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喷墨打印技术,在油布上复制,油画质感丰富,充分发挥出了喷墨数码印刷的特点。运用GMG软件进行色彩管理,颜色准确,对画面的处理适当,画面层次丰富饱满,很好地再现了画者的意境。采用双层裱贴工艺,精装画册.制作工艺精细。  相似文献   

2.
本期封面照片是一张传神之作。赵紫阳同志的庄重、大胡子师长吴长富的激动神情、总部首长的手势、另一位英雄对领导和同志的仰慕之神……,凝聚成一幅协调的、和谐的画面,给人以美的感受,耐人寻味。这是一个典型瞬间。人物内心的情感流露出来了。它的意境、它的内涵、它的凝聚力使人振奋、使人联想、给人启迪。有限的画面,给予人的远远超出了画面;典型瞬间的力度,是如此之深厚;在接见现场,记者抓到的镜头远不止这一张,走  相似文献   

3.
色彩漫步     
色彩漫步王卓倩造型和色彩是造型艺术中最重要的两个形式因素,但色彩的感觉却是美感的最普及形式。据一位心理学家分析,一幅画面,色彩的冲击力占70%。马蒂斯访问西涅克时,西涅克说服他注意“画画中的色彩最为重要”。著名老装帧艺术家任意拥有自己的色彩世界。现代...  相似文献   

4.
王雯艳 《中国出版》2022,(20):75-75
作品说明:作品釆用大笔拓染、酣畅淋漓的写意手法,刻画了一幅水墨意趣的山水之景、通过浓淡、远近、虚实的变化去丰富画面的艺术效果,在绘制技法、构图和意境等各个方面均表现出显著的水墨情趣。作品说明:朗朗明月照耀着枝头上盛开的花朵,花朵的动态生长和月光的静谧形成对比,交相呼应。作品采用虚实手法,注重呈现画面的意韵,传达欣欣向荣之景。  相似文献   

5.
付连州 《记者摇篮》2004,(11):54-54,62
电视画面主要是由线、型和量、色彩、影调及平衡等要素构成的。在电视构图中,正是摄像师对线、型等要素的撷取提炼,从而使得所拍摄的电视画面具有丰富的层次感和强烈的空间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6.
追求意境     
奔牛 《军事记者》2010,(8):I0002-I0002
一幅军事摄影佳作,除了取景、构图、用光、色彩讲究之外,还要追求一种意境。这种意境体现一种思想,反映一种主题,渲染一种气氛,使人思索,让人回味,给人一种感悟。  相似文献   

7.
创造书刊封面设计真正的美贾鸿鸣书刊封面的影响太大了.我想谈点粗浅的看法从整体上讲.书刊装帧的功用.大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概括其一,以画面与色彩为语言符号、准确地表达出书刊的本质内容;其二.以画面、色彩组合而成的氛围造就出使人愉悦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基...  相似文献   

8.
《新闻前哨》2010,(8):F0002-F0002
熊海泉,湖北日报资深美术编辑,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他的水墨写意书法作品,将汉字形象化,看似一幅画,实则一幅书。他把水墨写意山水画的表现方式移植到书法艺术中,用水墨的抽象美表现传统诗词的具象、意境及氛围。在营造意境的过程中更加注重运用水墨、  相似文献   

9.
对于“意境”这个概念,见的地方较广,诗歌讲究“诗境”,作文也讲意境,特别是散文、通讯,都讲究意境;画画、尤其是国画,更讲究意境。那么,作为视觉形象艺术的摄影也应讲究意境,讲究“形象大于思维”,即画面给人提供的东西很多,大于人的思维。什么是意境,顾名思义,“意”就是情意,就是主观的思想感情;“境”就是有立体感的艺术图画。因此所谓“意境”,可以说是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事物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是一幅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立体感的画面。这里讲的主观思想感情,是作者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综合素质的…  相似文献   

10.
王丽 《新闻世界》2013,(7):27-28
【摘要】电视新闻能真实快捷、形象生动地反映客观现实,它的美是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的统一。电视新闻工作者在研究电视新闻规律的同时,也要研究它的美学规律,用自己的“新闻眼”去发现美、展示美、创造美。本文从内容美、形式美、节奏美、意境美四个方面分析了电视新闻美的内涵,以及如何实现电视新闻美,把现实生活中的美用画面充分展示出来,给观众以更多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1.
凡是有幸去过西沙的人,没有一个人不赞叹西沙的美。那是一种难以言说、没有任何雕琢的美,一种清新婉约却不失大气磅礴的美:清澈的海水、碧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银白的沙滩、挺拔的椰树、葱茏的灌木、丰富的海产、多姿的珊瑚……所有这一切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空灵透彻、虚幻耀眼的画面。  相似文献   

12.
《军事记者》2002,(1):68-68
几个月来,收到不少函授学员的新闻摄影或艺术摄影作品。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是反映了基层的实际,生活气息较浓。但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不大讲究用光,要么聚焦不准,画面拍得模糊不清,要么曝光不当,画面或暗或白。二是不大讲究构图,画面或杂乱无章,或过于呆板。三是摆拍痕迹明显,给人以不真实的感觉。下面就几幅较好的摄影作品作一扼要的点评。第一幅:《光与美》(函授学员贾国齐摄)。这张艺术照片表现的是朝霞中的一只骆驼。画面上,旭日初升,霞光满天,在遥远的地平线上,一只骆驼的剪影隐约而现,画面壮观。明显…  相似文献   

13.
王蒙作为元代山水画的代表画家之一,取得了重大艺术成就。他的隐居山水画的审美意境,可谓独树一帜。无论是画面内容、构图,还是笔法,我们都能感受到王蒙隐居山水画蕴藏的深邃苍茫之美。  相似文献   

14.
温燕琴 《新闻世界》2014,(7):291-292
影片《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画面不仅仅局限于镜头的运用与处理,分切和组接,场面、段落的组接及转换,而是通过对画面光影与色彩的微妙变化,更深刻地表达电影的主题思想,刻画人物的鲜明性格,营造虚幻的气氛,表达主人公内心的情感以及塑造整个影片的风格。影片通过众多色彩象征手法和光影烘托手法构建了一幅浑然天成的色彩与光影交织的画卷,展现了一个"美国梦"由开始到幻灭的过程。本文对影片的色彩意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影视艺术是以画面为基本元素,借助声音和色彩共同构成其基本语言和媒介,在银幕、荧屏上创造直观感性的艺术形象和意境。自有彩色电影问世以来,服饰作为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以它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精美别致的造型、独到适时的色彩,为这一视觉艺术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6.
电视镜头,一般指电视作品在拍摄过程中从摄像机开机到关机所录制下来的电视画面,也被称作镜头画面,它是影视作品中的重要语言。光,是视觉形象塑造的基本元素,在电视作品中将影像的光线运用得恰当、出色、别具一格,对烘托作品气氛、交流收视情感、刻画人物性格等方面都能起到较好的艺术效果,即塑造光之意境美在电视镜头创作中的作用。本文结合创作实例,分析电视镜头创作用光的意境美,以探求美学在镜头用光方面的实践表达。  相似文献   

17.
李明文 《军事记者》2004,(11):30-30
意境是我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体现了一种美。意境是客观(生活、景物)与主观(思想、感情)相熔铸的产物。意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清代王国维是“意境论”的集大成,他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又云:“何以谓之有意境?日: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出其口。”通俗地说.情与景会,意与象通.如诗如画,真情感人。任何体都不拒绝意境的产生,意境是高层次审美的体现。新闻意境,是记、编辑审美创作的成果,是传播写人、写景和叙事时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融合的产物,具体指新闻作品中有着丰富蕴涵和情景相谐的画面。  相似文献   

18.
刘业勇 《军事记者》2009,(4):I0002-I0002
这是一则外国寓言:巍峨的山峰、蓝色的天空——一幅多么美丽的画面。于是,白云嫉妒了,飘过来,企图遮挡,不料,画面更美了!这就是覆盖和遮挡的魅力。这幅《炮群》的成功,便是巧妙地运用了覆盖和遮挡的手法。  相似文献   

19.
史芹 《东南传播》2012,(10):163-164
空镜头亦称"景物镜头",是影视作品中的独特语言,在影视中发挥着无法替代的魅力。空镜头在电视中能够产生借物喻情、见景生情、情景交融、渲染意境、烘托气氛、引起联想等艺术效果,即意境美的作用。本文结合笔者的创作实例,分析意境美的实现要素:构图、色彩、光,以探求美学在电视方面的实践表达。  相似文献   

20.
含蓄美是我国民族艺术的特色,新闻要增强可读性,也要注意含蓄美,尤其是写通讯、特写、访问记和报告文学。相传古时一商贾看到店中有一幅画——《引马过河图》。画面是人拉马退,却无缰绳。商人给店主留下定金,不几日来取画,看到画面添上了缰绳,说什么也不要了。因为破坏了画的含蓄美。含蓄美的主要特征是通过有限去展示无限,启发读者、听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