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芳 《今传媒》2013,(10):64-65
都市报作为覆盖面最广、接触频率最多,最具可读性和欣赏性的报纸种类,在推动市民对于事件的认知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相比大量文献中对于新闻报道如何建构读者认知的研究,关于评论如何推动市民理性认知的研究还比较少,具有研究价值。而以评论闻名的《南方都市报》,作为都市报中的领头羊,以它的评论为研究对象,看其理性引导的过程,对其他的报纸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方芳 《报刊之友》2013,(10):64-65
都市报作为覆盖面最广、接触频率最多,最具可读性和欣赏性的报纸种类,在推动市民对于事件的认知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相比大量文献中对于新闻报道如何建构读者认知的研究,关于评论如何推动市民理性认知的研究还比较少,具有研究价值。而以评论闻名的《南方都市报》,作为都市报中的领头羊,以它的评论为研究对象,看其理性引导的过程,对其他的报纸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静 《今传媒》2011,(6):43-45
本文立足于都市报的发展,把都市报与新闻评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通过对当前都市报新闻评论研究的梳理,以探讨现今都市报新闻评论的发展现状和研究倾向,力图从中获得都市报新闻评论发展的偏重和欠缺。通过分析可知对于都市报新闻评论研究的论文很多且分析比较全面,这是它的优势,对办好都市报新闻评论具有深远的意义。除此之外,可发现其中体育评论和娱乐评论的研究较少,而它与舆论监督和公众领域建构的结合也有可研究之空间。  相似文献   

4.
李静 《报刊之友》2011,(6):43-45
本文立足于都市报的发展,把都市报与新闻评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通过对当前都市报新闻评论研究的梳理,以探讨现今都市报新闻评论的发展现状和研究倾向,力图从中获得都市报新闻评论发展的偏重和欠缺。通过分析可知对于都市报新闻评论研究的论文很多且分析比较全面,这是它的优势,对办好都市报新闻评论具有深远的意义。除此之外,可发现其中体育评论和娱乐评论的研究较少,而它与舆论监督和公众领域建构的结合也有可研究之空间。  相似文献   

5.
二十一世纪的都市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都市报是指定位市民、彻底走向市场的城市报纸,即市民新闻报. 都市报作为我国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兴起于90年代中期,异军突起,蓬勃发展.目前全国已有20多家都市报.这些报纸以新的办报思路与理念,新的内部机制与营销方式,在新闻界产生了一股冲击波,形成了一个都市报的报业群体,被称为`都市报现象'.都市报已成为继机关报、晚报之后,我国综合性日报中一个新的报种,在全国报业大家庭里越来越占有重要的席位. 都市报是市场经济的产物.面向市场,走向市场,追求市场份额最大化,成为都市报群体的本质特征. 都市报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走向市场是其…  相似文献   

6.
卢鑫 《今传媒》2013,(8):117-118
以市民为受众的都市报,新闻信息多是反映市民的日常生活和价值观念,相应的,都市报评论也应该有效监督本地的公共权力,本文将对都市报时评兴起的原因、特点与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卢鑫 《报刊之友》2013,(8):117-118
以市民为受众的都市报,新闻信息多是反映市民的日常生活和价值观念,相应的,都市报评论也应该有效监督本地的公共权力,本文将对都市报时评兴起的原因、特点与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邱沛篁 《新闻界》2003,(3):49-49,54
都市报文化娱乐版,是都市报中以刊登文化娱乐新闻为主要内容的版面。由于它以版面多、信息快、图文并茂、色彩鲜艳等特点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深受读者欢迎和社会关注,一向是都市报编辑部十分重视、投入巨大精力制作的重要版面。充分认识、重视和发挥它在传播与建设先进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对于办好都市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一、都市报文化娱乐版,是宣传党的文化娱乐政策、传播先进文化、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武器。报界有一种观点认为,以市民为主要对象的都市报,其头版是政治要闻版,至关…  相似文献   

9.
1995年,由四川日报社主办的《华西都市报》横空出世。虽然它不是我国第一份以都市报命名的省级晚报,但该报首创“市民生活报”定位,开创了我国的都市报时代。报业发展和竞争是都市报的“催生剂”,都市报的诞生又引发了新一轮的报业竞争。在报业竞争中,都市报是正面接触的先遣,是贴身肉搏的前锋。十年苦战,市民生活报前赴后继,有的异军突起,至今尚领风骚;有的左冲右突,苦苦支撑;有的则在重压之下,一蹶不振,甚至业已消亡。处于“10年”的拐点上,不少人在考虑:市民生活报离一个成熟的报种还有多远?眼下的市民生活报还能冲锋陷阵多久?住网络和电视的双重挤压下,市民生活报还有无机会打造成“老字号”?  相似文献   

10.
贴近性与主流化,是都市报发展过程中的两个主题词.“贴近性”是都市报与生俱来的一个重要特性,“主流化”则是都市报发展与创新过程中的一个必然追求.都市报跳跃式发展的起点与落点20世纪90年代中期,都市报诞生之初,就带有鲜明的贴近性特点.“贴近性”之所以成为都市报与生俱来的特性,可以归纳为以下原因:一是都市报为市民而生,理所当然需要贴近市民生活.1995年1月1日,被称为“都市报鼻祖”的华西都市报创刊,发刊词即以《做市民的忠实公仆》为题.该报明确定位于“市民生活报”,并声称读者是否喜欢与需要是衡量办报好坏的标准.①“以市民的眼光透视都市生活,用老百姓的语言写老百姓关心的事情”,从而开创了有别于传统报纸的“都市新闻观”.  相似文献   

11.
都市报与市民自我意识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孙玮 《新闻大学》2003,(1):22-26
都市报是人们对时下流行的、以实用的生活服务类信息为主要内容的报纸的一般称谓。都市报的本质是市民报纸,也就是以市民生活为出发点,反映市民价值观念的。在中国大陆,比较其他类型的报纸,都市报介入市民日常生活的程度最深。市民在使用报纸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接受着都市报的影响。文化心理层面的影响是其中的重要一种,虽然这种  相似文献   

12.
都市报是以城市市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报纸,主要特点是关注社会事件,贴近市民生活、注重舆论监督,而都市报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以社会,民生新闻为主打.  相似文献   

13.
邬粉粉 《今传媒》2013,(5):41-42
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和“灵魂”,都市报评论在报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独树一帜,成为受众喜爱的版面.本文前三部分从都市报评论的崛起、都市报的特点以及都市报评论表达公民诉求的作用来分析都市报的发展现状,在第四部分,本文对都市报的趋向作了一些探索,旨在为都市报评论未来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熊龙英 《青年记者》2009,(14):65-66
新闻评论历来被报人们看作是报纸的旗帜和灵魂,它标志着一家报纸的立场和态度。以下笔者以《南方都市报》的几期评论报道为例,从新闻评论的选题、评论风格、评论主体三个方面入手,简要分析《南方都市报》刊发的评论对推动当前言论自由与社会民主所做出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5.
新闻评论在报纸版面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是报纸的"旗帜"和"灵魂".在传媒竞争日益白热化的时期,报纸面临着一个举足轻重的问题:如何吸引读者眼球以及培养自己的忠实读者?综观当今的各大都市类报纸,新闻报道"以受众为中心"已经是平常事,然而不可忽视的是,报纸的评论也逐渐体现出贴近受众的特点,本文以<南方都市报>的评论为例,剖析它的评论特点,从而对都市报评论的公众意识做一研究.  相似文献   

16.
殷俊  殷瑜 《当代传播》2002,(2):71-73
当前,中国报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化趋势,新兴的区域报业以都市报为代表。都市报的产生、发展与中国城市化进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正在成型的市民阶层这两个背景紧密联系。非区域化报纸在历经20世纪80年代的黄金发展阶段后,面临区域报业的激烈竞争,逐渐力不从心,势力衰微。适应新兴市民阶层的大众化报纸──都市报的兴起社会根源在于顺应并融入了这一历史的洪流中。它有以下6个特点:l、价格低廉,符合市民消费水准。2、从市民角度选择和报道新闻,使都市报新闻具有大众化、通俗化、实用化的特点①。3、依托市民趣味…  相似文献   

17.
司洪岳 《东南传播》2013,(7):123-125
新闻评论是报纸的灵魂所在,它的风格往往决定一份报纸的风格。而作为面向普通社会大众的、市场化的都市报来说,在新闻评论中秉承一种质疑和批判的意识,是其区别于其他类型报纸的显著特点,也是受众乐意接受它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主要从原因、社会意义、局限性等三个方面来审视都市报新闻评论的这种理性批判意识。  相似文献   

18.
新闻评论历来被报人们看作是报纸的旗帜和灵魂,它标志着一家报纸的立场和态度.以下笔者以<南方都市报>的儿期评论报道为例,从新闻评论的选题、评论风格、评论主体三个方面入手,简要分析<南方都市报>刊发的评论对推动当前言论自由与社会民主所做出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9.
都市报崛起于90年代的中国报坛,它以其服务市民大众、关注社会热点、注重舆论监督、参与经济生活为鲜明特点,很快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同。“都市报现象”已经成为我国新闻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那么,都市报究竟是以怎样的独特魅力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站稳脚跟并不断发展壮大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相似文献   

20.
在当下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和"观点时代"来临的媒介生态格局下,都市报评论版成为彰显媒体个性的新领域.本文以<楚天都市报>评论版为例,分析了栏目特色,从坚持地域特色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改进都市报评论版的建议,以期为当前都市报评论版更好地寻求个性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