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裴钰 《初中生》2011,(22):26-27
以色列有本著名的小说,叫《耶路撒冷之鸽》。作者是以色列文学大师梅厄·沙莱夫。小说的主人公是一对相恋的男孩和女孩。两个人都喜欢养鸽子。他们爱恋传情的方式就是鸽子。男孩把自己的情书拴在鸽子腿上,然  相似文献   

2.
《初中生》2011,(8):26-27
以色列有本著名的小说.叫《耶路撒冷之鸽》。作者是以色列文学大师梅厄·沙莱夫。小说的主人公是一对相恋的男孩和女孩。两个人都喜欢养鸽子。他们爱恋传情的方式就是鸽子。  相似文献   

3.
以色列有本著名的小说叫《耶路撒冷之鸽》,作者是以色列文学大师梅厄·沙莱夫。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两个人都喜欢养鸽子,他们爱恋传情的方式就是放飞鸽子。男孩子把自己的情书拴在鸽子腿上,然后放飞,女孩看到鸽子飞来,便解下字条细细品读,然  相似文献   

4.
鸽子在人们的心目中,是自由、和平的象征,深受人们喜爱,而养鸽历史也由来已久。近年来,饲养鸽子的风气越来越盛,在所养鸽子中有观赏鸽、肉用鸽、信鸽等。作者在饲养过程中,观察了信鸽的种种行为。现将饲养和观察情况介绍于下。一、繁殖过程中的行为 1.配对当鸽子生长到一定时期,首先让它们生活在一起,当它们选定了合适的雌雄后  相似文献   

5.
爸爸带回一只小鸽子,那鸽子的眼睛一下子让我惊呆了:清纯、明净、无半点尘垢,配上那一袭洁白的羽毛,更透出一种清雅的神韵.那鸽子的眼睛本身就是一种美. 不久,这只鸽子又成功地孵出了一只小鸽子,成为了鸽妈妈.刚出壳的小鸽子没有羽毛,只是一个小肉球.鸽妈妈每天都张起翅膀,把小鸽子护在羽翼下,还不时用粉嫩的小嘴在小鸽子身上摩挲着,那眼神充满着沉沉的爱怜.  相似文献   

6.
鸟儿的语言     
在荷兰的一个城市,有一个放养着许多鸽子的广场.开始的时候,每天都有一定数量的鸽子减少.这里的鸽子都是训练有素的鸽子,应该不会有迷路失踪的情况,肯定是有人蓄意顺手牵"鸽"了.针对这种现象,有人主张不再放养鸽子,也有人主张用罚款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争议的结果是有了一块告示碑,上面镌刻着:  相似文献   

7.
正我家楼下住着一个养鸽人。这个发现源于筒子楼里常常传出的鸽哨声,我对鸽子没有什么概念,只是在电视里见过。在隔壁阿姨跟母亲的闲聊中,我知道了养鸽人叫老李,无儿无女,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子,他养的鸽子不卖也不吃。在两人零碎的闲谈中,我对养鸽人产生了很大的兴趣。那时我十岁出头,在这所老房子里住了好多年。跟别处的老房子阴暗潮湿不同的是,  相似文献   

8.
唐有泉 《辽宁教育》2002,(7):99-100
《墨梅》、《竹石》、《石灰吟》这三首诗都是借助对事物的赞美来表达对人的赞美的.《墨梅》,诗人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寓了他鄙视流俗、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竹石》通过对"立根""破岩"中的劲竹的歌颂,说明人要有骨气,不能随风倒;《石灰吟》通过对不畏"千锤万凿"和"烈火焚烧",即使"粉骨碎身",也要留清白于人间的石灰的描写,赞颂了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抒发了诗人不与当权者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9.
在广场喂过鸽子的人估计都有这种体验,哪怕你是空着手,只要握着拳头,做出喂的动作,鸽子也会信以为真,马上飞到你手上,第一次、第二次,鸽子都会上当。但是到了第三次,即使你手上真的拿了鸽食,鸽子也不会再飞过来了。  相似文献   

10.
唐有泉 《辽宁教育》2002,(8):99-100
《墨梅》、《竹石》、《石灰吟》这三首诗都是借助对事物的赞美来表达对人的赞美的.《墨梅》,诗人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寓了他鄙视流俗、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竹石》通过对“立根““破岩“中的劲竹的歌颂,说明人要有骨气,不能随风倒;《石灰吟》通过对不畏“千锤万凿“和“烈火焚烧“,即使“粉骨碎身“,也要留清白于人间的石灰的描写,赞颂了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抒发了诗人不与当权者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1.
用心去育人     
<正>一、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积极健康的心态1.利用环境陶冶情操。在荷兰的一个城市,有一个放养着许多鸽子的广场,开始的时候,每天都有一定数量的鸽子减少,这里的鸽子都是训练有素的,应该不会有迷路失踪的情况,肯定是有人顺手牵“鸽”了。针对这种现象,有人主张不再放养鸽子,也有人主张用罚款的方式来  相似文献   

12.
香港选手舒伟参赛之后我十分感叹,感叹其执教的《毕加索与和平鸽》虽获得了一等奖,但却十分平实,她的精彩在于一个“真”字。先看,本课的开课片段———教师课件出示“中国龙”图。师:你想到了什么?生:这代表我们中国。我们都是龙的传人。……师:老师再请你看一幅图。课件出示含有橄榄枝的鸽子图。师:你看到了什么?(学生没有注意橄榄,只说看见了鸽子)师:你们注意一下鸽子嘴里有什么?生:鸽子嘴里有树枝。师:这是橄榄枝。这幅画就是著名的《和平鸽》。师:现在我们再看看毕加索。(课件出示毕加索画像。)师:你知道毕加索是什么人吗?生:我知道毕…  相似文献   

13.
寒鸦     
人们应该自食其力,如果投机取巧,好逸恶劳,最后会一无所获。寒鸦很羡慕一群鸽子无忧无虑地住在鸽舍里,于是它将自己的羽毛涂成白色,装扮成鸽子飞进鸽舍,与鸽子们一起生活。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汉语中,"鸽"的初始意义是"鸽子",现今许多"鸽"作动词的新用例在网络语境中出现并迅速传播。我们推测,"鸽"的意义和功能变异的路径为:"VP放鸽子 N鸽子 V鸽/咕"。首先字面义为"放飞鸽子"的VP"放鸽子"是带"爽约"隐喻义的俗语,该俗语的核心部分是名词"鸽子"。当VP伴随着高使用频率而变得更加自足时,带隐喻义的名词"鸽子"可以在更多情形和语境下使用。通过类似途径,"鸽"作为"鸽子"的词根,脱落名词词缀"子"并保留俗语义,作动词使用。而表鸽叫声的拟声词"咕"也继承了动词"鸽"的用法,这是一个转喻的过程。"鸽"的用法变异也是网络语境中"动物化表达"倾向的一部分,反映了当下人们的社会心理。  相似文献   

15.
白色的乌鸦     
一天,一只乌鸦在树林里寻找食物,飞过一个鸽棚,看见鸽棚里有许多好吃的东西,而且一只只鸽子都长得肥肥胖胖的,十分羡慕。于是,乌鸦把自己的羽毛染成了白色,飞进了鸽棚。一开始,饥饿的乌鸦低头啄食,一声也不吭。鸽子们没有识破他,一直把他当成自己的同类。但是到了后来,乌鸦吃饱了肚子,忘记了自己是谁了,竟然“哑哑”直叫。结果,他的真实身份暴露了出来,被鸽子们追逐着,驱逐出了鸽棚。沮丧的乌鸦只好又回到自己的同伴那儿去,但他的同伴们见他一身白色的羽毛,以为他是一只鸽子,大伙一起啄他,不客气地把他赶走了。乌鸦的下场是可悲的。在我们周…  相似文献   

16.
教师:(播放《马赛曲》)这首歌曲的名称是什么?这首歌曲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学生:回答问题。 法国大革命 (一)背景 1.等级压迫 教师:(出示《深受压迫的法国农民》和《法国等级制度》两幅图)图中被骑的是什么人?(引导学生观察农民手中的锄头、鸽子和兔子)  相似文献   

17.
鸽子     
我家喂养了几只信鸽,它们非常讨人喜欢。信鸽有一身雪白的羽毛,一对红红的爪子,像高粱的根,一双乌黑的眼睛,显得特有精神。每当孵小鸽子时,老鸽子就会轮流把守小鸽子。它们会像妈妈一样护着小鸽子,一有丝毫动静,就站起来四周张望。确定无敌害再回到小鸽子的身边,生怕小鸽子着凉似的。鸽妈妈  相似文献   

18.
国庆长假中,我和妈妈来到杏花公园,那儿有许多只小鸽子。妈妈给我买了一袋鸽食,我把鸽食放在手心上,轻轻地向一只小白鸽走去。来到小白鸽的眼前,我小心  相似文献   

19.
爸爸和鸽子     
喂鸽和训鸽,是我特开心的事情。那是我读二年级的时候,爸爸问我,你喜欢鸽子吗。我说,当然了。于是爸爸从一个亲戚家弄回几只鸽子让我跟着他养。那些小鸽子,有着纯白的羽翼(yì)、闪亮的眼睛、嫩粉的  相似文献   

20.
在荷兰的一个城市,有一个放养着许多鸽子的广场。开始的时候,每天都有一定数量的鸽子减少。这里的鸽子都是训练有素的鸽子,应该不会有迷路失踪的情况,肯定是有人蓄意顺手牵“鸽”了。针对这种现象,有人主张不再放养鸽子,也有人主张用罚款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争议的结果是有了一块告示碑,上面镌刻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