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胡晓敏 《大观周刊》2013,(6):113-113
留白可被视为意象表达的一类特殊形式,借鉴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留白"的特殊表现方法,利用留白来营造出相关意象。平面广告设计中的留白意象有提升和强化作品的传达效果,加强作品的格调情趣以及增强作品的意蕴美的作用,能使平面广告作品获得最佳的画面表现效果。  相似文献   

2.
刘婷 《今传媒》2020,(4):153-154
17世纪以来,绘画的风格丰富多彩,约翰内斯·维米尔作为17世纪典型的荷兰风俗画家之一,其绘画作品不同于同时期其他绘画的风格,具有图像和绘画语言风格的典型性和特殊性,对其绘画艺术的解读与研究也数不胜数,形成了一种别具一格的研究特性。本文重点讨论维米尔作品中的图像特质,旨在通过对维米尔创作背景和艺术形式的研究与探索,来探讨其创作过程中独特的个人技法以及这样一种绘画形式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刘华 《出版视野》2009,(2):34-34
这是一部关于梦想、生命和幸福的全彩手绘本。 重庆80后作家荷香.以独特的绘画风格和美术语言将心灵的梦想、对幸福的理解和追求融入120幅手绘作品中。充满想象力和艺术夸张的表现方式。配以简短清新、内心呓语式的文字.让作品灵动舒洁.使人感到格外亲切和喜爱.  相似文献   

4.
任何艺术形式,都有它自己的特性,在表现方法上,也都有其独特的要求。各种艺术形式,可以利用自己所特有的表现方法来表达现实生活中各种不同现象,如文学利用语言来表现,绘画用形象来表现,电影则是用音响和画面来表达内容的。任何艺术形式的特性,都是利用这一形  相似文献   

5.
殷培芳  贾润 《今传媒》2016,(7):156-157
线,作为传统绘画的表现语言中最具代表性的表现方式,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它的作用不仅体现在描摹物象,塑造形体上,而且还能够传达艺术家的思想情感,能够体现出中国的传统艺术精神和独特艺术魅力.中国画的线从单一性向多元化发展,从描摹物象走向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要探究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特点,就要从中国传统绘画的基础“线”来开始研究.  相似文献   

6.
苗露兮 《大观周刊》2011,(49):141-141
伦勃朗绘画中独特的艺术表现和纯熟的造型,让我们领略了画家与众不同的表现手法和绘画技巧.从精美细腻到质朴率真,从质感的转变和审美中可以看出,在油画创作中质感的表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将试从伦勃朗绘画中质感的表现来探究他的油画语言,同时这也将是我们吸取大师艺术精髓和探寻自己绘画风格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一、引论
  广告是一种大众传播方式,广告一出现就伴随着美感和实用两种因素。在艺术土壤的培养下,现阶段的广告设计已经成为视觉传播的一种艺术手法,而从其表现出来的鲜明形象既是前提,也是基本条件。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年代,以非语言手段为主的广告,被越来越多的采用,正如著名的伯恩巴克理论中的“广告上最重要的东西是要有original。”只有最大程度的引起消费者注意,并且满足消费者兴趣,才是广告达到成功的真正标志。本文以广告中的非语言手段为研究对象,对广告作品中非语言手段的概念、表现形式、传播作用及其局限与改进进行研究。文章首先通过概括非语言手段的含义,来初步认识这种独特的表现方式,来了解视觉广告中运用此类手法是多么的重要,其次通过分析非语言手段对广告的作用,归纳出非语言符号的独特影响力。再次,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对非语言手段在广告作品中的不同表现形式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最后分析中国目前非语言手段应用的局限并给出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8.
张增明 《大观周刊》2012,(37):31-31
油画作为一种能丰富地表达人类思想情感的绘画语言,情感的传达变得尤为重要,而个人绘画风格的探索实际上是为了更好的表现艺术家的个人思想.二者在作品中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9.
图表新闻有时是图文并茂,有时是纯粹的图形,具有表达直观、视觉效果强、易于理解等优势,已日渐成为一种流行的新闻表现方式。它以视觉的丰富感和新颖性来吸引大众主动阅读,并更深层次的理解新闻内涵。  相似文献   

10.
王晨凯  尤佳予 《今传媒》2016,(8):162-163
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写实艺术家之一,卢西恩·弗洛伊德以其强烈而独特的绘画风格,打破了西方五百多年的写实油画传统,开辟了写实绘画领域的全新视野,证明了现实主义写实绘画仍具有极强的生命力。特别是在上世纪中西文化交流日益开放的90年代,他的绘画传入国内后引起了包括忻东旺在内的大批青年艺术家的争相学习,拓宽了国内油画家对写实绘画语言的认知。本文以弗洛伊德为引,重点分析忻东旺和弗洛伊德两人绘画语言的异同,进一步讨论忻东旺作品中的人文情怀和他的作品及艺术观念对于现代美术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少红因其影视作品中突显的女性意识和艺术特征引起了大众的关注.女性独立自强、男女平等的观念始终贯穿着李少红的作品,她用自身影视作品中独特的女性视角表达出对于女性生命的特殊感悟.李少红满怀诗情的女性表达,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女性价值的表达,也反映了当代社会对于女性意识的反思.这也正是李少红作品的特有的审美价值及其艺术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2.
在唐代仕女画之中,仕女的服饰体现了丰富的绘画语言,通过典型服饰体现了当时贵族妇女的生活情调,表现"玉环肥"式的"以肥为美"的审美情趣,使唐代仕女图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体现了丰富的服饰绘画语言表现力。  相似文献   

13.
陈静 《采.写.编》2021,(1):169-170
《荷马史诗》集古希腊口述文学之大成,具有文学艺术上的重要价值.《伊玛堪》作为一种特殊的说唱文学艺术,是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两部作品的主题分析比较,找出其中的异同,探索从更深的层次来审视不同民族的文学和文化.  相似文献   

14.
南宋宫廷画家刘松年擅长工笔人物画,他本人及其作品安身立命的基础在于艺术语言的表达。刘松年工笔人物画的几幅代表作用线条、造型、色彩等表达他特有的绘画艺术语言,既有传统本色,又极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5.
何玲 《大观周刊》2011,(26):15-15
笔者用西方绘画语言来解读清初画坛四僧之一的朱耷的作品,分别从图画的构成,用笔的快慢节奏,以及用墨的干湿浓淡。画面的意趣等方面来进行分析解读,并结合油画的大师个案来具体来说明与研究中西绘画上的一些共有规律。  相似文献   

16.
电影视听语言是指通过声音和画面讲述故事的方式.由杨佑硕执导的电影《辩护人》,曾获百想艺术大赏、青龙电影最佳电影奖等多项荣誉,是近年来韩国商业电影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导演在该作品中创造性的使用了不少视听语言技术,取得了很好的艺术表现效果.本文从画面构图、光线影调和镜头语言三个方面入手,对其视听语言艺术创作进行分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17.
潘梦媛  盛健奇 《大观周刊》2012,(16):162-163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是欧洲新艺术运动的代表,是奥地利维也纳分离派的领袖人物。他的绘画拥有深刻的象征主义内涵和富于装饰意味的独特形式,赋予19世纪来现代主义的维也纳的神秘氛围,而他的风景画更使他在绘画领域独树一帜、与众不同。本文将较为全面地探究一代艺术宗师克里姆特的绘画创作以及独特的风景画魅力,通过对其绘画艺术形式和绘画主题的研究,重新认识这位绘画大师在风景画领域的崭新探索和其作品的独创价值。  相似文献   

18.
宋代服饰艺术是我国服饰文化中的重要一环,由唐至宋,一改之前的张扬个性,在服饰设计上表现出温文儒雅和飘逸自然的一面。这种儒雅化的服饰艺术之风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背后则是宋代特殊而驳杂的审美因素决定的。  相似文献   

19.
博物馆陈列艺术的独特审美属性博物馆陈列艺术不能被理解为应用性学科,它具有区别其它艺术部类的特殊性。这个特殊性就是表现媒介的特殊性。语言艺术的表现媒介是文字符号,戏剧艺术的表现媒介是演员,绘画艺术的表现媒介是线条色彩具像,博物馆陈列艺术的表现媒介则是文物,即利用文物组合来创造博物馆的艺术形象。这里有两个差异;第一,语言艺术的表现媒介或戏剧艺术表现媒介,在表现形式上不会中断,它们能够很周密连贯地表达它们要表达的意思。而文物媒介则不行,它不能  相似文献   

20.
王洋 《中国传媒科技》2012,(24):198-199
镜头语言是表现纪实性电视作品的重要美学手段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审美层次的不断提高,我国电视纪实作品创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如何运用丰富的影视语言和表现技巧,在坚持主次分明、充足摄影、综合运用等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技巧性、富有内涵的"镜头语言",切实提高纪实片的审美内涵和文化品位,创作出艺术表现与题材内容相得益彰、反映现实生活实际和民族审美追求的电视纪录片艺术精品,已经成为摆在电视纪录片创作者面前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