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1 毫秒
1.
夏季是钓罗非的黄金季节。罗非由于贪吃,又不易吐钩,十分好钓。但不少钓鱼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明明有罗非咬钩,提竿却是空钩。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2.
五、提竿时机与提竿动作 提竿时机与提竿动作的把握直接影响垂钓的效果。在台钓中,一般认为看到浮漂有力地一顿,然后手握竿直臂前推上扬,是应正确掌握的提竿时机和动作。但实际上,休闲钓和竞技钓在这方面也是有分歧的。 1.提竿时机 为什么台钓的最佳提竿时机一般来说总是选浮漂有力一顿而非其  相似文献   

3.
刘自治 《钓鱼》2009,(3):30-31
综观各类钓鱼书刊杂志上,有关手竿钓鱼提竿时机的文章似乎不多,而且各文中所讲的提竿时机都是不外乎那么几种。除了拉黑漂这种台钓浮漂及七星散漂共同的提竿信号之外,还有一种是专门针对台钓漂的,即漂尾上升一或二目并停止不动时,也即钓二目时漂尾上升到露出三四目时即为提竿时机。  相似文献   

4.
阿牛学钓记     
吴世雄 《钓鱼》2007,(2X):14-15
手竿传统钓之标讯:判读标讯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垂钓者对提竿时机的把握与鱼获量。无论采用“传统钓法”或是“悬坠钓法”,人们都无从观察到水下鱼儿摄食的状况。鱼儿在水底的嗅、拱、碰、撞饵食至吞食钩饵都是通过钓线传导到浮标上的。而这些颤动、抖动、移动、上浮或下沉等讯息,正是垂钓者辨标识鱼,及时扬竿的关键。那么,在诸多信号中,哪些是我们扬竿中鱼的有效讯号呢?下面我们将传统钓法中较为典型的几种有效标讯介绍给初学钓鱼的朋友。  相似文献   

5.
陆景新  朱广宇 《垂钓》2009,(1):32-32
初用手竿钓鱼时,笔者走了很多弯路,也出过很多笑话。但是,通过书本上的理论学习和朋友们耐心的帮助,很快学会了悬坠钓法。然而,随着经验和钓技的不断提高,我逐渐发现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那就是鱼皎钩了却钓不上来鱼。擅长手竿垂钓的朋友不是告诉我提竿早了,就说是提竿晚了,搞得我一头雾水。后来,经朋友们的指教和自己的摸索,终于明白提竿时机是导致空竿非常关键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王思 《中国钓鱼》2004,(8):49-49
用传统钓法钓鲫,提空竿的情况时有发生,然而过多过频地提空竿,则说明你的钓法有毛病了。  相似文献   

7.
阿牛学钓记     
吴世雄 《钓鱼》2005,(12):12-13
提竿技术:是指在垂钓的过程中,鱼儿被诱进窝内,在吞食钩饵的情况下,垂钓者通过抬臂扬竿,将鱼儿钩住钩牢。大家都知道,悬坠钓组素以高灵敏度见长,其丰富的漂讯语言,以及刁猾鱼儿对钩饵的瞬间吞吐现象,无疑是对垂钓者提竿技术的考验。所以熟练地掌握提竿技巧,将会给你的垂钓活动增添无限的乐趣。当然,采用何种提竿方式,除了个人习惯外,你还得根据所垂钓的鱼种大小,使用的钓具及钓取的方式来确定。下面我们为初学者介绍几种不同的提竿方式:  相似文献   

8.
金秋的迷人时节,上午钓获颇丰,几位同行钓友,兴致勃勃地在池边野餐,三杯进肚话就多起来了,也不急于再钓。一位钓友提出问题说:“手竿钓鱼关键问题是什么?”我以为都是老钓手了,“人之初”的问题,有什么好侃的,不料都很有兴致各抒己见地侃开了。一番交谈研究,觉得很受启发,都感到有所心得。特撰文向钓友介绍,以求共同探讨。 我们一致认为,手竿钓鱼的关键问题,是减少提竿的时间差。是指鱼吸饵进嘴时,钓手抖竿提线带动鱼钩扎进鱼的口腔,这个中间的时  相似文献   

9.
郅辽 《钓鱼》2005,(23):40-40
钓竿长了,重了,钓鱼时都是竿把贴臂后跟抵肘,以手为支点,把竿作论臂直扬式。“台钓”用4.5或3.6米短竿,手握竿把,提竿是抖腕式。除了钓竿的长短轻重这个原因外,抢臂与抖腕哪个跑鱼多?或者说跑鱼与提竿有没有因果关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夏雨龙 《垂钓》2004,(1):22-24
在“台钓”风靡大陆之前,长竿短线钓法一直占据着手竿钓法的“半壁江山”,北自封疆大漠,南至热带边陲,长竿短线带给无数钓鱼人提竿——绷线——上鱼的乐趣。  相似文献   

11.
张炎冰 《垂钓》2002,2(6):28-30
1992年编印的《台湾垂钓技术》将“台湾钓法”的扬竿技术归纳为“两个关键”、“五种反应”、“四项注意”和“一个比较”。十年来,以此为基础的台钓活动虽没有脱离旧的轨道,但修正提竿技术,不仅得到广泛的认同,而且已经成为凸现钓坛的亮点。  相似文献   

12.
冬令时节,天寒地冻,鲫鱼逐渐转移到深水区或水底有高低不平的坑洼之地,平坦之下有陡坡的水域活动。此时如果仍采用短竿近钓,肯定多是徒劳无获,必须使用长竿远投,才能适应鱼儿活动变化规律和特点。另外,钓冬鲫的饵料选择、看漂提竿也应突出冬钓的特点,只有掌握好冬钓的特点,才有可能获得较好的钓绩。  相似文献   

13.
有钓友问:钓草鱼用什么竿好? 有的钓友可能会立即回答:当然是用海竿好,因为草鱼个体大,冲撞力强,用海竿钓它最合适。  相似文献   

14.
王中兴 《垂钓》2004,(4):25-25
广大钓友都喜欢到江河、湖泊、水库等自然水域垂钓,但由于很多自然水域水厂“鱼稀,且小杂鱼众多,要想取得好的钓绩确实不易。近几年来,我通过对抛竿炸弹钩钓、手竿台钓、手竿传统钓等钓法进行比较,从中悟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手竿炸弹钩钓法。该钓法融合了炸弹钩饵团大、诱鱼快、  相似文献   

15.
观漂识鱼     
了解各种鱼的觅食特性和对浮漂的反应,目的在于提高钓对象鱼的观察和识别能力,把握好提竿的时机。  相似文献   

16.
刘定龙 《垂钓》2003,(2):21-23
在汉江钓鱼,收获比较稳定的钓法是用车盘竿在船上、桥上夜钓。但因为春、秋、冬的夜晚寒冷,所以绝大多数钓友还是喜欢白天钓手竿。在汉江钓手竿要想有收获。选位可是关键。  相似文献   

17.
张铨 《钓鱼》2004,(16):14-15
钓组有灵敏与迟钝之分。钓灵敏好还是钓迟钝好,怎样把握灵敏与迟钝的状态?这些问题常常困惑着我们。钓组灵钝状态的区分:鱼漂是钓鱼人的眼睛。鱼漂的动作或者称鱼漂语言,是水下鱼吞饵动作的间接反映。钓鱼人的视觉需要,当然是钓组越灵敏越好。钓组灵敏性高,水下鱼的吞饵动作可以明显反映到鱼漂上,对准确把握提竿时机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8.
王成 《钓鱼》2008,(13):55-56
五、提竿时机的把握:从打开海蛎上饵下竿等候鱼讯、准确判断、作合中鱼遥鱼,这一过程是很自然也很流畅的,从带着希望的海蛎沉降到海底等候鱼讯的过程,需要钓者精神高度集中,捕捉着任何来自钓线上细微的动静,一个轻微的点动都可能使钓者心跳加速,更加用心感受和分析判断提竿的时机,何时提竿?  相似文献   

19.
钓鱼时的提竿动作,是整个垂钓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性的环节,钓鱼之成败在此一举。有经验的钓者每次提竿都非常认真,动作细腻而准确。我们细心观察高手们的提竿过程便会发现,提竿动作并不是从钓点一下子把鱼提到空中一气呵成的。如果细致分解提竿过程,便会知道,提竿钓鱼,一般要经历“起钩刺鱼”、“制鱼上升”、  相似文献   

20.
张俊 《中国钓鱼》2007,(2):11-11
一、钓具钓法串钩钓法不同于海竿糟食底钓,虽然钓竿都是海竿。用钓串钩的海竿不宜太硬,以软调3米竿为好。选钓组应看所钓鱼种而定,如春冬钓鲫鱼为主,自己绑串钩主线以直径0.3毫米,脑线直径0.2毫米即可。脑线细一点软一点便于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