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网络技术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技术教学就是以网络技术为手段,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习者的创新精神、研究精神,并帮助他们学会解决生活中与网络技术学习有关的问题。研究性学习是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本文旨在探讨网络技术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在当今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在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首先,了解团队合作精神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其次,从关注师生情感交流入手,激发学生兴趣;最后,通过深化《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的教学改革,落实团队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3.
陈杰 《科教文汇》2011,(15):183-185
班级文化是师生通过教育与教学活动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它是班级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反映,是班级整体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在职业学校中,从班级的物质文化、组织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以及网络文化出发去构建和谐的班级文化,有利于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更有助于和谐班级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现阶段历史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阐述自己的看法:历史课堂应该是师生平等民主的对话,并有一定量的师生交往;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教师应给予学习方法、方式的指导;教师能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生成资源,并能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  相似文献   

5.
苏叶兰 《知识窗》2011,(3X):16-17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借助互联网进行学习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而网络环境下多元互动学习给学生带来更大的主动权和自由支配空间权,给教学活动本身带来了互动便利。本文主要论述如何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几种互动性学习模式及其益处。  相似文献   

6.
郭仙君 《科教文汇》2010,(14):28-30
现今社会因特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网络给人以知识,网络给人以娱乐,网络丰富了人的精神生活,网络实现了人与世界交流的愿望。虽然不少家长和学校对于学生上网颇有微词,如上网影响学习、打游戏影响学业、网上色情内容对孩子毒害巨大等等,但我们仍无法回避这样一个事实:网络已经成为学生了解世界、获取信息、交流情感、探讨人生的一种主要方式。本文主要从当前学生所钟情的QQ开始展开,阐述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网络这把利刃。  相似文献   

7.
现今社会因特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网络给人以知识,网络给人以娱乐,网络丰富了人的精神生活,网络实现了人与世界交流的愿望。虽然不少家长和学校对于学生上网颇有微词,如上网影响学习、打游戏影响学业、网上色情内容对孩子毒害巨大等等,但我们仍无法回避这样一个事实:网络已经成为学生了解世界、获取信息、交流情感、探讨人生的一种主要方式。本文主要从当前学生所钟情的QQ开始展开,阐述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网络这把利刃。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网络技术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因为网络的快捷便利、资源丰富等特点,所以在小学语文互动式教学中备受欢迎。互动式教学其实就是通过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让教师可以更加清楚的了解到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需求,以学生作为教学的重点展开的现代化教学方式。但是在实际教学运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对基于网络环境的小学语文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不足及优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今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如何立足课堂,实施创造性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我们每位体育教师在新形势下重视的重大课题之一。网络技术能使体育教学更加灵活,开放,更富有弹性,可以更好的适应不同对象的智能特点和兴趣爱好,体育网络教学给师生建立一个新的学习平台,是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赵睿 《科教文汇》2009,(28):19-19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把课堂变成师生和谐互动的场所,使课堂成为师生精神生活的乐园。  相似文献   

11.
<正>丹阳市新区实验小学地处丹阳新区行政核心位置,拥有61个班级,学生2828名,专任教师150名。学校坚持"生活教育"的理念,从物态环境、课程建设、精神世界三个层面进行打造。"百家姓广场"、"二十四节气大道"、"二十四孝广场"、"经典国学文化长廊",拉近了传统文化和学生生活的距离,浸润着师生的心灵:"构建以生活力为核心的新生活学校"的课题研究,诠释着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  相似文献   

12.
高敏 《科教文汇》2010,(35):160-160,168
通过合唱比赛,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班级的凝聚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合唱是德育的一种载体,一定要让学生喜欢,不能成为一种形式。课堂上可通过师生的互动、情感的交流,让师生共同在歌声中成长。  相似文献   

13.
刘锦 《科教文汇》2008,(18):7-7
本文论证了社科学院党组织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为学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起导向作用;激励师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领导、教师、学生,合三者之力构建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教育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引入即时通讯工具可以优化网络协作学习.本文通过阐述即时通讯工具优化网络环境协作学习中的策略,应用即时通讯工具在网络协作学习中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及学生教师和网络环境之间的交互,实现教师、学生之间的协同,提高网络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15.
何良 《科技风》2023,(7):95-97
配位化学是普通高等院校化学相关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对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在配位化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融入一种智慧型网络信息化工具“雨课堂”,构建一个包含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全方位线上线下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实现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提升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16.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我们充分利用网络所带来的高效便利的同时,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怎样才能让学生有效地利用网络为学习服务,让他们在网络中畅游,身心健康发展。充分利用网络的信息共享和交互优势,在教学中实现师生互动教学是影响教学质量,制约教育成效的关键因素。师生互动行为具有教育性、交互性和连续性,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同时,对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浅谈网络教学中师生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信息化,促进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变革。面对网络环境,教师应该了解和研究网络环境中学习者的新特征,了解师生角色地位应有的转换,充分利用网络环境的沟通工具和信息资源,实现不同地域的师生间教与学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重要阐述了自然科学知识渗透到生活与哲学课的教学中,是尝试这一改革的具体做法之一;笔者在尝试过程中,深刻地认识到这种教学方法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深刻地认识到这种教学方法能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增强课堂效果,使学生受到启迪和感染,陶冶了情操,也使师生产生共鸣,师生、生生生命相互激荡、相互完善。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重要阐述了自然科学知识渗透到生活与哲学课的教学中,是尝试这一改革的具体做法之一;笔者在尝试过程中,深刻地认识到这种教学方法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深刻地认识到这种教学方法能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增强课堂效果,使学生受到启迪和感染,陶冶了情操,也使师生产生共鸣,师生、生生生命相互激荡、相互完善。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17,(22)
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师生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和享有的全部物质条件和精神观念的总和,主要表现在各类校园活动中,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引导青年学生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阵地。本文在班杜拉"三元交互决定论"的基础上,分析高校校园文化的影响因素,通过剖析"个体""环境""行为"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提出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途径,构建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