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商洛旧有的志书中收录了不少古代诗人吟咏商洛的诗,其中有些属不实之诗,对宣传商洛起不到好的作用。唐太宗、崔融、岑参没有写过商洛;贾岛咏商洛的诗都不能落实;四皓、李白、白居易、温庭筠等人咏商洛的诗中有些不可靠。应将这些诗剔除出来。  相似文献   

2.
本是对苏轼黄州时期咏花诗的审美解读。黄州贬谪是苏轼人生旅途中的非常重要时期。他的感情,他的人格操守,他的内在精神,通过咏梅花、海棠、老枳等得以寄寓。章从三方面对其黄州咏花诗予以赏解,指出咏梅诗是其精神格调的映射;咏海棠诗是其灵魂道德的投影;咏老枳诗是其美学情趣的展现。由此也能看出苏轼对诗品与人品、物与我等关系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3.
论焦延寿咏昭君诗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延寿和昭君是同时代的人,他写过两首咏昭君的诗。这两首诗在咏昭君的作品中具有独特的价值:一、焦诗是现存最早咏昭君的作品;二、焦诗最早将昭君个人与国家命运结合到一起;三、焦诗是赞颂昭君出塞这一倾向作品的源头。  相似文献   

4.
送别诗是唐人诗中一个重要的题材,历来受到人们的传咏。送别诗无论是叙友谊,还是叹离别;无论是记别,还是抒情,都不仅与诗人的个性特征有关,而且与时代精神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陶渊明是古代大量创作咏酒诗的开拓和第一人。其作品与醇酒完善结合,内蕴丰富:借咏酒诗言志抒怀;表现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愤慨和鞭挞;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观点的流露;展示农村的恬美静穆及诗人归隐后悠然自得的生活、心境;描述与亲友乡邻之间的情谊;以酒浇悉、避世,寻求解脱。陶渊明真正将酒作为表现人精神世界的主要意象,完成了使酒这一客观外在之物转化为主观心灵内在之物的嬗变过程。他的咏酒诗时后世作家和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翻开杜甫的诗卷,我们就会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杜甫爱咏雨。据粗略统计,在一千四百三十九首诗中,咏雨诗就有五十多首,约占杜甫诗作总数的百分之三。而在其它诗中说到雨的就更难指数了。杜甫堪称是咏雨圣手,在他笔下的雨可谓各种各样、多姿多彩。有喜雨、苦雨、  相似文献   

7.
阮籍《咏怀诗》其六也咏萧何事;《咏怀诗》其三十八、三十九正是《豪杰诗》;《咏怀诗》其六十二、七十九乃吊嵇康之诗。  相似文献   

8.
在杜甫的一千多首诗中,有三首同题的《望岳》诗,分别咏的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时间各不相同,登泰山之作是青年时期所写,而西岳诗是杜甫四十多岁时的作品,南岳诗则是诗人晚年漂泊荆湘时完成的。三首望岳诗,虽然写的都是登临名山的感受,但由于诗人生话经历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侗族现代诗人、军旅诗人柯原一生奉献于诗,持续为人民、为社会主义、为时代歌唱着。柯原咏现实,也咏历史;不仅写抒情诗、山水景物诗,也写讽刺诗、哲理诗,他是一位多面手诗人。  相似文献   

10.
盛唐咏侠诗是咏侠诗发展的集大成阶段。“马”是盛唐咏侠诗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意象。盛唐咏侠诗中的马意象可烘托游侠的勇武气度及骄横意气.还可抒发侠客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和功名不成的悲愤之情.是盛唐咏侠诗的用来展现游侠行为和情感的重要意象。  相似文献   

11.
张其兴 《语文知识》2006,(10):12-12
古往今来,咏老佳句颇多。 曹操《龟虽寿》诗中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现出一种老当益壮的英雄气概。东晋大将王敦每每酒至半酣,即反复诵读此诗,精神倍增。  相似文献   

12.
日本学者兴膳宏在《谢眺诗的抒情》中说:“吉川幸次郎博士指出斜阳落日常被唐人采为诗题,同时说明六朝以前这样的用例不多。‘歌颂斜阳的美与哀愁,是八世纪中国诗的黄金时代唐代以来的事,在此以前诗中咏云和月的都有,但是咏夕阳的甚为罕见’  相似文献   

13.
唐代诗人许浑在历览名山大川中两次途经商洛,商洛的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观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其在商洛的创作以恬淡的隐逸诗、闲适诗居多,诗歌风格清新婉丽,语言自然,诗意直白易懂,意象大众化,很少使用令人费解的典故。许浑在商洛的诗歌创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那个时代士人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风貌,同时也可以体现出商洛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环境对诗人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乐记&;#183;乐象篇》中说道:“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无论诗、歌或舞,都是由人的内心出发的,内心所指,然后才表露于外。艺术形象本于人的内心,然后才有乐舞的外在表现。舞蹈是一种美的教育,通过真、善、美的舞蹈形象浸透人们心田,感染着人们的思想、品质、情感。  相似文献   

15.
唐代“咏蝉”诗中以虞世南的《蝉》、骆宾王的《咏蝉》、李商隐的《蝉》最为人称道,这三首诗都是唐代托咏蝉以寄意的名作,由于作者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虽同样工于比兴寄托,却呈现出殊异的面貌,构成各具特色的艺术形象。成为唐代文坛“咏蝉”诗的三绝。  相似文献   

16.
咏月诗在李白的诗歌中占有不小的比例,这些咏月诗或深或浅地反映出李白的内心孤独,这种孤独恰恰是李白诗歌中重要的主题。咏月诗以诗人和月亮这种既对立又关联的关系浓缩了自然与生命个体的矛盾,宏大的宇宙意识和历史观念总会对比出生命个体的渺小和孤独,由此,李白的咏月诗中总是弥漫着一种悲剧气氛。  相似文献   

17.
曾几的雨诗具有独特之处,其中咏雨写景的作品与前人迥然不同,构意生新,别出心裁;而另一部分表现悯农思想的雨诗,感情真挚、强烈,处处体现了诗人关心农事的“老农心”。其雨诗风格也因受“活法”说的影响,带有轻快活泼、平易清淡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古诗与月相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不乏咏月之作。有材料说,唐诗中有近l/5为咏月诗,且不少成为千古绝唱。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朝是我国诗歌最辉煌的朝代。咏侠诗是唐诗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并不为世人注目。本文探寻了唐人咏侠诗盛行的因素,探讨了唐人咏侠诗中的抒情诗和叙事诗,并对李白的咏侠诗做了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20.
试论杜甫咏雨诗的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甫的咏雨诗在写景方面多刻画工细与阔大的雨中之境;在抒情方面多塑造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有我之境;情与景的结合有相融和相悖两种方式,在境界的创造上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