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各位专家、学者、女士们、先生们: 为庆祝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成立七十周年而准备的第二届明清档案与历史研究学术讨论会,在中央办公厅领导的热情支持和亲切关怀下,在国家档案局领导的直接指导下,经过一年多的紧张筹备,现在正式开幕了。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全体员工,对应邀光临今天会议的中外来宾表示热忱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2.
霍华 《历史档案》2006,(2):F0002-F0002
①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成立80周年庆祝大会主席台(从右至左:副馆长邹爱莲、副馆长刘余才、馆长邢永福、副馆长冯伯群、党委书记赵雄)。②馆领导向从事明清档案工作满20年和30年的同志颁发《荣誉证书》。③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戴逸在“明清档案与历史研究学术研讨会”上讲话。④邹爱莲副馆长在庆祝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成立80周年“明清档案开发利用座谈会”上介绍10年来明清档案开发利用情况。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成立80周年@霍华  相似文献   

3.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学者,女士们、先生们: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为庆祝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建馆80周年而举办的“明清档案与历史研究”学术讨论会,今天在这里开幕了。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全体员工,对光临会议的中外来宾表示热诚地欢迎!对国家档案局毛福民局长  相似文献   

4.
1990年10月13日上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举行会议,隆重庆祝建馆65周年。国家档案局局长冯子直、副局长张成良,前国家档案局局长韩毓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副馆长徐艺圃、前馆长黄啸曾、延永生,副馆长金玉章、前馆机关党委书记沈洪堂,明清档案专家张德泽和已离退休的老档案工作者,以及全馆工作人员20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徐艺圃同志首先致开会词,接着冯子直、韩毓虎、张德泽、黄啸曾、延永生等同志分别讲了话。徐艺圃同志在致开会词中,首先对参加会议的国家档案局的领导同志以及本馆已离退休的明清档案工作者,表示热烈的欢迎。接着,对1985年馆庆60周年以来5年的工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他要求全馆工作人员“要在国家档案局的直接领导下,振奋精神,艰苦奋斗,从严治馆,发扬老一辈档案工作者那种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无私奉献精神,热爱我们的明清档案工作,献身明清档案事业,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历  相似文献   

5.
各位专家、各位贵宾: 今年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80华诞,我能够有机会参加这次会议,非常高兴.因为一史馆是我们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亲密的伙伴,关系密切,休戚与共;一史馆是我们编委会的依靠,是我们的坚强支柱.可以说没有一史馆的工作,我们编史工作也没有办法进行.自从清史工程启动以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全力以赴,投入力量,支持编委会工作,聘请几十位专家和工作人员,紧张地整理档案、录入档案,提供清史工程使用.所以在这里我由衷地感谢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领导和全体同志.  相似文献   

6.
同志们: 今天我们来参加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建馆65周年庆祝活动,感到很高兴,我代表国家档案局向一史馆的全体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祝贺在65年的漫长历程中,经过一代又一代档案工作者的艰苦奋斗,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收集保存并整理了数以千万计的被称为东方奇珍瑰宝的历史档案;祝贺你们开放并通过接待查阅、举办展览、编辑公布档案史料等提供大量档案史料,在为我们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特别是为明清史研究服务,为中外文化交流服务,所做出的重要贡献。我们还要向从事档案工作40多年,至今已80多岁高龄的档案工作老前辈张德泽老先生表示感谢,向在座的韩毓虎同志、黄啸曾同志、延永生同志以及其他离退休  相似文献   

7.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纪念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建馆六十周年。我代表国务院向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全体职工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前来参加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建馆六十周年纪念活动的国内外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的档案事业源远流长。保存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典籍。明清两代的档案就是我国文化典籍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事档案工作,和从事其它工作一  相似文献   

8.
<正>为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提高我省档案修复工作水平,在省档案局领导的关心重视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大力支持下,我于2015年7月27日至8月15日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就档案修复技术进行了为期三周的跟班学习。通过这次难得的学习经历,对一史馆档案修复的工作机制、管理方法、操作流程、主要技术等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创新的工作模式、精细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 在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的支持和关怀下,为庆祝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建馆六十周年而举行的明清档案与历史研究学术讨论会,现在正式开幕了。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全体同志,对今天应邀光临会议的中外来宾、国内外史学界的专家学者以及各新闻出版单位的编辑、记者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0.
1984年4月29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举行茶话会,热烈祝贺该馆研究员、明清档案专家单士魁同志从事明清档案工作六十年暨光荣退休。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长延永生同志主持了  相似文献   

11.
二○○○年四月十三日北京市档案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文件各位代表,各位来宾,同志们: 北京市档案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现在开幕。出席今天会议的领导同志有:中国档案学会理事长沈正乐同志,副理事长王德俊同志,国家档案局档案科学技术专家委员会秘书长邱晓威同志,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副馆长冯伯群同志,市人大文化卫生体育委员会主任蓝天柱同志,北京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张文启同志,市政协办公厅副主任戴彤同志,北京城市开发建设集团公司总经理赵康同志,还有北京市档案局北京市档案馆北京市档案学会的领导徐俊德、包金春、方旭、罗运鹤、白莲花同志,北京市档案学会副理事长冯惠玲、苏文同志。 会议召开之前,市政协副主席李获生同志亲切会见了各位领导,接见了学会工作者,在此转达李主席对各位代表的问候。 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来自我市各区、县档案局(馆)以及市属各委。办、局、总公司、高等院校档案部门,是从北京市档案学会所属的各档案学会、分会及会员小组的会员中按比例推选出来的。会议代表中,有1995-1999年度学会活动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有荣获学会1998、1999年度档案学术成果奖的获奖人员,有人会不久的新同志,也有多年来热心支持、积极参加档案学会活...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2000年金秋时节,迎来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建馆75周年的喜庆日子。10月20日,我馆同志齐聚一堂,举行了别开生面的庆祝活动。 庆祝大会由刘余才副馆长主持,会议的主题是“回顾与展望”。会上,我馆各部门负责人分别对过去5年的工作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大家一致认为:在馆领导的关心支持、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馆各项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5年来,在确保明清档案安全、加大档案基础工作力度的同时,通过合作编辑出版史料、举办档案展览等形式,充分发挥了明清档案的作用,扩大了明清档案的社会影响。 各部门负责人…  相似文献   

13.
各位代表、各位来宾、各位同志: 中国档案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现在宣布开幕。 今天前来参加大会的有关部门的领导有:中共四川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谢世杰,国家档案局副局长张成良,他们公务十分繁忙,今天能够光临指导,这是对本会的关怀和支持,我代表中国档案学会和与会的全体代表,向各位领导同志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出席今天大会的还有本会前任副理事长、本届理事会顾问贾丕绩同志。贾老始终十分关心和支持本会工作,今天又到会看望代表,指导开好本次代表会,我代表中国档案学会和与会代表向贾老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4.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全体同志:值此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建馆80周年之际,谨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档案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真实记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见证。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明清档案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它凝聚着我们祖先的心血和智慧,为我们今天继往开来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建馆80年来,经过几代档案工作者的辛勤工作,明清档案在安全保管、整理编目、学术研究、开发利用、对外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绩,为推动学术研究、繁荣中华文化、加…  相似文献   

15.
(一九九五年十月七日) 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庆祝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成立七十周年,这是我国档案界的一件喜事。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鹏同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同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同志为一史馆七十年馆庆题了词,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档案事业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这里我代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16.
中央档案馆与国家档案局机构合并后,中共中央办公厅领导同志十分关注新机构的工作运转情况。从去年十二月中旬起,中办领导同志在百忙中挤时间找中央档案馆(局)新班子研究工作、解决问题,并于春节前夕,到各事业单位看望、慰问职工,调查指导工作,使广大干部职工深受教育和鼓舞。 1月26日上午,中央办公厅主任曾庆红同志、副主任徐瑞新、陈福今同志在中央档案馆(局)领导王刚、刘国能和沈正乐同志的陪同下,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调查指导工作。 中办领导同志首先听取了一史馆馆长徐艺圃同志的工作汇报。当谈到明清历史档案自1980年开放以来,在国内外引起了良好反响,并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时,曾庆红同志说,档案开放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绩。该开放的档案就要开放,但开放一定要按《档案法》的条文履行手续。有些档案如果涉及民族、宗教、边疆、国土和对敏感历史人物的评价等,提供利用要慎重。一切要有利于稳定,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能人云亦云,随风潮、赶时髦。要实事求是,多研究多讨论,也可以由名家评论。  相似文献   

17.
同志们,朋友们: 庆祝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成立六十周年大会现在开始。 这次大会和这次庆祝活动,是我国档案界的一项重大活动,是国内外档案界人士、明清史研究工作者以及其他专家、学者共同参加的一次盛会。 今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同志出席了我们的大会。  相似文献   

18.
正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7月19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馆开馆。新馆馆址为北京市东城区祈年大街9号,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是一座集明清档案保管保护、利用展示、研究交流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档案馆。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历史学习与研究、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更好展示珍贵明清档案及明清档案事业发展历程,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在新馆开馆时同步推出3个基本陈列,分别是"兰台翰墨家国春秋——明清历史档案展""盛载千秋——明清档案装具陈列展""守护国家记忆传承民族文脉——明清档案事业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9.
赵雄 《历史档案》2006,(1):8-11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学者,女士们、先生们:为庆祝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成立80周年而举办的第三次明清档案与历史研究学术讨论会,经过两天紧张而热烈的大会发言和小组讨论,现在就要结束了。下面请允许我代表会议学术组对这次讨论会作个简要的总结。这次学术讨论会,是我馆继1985年  相似文献   

20.
《历史档案》2006,(1):6-7
今年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80华诞,我能够有机会参加这次会议,非常高兴。因为一史馆是我们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亲密的伙伴,关系密切,休戚与共;一史馆是我们编委会的依靠,是我们的坚强支柱。可以说没有一史馆的工作,我们编史工作也没有办法进行。自从清史工程启动以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全力以赴,投入力量,支持编委会工作,聘请几十位专家和工作人员,紧张地整理档案、录入档案,提供清史工程使用。所以在这里我由衷地感谢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领导和全体同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