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声乐学习中,歌唱情感和歌唱技巧是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声乐的学习过程中这也是必须要提前掌握的基本知识。中学生歌唱情感的培养离不开歌唱技巧的灵活运用,两者之间的关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统一。在歌唱情感方面最有效地方式就是对演唱的作品再进行合理地创造,将作品的表达和演唱的情感结合为一体。声乐是音乐中的一大种类,而歌唱情感更是声乐的核心和灵魂,也是声乐艺术表现的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2.
在歌唱艺术中,字、声、气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统一整体。字是歌唱的基础,声是歌唱的关键,气是歌唱的技巧。这三个因素相互制约的关系,完善了歌唱艺术。  相似文献   

3.
在歌唱中气流的运动,有两种方向相反的力量在起作用一种是向上,向外的推动力量;一种是向下,向后的保持力量,二者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它们在相互联系中求统一,在相互对抗中求平衡,并且贯穿在歌唱状态的始终.  相似文献   

4.
浅议歌唱中情感与技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歌唱情感与歌唱技巧是声乐学习中最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是声乐学习首先必须掌握的两个基本知识,二者共同存在于歌唱的统一体中,相互对立、相互统一、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歌唱者把声乐作品通过科学、合理的“二度创作”,即歌唱情感和声乐技巧有机的结合,用美妙的嗓音和高超的技巧以及准确而生动的歌声再次传递给观众,从而引发与观众内心情感的共鸣.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5.
每个人歌唱能力的差异,取决于各方面因素,就歌器官机能的强弱来说,歌唱器官的相互协调、匹配的是少数的,然而,大多数人的歌唱器官是通过器官机能的训练来完成歌唱机能的协调,从而产生优美动听的歌声。运用"无声"练习提高歌唱机能之间的相互运作,是完成科学歌唱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歌唱中气流的运动,有两种方向相反的力量在起作用:一种是向上,向外的推动力量,一种是向下,向后的保持力量,二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它们在相互联系中求统一,在相互对抗中求平衡,并且贯穿在歌唱状态的始终。  相似文献   

7.
歌唱艺术表演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作为联系音乐创作与欣赏的中介环节,一方面担负着创造性地再现作曲家的音乐作品,从而进一步促进和推动音乐创作的使命;另一方面又有通过表演为听众提供审美享受,从而影响和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歌唱表演的作用正是在与这两个相关的环节联系中显现的。一、歌唱艺术创造性与真实性相互结合歌唱表演作为二度创造决定了它必须兼顾创造性与真实性相互结合,并力求做到二者的协调与统歌唱艺术作为二度创作,仅仅具有真实性,即对原作忠实再现是不够的。它还必须与表演者的创造性相结合,实现真实性与创造性的统…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歌唱语言与歌唱发声中字与声相互结合的关系来谈谈歌唱,咬字、吐字的重要性。联系教学实践具体地阐述了在歌唱中如何把字咬清吐正的方法,做到"字正腔圆",更好地表达歌曲深刻的思想感情,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9.
《邢台学院学报》2015,(3):163-165
声乐表演是一门声音与语言相统一、歌声与情感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声乐表演过程中,出色的演唱技巧与真挚的情感表达是完成歌唱表演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我们要正确理解歌唱技巧与情感表达的关系,二者相互统一、相互渗透、缺一不可。要知道有技巧而无情感的演唱只是一种技术卖弄,毫无意义可言;有情感而无技巧的演唱根本谈不上歌唱。因此,在歌唱时要以情带声、以声传情,达到声情并茂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0.
系统自然观认为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以及相互作用的关系。歌唱表演体现着系统自然观的哲学思想,是很多系统的积极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的结果。在系统自然观视域下,歌唱表演者在神经系统的统一协调下,只有把呼吸系统、发声系统、语言系统、表情系统协调起来,才能共同服务于歌唱表演。  相似文献   

11.
歌唱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又自然的肌肉运动过程。声音训练的科学性,发声方法的正确性以及歌唱心理的平和性,都与我们获得优美声音有着直接关系。我们应加强歌唱呼吸基本功训练,建立一个良好的歌唱呼吸基础;调整良好的声音共鸣;正确掌握歌唱语言;培养自我表现、抒发感情的歌唱能力。同时,我们还应当全面地了解、认识、学习和歌唱的知识,掌握歌唱的技能技巧和学习音乐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更好地为歌唱服务。  相似文献   

12.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朗诵是一种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艺术,要求字正腔圆,语句熟练,表情达意;歌唱则是表现人们思想感情,综合了语言、声音和音乐于一体的声乐艺术。朗诵和歌唱虽分属于语言艺术和声乐艺术,但二者都属于声音的艺术.而且更具体地说.二者都是人声的艺术,都是以人声为载体的声音艺术。正是由于朗诵和歌唱之间存在这些相似性,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而言,二者之间就存在着迁移。  相似文献   

13.
呼吸是声音的生命力,一切声音都是靠气息支持的,科学的呼吸和发声是演唱的根本。本文针对歌唱的呼吸方法以及对气息保持和运用提出自己的一点认识,希望对声乐爱好者能有一点启发。  相似文献   

14.
民族唱法是被中国人广泛接受的一种歌唱方法,中国有56 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歌唱审美,甚至不同地域歌唱的方式和审美也各不相同.探讨民族唱法思维,首先要了解民族唱法的技术审美标准,建立声音的意识,方能更科学地学习和演唱.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歌唱中一个较重要的基本技能。因此,在声乐教学中,不公要进行发声的训练,还要进行吐字方面的训练。为此,教师应重视咬字吐词同发声、行腔结合起来、统一起来的训练;歌唱咬字吐词要唱好基本音素;注意歌唱中的非自然状态咬字方法;歌唱咬字还应重视词、句重音、语调、节奏、语气等。  相似文献   

16.
打开喉头,建立起正确的喉头状态.在发声的过程中,将声音始终贴住咽壁,放置在声音的管道里,这些歌唱状态的正确建立是关闭唱法形成的重要基础.男高音的学习和训练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调整发声状态的的过程,当发音器官能在正确的状态下协调配合,最适合自己声音的腔体建立之时,也就是男高音辉煌的声音产生之际.  相似文献   

17.
"歌声只有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如果我们所培育的学生只是一个个会唱歌的"机器",缺乏来自心灵深处的真情实感,那他的歌声永远不可能感染孩子们。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歌唱发声与气息力度之间的关系。指出歌唱的艺术是气息力度控制的艺术,气息力度的控制对歌唱发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变声期常给合唱训练带来一些困惑,因此有人主张禁声或认为不能歌唱,其实,这是一种消极的没有科学依据的做法。我们就此初步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的方法,使孩子们能在美妙的歌声中愉快地渡过变声期,以利于广大青少年健康发育成长。  相似文献   

20.
声音形象是通过歌者在歌唱中塑造出来的,歌唱活动是意识和肌体的双重活动,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歌唱训练的根本就是不断地改变学生的声音概念,在这过程中,意识是发生作用的,所以教师必须先教学生思考,让学生学会在思考中歌唱,通过培养学生敏锐的听觉和想象力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声音形象,最后使学生达到演唱自如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