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陈训慈与三十年代浙江图书馆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效良 《图书馆杂志》2002,21(12):69-71
陈训慈自幼受其长兄陈屺怀(同盟会会员)熏陶,发自内心的爱国热忱常常不能自已。“五四”前夕,在宁波效实中学读书的他便参与发起召开师生大会,又联合各中学成立学生团,集体进行拒约反日斗争。1919年,陈训慈入东南大学,治史于国学和史学大师柳诒徵以及梅光迪、吴宓门下。毕业后任教母校效实中学,开始投身于浙江思想文化史的研究,组织四明学会,出版《明铎》学刊。  相似文献   

2.
在唐浞(笔名陈洛、迪文等,1920-2005年)成长为著名的印象型诗评家的道路上,刘西渭的文学评论对他的写作发生了两次极其重要的影响。1945年秋天的一个黄昏,在战时浙江大学分校所在的龙泉山谷的溪流边,正在学习英国文学的大  相似文献   

3.
《浙江档案》2023,(12):23-24
<正>近些年来,龙泉市档案馆高度重视档案编研工作,注重发挥档案编研在档案宣传中的重要作用,借助“背靠浙大、联姻高校、发展龙泉”战略背景,以浙江大学历史系编研团队为核心,积极推进龙泉司法档案编研开发。在省档案局的引领下,龙泉市档案馆已完成《龙泉司法档案选编》五辑九十六册编研出版,龙泉司法档案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成功打造龙泉司法档案文化金品牌。  相似文献   

4.
陈训慈与《吴煦档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瞻园的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里保存着晚清浙江官僚吴煦的一大批文物档案史料,不少内容涉及太平天国,非常珍贵。而吴煦的档案史料之所以能问世并能被国内外近代史学者使用和参考,说来是半个世纪前陈布雷的胞弟陈训慈(又名陈叔谅)立下的一大功劳。 发现吴煦档案史料是在上世纪1951年初,杭州才解放一二年,气象一新,百废待兴。慈溪籍的陈训慈作为一位爱国进步的知识分子,并未因他有个被称作蒋  相似文献   

5.
《浙江档案》2012,(8):5
2012年8月25日上午,由浙江大学、中华书局、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浙江省档案局、龙泉市人民政府主办,浙江大学地方历史文书编纂与研究中心、中华书局与龙泉市档案局承办的"《龙泉司法档案选编·第一辑·晚晴时期》发布仪式暨座谈会"在浙江大学隆重举行。众多海内外著名专家学者聚集一堂,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历史时刻。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周谷平、浙江大学发展委员会主席张曦、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陈荣、省档案局局长鞠建林、国家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财务总监祁  相似文献   

6.
陈训慈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图书馆事业家,在上世纪30年代担任浙江图书馆馆长期间,他以自己的学识和才能,促进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该文着重探讨陈训慈在古籍保护与藏书建设、图书分编与书目编印、读者服务工作、图书馆研究辅导与学术活动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7.
档案文献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决定》强调要"加强文化典籍和档案文献保护、整理和出版工作".档案文献编纂也是"十二五"时期"浙江记忆工程"的主要实施项目之一.2012年8月25日,由龙泉市档案局和浙江大学历史文书编纂与研究中心共同整理,中华书局出版的《龙泉民国司法档案选编(第一辑·晚清时期)》在杭州举行隆重的发布仪式暨座谈会,活动主办方领导及学术界、新闻界人士120多人出席了发布仪式,这标志的龙泉司法档案文化品牌建设迈出了扎实的一步. 近年来,龙泉市档案局按照省档案局"两个推进"发展战略的要求,把加强民国档案的整理出版、打造龙泉司法档案文化品牌,作为加强档案文化建设的一个突破口,借助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开展《龙泉司法档案选编》丛书的整理与出版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该项目已作为浙江省地方文书整理与研究工程的重点示范项目,列为省社科联"十二五"重点项目及浙江大学"985工程"重大项目,并获得国家出版基金的资助.  相似文献   

8.
陈训慈是近代著名的史学家、古籍保护专家、图书馆管理专家。抗战时期,陈训慈舍身保护古籍,抢救了大批珍贵的古籍文献。陈训慈在借鉴西方图书馆管理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图书馆管理理论。  相似文献   

9.
2010年5月8日,民国龙泉地方法院档案整理与研究合作项目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龙泉市档案局朱志伟局长,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兼主任、博士生导师、浙江  相似文献   

10.
成放 《新闻实践》2011,(6):75-76
正像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一千个人心中也有一千个美国。资深杭州报人、旅美作家阙维杭的新著《今日美国:痛与改革》(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书写了一个他心目中的美国,一个他称之为又爱又恨的国家。这是他十多年来在这个"花旗国"的观察和思考的结晶。  相似文献   

11.
陈训慈是现代著名的图书馆事业家,1932年出任浙江省立图书馆馆长。文章介绍了陈训慈在任期间先后创办的多种期刊及其颇具特色的编辑理论和出版思想,在当时学界和出版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吴育良 《国家图书馆学刊》2013,22(1):106-109,105
陈训慈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在20世纪30年代担任浙江图书馆馆长期间,他在古籍保护与藏书建设、图书分编与书目编印、体现人文关怀的读者服务、图书馆研究辅导与学术活动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促进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闻与写作》2007,(8):49-49
陈布雷(1890—1948),浙江慈溪人。1911年毕业于浙江高等学校(浙江大学前身)。同年赴上海供职于《天铎报》,开始以"布雷"为笔名撰写评论,崭露头角。武昌起义后,他在《天铎报》上发  相似文献   

14.
他一直进行跨多学科的研究,开拓了传播学的新天地,他学术研究涉猎领域广泛,是目前国内传播学者中为数不多的广泛涉猎多个学科领域并有着丰硕成果的学者之一。他是位理论功底深厚并具有深刻思想性的传播学者,是当下中国新闻传播学的少壮派代表,他就是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吴飞教授。吴教授在担任浙江大学新闻系和新闻学院负责人期间,在他的努力下,素以理工科见长的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学科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成为中国最好的传媒学院之一。在吴飞教授担任院长期间,他在全球范围广纳贤才,引进一大批优秀的海内外青年才俊。有国际视野的海外兵团加盟浙大,极大地壮大了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的后备力量,将浙江大学的传播学学术声誉传向世界,提升了浙江大学的学术地位。俗语有云:"学不在多而在精",吴飞教授却偏偏"多而精",通过本刊,让我们一起领略这位所学"既多又精"的传媒学者的风采。吴飞,男,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院长、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985三期创新平台"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研究院"院长。兼任国务院新闻学专业硕士学位教育指委委员,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互联网新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社科基金评委,中国新闻奖及长江韬奋奖评委,中山大学、南京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多所高校客座教授,钱江学者。China Media Research(USA)编委、国际新闻界编委、China Media Reports Oversea(USA)副主编等。出版著作8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曾获中国青年社会优秀成果专著类最高奖,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2013年获教育部第六届高校优秀成果三等奖,教育部2010年度宝钢优秀教师奖,浙江大学优秀竺可桢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等。  相似文献   

15.
一、"文化中国"的想象近两年,英国战后知名的社会人类学家杰克·古迪(Jack Goody)的书被相继翻译成中文,一本是1982年出版的老书《烹饪、菜肴与阶级》(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一本是2006年出版的近作《偷窃历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两本书都呈现了杰克·古迪对西方现代性历史的自省。如果说《烹饪、菜肴与阶级》通过对以列维·斯特劳斯为代表  相似文献   

16.
陈训慈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文史学家和图书馆学家,于1932年出任浙江图书馆馆长,在任十年。他明确了浙江图书馆的办馆宗旨,致力于导扬学风,创办众多期刊,以期提高学术地位,促成民族复兴,在浙江图书馆史乃至中国图书馆史上写下了瑰丽的篇章。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记者香江波)在此次北京图书订货会上,除了出版社呈现出的一大批面向大众读者的优秀图书外,还有一本写给出版人自己看的书《纵览美国图书出版与发行》(中国经济出版社)不可错过。这本书是作者魏龙泉、邵岩继《美国出版社的组织和营销》(2000年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陈训慈担任浙江图书馆馆长期间与张元济交往的史料挖掘,从一个侧面反映陈训慈先生在浙江图书馆历史上的功绩及20世纪30年代众多专家学者对浙江图书馆业务建设和事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作为近代著名的图书馆学家,陈训慈在地方文献事业上的贡献有三.即重视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以及出版,大力推动地方文献的宣传与推广,倡导爱乡卫国的地方文献理念.陈训慈对于推动中国地方文献事业的发展以及学术研究,起到了良好的典范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陈训慈先生在浙江图书馆工作期间所创办的五种馆刊做了较为详尽的介绍,突出了陈先生对图书馆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展现了他强烈的爱国精神和勤勉敬业的工作作风,籍以缅怀先辈、鞭策后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