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网络出版与传统出版:各领风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互联网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为文字世界拓展出一片新天地。有人预言,在未来的出版业中,得到网上读者,就得到了网上出版的未来市场,网上出版将是出版业的一个新方向。微软公司设立了专门的研发机构,并与世界最大的图书网站“亚马逊”合作,为其提供电子出版软件系统。香港“三联”出版社在做好传统出版的同时,也开始致力发展电子出版业务。台湾蔡恒智的网络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雨衣》更是风靡网上网下,初显网络出版的优势,效应可嘉,风骚先领。本文拟从网络出版与传统出版的对比中,探讨网络出版的优劣及传统出版与网…  相似文献   

2.
Internet时代的网络出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彬 《电子出版》2003,(9):8-10
网络出版的定义 出版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精神产品公开向社会发布的过程。网络出版尽管在表现形式上不同于传统出版,但在出版的内涵上并没有发生实质变化。事实上,网络出版是电子出版物的一种,它们都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对出版物的制作和发行,但网络出版突破了传统的出版物制作和发行方式,极大地拓宽了”出版”的含义,即基于网络的出版和发行方式,通过互联网传播数字内  相似文献   

3.
浅析网络时代的广播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的诞生着实让新闻传播界兴奋了好一阵子。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媒体,网络不但囊括了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传播符号,而且在传播速度、保存性、可选择性和交互性等诸多方面远远优于传统的三大传媒。有人认为,一个以互联网和信息高速公路为主体的“第四媒体”的影响力将在十年到二十年间超过报刊、广播和电视。  相似文献   

4.
朱诠 《编辑之友》1991,(2):68-71
“出版”这个词的产生,同我国雕板印刷术的发明有关,其字面意义为“出于印版”或“印出”。但是,“出版”做为一个概念的内涵远比“刻印”要丰富得多。随着历史的发展,由最初的搜集、整理、抄写、发布,到编辑、抄写、发行,进而发展到编辑、刻印、发行,直至近、现代的编辑、印制(包括排版、印刷、装订等)、发行。“出版”涵概了所有以传播为目的、以文字为主要  相似文献   

5.
网络出版:山雨欲来风满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有文字以来,其载体便出现了,甲骨、石头、竹片、布帛以及风行至今的纸张等,都曾成为文字的载体。因特网出现了,于是有人用比特为文字的载体,以字节的方式“刻在了因特网上”。2000年3月14日,美国畅销小说作家Stephen King发表了一本小说《骑弹飞行》(Riding the Bullet),这本小说是第一本只发行eBook,不发行印刷版本的书,这本小说发行的第一天,就被下载了40万份!与印刷相比,以前新发行小说第一天销售的最好记录是7.5万本,传统书的平均售价在30—40美元之间,而这本ebook卖2.5美元!Steve King在推出他的这一本仅仅70多…  相似文献   

6.
因特网不能成为盗版者的“乐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于传统出版而言 ,网络出版方便、费用低廉、传播速度快且发行范围极广 ,是一种未来的出版趋势。然而 ,这种因特网上作品传播的变革与扩大 ,又为盗版、侵权著作提供了便利条件 ,对于著作权人来说 ,因特网有可能是一场恶梦。正因为将作品上网传播及复制的便利 ,任意将他人享有著作权的作品搬上网与人“共享” ,用户则免费将网上的作品下载的现象在因特网上十分普通 ,较为著名的华人作家的著述均能在网上找到。以至于有人惊呼 :因特网难道是盗版者的“乐园”么?我国《著作权法》是1990年颁布、1991年开始实施的。《著作权法》第3…  相似文献   

7.
网络出版对传统出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出版的出现与兴起,必将影响到传统出版的各个方面,诸如对作者行为、编辑工作、信息传播、发行流通及读者阅读的改变,并揭示了传统出版的运作模式在网络出版时代即将出现的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8.
电子出版是以电子化、数子化、网络化为介质的出版,其中网络化乃是电子出版的主流,也是电子出版向读者传播的广泛性、与读者交流的互动性的显著特征。许多传统的媒体纷纷开办自己的网站,以网络作为便捷而广泛的出版和发行新媒介,通过网络把出版物及其有关信息传递给游览者。换句话说,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时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书记、副局长蒋建国在出版界学习贯彻习总书记“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座谈会上指出,要把网络文艺出版作为推动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重要突破口,要求“抓好中心环节” “推动两头发展” “强化三项管理”,其中两头指“创作”和“阅读”,可谓提纲挈领,切中肯綮. 阅读是读者对文字、图像、符号的感知、认识、吸收过程.出版的使命是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从而传播信息和知识,传承文明.因此,老一辈出版家把“出好书”作为出版工作永恒的主题.出版内容只有通过阅读,被读者接受“消费”,才能实现其社会效益.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才是出版过程的终结(而不是发行和售卖).无论是创作,还是出版加工,其目的都是为了阅读.出版工作的“以人为本”,其实质是以读者为本,为读者写书、编书;出版的群众路线就是“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读者是出版业的“衣食父母”,阅读是出版的目的和归宿.  相似文献   

10.
王薇 《采.写.编》2023,(9):103-105
当下社会各界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和共识度越来越高。“文博热”不断破圈,文博类图书出版持续升温。出版业界普遍认为,做好文博类图书的出版,是出版机构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体现了其生存的文化意义和价值。在新媒体传播的背景下,人们的阅读方式由传统的纸质载体阅读转向“文字+视频+音频”的数字化全媒体阅读。本文以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文博类”图书融合出版实践为例进行探究,以期为推动出版行业加快融合发展、实现新增长提供镜鉴。  相似文献   

11.
1998年 5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联合国新闻委员会上提出,在加强传统的文字和声像传播手段的同时,应该利用最先进的第四媒体—一因特网。“第四媒体”的概念由此正式得到使用,并且由于流动在“第四媒体”上的信息具有极大丰富、形态多样、迅速及时、全球传播、自由开放、交互性强等特点,包括图书在内的传统媒介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随着因特网技术及网络出版技术的发展,一种与以纸为媒介的图书出版物相区别的新的图书形态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这就是网络图书。网络图书的问世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传统的阅读习惯,产生了“读网”这…  相似文献   

12.
出版系统探论吕宗耀(一)按照传统说法,图书出版工作(以下省略“图书”二字)指图书编辑出版、印制和发行工作。近来又有新意,有人认为还应包括出版管理和发展战略,有人认为还应包括书评……这些说法均反映了出版工作的实际,都有一定道理,但意见比较分散。从系统论...  相似文献   

13.
王鹏 《出版参考》2007,(2S):12-12
在图书、发行、销售同质化,宣传、营销均同质化的现在,网络原创作品出版成为众多传统出版机构的救命稻草,网络小说稿件资源成为传统出版行业最新发现的一座金矿,更多的传统出版企业试图与国内著名文学网站结成战略联盟伙伴。1月12日,幻剑书盟与《出版参考》合作的“首届网络原创作品出版研讨会”举行。这是国内文学网站与出版机构在网络原创作品出版方面进行的第一次正式对接。  相似文献   

14.
湖控 《出版参考》2006,(5S):14-14
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自2000年成立后,提出了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实施“一主两翼”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即坚持以图书、报刊出版为主,加强纸媒介出版、印刷发行、物资供应等传统主业的改造和提升,同时加快向相关边缘产业的渗透和扩张,发展以光盘生产、网络出版、生物工程、纳米技术等高科技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构建以出版产业为主体、具有多元经济成分的现代立体出版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5.
徐晓健 《电子出版》2001,(11):21-22
中国网络出版前程似锦 一年前,国内出版社和图书网站的老总们谈及“网络出版”、“电子书”时,还是顾虑重重,“网络出版需要技术的支持,法律的支持,网络版权如何保护等等都是难题。”而北大方正电子Apabi(阿帕比)网络出版整体解决方案的诞生,解除了出版社、网站的这些心病,中国网络出版领域第一个成熟软件,将制作、上载、发行、阅读全程整合,在还原传统出版业  相似文献   

16.
一 出版事业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自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人们就开始利用文字,并由其他物质载体进行信息传播。传播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在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前传播就以文字以外的各种手段广泛存在了。因而传播的出现早于出版,其内容范围也大于出版。 现在我们所使用的出版一词通常是指用印刷或其他复制方式将作品制成出版物进行传播。出版的发展与文字书写、造纸、印刷这三个成系列的重要发明紧密相关。15世纪四十年代德国古腾堡发明了活版印刷术标志着这一系列发明的初步完善。出版的编辑、印刷和发行三项主要功能也随之确立。印刷出版物的内容、种类和数量都与在此之前的非印刷出版物有着巨大的不同。印刷出版开创了世界的近代出版史。19世纪末,以电力媒介进入出版业为标志,出版进入了现代阶段。 尽管中国早在9世纪以前就出现了雕版印刷,又在11世纪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结合悠久的出版传统造就了中国古代出版业的多次繁荣,给后世留下了汗牛充栋的文献典籍,但若以出版在传播视野中各个要素的发展以及它们对社会历史进程的影响来看,中国真正意义的出版史应是与中国近代史同步的。  相似文献   

17.
在一个新闻事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当摄影记者摆开架式进行拍摄时,他的身前身后有时会冒出几位文字记者,同他一样操起“家伙”,有的是用“傻瓜机”,有的竟然也“长”、“短”兼备。于是,在你“咔嚓”,我也“咔嚓”的交响曲中,一种新的现象在传播圈里“曝光”了——这就是近年来兴起的文字记者摄影热。一为什么会出现文字记者摄影热?有人认为是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新闻机构传播手段不断改善的结果;也有人认  相似文献   

18.
当前,传统出版业正面临着以数字信息处理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网络环境下信息处理和知识传播的新模式以及电子商务开拓的网络营销新途径,都给传统的出版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出版界立于不败之地,正确定位网络环境下的出版方式,是每个出版者所面临的新课题。网络出版的特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对出版而言,网络是选题策划方式、编辑方式、印刷方式、发行方式和阅读方式的革命。一、选题策划方式好的出版物出自好的选题。选题策划领域的信息筛选、选题设计、市场定位和作者选定等出版目标的…  相似文献   

19.
刘洋  王润泽 《编辑之友》2023,(7):97-106+112
作为“连串海外政治出版的开端”,《清议报》所开创的发行网络在海外华文报刊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文章以《清议报》所登告白为线索,结合日记、书札等史料,系统梳理《清议报》发行网络及其政治意涵。研究发现,《清议报》遭清廷禁止后,除利用以上海为代表的口岸城市外,颇多凭借日人势力及前人甚少提及的基督教发行网络。《时务报》所召唤的“士林”发行网络虽已遭破坏,仍能助该报秘密传播。同时,《清议报》以合海外之人心为旨归,借助各埠侨领、教士及报刊联盟,发行网络纵横五大洲。各埠代派处(人)勾连发行、阅读、政治动员等环节,使《清议报》成为推动保皇会发展的组织工具。《清议报》所探索的发行新路,既对清季留日学生报刊之流通发挥了先导作用,又对保皇、革命两派机关报之发行产生了重要影响,由此成为改造清季海外华文报刊发行网的关键节点。  相似文献   

20.
余军 《新闻前哨》2007,(7):55-56
网络出版,是指具有合法出版资格的出版机构,以国际互联网为载体和流通渠道,出版并销售数字出版物的行为。与传统的出版方式不同,网络出版物是与通过印刷机在纸张上印刷而生成的有图、有文字、装订成册的图书完全不同的读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