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3 毫秒
1.
嫘祖     
《初中生》2012,(34):11
正嫘祖相传为西陵氏之女,是传说中的北方部落首领黄帝轩辕氏的正妃。她生了玄嚣、昌意二子。玄嚣之孙为五帝之一的帝喾。昌意娶蜀山氏女为妻,生高阳,继承天下,这就是五帝之一的"颛顼帝"。《史记》  相似文献   

2.
论五帝时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五帝时代的文献记载, 其历史的基本框架、社会大事以及社会性质是可信的;并已被建国以来的考古发现初步证实,约当考古学上的龙山文化时代;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时期。我们认为, 应当依据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称这个时期为五帝时代。五帝时代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基础, 孕育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诸多特点。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与形成的特点是多元的、在中原首先形成并成为全国性的中心  相似文献   

3.
中国教育法制思想的嬗变与演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教育法制思想的嬗变与演进孙崇文上海市高等教育研究所一、中国传统教育法制的建构期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教育的历史也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期”。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时,布政教,命元纪西陵氏教民育蚕;颛顼时,“以教化,诚以祭祀”;帝喾时,...  相似文献   

4.
古帝颛顼为楚族的远祖.故楚王族的大诗人屈原在他的代表作《离骚》内,首句即言:“帝高阳之苗裔兮”.高阳即颛顼,《史记·五帝本纪》即称“高阳氏颛顼”,虽然太史公的说法是据汉儒整理的《大戴礼记·五帝德》诸篇而来,但高阳与颛顼关系十分密切,则是自古而然的.早年,徐旭生先生尝论及“帝颛顼之为高阳氏,毫无疑问”.可是,颛顼其人,乃是一个女性.则是前人所未论及的.在上古母系氏族社会里,女性神抵与人王(酋长)应该是很多的.但古藉记载却恰好相反,我国远古诸神祗中,显赫者特少女  相似文献   

5.
这里说的五帝时代,指的是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所记载的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生活的时代。这段历史是中国历史的源头,从汉代到今天一直备受人们重视。西汉司马迁的《五帝本纪》、西晋皇甫谧的《帝王世纪》、南宋罗泌的《路史》,是中国封建时代五帝时代研究的重要成果。20世纪初,中国史学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以顾颉刚为代表的"古史辨派"对中国封建时代的五帝研究进行了反思,提出了"层累的古史观",认为司马迁所记载的这段历史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是商周到秦汉时期的学者如积薪般累积起来的,是伪造的,不可靠的。"古史辨派"打破了人们对五帝时代历史的传统认识,在废墟的基础上中国学者开始了艰难的五帝史重建工作,至今已走过了百年的历程。在这一百年里,五帝史研究在历史学、考古学、神话学、环境科学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为科学的五帝史系统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上古时期,中华大地上生活着多个不同的部族,也存在着无数传说中的始祖和部族英雄。夏商周三代的"天帝观"揭开了传说向历史转化的序幕,也为后代五帝系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春秋战国之际的五行文化与五方观念催生了以太暤、炎帝、黄帝、少暤和颛顼为核心的"人神合一"的五帝系统。西汉时期,司马迁的《史记》选择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等作为五帝,明确其"血缘关系",将他们从传说时代的部族始祖和英雄完全转变成人间圣王,最终完成了五帝系统的定型。  相似文献   

7.
根据古籍记载研究,三皇及其顺序应该是伏羲、燧人、神农。伏羲是渔猎时代的代名词,燧人主要是由于钻木取火、击燧取火而得名。神农是早期农业的代名词。五帝当以《史记》所载黄帝、颛顼、帝喾、尧、舜较为合理,它们都不是原名,而是代表部族、邦国的名称,把邦国名称人格化,成为世袭领袖的名称。五帝之名是人名、是世袭首领名、是部族、邦国名。也是一个时代之名。《纬书集成》中的《易纬稽览图》和《春秋命历序》把五帝视为若干世的时代名称.或者说是一个族团、一个邦国的名称,是比较合理的。五帝分别与中原新石器时代文化对应,可考虑:黄帝时代文化为庙底沟类型文化、大河村类型文化;颛顼时代文化为中原龙山文化早期、庙底沟二期文化;帝喾、尧舜时代文化为中原龙山文化中晚期。黄帝的年代当在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年代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8.
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是华夏民族的先祖,通过《淮南子》和《楚辞》对五帝的记载,分析五帝在执政、爱民、用人等各方面的特点,从而窥探《淮南子》和《楚辞》在治国思想和政治理想等方面的相似之处及继承关系。  相似文献   

9.
"五帝"不是指五个具体的人,而是不同时代的代名词,其中每一古帝都经历了若干世;"五帝"不是传说时代,而应该是一个历史时代。根据《春秋命历序》及其它古代文献研究,排出五帝时代框架为:黄帝代公元前4420~公元前2900年;颛顼代公元前2900~公元前2550年;帝喾(包括尧)代公元前2550~公元前2150年;帝舜代公元前2150~公元前2100年。少昊的年代重合于黄帝、颛顼的年代之中。同时可以将中国新石器时代众多的考古学文化分别归入前五帝时代(下限公元前4420年)和五帝时代两大段,后者又可分出黄帝时代(下限公元前2900年)与颛顼、帝喾、尧、舜时代(下限公元前2100年)。五帝时代与考古学文化年代对应,多是大体相当,无法严格要求;五帝文化与考古学文化的对应,也应该允许学者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史上的五帝时代是华夏文明的早期阶段,而颛顼帝喾时代是五帝时代的重要阶段。在颛顼帝喾时代,中原地区在农业、畜牧业、水利、陶瓷、纺织、冶金、建筑、石器制作、交通运输等行业及天文历法、地学、物理学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深远影响的科学技术成就,并呈现出同步性、融合性、先进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1.
对周人的起源及其早期的历史,《史记·周本纪》作了较详细的记载。关于周人先祖后稷与不窋间的关系,司马迁记载:“后稷卒,子不窋立。”对这一说法,后人一直是陈陈相因,从未有过异议。其实,认真考察历史,我们就可发现不窋非后稷之子。据《史记》记载:“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曰姜原,姜原为帝喾之元妃”;“殷契,母简狄,有娥氏之女,为帝喾之次妃”。后稷与契同父异母,自然生活于同一时代。又“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契兴于唐虞,大禹之际。”可  相似文献   

12.
“昔共工与颛顼争为帝”,学术界历有存疑者,究其争论,皆因文献记载各殊而抒己见。正如《淮南子·本经训》说:“昔共工与高辛氏(帝喾)争为帝”一样,《史记》司马贞补《三皇本纪》又换成了祝融。说:“当其末年也,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绝。”弄清这些问题,对研究中原远古文化的发展是很有意义的。因此,这自然地成了不少文学研究者和历史学者共同关注、潜心求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贺新郎:词的一种调子的名称。五帝:中国传说中的上古五位帝王。有三种说法:(一)以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二)以太皞(伏羲)、炎帝(神农)、黄帝、少皞、颛顼为五帝。  相似文献   

14.
王澍 《现代语文》2007,(10):110-110
《史记·五帝本纪》:"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训。"司马迁似乎很重实。班固《汉书·司马迁传》也称赞《史记》为"信史"。其实不然。司马迁很好奇,《史记》不仅好奇,有时甚至流于妖诡和荒谬。  相似文献   

15.
高语五册《殽之战》一文,对“夏后皋之墓也”一句中的“夏后皋”所作的注解是:“夏帝皋,桀的祖父。后,帝王、天子。”“后”在这里是否可作“帝、帝王、天子”解,我认为值得商榷。《史记·五帝本纪》:“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帝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氏。”这就是说“夏后”是帝禹的国号。在《夏本纪》中  相似文献   

16.
国号的由来     
《史记·五帝本纪》:「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考察古代历史,国号的由来,大致有四种情况。(一)根据发迹的地名以定国号《史记·五帝本纪》的《集解》中说:「尧号陶唐」。盖因其先后相继受封于陶(今山东定陶县陶丘)唐(今河北唐县境)而来。汉是因其  相似文献   

17.
"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是司马迁对《史记》取材的概括.这一原则在《五帝本纪》的取材中表现为"择其言尤雅者".《五帝本纪》典型地展现了这一原则的贯彻过程,同时,这个过程也表明了司马迁的学术态度.同时,这个过程也反映了《史记》取材的艰难.  相似文献   

18.
郑人有相与争年者,一人曰:吾与尧同年。其一人曰:我与黄帝之兄同年。讼此而不决,以后息者为胜耳。(战国·韩非子《韩非子·外储说》)【解说】两个郑国人争论谁年长,一个说:我和尧帝同一年生。另一个则说:我和黄帝的哥哥,一样大。传说中的五帝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黄帝和尧  相似文献   

19.
“玄鸟生商”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在古史传说中,玄鸟是一种神圣而非凡的神鸟。《诗经·商颂·玄鸟》在叙述商人始祖契诞生时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史记·殷本纪》则将其具体化了:“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神话是对历史的折射。从这个历史神话所含的几个基本元素——母简狄、玄鸟、卵,不难看出,其中包含有感生  相似文献   

20.
《史记》的黄帝谱系主要有颛顼和帝喾两大系,且以黄帝为共祖。疑古派却说它是后人"编造的谎话"。这与古籍记载不符。近年学者从《山海经》整理的诸神谱系也与此大体一致。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如"八角星纹")均证实:远古华夏不但早已实现了"大统一",而且有其物质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