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烯烃和炔烃均具有不饱和性,而且炔烃的不饱和程度要比烯烃的大,但是,乙烯比乙炔都更易与溴反应。笔从物质结构理论方面入手,应用原子轨道杂化理论,从物质结构等方面定性地以乙烯和乙炔为例,论述了炔烃比烯烃更难于发生亲电加成反应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一、乙炔的不饱和程度比乙烯高,但乙炔却不如乙烯活泼从理论上讲,乙炔分子中含有两个π键,加成、氧化反应应该比乙烯容易些,但实际上乙炔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都比乙  相似文献   

3.
高中化学和技工化学课本中是这样来给加成反应下定义的:有机物分子里不饱和碳原子 跟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别的物质的反应叫加成反应。就是其他高等化学教材如普通化学教材中加成反应的定义中也都少不了“不饱和烃”或“不饱和键”、“π键”等字眼。起加成反应真的一定要有不饱和碳原子吗?对此,我稍有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4.
在乙烯和乙炔分子中,都含有碳碳不饱和键,跟烷烃相比,具有较强的化学活性。但是就其乙烯和乙炔二者相比,谁又具有更强的化学活性呢?我们在教学中发现一些学生有C=C键比C—C键活泼,而C≡C键的不饱和度又比C=C键大,那么,C≡C键也应比C=C键更活谈的片面推论。因此,对乙烯和乙炔的化学活性作一全面的比较并加以适当的解释,无论是对于搞好我们的教学,还是帮助我们深入认识烯烃和炔烃的化学特性,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中学化学《烃》的教学中,常常会遇到"乙烯和乙炔何者容易发生加成反应?"这样一个问题.不少学生根据教材的知识,产生以下两种观点.1.从键能分析:乙炔比乙烯容易加成碳碳键键能乙烷乙烯乙炔(kJ·mol-1)348615812在乙烯中C=C双键的键能并不是C-C单键键能的两倍,而是比两倍略少.因此,只需要较少的能量,就可使双键里的一个键断裂.在乙炔中C≡C叁键的键能比三个单键键能之和要小得多,也比一个单键和一个双键键能之和小,因此,要使参键中的一个键断裂,所需的能量比双键里一个键断裂更小,所以乙炔比乙烯容易加成.2.从实…  相似文献   

6.
在乙烯和乙炔分子中,都含有碳碳不饱和键,跟烷烃相比,具有很强的化学活性。但是就其乙烯和乙炔二者相比,谁又具有更强的化学活性呢?现作比较、解释如下:(一)乙炔中H原子的化学活性比乙烯H原子强,下面略举三点:  相似文献   

7.
正1乙烯和乙炔都能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哪一种更快?有些同学认为:乙烯分子中存在"C=C",而乙炔分子中存在"C≡C",乙炔比乙烯更不饱和,应该更容易与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其实不然.反应的快慢取决于不饱和键断键的快慢,而不取决于不饱和键的多少,"C=C"(键长1.33×10~(-10)m)比"C≡C"(键长1.20×10~(-10)m)更容易断裂,故乙烯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更快.由于双键中的不稳定键较三键中的不稳定键更易断裂,由此,如果一个分子中同时存在双键和三  相似文献   

8.
加成反应和消去反应是有机化学的重要反应,在许多类物质中均有此性质.加成反应是指分子中的不饱和键断裂,碳原子多结合了新的原子.消去反应与加成反应正好相反,是指碳原子失去结合的原子,形成新的不饱和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加成反应和消去反应是有机化学的重要反应,在许多类物质中均有此性质。加成反应是指分子中的不饱和键断裂,碳原子多结合了新的原子。消去反应与加成反应正好相反,是指碳原子失去结合的原子,形成新的不饱和化合物。加成反应时要遵循马氏规则:不对称烯烃和卤化氢加成时,氢原子总  相似文献   

10.
在论述分子结构时发现“电子配对法”对水、氨和甲烷等物质的分子的几何构型不能作出解释,从而使“电子配对法”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产生了杂化轨道理论。 一、杂化轨道理论的提出 利用近代物理技术测定出甲烷分子具有正四面体结构。甲烷分子中的碳原子位于正四面球的中央,四个氢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端,键角相似文献   

11.
有机反应中的加成反应是指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键(双键、三键或大π键等)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其反应原理在高考有机综合题的考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加成反应通常包括:烯烃或炔烃或苯及其同系物或醛、酮的加氢、加卤素、加卤代烃、加水、加氢氰酸,烯烃或炔烃或醛的自身加聚等等.其典型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我省1979—1980年度所使用的高二化学教材第109页,乙炔的加成反应一段原文如下: “[演示实验]把乙炔通入盛有溴水的试管中,溴水的红棕色也很快就消失。乙炔分子中含有三键,它比乙烯更容易跟溴起加成反应。……”  相似文献   

13.
由于环烷烃在教材中被划分为不饱和烃 ,使得有些人对小环烷烃能起加成反应的事实不好理解 ,觉得有悖加成反应的定义。事实上 ,量子力学计算及分子轨道法计算都表明小环烷烃中C—C键具有一定的不饱和性。教学时 ,我们应该给学生讲清这一点 ,它们能起加成反应并不与加成反应定义相悖  相似文献   

14.
1 设计思想烃是有机化学的基础。烃分子中的核心原子是碳原子。碳原子的成键方式决定了烃分子的空间结构。这部分内容起点高 ,抽象 ,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要求高 ,是有机化学教学中的难点。过去依靠展示静态模型来加强效果 ,但收效不大。我们运用CAI轻松地攻克了这一难点。上教版高三教材对甲烷的分子结构和杂化轨道作了简单介绍 ,我们将部分内容提前 ,在高二学生刚开始接触有机化学时 ,以教材中有关碳链内容为基础 ,补充了碳原子的三种杂化轨道和甲烷、乙烯、乙炔分子的形成过程以及空间结构 ,运用多媒体技术 ,开设了《有机物中的碳原子…  相似文献   

15.
笔者认为不饱和碳原子上的亲核取代反应是一类很重要的反应,并指出最常见的羧酸及其官能团衍生物的亲核取代反应比饱和碳原子上的反应更易进行;卤代芳烃和卤代乙烯的亲核取代反应不易发生,但是,如果卤代芳烃卤原子的邻位或对位有吸电子基团存在以及具有吸电子基团 Y 的 YCH=CHX 型卤代烯烃,它们的亲核取代反应则较易发生.文中对上述反应的规律作了理论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王震  段树成 《集宁师专学报》2001,22(4):57-58,77
甲基存在于大多数有机物中,它对有机物的性质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讨论各种有机物的性质时,必须要考虑甲基的吸(给)电性.当甲基与sp^3杂化的饱和碳原子连接时,它就吸引邻近碳原子上的成犍电子而表现为吸电基;当甲基与sp或sp^2杂化的不饱和碳原子连接时,甲基里的成键电子就会受到不饱和碳原子的吸引而本身成为给电基.甲基的吸(给)电性不仅与其本身的结构有关,而且也受到其周围原子或原子团的影响,因此在讨论甲基的吸(给)电性时,必须要视其所处的体系而定。  相似文献   

17.
段卫东 《化学教学》2000,(1):43-43,44
众所周知烯炔加成反应的机理为:由于叁键比双键的键能大,键长短,不易断裂,因而亲电加成发生在双键上.如:CH2CHCH2CCH+Br2CH2BrCHBrCH2CCH(1)而在中专教材《有机化学》书中有这样一个反应CH2CHCCH+Br2CH2CHCBrCHBr(2)此反应是叁键断裂,卤素加成到叁键上,而与反应(1)正好相反.这是为什么呢?反应(1)双键和叁键之间间隔了两个单键,相当于两个独立的烯烃和炔烃.叁键碳原子是SP杂化,S轨道成分占1/2;双键碳原子是SP2杂化,S轨道成分占1/3.我们知道…  相似文献   

18.
键长、键能、键角是反映分子结构的三个重要参数。同一类型的键长在不同的分子中有一定差别,特别是在烃分子中碳碳键长的变化因素涉及原子结构及分子结构的有关理论。链烃分子中碳-碳单键的键长主要取决于碳原子的杂化形式,分子芳香性的强弱取决于碳碳键长的平均化程度。  相似文献   

19.
笔者认为不饱和碳原子上的亲核取代反应是一类很重要的反应,并指出最常见的羧酸及其官能团衍生物的亲核取代反应比饱和碳原子的反应更易进行;卤代芳烃和卤代乙烯的亲核取代反应不易发生,但是,如果卤代芳烃卤原子的禽位或位有吸电子基团存在以及具有吸电子基团Y的YCH=CHX型卤代烃烃,它们的亲核取代反应则较易发生。文中对上述反应的规律作了理论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由于碳原子的杂化状态不同,电负性不同;σ电子对π电子的屏蔽效应,反应活性中间体--碳正离子的稳定性不同;所以碳碳叁键比碳碳双键难于亲电加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