是一种由群体进行演唱,要求高度的协作精神和统一、谐和的人声音响,进行表演活动的多声部声乐艺术.合唱的关键是"合",同台大合唱,越合作越成功.文章从"合"入手,分析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2.
史宝萍 《知识窗》2013,(8):45-45
一、概述合唱与指挥 (一)合唱1.合唱的概念合唱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声部组成的一种集体歌唱艺术形式.包含着同声和混声的齐唱、轮唱、领唱、对唱、重唱以及和声、支声、复调、有伴奏或无伴奏的一种集体歌唱艺术。  相似文献   

3.
刘霄 《科教文汇》2008,(36):212-212
合唱是一个多层次的音乐艺术表现形式,由于合唱是多个声部,但又不是几个单声部旋律的简单组合,所以在训练中常出现诸如音不准、节奏点不统一、力度不均、旋律连接不完整等问题。深入地理解和分析多声部构成中的音程、和声关系、织体手法,是唱好合唱的基础。内心听觉的积极参与,是唱好合唱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合唱是一门综合艺术,集音乐、文学、说唱为一体,是一种多声部旋律纵横交织发展的高层次艺术。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合唱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合唱的旋律美、和声美、情感美,更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5.
曹化勤 《科教文汇》2009,(26):262-262
群众性的合唱是中国合唱艺术发展中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起到重要社会学价值;但在当今的理论研究中.它较少受到注意。本文从历史的角度、理论研究的价值、实践训练的艺术手法方面对中国群众合唱艺术进行了初步研究,旨在引导更多专家关注群众合唱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6.
宋碧 《科教文汇》2013,(20):110-111
合唱是幼师生的选修课程之一,合唱训练是提高幼师学生音乐素质的重要途径。因为合唱作品为多声部的声音艺术,因此在训练中经常出现音准问题。幼师合唱队的音准受多种因素的制约,首先受歌唱者的情绪,声音强弱、音域特点等因素影响。另外,合唱队员的音乐理论知识和歌唱基本功也影响着合唱的音准,本文旨从以上几个方面作出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合唱艺术不仅给人以关的感觉,它在给人带来愉悦的同时,也教人们认识、区分真、善、关,识别假、恶、丑。合唱的功能是艺术素质培养的前提,艺术素质培养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尤其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大力发展和搞好素质教育,校园合唱艺术也必将要大大的普及、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8.
张北北 《科教文汇》2008,(32):270-270
女中音在声乐艺术中作为一个独立声部产生具有其重要的意义。她具有丰满柔美的音色,宽广的音域,适中的共鸣音量和向全能全面性的发展空间。女中音的花腔技术的训练使得女中音声部的发展不断完善,在歌剧乐坛上筑有更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9.
杨真 《今日科苑》2009,(14):236-236
目前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内容逐步丰富,形式日趋多样。合唱作为声乐艺术的一种特殊形式,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以音乐作品体验审美情趣,以丰富的技能体现综合素质。文章主要从合唱具有弘扬爱国主义、培养学生集体主义和锻炼团队意识、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艺术涵养、加强学生情感交流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合唱艺术在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中的职能。  相似文献   

10.
赵长城 《科教文汇》2013,(23):144-144,146
声音是合唱的灵魂,是合唱的核心,一支训练有素、高水平的童声合唱队,它银铃般的歌声能够让人赏心悦耳,让人倍感青春旋律之美。一个声音训练有素的合唱队体现在音色美、音准正、音域宽广、音响和谐、声部清晰、层次分明等方面,那么怎样才能训练出一只过硬的童声合唱队呢?这需要我们在平时合唱声音训练中注意和把握以下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1.
合唱艺术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唱作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音乐形式,在高校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情操以及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等方面有着其他音乐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本文从德育、智育、美育的角度阐述了合唱艺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合唱是音乐表演的一种常见形式,主要以多声部的人声演唱为特征。良好的合唱教学,能帮助学生掌握一个正确的歌唱方法,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陶冶情操增进团结,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通过对声音的统一性、歌唱状态、站立姿势、气息的运用、咬字吐字等训练,从而达到合唱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13.
合唱是音乐表演的一种常见形式,主要以多声部的人声演唱为特征。良好的合唱教学,能帮助学生掌握一个正确的歌唱方法,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陶冶情操增进团结,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通过对声音的统一性、歌唱状态、站立姿势、气息的运用、咬字吐字等训练,从而达到合唱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14.
合唱作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音乐形式,在高校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情操以及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等方面有着其他音乐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本文从德育、智育、美育的角度阐述了合唱艺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郭雅芳 《知识窗》2014,(4):35-36
恰唱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童声合唱是集体的声乐艺术,学生必须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才能达到声音的统一、平衡与和谐。教师可以从合唱的姿势与呼吸、合唱的发声训练、合唱的音准与节奏的训练、合唱的艺术处理等几个方面着手,以获得最佳的合唱效果。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民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合唱艺术已从“专业化”向“专业与大众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并成为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表演形式之一。近年来,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在高度重视学生技能培养的同时,也逐渐开始重视艺术教育在内的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培养。许多学校都将合唱训练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笔者从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合唱水平出发,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合唱队进行更具专业化和系统性的训练,以期达到我国著名合唱指挥家马革顺教授所提倡的“音量轻、音响柔、音色美和共鸣位置高”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7.
合唱不同于独唱和重唱,是因为它本身有着比较丰富的表现可塑性.它可以利用集体相互之间的长处,增强表现上的需要.钢琴则是最具有独特表现力的乐器,钢琴伴奏要求伴奏者将钢琴演奏技巧、键盘、和声手法、作曲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在旋律条件的限制下进行艺术的再创造.把钢琴与合唱相结合,不但可以发挥钢琴的演奏技巧与表现的巨大可能性,而且也使合唱拓宽了艺术空间,形成两者紧密结合,相依共存的有机整体.本文从五个方面,逐步深入地阐述了钢琴伴奏在合唱中的关键作用,并已成为现代合唱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合唱艺术是一种表现力极为丰富的音乐体裁。合唱既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又能净化学生的心灵,但合唱的训练却是一项长期的、严格的训练,如何把合唱训练变得有趣,让学生喜欢参与训练,下面从三个观点谈谈如何提高学生合唱训练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合唱艺术日益受到大众的喜爱。在国内,专业性和群众性的合唱演出和比赛活动频繁,这固然与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艺术功能有关,更为重要的是,合唱艺术对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已得到普遍认同。广西享有"歌海"美誉,民族民间音乐素材蕴藏丰厚,但在合唱实践中一直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因此文章将在作品创作及实践的风格上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打造一批优秀的民族合唱作品,探索出一条既有民族特色和科学方法,又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力争使广西的民族合唱处于国内同领域的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20.
邓婷婷 《大众科技》2012,(6):214-215
音乐不仅是听觉的艺术,还是"多觉"最终归于"心觉"的艺术。艺术通感研究是人类审美和艺术活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艺术教育深化改革的迫切需求。文章立足于大学生合唱教育的视阈,针对当今大学生合唱艺术感染力不强的特点,对通感及相关的教育启示进行了研究,在认识通感体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通感体验运用到合唱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