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内蒙古1:5万喇嘛音乌苏(L50E024007)、乌拉吉吐(L50E024008)、跃进公社(K50E001008)、跃进公社三队幅(K50E002008)区域地质调查”项目属于中国地质调查局“华北地区基础地质调查及数据更新”工作项目之一。项目的总体目标任务是在充分收集和研究测区已有地质调查资料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万)、《1:5万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暂行)》等有关技术规范,开展1:5万区域地质调查。该项目由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主持承担,主要完成人有李树才、周毅、冯俊岭、张华川、杨欣杰、曹军、滕超、王涛、王必任、薛怀宇、李沅柏、马家骏、苏桂芬、吴海、曲学臣、柳少鹏、张晓飞、刘江涛、卢燃、张强、马艾阳、朱俊斌,工作起止年限为2008年至2011年。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1:5万敖包查干幅(L50E008020)、多钦乌拉幅(L50E009020)、宾巴勒查干幅(L50E009021)、满都胡宝力格幅(L50E010020)、1252高地幅(L50E010021)区域地质调查报告》系国家地质调查项目。项目组在系统建立测区地层层序、岩石单位和区域构造格架的基础上,紧密围绕影响区域找矿的重大地质问题,综合利用地、物、化、遥资料,采用数字填图技术,查明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在晚中生代陆相火山地层划分、印支期花岗岩和地质找矿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提高了测区的基础地质研究程度。项目发表论文4篇,主要成果包括: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承担的“西藏1:5万德庆(H46E013003)、冈吉(H46E013004)、白朗(H46E013005)、格达(H46E013002)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系冈底斯成矿带地质矿产调查计划项目的工作项目,项目起止年限为2010~2012年,通过三年的艰苦工作,项目在地层、火山岩、侵入岩和构造方面取得了较多成果。  相似文献   

4.
由西藏地勘局第二地质大队承担的“西藏1:25万嘉黎县(H46C002003)、边坝县(H46C002004)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系青藏高原南部空白区基础地质调查与研究计划项目的工作项目,项目起止年限为2003~2005年,项目聘请向树元教授(中国地质大学一武汉)为项目负责,泽仁扎话工程师(西藏地勘局第二地质大队)为技术负责,田立富教授(石家庄经济学院)为副技术负责。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地质系列图件编制与综合研究”项目属“中国地质构造区划综合研究与区域地质调查综合集成”计划项目,自2008年启动以来,历时5年,共编写了《湖南省区域地质志》9篇48章,文字约125万字,插图470幅、插表250个、图版6页;并附有湖南省1∶50万地质图、1∶100万岩浆岩图、1∶100万湖南省第四纪地质及地貌图、1∶100万地质构造图、1∶100万湖南省布格重力异常图、1∶100万湖南省航磁异常(△T)图等6张系列图件.2013年7月,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组织、李廷栋院士主持,国内十多位相关领域著名专家对《湖南省区域地质志》及其系列图件进行了认真审查,最终成果综合评定为优秀级.  相似文献   

6.
根据哈尔滨市资源特点,针对哈尔滨市所处的地理区位和具有的典型的城市地质问题的代表性,结合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的哈尔滨市、对青山、呼兰县、万家等四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项目,对引进槽型钻进行区域地质调查辅助工作进行了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承担的“湖北1:5万火烧坪、贺家坪、资丘、都镇湾幅区域地质调查”系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获2013年度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奖一等奖。调查区地处江汉盆地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带,全部为沉积岩,生物化石丰富,南华系一三叠系地层序歹0完整,是扬子陆块台地相区地层古生物学研究的最有利地区之一。由于调查区跨及长江中游最大支流清江两岸,地形高差大、切割深,加上川气东输管线、清江梯级电站、沪蓉(西)高速、宜万铁路等诸多国家重大工程的建设施工,岩崩、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繁,  相似文献   

8.
青海省1:25万J47C004002(都兰县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隶属于中国地质调查局2001年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项目编码:200113000062),由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辛后田副研究员主持完成,项目参加单位包括青海省地质调查院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该成果为青藏高原重大基础地质问题的深入研究和中国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提供了支撑,在重大基础地质问题解决和地球科学理论创新等方面均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辛后田副研究员也因此获得了国家国土资源系统“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先进个人”的称号,该区调图幅在2012年全国优秀区调图幅展评中获得一等奖。  相似文献   

9.
《海洋区域地质图数据库建设标准(1:50000-1000000)》项目是地质调查标准制修订项目“区调与海洋地质技术标准制修订”工作内容之一。2011年3月,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了编号为总[2011]01-75-02的地质调查工作项目任务书,规定了“区调和海洋地质调查技术标准制修订”工作项目的2011年至2012年工作任务,其中“制定《海洋区域地质图数据库建设标准(1:50000-1000000)》”(以下简称《标准》)工作内容由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承担并实施。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的研究团队结合已开展的我国重点海域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广泛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国内外相关信息,研制适合我国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成果图可视化表达与社会化服务的数据组织、采集、存储、管理和再利用的规范化标准,完成了海洋区域地质图数据库建设标准及编制说明初稿和征求意见稿的编写,并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完善,通过标准的测试,完成了送审稿和终审稿的编制。  相似文献   

10.
自2008年起,山东省地质调查院承担了“山东省地质系列图件编制与综合研究”(任务书编号:基[2008]01-20-02)工作,开展新一轮全省区域地质综合研究,编制新一代《山东省区域地质志》,同时更新相应的系列图件并建立数据库(项目编码:1212010811029),2009年纳入“中国地质构造区划综合研究与区域地质调查综合集成”计划项目,项目负责人为山东省地质调查院院长王来明教授级高工.项目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山东省地质、矿产、物化探及地质科学研究成果资料,开展了山东省区域地质综合研究,研编了新一代《山东省区域地质志》,应用地质制图新技术、新方法,编制了1∶50万的山东省地质系列图件及说明书,建立了相关地质空间数据库.  相似文献   

11.
数字地质填图是基于数字填图系统(RGMAP)进行地质调查的一种新手段。本文结合1:50000南卜塔亥幅、银号幅数字填图经验,详细介绍了数字填图技术在区域地质调查中从野外到室内以至形成最终阶段成果的过程。说明数字填图实现了多源地学空间信息的计算机全程化和无纸化,提高了地质专题图件制作的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2.
为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吉林省地质调查院于2000年至2005年间先后承担完成了多巴区幅、帕度错幅、昂达尔错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完成填图总面积47176平方千米,在基础地质和矿产地质方面均取得重大地质成果,成果验收均为优秀级。其中昂达尔错幅、多巴区幅在2011年全国区域地质调查优秀图幅展评中分获一、二等奖;多巴区幅荣获2012年度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奖。同时这三个项目作为“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项目的组成部分,与其他项目一同荣获“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吉林省地质调查院作为主要完成单位获奖。  相似文献   

13.
“湖南铜山岭地区锡多金属矿远景调查”是中国地调局2008年批准的矿产远景调查项目。工作区位于东西向南岭钨锡成矿带中段,包括铜山岭地区水市幅G49E016016、蚣坝幅G49E016015、上江圩幅G49E016014、寿雁幅G49E015014四个图幅,面积1650km2。投入经费1165万元,勘查单位为湖南省地质矿产开发局418队(以下简称该队),主要完成人员有曾永红、康如华、胡绪云、李福顺、秦志伟、何立斌等。  相似文献   

14.
我国完成逾半国土区域地质调查全国区域地质调查优秀图幅展评会近日在北京落幕。与会专家表示,至2010年,我国已完成了国土50%以上面积的1:25万区域地质调查,研究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陕西省地质调查中心承担的“陕西省地质系列图件编制与综合研究”项目,属“中国地质构造区划综合研究与区域地质调查综合集成”计划项目,历时五载。由项目负责人张拴厚和韩芳林博士主持完成新编《陕西省区域地质志》,共11篇63章,约135.7万字,插图(含照片)536幅、插表368张,附陕西省1:50万地质图、岩浆岩地质图和陕西省1:100万地质构造图、变质地质图、第四纪地质与地貌图、区域航磁异常图、区域重力异常图。2012年12月通过由中国地调局和中国地科院地质所组织、李廷栋院士主持的成果评审,并被评为优秀级(92.5分),2014年12月被评为2014年度中国地调局地调成果二等奖。  相似文献   

16.
“湖南1:5万召市镇、红岩溪镇、咱果坪、洗车河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项目编号:1212011220510)为“湘西-鄂西成矿带地质矿产调查”项目子项目。经过湖南省地质调查院三年的野外工作及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的质量监控,在基础地质、物化探及找矿等方面取得了多项新进展、新成果,获得了优秀级评价。  相似文献   

17.
贵州省地质调查院承担的“贵州省地质系列图件编制与综合研究”(项目编号:基[2009]01-12-10),是为了开展“中国地质构造区划综合研究与区域地质调查综合集成”研究工作而前期启动的全国各省(区、市)区域地质志修编项目.项目负责人为贵州省地质调查院戴传固研究员.项目完成了新一代《贵州省区域地质志》编制及贵州省地质图(1∶50万)、地质构造图(1∶100万)、寒武纪第二世南皋晚期-都匀早期岩相古地理图(1∶100万)、二叠纪乐平世吴家坪期岩相古地理图(1∶100万)、三叠纪中三叠世关刀期岩相古地理图(1∶100万)及说明书编制,首次编制了贵州省大地构造相图(1∶100万)及说明书.重点补充了第一代地质志未编入的微体古生物、新发现重要生物群、变质岩、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资料,对前寒武纪地层、岩浆岩进行了系统清理,获得一批锆石U-Pb年龄数据.加强了在贵州十五个建阶地层剖面、事件地层、沉积盆地、构造运动及构造旋回、大地构造相、新构造活动、地质演化与成矿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广西1:25万凭祥、南宁、谅山(1/3幅)、北海(半幅)区调”项目测区地理位于广西西南部,南临北部湾、西南与越南接壤,构造上属华夏古陆与南华活动带的交切部位,处于古华夏构造域和环太平洋构造域的交汇处,是了解广西乃至整个华南区域地质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重要的成矿区带。上世纪60年代以来,广西区域地质测量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先后开展了各种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地质勘查、物化探测量、遥感、水文地质调查与地质科研工作等,并取得了丰硕的地质成果,但仍有一些重要问题尚待解决,如:前人认为上二叠统彭久组与下伏地层为角度不整合接触,但证据尚不充分;上志留统与下泥盆统是否为连续沉积尚需作进一步工作;对部分火山岩的时代归属依据不足;对测区构造变形历史、构造变形序次关系以及构造单元划分有待重新厘定等。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区域地质志》是“中国地质构造区划综合研究与区域地质调查综合集成”项目的子项目(项目编号:基[2009]01-12-14)。以河北省区域地质矿产调查研究所为主,石家庄经济学院、河北省地球物理勘查院协作参与,于2009年开始,2014年初圆满完成。项目以新理论为指导,在重点调研和综合研究区内近三十年来地调科研成果资料的基础上系统总结和提高。地质志书内容共分9篇45章,系列图件有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1:50万地质图,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1:100万地质构造图、岩浆岩地质图、变质地质图、第四纪地质及地貌图、航磁△T等值线平面图等,建立了1:5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为实现地质调查资源共享、提升基础地质调查和科研成果的应用与服务创建了重要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东南沿海火山岩区地质工作者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工作方法和经验,在1:20万区调填图过程中,创立了“火山地层-岩性岩相”双重填图法,使陆相火山岩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取得了飞跃式发展。随着地质工作的不断深入和1:5万区调工作的开展,“双重填图法”在火山岩区区调工作中的不足逐步显现,尤其是在连片分布火山岩区火山构造的研究中问题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