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小说中固然有《白光》式的“独角戏”,有《示众》型的“群象体”,还有《风波》之类很难判定其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篇什,但就多数作品而言,其中的人物形象确有轻重主次之分。对鲁迅小说中主人公的分析探讨代不乏人,高论迭出,而对鲁迅小说中次要人物的综合考察似尚不多见。本文拟着重从艺术构思的角度,检视一下鲁迅小说中次要人物的艺术功能,借以窥探作者的艺术匠心,以供今日短篇小说创作之借鉴。次要人物是一篇小说总体构思的有机组成部分,它通过一定的结构和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生活环境组成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共同实现着作家的创作意图。因而,在一个高明的作家手里,一篇小说的次要人物不应该是游离的,更不应该是可有可无的,它和作品的其它要素胶结在一起,互相渗透,互相加深,发挥着多方面的艺术功能。我们在鲁迅的小说中看到的情形正是这样。  相似文献   

2.
王维和苏轼,分别是前后两个山水诗创作高峰的代表人物。通过具体作品的比较,可以看出王维山水诗与苏轼山水诗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貌,主要表现在:从创作运思阶段对审美关系的处理来看,有重客体与重主体的不同;从作品中表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有人自然化和自然人化的不同;从诗人的创作才能倾向来看,有以才气为诗和以才学为诗之不同。  相似文献   

3.
人物是小说的灵魂,是小说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可以说,读懂了小说中的人物,就读懂了作者真正想要通过作品所说的话。选择叙事学中的人物叙事作为切入点,对余华的作品《一九八六年》进行分析,从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构建、主次要人物之间的关系连接、人物及人物关系的设置目的和意义三个方面进行梳理,更好地理解作者所运用的写作技巧以及所表达的思想观点。  相似文献   

4.
茅盾小说创作是以心理描写作为重要艺术专注点的。他所塑造的许多人物形象,所以会闪耀着熠熠光彩,显得栩栩如生,读者不仅可以鲜明地感受到他们外在的声音笑貌,而且还可以进一步窥见他们隐秘的精神世界,显然与他擅长于精细地刻划人物的内心活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茅盾小说的心理描写,受当时时代潮流和美学风尚的影响,为他的创作个性所制约。在有选择地继承和借鉴中外文学遗产的基础上,进行革新,创造,从而逐步形成自身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5.
学表现对象从官绅降至平民是社会的进步,小说从叙述情节,表现人物到注意人物内心世界,刻划人物心理,是小说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我国古典小说对人物心理的艺术处理有直接表现,间接表现、“空白”潜蕴等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6.
文学表现对象从官绅降至平民是社会的进步,小说从叙述情节、表现人物到注意人物内心世界,刻划人物心理,是小说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我国古典小说对人物心理的艺术处理有直接表现、间接表现、“空白”潜蕴等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小说分析往往扣住环境、情节、人物来展开,这诚然是不错的。但是,小说这种体裁并非一个模式,如果统统按固有套路去解析,有时就会有削足适履之嫌,很难发掘作品深厚意蕴。事实上,作者在设置人物时大费匠心,在安排人物关系上也用心良苦,顾及这两点,对作者的创作意图才可能了解得更透彻更全面些。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艺术性、思想性都很高。茅盾曾这样赞叹说:“三个月来的创作,我最佩服的是鲁迅的《故乡》。”(《小说月报》“评四五六月的创作”)即使对鲁迅小说批评最激烈的成仿吾也承认说:“《故乡》实不可多得的作品。”(《〈呐喊〉的评论》)那么《故乡》究竟好在哪里?一般论者多注意到了作品中的主要人物,而忽视了次要人物宏儿和水生,忽视了作者安排这两个小人物的艺术匠心。我们认为,宏儿和水生这两个小人物,就作品思想容量和艺术结构而论,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者创作意图的流露以及对人生的深沉思考,正是  相似文献   

8.
环境描写做为小说三要素之一,在小说创作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正如茅盾所说:“人物不得不在一定的环境中活动,因此,作品中就必须写到环境。作品的环境描写,不论是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密切地联系着人物的思想和行动。”小说是以塑造人物为中心的,因此环境描写必须为塑造人物服务。这里只就《孔乙己》中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所起的作用,谈点自己的看法。一展示人物活动场所  相似文献   

9.
张竹坡上承金圣叹,下启脂砚斋。他对《金瓶梅》的评点涉及小说创作思想与艺术等各个方面,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将中国小说批评理论体系推向一新高度。其中《寓意篇》是他小说专论中较为独特的一篇。他通过联想与想象,又借助训诂学的方法,索名探源,或探索人物之间关系,或探索作品中的"时日"安排,或探索人物命运与名字之关系,虽偶有牵强附会或陈腐之语,但大都随手成趣,不失为一篇"再创"佳作。  相似文献   

10.
鲁迅关于小说创作的美学理论,很值得新时期小说家学习与继承。本文通过对鲁迅《药》《孔乙已》《明天》《白光》《社戏》《故乡》等小说的具体分析,从自描手法、心理刻划、人物塑造等三个方面,论述了鲁迅在小说创作中的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11.
《宜宾学院学报》2016,(5):26-31
在小说中,人物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从人物的形态来看,小说中的人物可以分为圆形人物和扁形人物两类,圆形人物的艺术价值高于扁形人物。从人物与小说情节的关系来看,小说发展初期重情节轻人物,然而随着时代发展,人物的刻画、心理描写逐渐得到关注。从人物与小说的叙述者来看,有作者主导人物、人物主导作者和作者即人物三种。小说只有通过作者的修辞性介入,其中的人物才能生动起来,这样的小说才能算是成功的小说。  相似文献   

12.
从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来看,人名在作品内涵中所起的作用已远远超过了代号所起的作用:好的人物取名,如同形象塑造,情节安排一样充满令人心醉神驰的艺术魅力。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二集》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创作难,就是给人起一个称号或浑名也不易。”这就说明了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名号决不是信手拈来,随意而“安”的,而是蕴含着作者独具魅力的艺术构思。  相似文献   

13.
作为后现代鼻祖的博尔赫斯,其作品打破了传统小说模式,构筑了学创作的新格局。从他的作品来看,博尔赫斯始终在实践着这样一种创作观念:小说即游戏,从而剥掉了传统小说作为认识本体论的神圣外衣,从小说包孕的哲理、结构、幻想三个层面娱己娱人;在小说与现实的关系上,他说小说无非是梦的引导,从而消解了现实与虚构的对立关系。同时对传统小说主人公概念内涵也进行了置换,时间、空间和事理孤傲而鲜明地取代了人物作为主人公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一下《聊斋志异》中的诗词及其与小说结合的特点,看看诗词在小说创作中的作用不仅有助于理解和评价这部古典文学名著,而且对我们从中取得借鉴,在今天的小说创作中调动一切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安排情节、描写环境和渲染气氛等,都是有意义的。在评注本《聊斋志异》的四百三十八篇作品中,有二十三篇中含有诗词。其中除断句、联句共十六句外,完整的诗十八首,词曲五首。  相似文献   

15.
作为后现代鼻祖的博尔赫斯,其作品打破了传统小说模式,构筑了学创作的新格局。从他的作品来看,博尔赫斯始终在实践着这样一种创作观念:小说即游戏,从而剥掉了传统小说作为认识本体论的神圣外衣,从小说包孕的哲理、结构、幻想三个层面娱己娱人;在小说与现实的关系上,他说小说无非是梦的引导,从而消解了现实与虚构的对立关系。同时对传统小说主人公概念内涵也进行了置换,时间、空间和事理孤傲而鲜明地取代了人物作为主人公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由“外来户”经历形成的孤独体验对王安忆小说创作的影响,包括对创作题材的影响,对作者创作观的影响和对作家安排作品中人物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小说历来是以塑造人物反映生活。然而,当我们对新时期小说作出全面考察时,发现有相当一些小说(主要是中、短篇)并非尽是因塑造典型人物而成功的。这些小说虽非小说创作的主流,但它们的成功,它们的不同凡响,却十分值得我们重视。它们在向我们频送秋波:小说创作中出现了新的典型观。这些作品并不以刻划性格塑造典型,而是表现出某种典型气氛或典型情绪。我们不妨先以王蒙的《春之声》为例。这篇作品发表于1980年,时值新时期文学创作繁荣的一个高潮期。就短篇小说而言,已经出现了谢惠敏、陈奂生、乔光朴等脍炙人口的艺术典型。王蒙这篇小  相似文献   

18.
简·奥斯汀的作品向来被认为是阐述婚姻家庭观和道德伦理观的典范,国内鲜有文学评论家从宗教角度对其加以研究,这里主要从宗教与文学的关系、简·奥斯汀生活背景与宗教的关系入手,阐述宗教对其作品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一、小说人物塑造受宗教影响;二、小说采用的叙事手法受宗教影响;三、小说情节安排受到宗教影响;四、小说场景安排受宗教影响。  相似文献   

19.
王安忆本人早年的外来户经历形成的“孤独情结”对她的小说创作产生了三方面影响,最直接的影响是创作题材中大量出现外来户题材,对创作观的影响则表现为作者坚持创作自由和与读者存有隔膜的心理并存,创作实践上表现为努力在作品中安排更本质的人物关系,对现实的人物关系则持冷眼旁观态度。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作者与主人公在作品中的关系、小说结构与人物关系结构、主人公的内心独白三个方面入手分析路翎小说中的复调性因素;在对此进行静态的现象描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其复调小说产生的原因和本质特征,同时以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创作作为参照,凸现出其文本艺术特征的自我生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