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萨伊的庸俗经济学理论是近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发展的起点。他的生产三要素论、三元循环的价值论和“三位一体”分配公式的阴魂至今仍游荡于西方经济学界。因此,全面清算萨伊经济学说的错误对深化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就十分必要了。让·巴·萨伊(1767—1832)是法国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他第一个把斯密经济学说中的错误和庸俗成分分离出来,加以发挥和系统化,为整个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他的经济学说以“三位一体”为特色,几乎将其政治经济学的一切理论都以“三”字阐述出来。他把…  相似文献   

2.
1867年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的问世,不仅为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而且在理论方面给了资产阶级一个致命的打击,它犹如一颗重磅炮弹,将以往为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辩护的各种庸俗经济理论"炸"得体无完肤,彻底破产.从此开始在西欧各国经济学界出现了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各种新的流派和理论.他们一方面炮制"新"的理论继续为资本主义辩护,另一方面则集中火力向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发起猖狂进攻.其矛头首先指向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劳动价值论.奥地利学派的庞巴维克则是最为典型的一个.  相似文献   

3.
本文重点是分析凯恩斯经济思想及对两大支派论争的阶级实质。凯恩斯经济思想虽然对传统的庸俗经济学进行了批判和变革,但其立足点仍然是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并为维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服务。两大支派论争的实质,并不是科学与庸俗之间的分歧,而是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之间非本质的争斗,因而具有明显的阶级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经济危机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就马克思《资本论》中关于经济危机的三种不同表现形式的论述作一粗略的分析,以求指正。经济危机的第一种表现形式马克思在《资本论》第四卷,即《剩余价值理论》第二册第十七章中,通过批判李嘉图否认在资本主义社会存在普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错误理论,阐明了经济危机的第一种表现形式,即由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的矛盾所引起的普遍生产过剩的危机。李嘉图的危机理论,是以“产品只是用产品购买”这一庸俗的“萨伊公式”为基础的。李嘉图断言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和消费之间、供给和需求之间、卖者和买者之间会经常地保持平衡,因而不可能出现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5.
前 言科学的劳动价值学说的创立,是马克思在经济学说史上的最卓越、最伟大的贡献之一。在创立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过程中,马克思对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威廉·配第、亚当·斯密特别是大卫·李嘉图在劳动价值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曾给予很高的评价;同时,对他们学说中所带有的资产阶级局限性、不彻底性以及若干庸俗成分,也作了全面的批判。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在彻底地批判十九世纪前半期庸俗经济学各个流派的斗争中,科学地论证和发展了劳动价值学说,并进而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胜利地完成了政治经济学中的伟大革命。  相似文献   

6.
宏观经济学(Macuoeconomies)与微观经济学(Micuoeconomics)是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两大构成体系.总的说来,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之划分为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表明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尤其是十九世纪下半叶的庸俗资产阶级经济学的进一步庸俗化和发展.因为它们以传统的庸俗生产费用论、边际效用论、供求论作为理论基础,以唯心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作为研究方法,以论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永恒性作为  相似文献   

7.
宏观经济学(Macuoeconomies)与微观经济学(Micuoeconomies)是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两大构成体系.总的说来,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之划分为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表明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尤其是十九世纪下半叶的庸俗资产阶级经济学的进一步庸俗化和发展.因为它们以传统的庸俗生产费用论、边际效用论、供求论作为理论基础,以唯心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作为研究方法,以论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永恒性作为  相似文献   

8.
国际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宝库中一颗灿烂夺目的明珠,是社会主义国家开展对外经济关系的重要指导理论.建立在科学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是对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加图的比较成本学说的扬弃,并为马克思主义国际经济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然,马克思在他有生之年,并没有完成他国际价值理论的专著,他的许多精辟论述和光辉思想都散见于浩瀚著作之中,这是他为后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列宁措出:“睁开眼睛来看资产阶级科学,注意它、利用它、批判地对待它,不放弃自已完整的确定的世界观。”这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待资产阶级学说的科学态度。对于当代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就需要这种态度。就本质而论,当代四方资产阶级经济学是庸俗的,旨在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献计献策,是唯心主义的。因此,要批判它,这是前提。但是,作为一种自成系统的理论,既然能在一定的社会时期生成并发生影响,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就表明它有一定的现实根据和一定的合理因素,因而也可以从不向的角度和不同程度上给我们以有益的启发。我们认为,当代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中一定合理因素,和能给我们启发的东西之一,是其分析、研究经济问题的一些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0.
近代思想家康有为的社会政治思想,尤其是社会大同思想,带有极强极高的哲理化程度。但从根本上说,他的大同思想具有鲜明的乌托邦性质。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社会大同思想的哲学理论基础──唯心主义的“博爱”哲学、资产阶级的自然人性论和“公羊三世说”(庸俗进化论在康氏唯心史观中的表现形式)这三个理论支柱不牢固、不科学。  相似文献   

11.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一九八)“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是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所宣传的一种反动理论。最初提出这种“理论”的是资产阶级的学者杜尔阁。以后马尔萨斯及其他许多资产阶级的庸俗经济学者,都利用这种“理论”为资本主义制度进行辩护。  相似文献   

12.
《河北自学考试》2007,(7):30-31
试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地继承了[]A.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因素B.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因素C.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因素D.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科学因素2.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最根本的方面是[]A.生产关系B.新的生产关系代替旧的生产关系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D.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3.在一切社会形态中都存在并起作用的经济…  相似文献   

13.
亚当·斯密是英国工场手工业开始向机器大工业过渡时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造者和杰出代表.马克思在创立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过程中,对斯密经济理论的科学成份加以继承,对其庸俗成份予以批判和扬弃.本文就马克思对斯密再生产理论的批判与继承的问题,谈点粗浅的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14.
在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的时候,学习马克思对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批判,对于我们正确认识现代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约·斯·穆勒是19世纪中叶英国著名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他的主要著作《政治经济学原理》出版于1848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他的这部著作被选为大学教材。但是,如何正确评价他的经济思想呢?我们认为他是个资产阶级改良派。其经济思想的特征是“毫无生气的混合主义。”我们既不能把他同庸俗经济学的一帮辩护士混为一谈,又  相似文献   

16.
剩余价值是资本家对工人阶级剥削的结果。但是,当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息和地租时,就模糊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并产生了这样一种假象:似乎雇佣工人的劳动只创造自己的工资,而利润(或利息)和地租则是由资本(即生产资料)和土地各自生产出来的。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的功绩在于试图透过经济现象的外表。寻求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在联系。他们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并由此揭示了利润、利息和地租不过是工人剩余劳动的产物。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增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就为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所代替。庸俗经济学家抛弃了科学地认识资本  相似文献   

17.
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是指资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理论考察的经济学说和政策体系。它大约产生于15世纪初,后经几个世纪发展与演变,共经历了三个基本阶段: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与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这几个阶段的依次出现各有其一定历史背景,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和形式,但其根本使命却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是一位对当代资产阶级庸俗经济理论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最有影响的英国经济学家,他于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一书是战后主流经济学的代表作,它受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学者的普遍重视和吹捧.《通论》中所提出的有效需求理论对旧庸俗经济理论来说确是“耳目一新”.但给《通论》带来广泛影响的是有效需求理论的政策性特点及其在资本主义国家的政策运用.研究有效需求理论政策运用方面的局限与得失对于社会主义国家宏观管理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试图从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到庸俗经济学的蜕变,初步探讨在变化过程中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正是这种蜕变,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经济理论的科学性不复存在。同时,正是在古典经济学被不断庸俗化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才在不断比较中产生、不断斗争中逐渐成熟。从这个角度,这种蜕变是有历史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国家在价格理论研究中,由于受“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的传统定义束缚,和为了避免“效用决定论”这一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观点的嫌疑,在价格形成问题上,长期把价值当作形成价格的唯一内在因素,把使用价值排斥在形成价格的内在因素之外。认为制定价格只要以价值为基础,再考虑上供求关系、货币的币值等外在因素就行了。这不能不说是造成许多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存在的价格体系不合理,同类商品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