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同任 《编辑学报》2006,18(3):211-211
常见有的刊物表栏目的排法存在如下2种问题。其一是形式如墙体的传热系数/(W(m2·K)-1)按数理式的转行规则,应将其改排为墙体的传热系数/(W(m2·K)-1)有时根据需要可将这种横排的栏目改为竖排的栏目,即墙体的传热系数W/(m2·K)其二是形式如墙体的传热系数(W(m2·K)-1)其中组合单位的外括号没有必要,应删去。结果为墙体的传热系数W(m2·K)-1(同任)表栏目排法的2种常见问题@同任  相似文献   

2.
诸仁 《编辑学报》2016,28(3):229-229
在某科技期刊的一表格中见到下列数据:“家庭月收入/元:<5000,≥5000~≤10000,>10000”。从连续性数据分组而言,这一表示无疑是清晰的,但其中“≥5000~≤10000”的表示是不规范的。此外,这里没有对3位以上整数采用三位分节法。规范表示应为:“家庭月收入/元:<5000,5000~10000,>10000”。在该刊中还有类似的分组:“体质量/kg:≥40~≤45, >45~≤50, …, >80~≤85”;“体质量/kg:≥40~<50,≥50~<60,…,≥80~≤90”。这2组数据中的“≥”“≤”都应删去。  相似文献   

3.
提高高校学报校对质量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对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是编辑工作的继续。校对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高校学报(本文指自然科学版学报,以下简称高校学报)的出版质量,它是保证期刊出版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如何提高高校学报的校对质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一、校对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对于高校学报,需要校对的内容大致有如下10项:1.检查封面、版权页、目次页上所著录的项目是否齐全、正确和规范。这一项特别重要,决不允许有任何错误存在。2.消除校样上的一切错字、别字、缺字、多余的字,以及字体、字号上的错误。3.消除标点符号的错误,尤其要注意改正行首、行末排了某些标点符号这类错误。4.检查外文字母、量和单位符号的字体(黑体、白体、正体、斜体等)、字号、文种(英、俄、希等)、大小写、上下角标是否正确。5.检查外文单词拆字转行是否符合规定,数字及数字与符号的组合(如1993(年),39625,30%,175kPa,20s等)不能或不宜拆开转行的是否拆开转行。6.检查图表、数学式、化学式是否有文字上或符号上的错误,它们内容上与行文中提及的是否吻合,板式上是否符合要求。7.检查注释和参考文献序号是否与正文所标注的号码相吻合,参考文献序号是上角标还是作为语...  相似文献   

4.
杨柱星 《编辑学报》2010,22(5):402-405
通过对500种科技期刊卷(期)终总目次和索引的调查,发现目前科技期刊以编印总目次占多数,编印主题索引、关键词索引及著者索引的期刊尚少。文中分析了选择总目次和索引的原由,认为:学术性期刊、技术性期刊卷(期)终宜编印主题索引或关键词索引,可配置著者索引;综合性期刊、科普性期刊宜编印总目次或主题索引,可不编印著者索引;检索性期刊中的文摘期刊宜编印关键词索引。总目次和索引的页码以约占期刊总页码的1.5%为宜。总目次和索引的著录编排格式不规范现象较为普遍,应加强对GB/T 3179—2009的培训学习,按标准办刊。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医药卫生期刊DOI标注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霞 《编辑学报》2016,28(3):245-246
通过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分别对2015年67种广东省医药卫生期刊进行调查,从其出版的任一期数据中,随机抽取2或3篇论文,浏览其是否标注了DOI;并以《2015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为研究对象,调查67种期刊被收录核心版的数量.结果提示:67种医药卫生类期刊中,标注了DOI的期刊总数为47种,占70% (47/67);其中核心期刊的DOI标注率为88% (29/33),占广东省医药卫生类期刊总数的43%(29/67);此外,还有10种期刊未收入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无法查到其是否使用了DOI.可见广东省医药卫生类期刊DOI标注比例不高.建议:DOI注册机构要加大宣传力度,广东省医药卫生类期刊加强合作与交流,加快期刊标注DOI的进程;期刊编辑部要与时俱进,增强数字出版意识,提高DOI的标注率;责任编辑要增强责任心,加强期刊DOI的标注与规范使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图书情报领域数据引用行为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以内容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对我国图书情报领域权威期刊2003年至2013年间的数据引用行为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发现:数据引用在图书情报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性正在逐步提升,总体而言虽然规范引用比率呈现逐渐走高的状态,但非规范引用比率仍然不可小视;《中国图书馆学报》和《大学图书馆学报》的数据引用现象较《情报学报》要更多一些,但《情报学报》的数据引用相对更为规范;数据引用行为较少及不规范引用大量存在的主要原因在于大量数据没有得到有效应用,已有数据可获得性较差,以及缺乏规范的数据引用格式。图2。表6。参考文献9。  相似文献   

7.
在进一步学习GB/T 7714-2005[1]和总结近10年执行该标准经验的基础上,为使文献著录更科学合理,符合相关标准,《编辑学报》(以下简称“本刊”)决定从2015年第1期起变更几个著录细节,现说明如下. 1 期刊中析出文章“页码”的著录 GB/T 7714-2005对“页码”没有做出具体规范,但其示例均为析出文章的起讫页[1]9,人们由此自然联想到“页码”就是指起讫页.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按参考文献的提供目的划分,可分为引文参考文献、阅读型参考文献,前者指“为正文中的直接引语或间接引语而提供有关文献信息资源”,后者是“曾阅读过的文献信息资源”[2]3.可见,对期刊中析出文章的页码的著录应做具体分析,一律著录起讫页是不科学不合理的.析出文章如果作为引文文献引用,则应著录引用信息所在页;如果作为阅读型文献引用,则只需著录文章的起讫页或起始页.文献[2]就列举了一个期刊中析出文章作为阅读型文献引用的示例:“[2]黄祖洽.软凝聚态物理研究进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1):24.”[2]70.该文的起讫页是“24-28”,而这里只著录了起始页.  相似文献   

8.
10种国际权威科技期刊影响因子构成特征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雪立 《编辑学报》2014,26(3):296-300
利用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和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期刊引证报告,JCR)的引证分析功能,从3个方面探讨10种国际权威期刊影响因子的结构特征:1)自引对影响因子的贡献;2)不同类型文献对影响因子的贡献;3)高被引论文对影响因子的贡献。结果显示:10种国际权威期刊自引对其影响因子的贡献率均较低;研究论文(article)和综述(review)对影响因子的贡献率均在80%以上,述评(editorial)、信稿(letter)和科技新闻(news item)对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贡献不容忽视,其他类型的文献对影响因子贡献较小;各期刊高被引论文对影响因子的贡献率普遍较高。提示:增加期刊自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影响因子,但依靠增加自引来提高期刊实际影响力几乎是不可能的;科学规划期刊的文献类型,多发表一些述评、信稿和科技新闻等类型的文献对提高期刊的影响因子和影响力是很有价值的;通过引文分析寻找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前沿和热点,加强高被引论文的选题策划是提高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网络和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主流观点认为它们将对传统的纸媒出版造成致命的冲击,国际上一些著名的传统纸媒在数字化时代香消玉殒,似乎印证了新媒体终结传统纸媒的观点。为顺应时势,传统出版单位向数字出版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失去新媒体,将失去整个未来。但是,传统出版是否就一定会退出历史舞台,却很值得探讨。每一种新兴媒体的诞生都只是对市场的进一步精细的划分,就如同电视的出现,并没有能够终结电影,它们在同一个舞台上演绎不同的角色,向不同的方向发展,突出和完善自己的特质。同样,新媒体的出现,也不会敲响传统纸媒的丧钟。笔者认为,对于《课堂内外》等青少年期刊而言,传统纸媒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青少年期刊至少还有十年的黄金发展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发展壮大自己。青少年期刊应注重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是这个伟大的时代赋予青少年的历史使命。所谓科学素养,国际上普遍认为其包括三个部分,即对科学知识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而人文素养则是指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和品质。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青少年在这两个方面都有不小的差距,因此我国的青少年期刊应注重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青少年课外阅读严重不达标。教育部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了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小学阶段的学生最少阅读量为145万字,初中阶段的学生最少阅读量为260万字,高中阶段的学生最少阅读量为450万字。就这个标准,前段时间出炉了一个调查结果:小、初、高学生每学期实际阅读的课外书籍,38.6%的学生只阅读了1本至4本,36.7%的学生阅读了5本至10本,只有24.7%的学生阅读量在10本以上。小、初、高学生的最低阅读完成率分别为:62.8%、48.7%和39.6%。数据表明,随着学龄的增高,青少年的课外阅读量越少,课外阅读率越低。与此同时,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青少年电子阅读或网络阅读的比例逐年升高,但考察这种新型的阅读内容就会发现,网络阅读的娱乐消遣属性占了极大的比重,这对青少年的素质养成来说,益处并不大。我国公民和青少年科学素养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明显。就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和其他发达国家比较,也有明显的差距。根据中国科协2010年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在2010年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日本在1991年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加拿大在1989年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4%,欧盟在1992年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5%,美国在2000年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17%。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的比例仅相当于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差距在20年以上。最近两三年这种情况有所好转,差距有所缩小,但并没有根本扭转局面,这无形中就造成了我国目前在国际竞争中某些环节的劣势。就正在成长的这一代而言,情况也不容乐观,从中国学生和美国学生的一组对比数据就能看出这一点:小学阶段,我国学生和美国学生的科学素养相差1%;中学阶段,我国学生和美国学生的科学素养相差11%;大学阶段,我国学生和美国学生的科学素养相差36%。从数据来看,年龄越大、学历越高,中美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差距越大。《课堂内外》坚守"科学、人文、生活"的办刊理念。随着新技术、新媒体的发展和普及,阅读方式的改变势不可挡。笔者认为,娱乐和资讯转向数字化已是大势所趋,但经典阅读、素质养成仍然需要依靠传统的阅读方式,无论是为了保护青少年的视力,还是为了体验"翻阅"的质感、阅读的厚重,传统的、经典的、纸质的出版物,都是无可代替的。经典阅读避免了网络空间的碎片化,是精炼的科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是青少年成长必不可少的精神大餐。正是基于此,《课堂内外》的办刊理念定位为"科学、人文、生活",科学求真,人文向善,生活是美。《课堂内外》将这一理念贯穿在期刊编辑出版的全过程中,有机融合在期刊策划、栏目设计中,为全国3亿青少年提供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着力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青少年期刊的十年黄金发展期《课堂内外》的发展历程,证明了青少年期刊在数字时代依然活力无限,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笔者认为,青少年期刊至少有十年的黄金发展期。青少年群体是一个显性的大市场。我国在校中小学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201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学前教育的学生有3685.76万人,小学在校学生有9695.90万人,初中在校学生有4763.06万人,高中在校学生有4595.28万人,普通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有2391.32万人。即全国幼儿园、中小学在校学生2.27亿,加上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学生共计2.51亿。如果算上中职教育、民办教育等,我国学生总数大致与美国总人口相当。《课堂内外》正是紧紧盯住这个巨大的、集中的市场,开发出《课堂内外》小学版、初中版、高中版,陪伴莘莘学子度过求学、成长的青少年时代,也是他们人生的黄金时代。诚然,学生是"流水的兵",从小学、初中、高中,一直到大学,一届届地成长,但学校是"铁打的营盘",青少年期刊只要找到了学校,就找到了读者,这对于期刊的精准营销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利好。青少年文化消费市场潜力巨大。青少年的消费能力相较以往更为强大。据央视财经频道2012年7月发布的《2011-2012经济生活大调查》显示,子女教育费用支出目前已在家庭总消费中排第一位,超过养老和住房,占家庭消费比例2009年为41.37%,2010年为41.75%,2011年达46.04%。另据《2011年中国家庭教育消费白皮书》的数据显示,家庭每月用于教育消费的金额为1370元。以此推算,一个孩子全年教育消费为16440元。按全国2.2亿在校中小学生计算,考虑到城乡差别和城镇低收入家庭情况,其教育消费市场规模在2万亿元左右。与此同时,青少年学生自主消费能力在增强。他们的零用钱在增加,压岁钱在增加,过生日收到的礼金在增加,这种握在学生手里、可以自主支配的钱,即使最保守的估算,也在数千亿元的规模。那学生手里的这一大笔钱最后都去了哪里呢?据天津市教科院对1.5万名学生的调查,中小学生自主支配的零用钱的去向,排在第一位的是购买课外书,占调查总样本的37.0%。课堂内外杂志社开展的"中国青少年成长调查"的结果同样验证了这一判断:零用钱用于购买课外书的比例达到43.86%(多选),虽然这一比例排在"购买零食"之后,但这一数字仍然很能说明问题(见图1)。十年之后,最大的"00后"长大成人,最小的"00后"也即将初中毕业,他们生在数字时代,长在数字时代,加上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他们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会最终决定传统出版的命运。同时,教育部每年发布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中小学在校学生数量逐年下降,与2011年相比,2012年,全国小学在校生下降2.4%,初中在校生下降6.4%,高中在校生增加0.5%。当学龄人口降低到一定程度,青少年期刊将遭遇"寒冬",单本期刊的发行量将会下降,但青少年期刊的品种将会增加,以满足更加细分的市场的需要。青少年期刊应建立有效的营销模式新一代青少年"1+6"消费模式。抓住青少年的消费特点是建立有效的营销模式的前提。孩子是家庭的轴心,他们在家庭生活中占据中心位置,在家庭消费中有举足轻重的份量。我们对《课堂内外》系列期刊的发行作了统计,发现一个很有趣的数据:《课堂内外》幼儿和小学阶段期刊的发行量中,邮局订阅占了51.2%;初中阶段期刊的发行量中,邮局订阅占了36.1%;高中阶段期刊的发行量中,邮局订阅占了25.7%。这说明青少年的购买行为,特别是幼儿和小学阶段的购买行为基本上都不是他独立完成的,这背后的潜台词就是:孩子选期刊,父母来埋单。因此,针对这种现象,青少年期刊要改变传统的营销观念:青少年学生作为消费者而言,他们背后的家人才是期刊经营的重要客户。需知,一个孩子,身后至少有6个亲人为之埋单:父母、爷爷奶图1青少年零用钱统计(数据来源:《课堂内外》中国青少年成长调查)  相似文献   

10.
在数据化的网络时代,用户需求与图书馆服务形式向深度专业的知识化和智慧化发展。面对这种新常态,第三代图书馆服务平台的元数据管理不仅需要解决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甚或是"下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受困于MARC的现状,满足资源的统一管理与业务整合,更需要考虑统一的数据建模与编码方式,实现跨类型的数据流通和知识的组织与融合。这就为元数据管理提出了新的需求,包括:完整的生命周期管理,资源类型兼容,标准规范兼容,互联网环境下的书目与规范控制,知识组织与融合。这种运用平台化思维、改变图书馆运行生态的可能性可以在FOLIO项目中看到希望。FOLIO作为以微服务架构设计的图书馆服务平台,在设计之初就定义了一个核心的微服务域--Codex。一方面,Codex作为数据注册中心和数据链接中介位于FOLIO架构的顶层,通过Codex消除不同域中数据的编码、格式和存储位置的差异,以减少域之间的交互与耦合。另一方面,Codex以BIBFRAME 2模型为基础设计了"作品-实例-单件/馆藏"的抽象数据模型,并参考DC元素设计了一套最小核心元数据元素集。Codex记录不描述资源的详细信息,只起到揭示与定位的作用。专有的业务信息或更详细的记录信息都可以通过Codex链接到相应的记录层获取。Codex作为核心的元数据管理域,将被设计成为FOLIO平台的资源链接中心、规范数据中心、跨域的全媒体资源管理入口,并通过模型中的抽象实体揭示资源间的关系。虽然现阶段仅实现了不存储自身数据的Codex Search,对关联数据的支持也不够完善,但无论是其抽象的数据模型,还是最小化的元数据方案,以及"统一记录-业务记录-正式记录"的分层描述原则,Codex都有足够的灵活性支持面向实体对象的描述与组织。  相似文献   

11.
因为翻译了泰戈尔的名作《飞鸟集》,作家冯唐被推到风口浪尖。从2015年11月末开始,网络针对这一译作就争议不断,负面舆论持续发酵后,引起出版该书的浙江文艺出版社方面的重视。该出版社官方微博2015年12月28日发表声明,称从即日起在全国各大书店及网络平台下架、召回该书。(《北京青年报》,2015年12月29日)泰戈尔名作《飞鸟集》以短小的语句,道出像珍珠一般闪耀的深邃的人生哲理,引领读者探寻真理和智慧的源泉。诗中的一朵花、一颗星、一只鸟儿、一个雨滴等等,都极具人性与本报讯(记者杨文杰)去年,搜狐视频投拍的网剧《匆匆那年》借势IP热火了一把,12月28日全新上线的"续集"《匆匆那年:好久不见》却与原著作者发生了版权纠纷,合作双方一拍两散。这是继《芈月传》、《鬼吹灯》之后,年底接连曝出的第三个大IP改编纠纷。从偶发事件到必然结果,IP热引爆版权乱象,比业内预测的来得更为迅猛。12月27日晚,小说《匆匆那年》作者九夜茴在其微博发布声明,称《匆匆那年》书中的人物、故事框架等元素都是其本人所独创,依法受到保护,"1.本人未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改编《匆匆那年》文字作品、影视作品之续集;2.搜狐视频应于本声明发出之时立即停止在其网站上播放《匆匆那年:好久不见》,并公开致歉。否则本人将对上述侵权主体及相关责任人采取相应法律措施,以捍卫基本事实,维护原著作者的合法权益。"搜狐视频方面也寸土不让,于28日凌晨发布声明回应:"2012年4月5日,本公司与王晓頔(注:九夜茴本名)女士签署《电视剧改编权转让协议》(以下简称‘协议’),作者王晓頔已将小说《匆匆那年》之剧本改编权以及电视剧、网络剧改编权(以下统称‘小说改编权’)永久转让予本公司。协议约定,本公司有权根据小说改编的剧本摄制电视剧、网络剧,亦有权通过互联网、电视媒体、手机终端等多种渠道和媒体进行传播;本公司根据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剧本作品以及根据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网络剧等作品,其著作权全部属本公司所有。为此,本公司的行为属于正当行使其合法享有的小说改编权及拍摄权。"据悉,九夜茴正在写作《匆匆那年》续集,而搜狐视频方面经过一年的续写和筹备,《匆匆那年:好久不见》则以全新阵容和班底"抢先"一步与观众见面。新剧讲述了留学归国的乔燃重新回到方茴身边,而大学毕业进入职场的众人,也将出现截然不同的命运走向。女主角方茴身边更是出现了一个全新的霸道总裁角色,加入陈寻、乔燃对方茴的争夺战中。本报讯(记者肖扬)备受关注的《神探夏洛克》大电影将于明年1月4日上映,影片改编自柯南·道尔的原著《福尔摩斯探案集》。据悉,影片展现的故事是为数不多的悬而未解的案件之一。夏洛克的扮演者"卷福"最初听说要拍电影时,他觉得编剧疯了:"我以为这个故事会不知所云,设置会哗众取宠,就像所有狂妄自大的电视剧那样拍电影版。"然而当编剧莫法特和马克将这个他俩计划已久的故事详细讲给"卷福"听后,他改变了原先的想法,并认定电影拍出后应当是精妙绝伦的。们喝的酒都是我踩出来的!"蔡淳佳尝试轻摇滚新加坡暖心天后蔡淳佳近日携首张创作大碟《淳+》在京举办首唱会,这次她一改往日的柔情似水,以酷炫的摇滚风范惊艳全场。当天蔡淳佳以一首轻摇滚曲风的主打歌《整装》拉开表演序幕,"这首歌表达的是整装待发时的振奋与期待,恰好和我此时的心情相符,虽然我出道已经有一阵子了,但每一次我都当自己是全新出发。"此外,蔡淳佳主演的电影《3688想入飞飞》今年一举入围台湾金马奖与釜山国际电影节,现场她唱起电影主题曲《掌声响起》感谢歌迷多年支持,自己也不禁感动哽咽。郭采洁重新做歌手台湾女星郭采洁回归歌坛,日前来京推出全新专辑《爱造飞鸡》。首唱会上,郭采洁携乐队以live方式演绎了平克·弗洛伊德乐队的摇滚经典《Wish You Were Here》。郭采洁说:"入行头几年,我一直在歌手的身份上流浪,我知道自己不是特别有创作天赋,又不是很会唱,所以一度很迷茫。没想到后来凭借演电影打开了局面,让我更加犹豫是不是还要继续做歌手。"不过考虑到音乐是事业的起点,郭采洁还是不舍得放弃,她说现在已感觉到音乐与电影同样重要,分别代表着不同时期的自己。温岚当起大女人刚刚与老东家太阳娱乐公司成功续约的台湾实力唱将温岚近日又趁着这大好势头推出新专辑《爱上自己》,她表示这张专辑是精心打磨了近两年的心血之作,不仅曲风和相应造型都有转变,更大的改变是身为女人对于爱情的态度。"以前我那些比较受大家喜欢的歌,像《傻瓜》、《我全都相信》,唱的都是女生对爱的执着和义无反顾,但通过这次的新歌,我更希望鼓励女生们要多爱自己,做个大女人。因为只有这样,男人才会更爱你、更重视你。"温岚表示这是自己近年来从现实情感生活中得到的感悟,与此同时,她的音乐也越来越有力量。"专辑里加入了现今最流行的EDM等时尚电子元素,听起来很带劲,也特别容易受到感染。"本组文/本报记者崔巍拍电影有点疯文娱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