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过去几十年,人们心理应激水平显著性增加,甚至儿童和青少年也报告出较高的心理应激水平,心理应激已成为人类身心疾病的重要诱因,如何有效缓冲心理应激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已成为日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是否能够调节心理应激对健康的危害?目的:为了探讨大学生体育锻炼水平在心理应激与健康之间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身体活动记忆量表,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和疾病严重性等级量表,对405名在校大学生体育锻炼、心理应激水平和健康状况进行评估,体育锻炼水平的界定根据身体活动记忆量表的测量结果折算成代谢当量。采用纵向研究设计,追踪测量持续1年时间,每3个月测量一次,采用层次线性模型分析评估数据。结果显示,基线测量时的疾病状况与心理应激呈显著正相关(r=0.26 ,P<0.05),体育锻炼与疾病状况(r=0.06,P>0.01)以及体育锻炼与心理应激之间相关性不显著(r=-0.04,P>0.01)。多层线性模型分析表明,心理应激(β=0.23,P<0.01)和体育锻炼(β=1.54,P<0.01)对疾病发生状况预测作用显著,体育锻炼水平与心理应激的交互作用显著(β=0.05 ,P<0.05)。结论:体育锻炼在心理应激和疾病的发生之间起调节作用,能够减缓心理应激对健康的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2.
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河南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体育锻炼习惯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体质受环境、营养、医疗卫生、体育锻炼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提高的效果是其它影响因素所不能替代的.河南省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有喜有忧,体育锻炼是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采用教育部颁布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统一研制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对大学生进行体质测试和心理应激水平测量,结果表明: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情况良好,心理应激水平过高、压力过大不利于体质健康;男生体质与心理应激水平负相关,女生体质与心理应激水平无肯定联系。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性别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问卷调查的数理统计结果,初步揭示男女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和动机上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男女大学生在体育认识上趋于一致,并揭示出在锻炼内容、锻炼频度、自我锻炼能力、锻炼效果、锻炼认知和健康状况等方面存在的异同,为进一步改进体育教学和指导课外锻炼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心理测量和数理统计等方法,探讨体育锻炼对自我概念、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效果.调查结果表明,少数民族男女大学生在身体自尊和整体自尊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表现为男大学生的得分非常显著地高于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方面男女大学生差异不显著;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每周1-2次以上)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更高的身体自尊和整体自尊水平;中等及以上强度的体育锻炼者更有利于身体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提高;整体自尊在体育锻炼改善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身体自尊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健美操对普通高校女大学生心理应激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应用《生活事件自评量表》对多所普通高校的女大学生进行测查,对女大学生应激水平与体育锻炼运动项目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健美操锻炼能有效地降低心理应激水平。(2)有较高比例的女大学生对于“就业压力”,“受人歧视”,“亲人亡故”等产生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3)每周参加健美操锻炼的次数与心理健康调节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赵凤英 《冰雪运动》2009,31(2):88-91
以北方冬季男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行为及动机为研究内容,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问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了影响冬季男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影响因素、行为及锻炼的项目,目的是为了加强高校冬季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更好地对大学生实施全民健身意识和终身体育思想,使大学生对冬季体育锻炼运动产生极大的兴趣并从中获得乐趣,以便提高冬季体育教学效果及其运动价值。研究结果表明,冬季男女大学生在锻炼动机、锻炼行为、锻炼项目等方面有一致性但也存在差异,并提出增强男女大学生冬季体育锻炼意识,培养终身体育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新意识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关系,提高大学生应对心理应激的能力。通过教学实验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进行12周体育锻炼干预实验。研究结果:无论是体育锻炼的频率、持续时间、锻炼项目、锻炼强度,还是这些变量的交互作用均对大学生应对方式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大学生选择更积极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9.
《湖北体育科技》2018,(2):140-144
目的探讨体育锻炼、身体自尊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ARS-3)、身体自尊量表(BES)和大学生心理症状量表(MSS-CS),对石家庄地区249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男女大学生达到大锻炼量水平的分别仅为18.42%和7.41%;体育锻炼量和身体自尊水平与大学生心理症状均呈显著的负相关,体育锻炼和身体自尊正相关显著;体育锻炼可以通过身体自尊间接地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结论身体自尊在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症状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江西省部分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与体质健康状况的抽样调查及分析发现,江西省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和体质健康状况与全国大学生总体状况有一定的差距;但由于江西省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亲和力较高及对体育锻炼和体质健康关系上的认识较深.使其体育锻炼的参与及其体质健康锻炼方面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群体的身体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当前我国大学生群体中肥胖的比例日趋增大,解决大学生的肥胖问题已迫在眉睫.以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体制、学校体育教育制度、家庭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个人的体育锻炼习惯和生活方式为视角,探究学生肥胖产生的原因.提出转变教育观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增强家长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体育锻炼习惯等解决对策,为切实解决当前大学生的肥胖现状和健康状况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兰  吴岳衡 《精武》2011,(5):1-3
本文运用体能测试、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对吉首大学研究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和体育锻炼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校研究生的健康状况情况不容乐观,体育锻炼意识不强、参与程度不够、场地器材缺乏等状况,并针对不足提出建议,为提高研究生健康水平服务。  相似文献   

13.
任玉梅 《冰雪运动》2010,32(4):87-91
以绥化市1 288名普通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大学生冬季体育锻炼行为、重视体育锻炼的程度、体育锻炼的动机、体育锻炼项目和冬季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多数大学生能够参加体育锻炼,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相对较少,男大学生参加锻炼情况明显好于女大学生;大部分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比较积极,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越高,大学生越倾向于参与体育锻炼;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是强身健体、兴趣爱好、休闲娱乐和提高自我形象;男生的锻炼项目主要为滑冰、跑步、雪地足球、篮球、滑雪、排球和游泳等,女生的锻炼项目主要为滑冰、跑步、羽毛球、健美操、乒乓球、排球、滑雪等项目;大学生冬季锻炼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表现在经济、学习、设施、天气、教师与家长认可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采用统计分析法,利用Excel电子表格的数据统计功能,将2007、2008、2009、2010年湖北省普通高校《标准》测试数据分男女、分年级进行分析研究,同时,与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公布的部分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从《标准》总分合格率的变化情况、形态机能指标的发展情况、身体素质指标的发展情况等几个方面得出结果.湖北省大学生体质健康整体水平仍值得担忧,反映形态、机能指标与2005年保持相同水平,反映身体素质各项指标中,男生下肢爆发力、上肢力量指标低于2005年平均水平,而反映速度、耐力素质指标则优于2005年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的目的是在调查普通高校女大学生应激水平的基础上,视健美操为一种减缓应激水平,调节心理健康的有效手段;拟探析:1.普通高校女大学生心理应激水平状况。2.何种体育锻炼项目,多大运动量对大学生具有最佳心理健康效应。3.参加健美操锻炼的时间和次数对女大学生应激水平的影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文从体育锻炼知、信、行干预与心理健康的内在关系等不同角度进行研究,以寻求改善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措施,为充分发挥学校体育教学的特殊功能,不断促进在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随机对照干预研究,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后的心理症状的变化,探讨干预的效果。结果:用SCL-90测量发现,干预后大多数症状因子及总症状指数均出现下降。另外通过多因素分析,最终筛选出5个因素与总症状指数相关,其中4个因素,即:对专业感趣、母亲文化程度高、有固定体育爱好、对体育和健康有积极的态度均可以降低总症状指数,是保护性因素。而对学费担忧则可以提高总症状指数,是危险性因素。结论:本研究发现体育锻炼的知、信、行干预不仅可以明显提高大学生对体育锻炼及健康知识的认识水平和接受程度,而且能够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生活方式现状及其对体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利森 《安徽体育科技》2007,28(3):60-64,76
采用问卷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安徽省大学生生活方式以及体质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安徽省大学生体质情况总体良好,男生优于女生;男女大学生有相当比例存在各种不良生活方式;体育锻炼习惯与身体成分、体质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北方地区的冬季里参加户外体育锻炼可以改善老年人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有效提升老年人幸福感指数。通过对老年人生活幸福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指出冬季户外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可以促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可以加深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程度等积极效应;提出职能部门应提高重视程度,加大对老年人冬季体育锻炼的关注度,发挥社区体育职能作用,使老年人的冬季体育锻炼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加大宣传力度,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老年人冬季户外体育锻炼的安全性等有效措施和对策,为提升老年人幸福感指数,构建和谐社会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9.
关于健美操运动对女大学生心理应激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生活事件自评量表的测查,研究了女大学生应激水平与体育锻炼运动量、运动项目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有较高比例的女大学生对于“就业压力”,“受人歧视”,“亲友死亡”等产生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2)健美操锻炼能有效地降低心理应激。(3)每周参加健美操锻炼的次数与心理健康调节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通过文献资料、调查问卷、数理统计、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湖北省部分高校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日常生活方式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大学生在吸烟、饮酒、饮食、睡眠、心理健康、安全意识、从事体育锻炼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认真分析,提出能够促进大学生身体健康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