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况晨光 《天津教育》2002,(12):15-16
从“经验治校”到“理念治校”,是新世纪学校校长治校理念变化的必然趋势。校长要有效实施理念治校,必须懂得在以下几个方面树立新的理念。一、科学管理为强校之本学校是培养人才和人才集中的地方,要实现高效有序运转,必须强化管理。管理既要讲科学,还要注意创新。就目前而言,校长应该在抓好常规管理的同时,学会用“三以”创新管理。1.以法治校。要做到以法治校,校长必须带头学法、守法,学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一切教育法律、法规,并依法办学。当学校、师生或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校长能充分依靠…  相似文献   

2.
试论依法治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法治校是指政府依法管理学校,高校依法自主办学的原则、制度及运行机制的总称。依法治校是依法治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治国方略在高等学校的具体实践。高等学校依法治校既是高校管理现代化的标志,也是以校长为代表的高校管理者的唯一选择。一、高等学校依法治校的必然趋势1. 依法治校是高校法人地位的必然要求1998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法》,确立了高等学校的法人地位。高校与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由法律调整的行政法律关系。政府对高校的管理权力和义务,学校对国家的义务,均由法律规定。同时,高校与社会的关系也…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我国学校管理的现状出发,对“依法治校”的内涵界定、基本标准及实施途径等问题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正确理解依法治校的科学涵义,是加强依法治核工作的重要前提。而要加强依法治校,必须对此项工作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包括明确学校法律地位,合法行使权利、义务,依法进行学校管理,积极维护学校及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等。完善实施途径,是全面实现依法治校的重要保证。为此,必须加大教育立法力度,深化普法教育,加强校长培训工作,完善监督机制。从学校自身而言,则要在组织师生认真学习教育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建立与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并进一步健全师生的权利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5,(62):157-158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依法治校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途径和有力手段。如今,国家对中职学校非城市户籍学生实施免学费和贫困学生助学金等政策。在新形势下,中职学校依法治校就显得尤为迫切。而现实中中职学校在依法治校上问题诸多,如主体不清,职业教育法规滞后,招生无序,认识不深等问题。我们要提高学校管理者及师生的法律意识,正确处理法与国家政策、法与学校规章制度的关系,推进学校章程建设,教育主管部门统筹管理、依法规范招生等。  相似文献   

5.
依法治校是当今学校管理的必然选择,要想提高中小学校长依法治校的水平,必须首先强化校长的法律意识。即正确处理法与国家政策、立法与学校规章制度的关系的意识;自觉维护学校、教师和学生合法权利的意识等。  相似文献   

6.
实行依法治校是落实依法治国的要求,校长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落实,建立以章程为重点的校内管理制度,依法全面治理学校,抓好管人、管权、管事。  相似文献   

7.
依法治校是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是教育事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推进教育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实行依法治校,就是要依法理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完善学校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实现学校管理与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依法保障学校、举办者、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形成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学校依法自主办学、依法接受监督的格局。  相似文献   

8.
《今日教育》2012,(10):32
2012年6月26日,教育部公布了《依法治校——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实施纲要(征求意见稿)》。这不仅是对2003年《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的深化,也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出台后,我国首个聚焦"现代学校制度"的文件。在新学年的起点上,《今日教育》从学校管理者的微观视角,邀请五位校长对依法治校的前提、目的、实施路径以及依法治校的文化价值、校长的角色等进行了探讨。在他们看来——民主是依法治校的基石;要打破仅靠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令开展工作的传统管理方法,不但要理清"依法治校"应遵循的法律法规内容,还应该具备法治的观念,从细节处拿捏"依法治校"的度;依法治校从根本上而言,就是要求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从遵从  相似文献   

9.
《教育法》把“有组织机构和章程”列为设立学校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依法制定学校章程,是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必然要求.管理创新是学校创新的重要内容和组织保证。制定学校章程、实现管理规范化与管理创新既对立、又统一。如何最大限度地消除其对立的一面,寻求管理“规范”与“创新”的有机统一,是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面临着的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0.
资讯     
《教育科学论坛》2013,(3):79-79
教育部:到2015年形成“一校一章程”格局 教育部日前表示要依法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学校章程。到2015年,全面形成一校一章程的格局。经过核准的章程,应当成为学校改革发展、实现依法治校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1.
陶小青 《上海教育》2012,(14):25-28
"依法治校、自主发展",校长和教师们都耳熟能详。但如何真正做到"依法治校、自主发展"呢?它的抓手是什么?操作途径是怎样的?可能大部分的校长和教师会有点茫然。一所学校要建设现代学校制度,首先要依照法律法规,建立起自己学校的章程。然后,以学校章程为依据、为"根本大法",再来制订学校三年或五年的发展规划和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这样才能"顺理成章",才能"合法""合理""合情"。  相似文献   

12.
陶小青 《上海教育》2012,(21):25-28
"依法治校、自主发展",校长和教师们都耳熟能详。但如何真正做到"依法治校、自主发展"呢?它的抓手是什么?操作途径是怎样的?可能大部分的校长和教师会有点茫然。一所学校要建设现代学校制度,首先要依照法律法规,建立起自己学校的章程。然后,以学校章程为依据、为"根本大法",再来制订学校三年或五年的发展规划和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这样才能"顺理成章",才能"合法""合理""合情"。  相似文献   

13.
陈敏 《黑龙江教育》2007,(1):146-148
大学章程是指为了实现自主管理和依法治校,大学依据教育法规制定的规范教育管理者、举办者、办学者、教师、学生之间内外部关系的法律性文件.本文从这一概念出发,首先阐述了大学章程的应然价值:大学章程是大学依法治校的重要法律基础,是大学实现自治的重要保障,是社会公众监督大学运行的基本依据;文章分析了我国大学章程的实然状况及应然价值与实然状况形成反差的原因,提出了我国建立完善的大学章程之对策.  相似文献   

14.
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句话不无道理。我感到要当好一名小学校长。要具备多方面的优良素质,必须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实行民主决策,发挥教师的群体作用,必须能识人善用,量体裁衣。充分发挥教职工的聪明才智,搞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5.
依法治校的重要依据不仅包括国家的法律、法规,也包括学校的章程和规章制度。章程建设是依法治校的重要内容和内涵,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的逻辑必然。  相似文献   

16.
学校依法治校其实质是依法办学,促进学校和师生权益的实现,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当前,我省有些学校在实施依法治校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如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完备、存在空白,依法治校观念薄弱和民主精神缺失等许多问题和不足,应该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措施进行弥补和改进。  相似文献   

17.
刘斌 《学子》2014,(2):29-29
正一、学校进行依法治校的重要性1.新时代学校管理的必然选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指出:"学校要建立完善符合法律规定、体现自身特色的学校章程和制度,依法办学,从严治校,认真履行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责。尊重教师权利,加强教师管理。""开展普法教育。促进师生员工提高法律素质和公民意识,自觉知法守法,遵守公共生活秩序,做遵纪守法的楷模。"从这个阐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依法治校是新时代学校管理的必然选择。因此,学校要  相似文献   

18.
高等学校党委要充分认识依法治校的重大意义,提高推进依法治校进程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正确处理学校与政府主管部门、学校与社会、党委与行政、学校与教职工、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提高依法治校的能力;加强法制教育、重视规章制度和权益救济渠道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校进程。  相似文献   

19.
现代学校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学校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学校依法治校,既是现代学校制度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内容。学校要全面实行依法治校,就必须制定和完善学校章程。具体说来,制定和完善学校章程的意义在于: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与发展,教育走出高度政治化的状况,定位在社会层面,教育事业因此经历了高速的外延发展阶段,“上项目,铺摊子”,但当我们检视我们的教育发展成果时,现实表明我们的教育的社会功能的发挥并没达到我们满意结果,因为我们过多关注了学校的“大楼”建设,而忽视了“大师”建设,忽视了学校的内涵发展。笔者在此探讨学校的内涵发展的提出背景,学校内涵发展与依法治校的关系,及如何具体实施依法治校以保障学校的内涵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