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0 毫秒
1.
市场化改革既通过产权结构影响R&D投入,又通过影响市场化水平、新产品需求和筹资环境等市场环境对R&D投入产生影响。本文利用中国高技术产业1995-2010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的GMM方法实证考察了市场化改革对R&D投入的影响,得到以下主要结论: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和新产品需求的增长对高技术产业R&D投入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入世后的正向影响更大;筹资环境的改善有利于促进高技术产业R&D投入的增长。国有产权过于集中不利于高技术产业R&D资本投入的增长,但却导致了过多的R&D人力投入。市场势力与R&D投入存在的非线性倒U型关系;企业规模对R&D资本投入的影响并不确定,但促进了R&D人力投入增长。  相似文献   

2.
基于中小高新技术上市公司显著的研发投入和风险资本持股特征,研究了内部创业团队和外部风险资本支持团队的人力资本特征对2009~2012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上市后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证实创业板公司上市后研发投入水平与高管团队平均年龄负相关,与高管平均学历和技术背景高管比例显著正相关。同时,风险资本投资的创业板公司相对没有风险资本投资的公司研发投入并没有显著差异;但声誉越高的风险资本投资的公司IPO后研发投入水平显著更高。  相似文献   

3.
高技术产业因所从事的都是以技术上的新发明、新创造为基础的开发工作,当其新颖独特的产品投放市场以后,由于没有竞争对手,往往能迅速占领市场,在短期内可以获得较高的利润.但技术开发风险较大,失败率也相当高,故创业投资追求的是资本增值.因此,在投资过程中创业投资机构必将竭力规避投资风险,针对高技术产业化的不同阶段而进行不同的阶段性投资.  相似文献   

4.
黄福广  王建业  朱桂龙 《科学学研究》2016,34(12):1875-1885
风险资本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是重要的学术和实践问题。论文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风险资本专业化投资对被投资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风险资本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并且风险资本行业专业化程度越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越高。进一步检验发现,风险资本的行业专业化对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更大;阶段和地域聚焦投资强化了行业专业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同时,行业专业化提高了风险资本进行早期阶段和近距离投资的倾向,不同专业化之间存在部分相互强化关系。论文从专业化角度,揭示了风险资本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机制。  相似文献   

5.
以2009—2013年在中国创业板上市的199家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风险资本持股对创业家族企业和非创业家族企业绩效影响的差异。研究发现,相对于风险资本持股的非创业家族企业,风险资本持股的创业家族企业具有更高的销售收入增长率和员工人数增长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风险资本持股较高时,风险资本在企业扩张期进入时,以及企业所在地区成熟度较高时,风险资本对创业家族和非家族企业成长转型作用差异明显。因而,有必要强调风险资本投资方式和外部经营环境在创业家族引进风险资本过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融资成本、风险及资本结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融资成本是现代企业融资中必须面对的课题.由于不同融资方式的融资成本不同,因而不同的资本结构必然有着不同的资本成本,通过对资本结构的成本分析可以寻找最低的企业融资成本,从而选择最优的融资方案.企业投资有风险,企业融资或筹资也有风险.企业融资面临的风险主要有清偿风险、利率风险、外汇风险、犯罪风险、政策风险等,企业融资风险也与资本结构有关系,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化解融资过程中的各种风险.  相似文献   

7.
对高技术企业发展能力问题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促进高技术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有助于提升综合国力竞争力.以2000-2006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的111家高技术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知识资本与高技术企业发展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知识资本对高技术企业的发展能力有积极的贡献,而物质资本对高技术企业发展能力的贡献不明显.因此,高技术企业要谋求发展,应注重知识资本这一"质"的积累、增值和实现,通过各种途径增加企业的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  相似文献   

8.
企业集群的动态能力源于创新网络的知识积累与技术创新。社会资本能够促进集群中创新网络的形成,加快创新。科技园区是我国的高技术企业集群,由于社会资本缺乏,大多数园区未形成创新网络而难以产生集体效率,并且过于依赖外国技术。我国政府应通过制度创新创建社会资本、提高科技园区本土企业的技术能力,形成内部学习网络以产生动态能力。  相似文献   

9.
根据美国全美风险投资协会的定义,风险投资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具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的一种权益资本。从投资行为的角度来讲,风险投资是把资本投向蕴藏着失败风险的高新技术及其产品  相似文献   

10.
从风险投资与传统投资(实物投资、金融投资和宏观投资)的比较入手,通过实证分析,归纳出风险投资与传统投资方式不同的三个本质特性——投资时象是以高技术企业为主流的风险企业;时风险企业的扶植,除风险资本外,还提供增值服务;投资项目选择中有独特的投资准则。  相似文献   

11.
入孵创业企业的道德风险长期制约着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融资行为。针对科技企业孵化器与互联网金融有机结合的新形势,构建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企业、风险投资三者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并分析三方合作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借助互联网金融能够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融资成功率:当创业企业违约罚金期望值大于违约后的额外净收益时,创业企业必将选择诚信策略;而且降低科技企业孵化器努力成本、降低创业企业的融资目标和提高风险投资的投资预期收益有助于提高融资成功率。而当科技企业孵化器无法对创业企业进行有效监督时,创业企业必定选择投机——创业企业投机风险存在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2.
风险投资通过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推动一国经济发展已被广泛证实.但是很少有文献研究什么样的企业适合获得风险投资,风险投资对这些企业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依据高技术创业企业成长过程:产品形成--融资--投放市场这三个阶段,从企业的产品创新特性出发研究风险投资和债务融资两种不同类型投资者对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特别是对企业战略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知识经济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和龙头的经济,而风险投资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器和助推器。没有风险投资,就没有高新技术产业化,就没有知识经济。国内风险投资发展十几年,对促进国内高新技术产业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风险投资事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对策来建立和完善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风险投资体系。  相似文献   

14.
龙勇  常青华 《科学学研究》2008,26(4):852-859
 风险投资通过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推动一国经济发展已被广泛证实。但是很少有文献研究了什么样的企业适合获得风险投资,风险投资对这些企业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本文从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创新特性出发研究了风险投资和银行债务融资两种融资方式的选择以及不同融资方式对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市场策略制定的影响,并对企业产品创新类型对企业制定市场策略的影响进行分析。通过对多个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调研所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相关假设。最后对研究结论和意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5.
朱顺泉 《软科学》2012,26(4):63-66
在投资者与创业投资家之间的委托代理中,构建了他们之间的报酬机制合约优化模型,求出了在创业投资家最佳的努力水平下,投资者愿意支付给创业投资家的创业基金利润的最优比例以及创业投资家愿意注入的最优资本金额,进而从报酬激励和风险承担的角度分析对创业投资家的激励,以降低创业投资家的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16.
创业风险投资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共生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青  彭金鑫 《软科学》2011,25(2):11-14
以生态共生理论为基础,用创业风险投资额和高技术产业产值为主质参量,构建了创业风险投资与高技术产业共生度模型,提出了基于共生度分析的创业风险投资和高技术产业共生模式的评判标准,对我国创业风险投资和高技术产业共生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创业风险投资与高技术产业经历了寄生和非对称互惠共生两个阶段,将向正向对称互惠共生方向发展。预测了形成对称互惠共生的时间,得到了对称互惠共生的条件组合关系。  相似文献   

17.
考虑私人收益的创业投资双边道德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林森 《软科学》2010,24(3):127-131
引入私人收益变量,分析在股权契约设计下,比较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的努力水平及私人收益的谋取,揭示期间的双边道德风险,并发现私人收益的作用,提出在没有契约工具可以完全消除双边道德风险的情况下,通过间接控制私人收益来激励双方的努力,部分消除双边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人力资本不确定性的风险投资契约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信息不对称是契约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交易契约设计的最基本原因。目前很多研究者都倾向于认为,风险投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主要来自于高新技术的不确定性,认为信息缺口是因人们对某种专业知识的缺乏。而我们认为,在风险投资契约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根源并不是自然技术的外生不确定性,而是人力资本的内生不确定性,具体表现为人力资本投入、产出、退出三个方面的不确定性。因此,风险投资的契约设计应基于人力资本的不确定性进行。从这一思路出发,本文尝试性地对风险投资实践中的分段投资、剩余索取权分配、剩余控制权安排等契约条款的成因做出了初步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9.
Using a new European Union-sponsored firm-level longitudinal dataset, we assess the impact of government-managed (GVC) and independent venture capital (IVC) funds on the sales and employee growth of European high-tech entrepreneurial firms.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in statistically robust and economically relevant positive effect is exerted by IVC investors on firm sales growth. Conversely, the impact of GVC alone appears to be negligible. We also find a positive an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mpact of syndicated investments by both types of investors on firm sales growth, but only when led by IVC investors. Our results remain stable after controlling for endogeneity, survivorship bias, reverse causality, anticipation effects, legal and institutional differences across countries and over time and are stable with respect to potential non-linear effects of age and size of entrepreneurial firms. Overall, our analysis casts doubt on the ability of governments to support high-tech entrepreneurial firms through a direct and active involvement in VC markets.  相似文献   

20.
针对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基金运作过程中的道德风险问题,从风险投资者角度出发,对风险投资家的报酬激励机制设计问题进行了讨论。为此在两阶段情况下,引入风险投资家的第一阶段业绩作为先验信息来修正对其工作能力的判断,从而建立了风险投资家的报酬激励机制模型。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在基于风险投资家历史业绩的报酬激励机制下,风险投资家的努力程度要大于不考虑历史业绩下的努力程度;风险投资家在第二期基金中分享收益的份额大于他在第一期基金中分享收益的份额。因此,这种激励机制有效地刺激风险投资家在每期的基金运作管理中努力工作,降低了道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为风险投资者制定合理有效的激励契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